-
1 # 大賽爸爸說
-
2 # 小晗晗愛閱讀
管好自己的手機,讓孩子拿不到,管好密碼,拿到了也玩不了。
管好自己,不要老是拿著個手機看,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會影響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
和孩子一起去體驗,去做更多其它有趣的事兒,比如說一起閱讀,一起戶外運動,一起玩遊戲等等,有時候不是孩子喜歡玩手機,而是他沒有其它事情可做,沒有在其它事情裡體會到樂趣。這就需要我們從小引導。
如果對於五六歲或以上的孩子,也可以和建立個規則,每週固定一次或者兩次使用手機的時間,比如說週六或者週日,每次一小時。如果孩子是喜歡玩遊戲,可以幫他下載一個有益的小遊戲。玩的時候用個沙漏計時。我家就是這樣的。我覺得放任不管肯定不行,徹底管的死死的,也未必好。人有時候越接觸不到越好奇,其實玩一下吧也就那樣。而且生活在這樣一個資訊時代,完全隔絕電子產品也不現實,只要把握好度,時間和內容,也可以有好處。建立規則,既達到了我們管束的目的,也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由,反而效果更好。我家小孩子可看電視,也玩電腦遊戲,但不會沉迷,養成習慣了,他可以很好的自我管理。畢竟靠我們盯是很難的。
-
3 # 亦君說書
這個問題的答案取決於孩子的年齡,以及使用手機的度。不是一刀切的。一個已經沉溺手機的15歲孩子,立馬沒收掉手機搞不好要釀成悲劇。而一個兩三歲純屬看別人玩手機好奇想要拿手機玩的孩子,去給他講道理,答應他可以每週玩多久也是不合適的。
先說對於大了,需要手機做功課、查資料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有時候玩手機更多的是基於社交需求。同學都有玩,自己只有玩才能和同齡人有共同話題。
還有的孩子學習一般,或者不怎麼好,也沒別的興趣愛好,不玩手機你讓他幹嘛?虛擬世界能滿足他的社交需求和價值感。
甚至有的孩子根本就是缺愛,和父母老師無法溝通,只有網上的人理解他,他才離不開手機。
不理解這些你蠻橫地禁止他玩,就容易造成悲劇。
對於非重度沉溺的孩子,你要想辦法在手機以外給他造成成就感。可以是提高她的學習成績,也可以是培養他一個天賦比如打籃球,讓他在現實生活中獲得大家的認可。他才可能脫離手機影響。你去看那些學習好的、打籃球牛的很少成日成日抱著手機。
對於缺少情感支援嚴重沉溺手機的孩子,要給予他們愛。雖然通常這樣的家庭父母不會改變,但也難說,走進青春期孩子的內心世界確實很難,但真的愛孩子也必須去做。也可能幸運地遇到一個懂孩子的老師或者哪怕早戀,有一個人愛他,在乎他,他才會從虛擬世界慢慢走出來。
總之他們需要價值感,現實中給不了,別怪他們去虛擬世界找。
對於年幼的,剛剛開始對手機感到新鮮的小孩。10歲以下吧。孩子玩手機就是因為無聊!沒別的。你找活動給他把生活填滿,不讓他有這個時間沉溺手機。再就是嚴格禁止,或每週只給幾個小時玩。這個時候父母還是佔主導的,也不擔心他們會跳樓。小孩子養成習慣很快。唯一就是父母要狠得下心,別小孩一哭一鬧就投降。能做得到的父母孩子不可能沉溺手機。還有別說爺爺奶奶帶老人招不住。實在不行把爺爺奶奶的手機都給沒收了!老年人愛孫子孫女,知道這樣對他們不好,會做犧牲的。
-
4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資訊化時代,電子產品日益盛行,它是我們瞭解社會的重要途徑。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所以,要叫孩子完全與手機隔離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前提是看孩子年齡,看玩什麼,怎麼玩? 十歲以下的孩子建議別玩手機。
1、家長朋友以身作則
孩子上網,與家長的影響密不可分。要想孩子少玩手機,家長得首先做到。在孩子面前,家長要儘量不玩手機,特別是打遊戲、看不良網站資訊。
2、指導孩子上網
孩子剛玩手機時,對什麼都很好奇,家長朋友要指導孩子上網。可以讓孩子玩玩益智遊戲,可以教孩子在手機上看新聞,有益閱讀,還可以教孩子文字編輯,畫畫等。
從一開始接觸手機,就讓孩子不單純玩遊戲,他就會知道手機上原來還有這麼多可以學習的東西,這對孩子上網是一個好的開始。
3、讓孩子樹立時間意識
孩子玩手機之前,一定要給孩子講好,玩多長時間。比如,一開始玩手機,就個孩子商量好玩一個小時。時間一到,不論什麼情況,孩子都要把手機還回來。
如果孩子還回手機,家長可適當表揚孩子,誇孩子可真講信用;如果孩子不守時,視其情況要進行批評教育,再超時就要抵扣下次玩遊戲的時間。
4、培養孩子多方面興趣愛好
孩子玩手機,很多時候是因為孩子沒什麼可玩的就玩手機。所以培養孩子多方面興趣愛好,有助於分散孩子對手機的關注。
可以讓孩子學習畫畫、彈鋼琴、書法、游泳等,讓這些興趣愛好更多地佔據孩子們的課餘時間。
5、家長陪伴,讓孩子的生活豐富多彩
十來歲的孩子是形成性格和生活方式的關鍵時期,家長朋友要多花時間在孩子身上,多陪陪孩子,比如和孩子打打乒乓球、跳跳繩、旅遊、爬山、閱讀……孩子生活豐富多彩了,自然在手機上花的時間就越來越少。
6、結識習慣好的朋友。
在當二還然找夥伴還要注意不能找愛一玩手機的夥伴,要找習慣好的孩子。在好朋友的影響下,孩子也可以減少與手機的接觸。
網路是雙刃劍,我們要好好指導孩子利用好手機,而不是沉迷於網路遊戲,最終成為電子產品的犧牲品。
-
5 # 杏媽育兒
手機可以說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了。它在資訊時代把每個人都聯絡了起來。但是,手機不光是滲入了我們大人的生活裡,受到影響的還有小孩子。現在每個小孩子都會用手機打打遊戲了,那麼,家長應該如何讓孩子使用手機不至於沉迷呢?
確立家長權威
有些孩子不愛聽家長的話,玩手機不知道鬆弛有度。對於這類孩子,家長就需要強調自己對手機擁有權,樹立起家長的權威。如果孩子想用的話必須經過自己的同意才能使用,否則就不能繼續使用了。給孩子制定規則後不去打破規則,這樣就可以逐漸讓孩子養成習慣,控制玩手機的時間。
家長以身作則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家長也不能一味的去管著孩子,自己也要注意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長時間的玩手機。孩子看到家長也老是玩手機,肯定也會有樣學樣。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言傳身教,讓孩子在一個良好環境裡,也能讓孩子學會自己把控時間。
-
6 # 育兒網
說到影響孩子學習和生活的用品,家長們可能首先就會想到同一樣物品——手機。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的擁有率在不斷提高,使用途徑和方法也在不斷被擴充套件,上至八十歲老人,下至三歲幼童,都能從手機裡獲得樂趣。
然而,手機的普及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家長髮現,孩子們似乎對手機比對自己還親。
根據最近的一項調查研究顯示:日前一項調查顯示,80.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周圍帶手機入校的未成年人多。68.8%的受訪者認為會分散課堂注意力,56.0%的受訪者認為會造成視力下降和近視。
“教室裡一旦有人用手機,別的孩子都會湊上去跟著看”,這是老師無奈的感嘆。在手機人手一部的大環境下,孩子們想要擁有一部手機也在情理之中。何況如果班上的其他孩子都有手機,自己卻沒有,孩子反而會因此感覺被孤立,從眾心理也會讓他們向家長央求買手機。
該不該給孩子買手機呢?這是很多家長思考的問題。一方面孩子確實可以透過手機和家長保持聯絡,還能用手機配合老師完成線上作業,查詢學習資料等;另一方面,手機則彷彿成了誘惑孩子進入深淵的惡魔,各種直播平臺、小影片app、電子書等讓孩子捨不得放下手機,沉迷其中無法自拔。
1.看直播出格舉動為吸粉
根據調查,小影片軟體在近幾年快速崛起,短小精悍的豐富畫面和有趣內容,獲得了眾多孩子的青睞。不過光有內容還不夠,家長們不知道的是,許多孩子在班級裡會比拼誰的粉絲更多,用他們的話來說:有粉絲才有面子。
那麼為了漲粉要怎麼辦?有些孩子選擇模仿其他影片裡誇張出格、矯揉造作的動作博取關注,因此有時你甚至會看見他們發哭泣的小影片,配上文字:媽媽今天出車禍了,我沒來得及見她。
有些孩子選擇“拜師學藝”,跟著有很多粉絲的前輩學習漲粉,當然免不了用各種藉口花錢“孝敬老師”。
杭州初二女生雯雯就是如此,因為被老師當著同學面批評,她變得越來越不善和人交流。透過同學的介紹她開始玩小影片app,因為製作的特效字幕吸了一些粉,但代價就是除了睡覺以外都在刷軟體,因為“要保持更新頻率,才能讓觀眾繼續認可自己”。
家長強制戒斷,雯雯就絕食摔門。甚至帶雯雯去看心理醫生後,她問:“我的字型一套能賣出100元,現在我能保證自己每個月的日常開支,既然如此為什麼我還要上學?”
2.玩遊戲瘋狂充值拼裝備
如果說對小影片的沉迷只是坑孩子,那麼網遊則可能把大人小孩一塊坑了。孩子偷偷盜用父母的錢去充值網遊,這樣的新聞事件從前幾年開始就層出不窮。無論是不知道遊戲裡的虛擬貨幣會花掉真實的錢這種“天真派”,還是冒用家長的身份資訊偷改密碼瘋狂盜刷,甚至連銀行的提醒簡訊都一併刪除的“機靈派”,這些孩子借用手機便利的轉賬充值服務,讓爸媽辛苦掙的錢,彷彿“一江春水向東流”了。
最後,爸媽只能和充值平臺、遊戲代理商扯皮,透過走法律途徑才有可能把錢拿回來。
更可怕的是,在學校周邊或者小區樓下的某些店鋪裡,其實已經有“現金代充值”和“手機充電”等服務,只要孩子有錢,他們總能玩到遊戲往裡面充錢。
3.讀小說熬夜追劇耽誤事
說實話,作為80後,育姐年輕時也熬夜追過小說。當時是躲在被子裡偷偷開啟手電筒看紙質書,現在的孩子是半夜調低暗度看電子版,隱蔽性增加了,孩子的視力和成績也因此倒退得更快了。
缺乏監管的孩子還可能因此形成不正確的價值觀,甚至去傷害別人。最近某網路小說的粉絲就火了,因為他三番四次人肉批評該網路小說的網友,言語威脅、跟蹤偷拍這樣的行為讓對方感到巨大的壓力,甚至因此自殺了。而這個粉絲也不過是名未成年人,因為對小說的過度“熱愛”,學會了網路暴力這一套。
孩子給人肉到資訊的物件發的威脅訊息
4.交網友聊天深交惹騷擾
比起上述三點,其實孩子透過網路接觸網友,被騷擾被騙倒是已經有好多年的“前車之鑑”了。不過隨著使用手機的孩子數量增加、年齡層越來越低,許多孩子可能因此接觸到了不懷好意的成年人。
之前有則新聞,某十歲左右的姑娘玩小影片軟體後加了一個網友,對方不僅要小姑娘叫爸爸,甚至還要她把“第一次”給自己。所幸家裡長輩發現了孩子的異常,檢查手機聊天記錄後才沒讓孩子繼續接受對方的蠱惑。
青少年沉迷手機問題多,家長責任佔多少?
看到這裡,家長們是否都覺得手機簡直是萬惡之源?許多家長也因此拒絕給孩子購買智慧手機,選擇老人機這樣僅有最簡單的通話功能的手機給孩子使用。
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曾多次釋出《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2015年青少年網民規模達到2.87億,6—18週歲的比例為51.9%,18—24歲的比例在48.1%,其中農村青少年網民比例為27.6%。據估算,農村青少年網民約近九百萬。
其實,手機的確讓孩子碰到了更多的誘惑,但我們也不難發現,重度沉迷手機的孩子家長,其實也存在著“監管不力”的問題。如果能在一開始就和孩子約好底線、、獎罰措施、使用時間、內容和地點,不在最後才急忙用高壓強制戒斷手機,孩子們反而會明白要自我監管。
雖然說起來不難,但家長如何才能讓孩子在網際網路長見識享受便利性的同時,避免沉迷或模仿不正確的行為,確實是一個比較難以掌握平衡的問題……
你願意給孩子買智慧手機嗎?為什麼?
-
7 # 空谷幽蘭143900909
控制孩子玩手機的辦法:(不喜勿噴)孩子上學之後,完成每天的作業,如果距離睡覺還有一段時間,問一問她想幹啥?如果說想看電視、玩手機,那就讓她立馬睡覺,她會立刻問你,能幹啥?這時候主動權到家長手裡,你就可以引導她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看書,畫畫,玩過家家,聽音樂,下棋,做家務……)只要是積極向上的都可以讓她試一試!dakai誰還有好的建議發來大家互相學習一下!
-
8 # 活蹦亂跳小松噓
當孩子向你要手機玩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呢?直接給,還是管教孩子?當看到孩子一直低頭玩手機的時候,你又是怎麼做的呢?開罵怒吼搶手機,甚至摔手機,還是教育孩子?
正因有所矛盾,所以大多數家長的做法可能是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但在手機問題上,爸媽日常的苦口婆心說教,甚至發火打罵,也只是暫時性地讓孩子放下手機。那如何才能治根治本,徹底讓孩子掌控手機呢?
六大建議
第一,回報法
告訴孩子目前的主要目標是學習知識,如果能將作業、學習等任務完成好,剩餘時間可以自己安排。但是,如果沒有完成或達到,一切免談。發揮孩子自主性,去規劃時間,完成好任務。
第二,陪伴法
父母多帶孩子親近自然;參與一些有趣的親子活動;和孩子一起學習;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拓展孩子興趣愛好活動;培養孩子1-2項技能;帶孩子一起運動;帶孩子一起勞動;陪孩子拆東西再裝東西……
第三,引導法
首先,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去嘗試,但是家長需要把關,衡量一些事物的好壞、優劣,適時引導教育孩子。甚至可以陪孩子玩手機,融入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教他利用手機方便生活的方法,比如利用手機導航,查地圖等。
第四,替代法
給孩子下載些學習類的APP、優質的紀錄片、英語學習影片,買些好看的書本、益智類玩具(拼圖、樂高、魔方等)、遊玩工具(腳踏車、滑板車、溜冰鞋、風箏等)等來替代手機,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透過多方渠道學習知識,增加活動。
第五,榜樣法
很多孩子經常會說:憑什麼你能玩手機,我不能玩?為什麼我在做作業,媽媽卻在一旁玩手機?可見,大人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所以,如果可能的話,在孩子面前,家長儘可能放下手機,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第六,觀念法
一定要給孩子傳輸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手機只是工具,要學會掌控手機。該放下手機學習的時候就該放下,該放下手機睡覺的時候就該睡覺,不能讓手機影響日常的生活和學習。儘可能發揮手機的優點,比如學習,查資料等,避免手機的缺點,比如長時間玩手機、影響學習、視力、脊椎等。
寶寶三歲之後就可以培養他的學習興趣啦,購買一些帶圖的卡片和書本讓他認識,或者給寶寶安裝了一些教學軟體,你可以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不說別的,就完全無Shou費這項就非常的良心。做的非常好,很多的冒險故事,寶寶特別愛聽,現在我下班回來還會說:“麻麻,我給你講故事”。還有一些簡單的小遊戲,不僅加深寶寶漢字的記憶,還讓我家好動的寶寶,乖乖的自己玩(自帶滑稽)。
回覆列表
我認為控制孩子使用手機並不難,難在我們父母自身是否能夠做到合理的控制自己的行為,並且能夠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使用手機。
首先,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孩子們靠講道理是不行的,他們都在看大人們怎麼做的。如果說作為父母的我們自己就沉迷於手機裡不能自拔,也就別孩子們了,這叫上行下效。
如果父母本身能夠做出表率,科學合理的使用手機,規劃好自己的工作、生活及娛樂活動,那麼孩子也會成為一個很有規矩的人。所以說控制孩子使用手機之前一定要先控制好自己的手機。
其次,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機及讓孩子適當的玩手機不是一個絕對禁止的行為,也不可避免,我們需要接受生活中存在這樣的現實,關鍵在於如何把握好手機的內容。
一些早教的產品和應用還是非常不錯的,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同時又完成了潛移默化的教育。而單純的遊戲則是應該避免的。
最後,有效的應用好手機做為強化物,適時引導孩子正確對待生活是必要的。比如制定一個生活計劃表,規定好每天可以玩手機的時間段,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時間觀念。在什麼情況下不可以玩手機以及哪些功能是不可以使用的等,建立規則意識。
總之,控制一定不是我們的初衷,而引導孩子學會成長才是目的。希望大家都能夠與孩子一起開開心心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