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67849888270

    愛國篇 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國語 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 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屈原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 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賈誼 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司馬遷 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司馬遷 孔子稱:“志士仁人,有殺身成仁,無求生以害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蘇武有之矣。——班固 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范曄 投死為國,以義滅身。——曹操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曹植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曹植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 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曄 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投軀報明主,身死為國殤。——鮑照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 報國行赴難,古來皆其然。——崔顥 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李白 丈夫誓許國,憤惋復何有。——杜甫 向來憂國淚,寂寞灑衣巾。——杜甫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 赤心事上,憂國如家。——韓愈 以國家之務為己任。——韓愈 憂國者不顧其身,愛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專利國家,不為身謀。——司馬光 報國之心,死而後已。——蘇軾 一身之利無謀也,而利天下者則謀之;一時之利無謀也,而利萬世者則謀之。——胡宏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一寸赤心惟報國。——陸游 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 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辛棄疾 一身憂國心,千古敢言氣。——樓鑰 但令身未死,隨力報乾坤。——文天祥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陸沉!——鄭思肖 盡忠報國。 ——脫脫 一寸山河一寸金。——脫脫 富貴倘來君莫問,丹心報國是男兒。——于謙 人生富貴豈有極?男兒要在能死國。——李夢陽 丈夫所志在經國。——海瑞 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君子之為學也,將以成身而備天下國家之用也。——宋纁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張煌言 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已。——顧炎武 丈夫不報國,終為愚賤人!——陳恭尹 富天下,強天下,安天下。——顏元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丘逢甲 海水沸騰,耳中夢中,炮聲隆隆。凡百君子,豈能無淪胥非類之悲乎?圖避謗乎?閉戶之士哉!——康有為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梁啟超 誰憐愛國千行淚,說到胡塵意不平。——梁啟超 世間無物抵春愁,合向蒼冥一哭休。四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譚嗣同 粉身碎骨尋常事,但願犧牲保國家。——秋瑾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拚得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抖擻精神,喚起國魂,思獨立,心如百鍊金堅。把微軀為國捐,把微軀為國捐。羞偷生,怕神州瓦解難全。——黃遵憲 各出所學,各盡所知,使國家富強不受外侮,足以自立於地球之上。——詹天佑 中華道德名言精粹 守法篇 天網恢恢,疏而不失。——老子 和民一眾,不知法不可;變俗易教,不知化不可。——管子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萬事之儀表也。——管子 私情行而公法毀。——管子 凡將舉事,令必先行。事將為,其賞罰之數必先明之。——管子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 誅不避貴,賞不避賤。——晏子春秋 舉事不私,聽獄不阿。——晏子春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論語 有權衡者,不可欺以輕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長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詐偽。——慎到 欲不得干時,愛不得犯法,貴不得逾親,祿不得逾位。——慎到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李悝 法者所以愛民也,禮者所以便事也。——商君書 言不中法者,不聽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為也。——商君書 背法而治,此任重道遠而無馬牛,濟大川而無船楫也。——商君書 夫制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從政有經,而令行為上。——戰國策 賞必加於有功,刑必斷於有罪。——戰國策 一天下者,令於天下則行,禁焉則止。——屍子 賞不行,則賢者不可得而進也;罰不行,則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荀子 一民之軌莫如法。——韓非子 言行而不軌於法令者,必禁。——韓非子 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亡。——韓非子 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韓非子 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韓非子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韓非子 能去私曲就公法者,民安而國治。——韓非子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辭,勇者不敢爭。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 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韓非子 好以智矯法,時以私雜公,法禁變易,號令數下者,可亡也。——韓非子 國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賞罰。——韓非子 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持國。——呂氏春秋 大臣法,小臣廉,官職相序,君臣相正,國之肥也。——禮記 矯不正不可以為方,規不正不可以為圓。——淮南子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司馬遷 法正則民愨,罪當則民從。——司馬遷 奉公如法則上下平,上下平則國強。——司馬遷 世不患無法,而患無必行之法。——桓寬 曲木惡繩直,奸邪惡正法。——桓寬 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桓寬 功同賞異則勞臣疑,罪均刑殊則百姓惑。——班固 政令必行,憲禁必從而國不治者,未嘗有也。——王符 國無常治,又無常亂,法令行則國治,法令馳則國亂。——王符 賞毫釐之善,必有所勸;罰纖芥之惡,必有所阻。——桓範 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陳壽 刑罰者,治亂之藥石也;德教者,興平之粱肉也。——范曄 賞一勸百,罰一懲眾。——王通 刑濫,則小人道長;賞謬,則君子道消。——吳兢 若甑生獲免……有功之人,皆須犯法。——吳兢 賞當其勞,無功者自退;罰當其罪,為惡者戒懼。——吳兢 法,國之權衡也,時之準繩也。權衡所以定輕重,準繩所以正曲直。——吳兢 賞妄行則善不勸,罰妄行則惡不懲。——魏徵 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劉禹錫 法者,國家所以布大信於天下;言者,當時喜怒之所發耳。——劉昫 法者,國仰以安也;順則治,逆則亂,甚亂者滅。——宋祁 法者,所以禁民為非而使其遷善遠罪也。——歐陽修 令在必信,法在必行。——歐陽修 立善法於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於國,則一國治。——王安石 執法而不求情,盡心而不求名。——蘇洵 約之以禮,驅之以法。——蘇洵 法行於賤而屈於貴,天下將不服。天下不服,而求法之行,不可得也。——蘇轍 賞而不誠不勸也,刑而不誠不戒也。——崔敦禮 法無寬嚴,清者斯貴。——徐禎稷 凡事不可輕疑,惟斷獄不可不疑。——呂坤 賞及壬人,則善者不以賞為榮;罪及善者,則惡者不以罰為辱。——呂坤 嚴下吏之貪,而不問上官,法益峻,貪益甚,政益亂。——王夫之 法不立,誅不必,而欲為吏者之毋貪,不可得也。——顧炎武 立法非難,守法為難;聽諫非難,樂諫為難。——張廷玉 強人之所不能,法必不立;禁人之所必犯,法必不行。——魏源 中華道德名言精粹 誠信篇 無信患作,失援必斃。——左傳 信,國之寶也。——左傳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左傳 失信不立。——左傳 信不由中,質無益也。——左傳 誠信者,天下之結也。——管子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 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論語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 民無信不立。——論語 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論語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 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荀子 君子養心莫善於誠……誠者,君子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 小信成則大信立,故明主積於信。賞罰不信,則禁令不行。——韓非子 君子必誠其意。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禮記.大學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大學 •誠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禮記•中庸 口惠而實不至,怨災及其身。——禮記•表記 君子不失口於人,故言足信也。——禮記•表記 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儒行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韓嬰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司馬遷 人先信而後求能。——劉安 誠無垢,思無辱。——劉向 布令信而不食言。——劉向 堯舜之時,不貴爵賞而民勸,不重刑罰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班固 夫高論而相欺,不諾忠論而誠實。——王符 忠信謹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譎詭,此亂道之根也。——王符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待人,妻子疑之。——楊泉 開誠心,布公道。——陳壽 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傅玄 精誠所加,金石為開。——范曄 巧偽不如拙誠。——顏之推 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顏之推 為國之本,在乎忠信;古人去食去兵,信不可失。國家興廢,莫不由之。——李廷壽 推之以誠,則不言而信。——王通 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交接有分矣,不誠則絕。——魏徵 不信之言,無誠之令,為上敗德,為下則危身。——吳兢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武則天 盡誠可以絕嫌猜,徇公可以弭饞訴。——劉禹錫 推誠而不欺,守信而不疑。——林逋 忠信廉潔,立身之本,非釣名之具也。——林逋 齊鬥堆金,難買丹誠一寸真。——晏幾道 聖,誠而已矣。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周敦頤 夫信者,人君之大寶也。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保國。——司馬光 不誠於前而曰誠於後,眾必疑而不信矣。——司馬光 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司馬光 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蘇軾 成事在理不在勢,服人以誠不以言。——蘇軾 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楊時 處己、事上、臨下,皆當以誠為主。——薛瑄 諾而寡信,寧無諾。——彭汝讓 輕諾者必寡信,與其寡信,不如勿諾。——申涵光 半句虛言,折盡平生之福。——唐彪 忠誠敦厚,人之根基也。——魏裔介 誠信相接,如坐人春風。——王晫 心口如一,猶不失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梁啟超 中華道德名言精粹 知禮篇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令儀令色,小心翼翼。——詩經 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衣冠不正,則賓者不肅。進退無儀,則政令不行。——管子 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左傳 禮之可以為國久矣,與天地養。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也。——左傳 富貴而驕,自遣其咎。——老子 見素抱樸,少私寡慾。——老子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老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 道之以致,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論語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 不學禮,無以立。——論語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 見賢而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孟子 贈人以言,重於金石珠玉;勸人以言,美於黼黻文章;聽人以言,樂於鐘鼓琴瑟。——荀子 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荀子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 國無禮則不正。禮之所以正國也,譬之猶權衡之於輕重也,猶繩墨之於曲直也,猶規矩之於方圓也,既錯之而人莫之能誣也。——荀子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慾,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荀子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通者常制人,辱者常制於人。是榮辱之大分也。——荀子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 權力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由乎是,死由乎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荀子 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非諂諛也;正義直指,舉人之過,非毀疵也。¬——荀子 水行者表深,使人無陷;治民者表亂,使人無私。禮者,表也。——荀子 正直者順道而行,順理而行,公平無私,不為安肆志,不為危易行。——韓嬰 行德則興,倍德則崩。——大戴禮記 忠信,禮之本也。忠信之人,可以學禮。——禮記 治國不以禮,猶無耜而耕。——禮記 夫禮者,所以定親疏,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禮記 富潤屋,德潤身。——禮記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禮記 遇士無禮,不可以得賢。——劉安 不作威,不作福,靡有後羞。——司馬遷 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法之所為用者易見,而禮之所為禁者難知。——司馬遷 君子之行,動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班固 在官唯明,蒞事唯平,立身唯清。——馬融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正冠。——漢樂府 讓禮一寸,得禮一尺。——曹操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貴而不驕,勝而不悖,賢而能下,剛而能忍。——諸葛亮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渴不飲盜泉水,熱不息惡木陰。——陸機 寧可玉碎,不能瓦全。——李百藥 激濁揚清,嫉惡好善。——吳兢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韓愈 樂人之樂,人亦樂其樂;憂人之憂,人亦憂其憂。——白居易 良馬不念秣,烈士不苟營。——張籍 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林逋 求名莫如自修,善譽不能掩惡也。——歐陽修 禮貴從宜,事難泥古。——王安石 禮之始作也,難而易行;既行也,易而難久。——蘇洵 民習禮義,易與為善,難與為非。——蘇轍 撓節以求貴,市道以營私,吾家之所深恥,子孫戒之。——陸游 人之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為不善,一不善而足。——楊萬里 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知恥是由內心以生。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朱熹 鋤一惡,長十善。——脫脫 種樹者必養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王守仁 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于謙 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顧炎武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朱柏廬 居官以正己為先;不獨當戒利,亦當遠名。——張廷玉 待人要豐,自奉要約,責己要厚,責人要薄。——陳弘謀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申居鄖 律己宜帶秋風,處事宜帶春風。——張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喇叭磁鐵是什麼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