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5 指令格式: G75 R(e); G75 X(U) Z(W) P(△i) Q(△k) R(△d) F__
e:每次徑向進給後的徑向退刀量(單位mm); X: 切削終點的X軸絕對座標值,也可採用相對座標 U:切削終點與起點的X軸相對座標的差值(單位:mm);
Z: 切削終點的Z軸絕對座標值,也可採用相對座標 W:切削終點與起點的Z軸相對座標的差值(單位:mm); △i: 徑向(X軸)進給,
X軸斷續進給的進給量(單位: 0.001mm,半徑值)無符號; △k: 軸向(Z軸)移動量(單位: 0.001mm),無符號, Z 向移動量必須小於刀寬; △ d: 切削至終點時,軸向的退刀量,一般設為0,以免斷刀。 F: 進給速度。
G76指令格式 :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d) F(f)
指令功能:該螺紋切削迴圈的工藝性比較合理,程式設計效率較高.指令說明:m:表示精加工重複次數用01至99兩位數表示;r:表示斜向退刀量單位數,或螺紋尾端倒角值,在0.0f—9.9f之間,以0.1f為單位(即為0.1的整數倍),用00—99兩位數字指定,(其中f為螺紋導程);
a:表示刀尖角度;從80°、60°、55°、40°、30°、29°、0°七個角度選擇;Δdmin:表示最小切削深度,當計算深度小於Δdmin,則取Δdmin作為切削深度;
d:表示精加工餘量,用半徑程式設計指定; Δd :表示第一次粗切深(半徑值);X 、Z:表示螺紋終點的座標值; u:表示增量座標值;w:表示增量座標值; i:表示錐螺紋的半徑差,若i=0,則為直螺紋;k:表示螺紋高度(X方向半徑值); f:螺紋導程.
G75 指令格式: G75 R(e); G75 X(U) Z(W) P(△i) Q(△k) R(△d) F__
e:每次徑向進給後的徑向退刀量(單位mm); X: 切削終點的X軸絕對座標值,也可採用相對座標 U:切削終點與起點的X軸相對座標的差值(單位:mm);
Z: 切削終點的Z軸絕對座標值,也可採用相對座標 W:切削終點與起點的Z軸相對座標的差值(單位:mm); △i: 徑向(X軸)進給,
X軸斷續進給的進給量(單位: 0.001mm,半徑值)無符號; △k: 軸向(Z軸)移動量(單位: 0.001mm),無符號, Z 向移動量必須小於刀寬; △ d: 切削至終點時,軸向的退刀量,一般設為0,以免斷刀。 F: 進給速度。
G76指令格式 : G76 P(m)(r)(a) Q(△dmin) R(d) G76 X(u) Z(w) R(i) P(k) Q(△d) F(f)
指令功能:該螺紋切削迴圈的工藝性比較合理,程式設計效率較高.指令說明:m:表示精加工重複次數用01至99兩位數表示;r:表示斜向退刀量單位數,或螺紋尾端倒角值,在0.0f—9.9f之間,以0.1f為單位(即為0.1的整數倍),用00—99兩位數字指定,(其中f為螺紋導程);
a:表示刀尖角度;從80°、60°、55°、40°、30°、29°、0°七個角度選擇;Δdmin:表示最小切削深度,當計算深度小於Δdmin,則取Δdmin作為切削深度;
d:表示精加工餘量,用半徑程式設計指定; Δd :表示第一次粗切深(半徑值);X 、Z:表示螺紋終點的座標值; u:表示增量座標值;w:表示增量座標值; i:表示錐螺紋的半徑差,若i=0,則為直螺紋;k:表示螺紋高度(X方向半徑值); f:螺紋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