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水無聲
-
2 # 愛讀書的橙橙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談到家裡的一些情況。她不自覺地低下頭,眼眶紅了一圈,知道她有許多的無奈,卻無處訴說,也無人能解。
記得讀書那會,我們是同桌,她身上常常有淤青,臉上也有傷疤。上課的時候,她總是低著頭不說話,偶爾好氣沒氣地搭理別人一句。大家都覺得她脾氣古怪,不願與她接近。
後來,我們熟悉之後才知道,她不是脾氣古怪,而是心裡憋屈無處釋放。她生在一個姐妹眾多的家庭,家裡常常揭不開鍋。
由於母親身體不好,家裡幾乎仰仗父親一人的勞動力,支撐起全家的日常支出。偏偏父親是個脾氣不好、愛賭博、愛喝酒的人,但凡在外輸得精光,回到家裡免不了拿孩子撒氣,操起衣架便是一頓毒打。母親出手阻攔,也被打得渾身淤青。
對外,她從不與人提起身上的傷,也不和人說出家裡的事情。哪怕老師看到臉上的淤青,出於關心問候情況,她也是閉口不談。直到畢業後,她才慢慢說出家裡的情況。
即便不是家裡的老大,只要家裡出現了事情,她總是第一個衝在前頭,想盡辦法解決難題。多年來,她成為家裡的依靠,也是承受最多的人。
如今,家裡的姐妹早已結婚成家,對她的依靠依然不減當年。這使她酌情苦惱,也讓她對家庭觀、婚姻觀敬而遠之。
長期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她對愛情、婚姻失去了期待。面對兩性關係,她無法做到信任對方,更多是心裡的不安全感在作祟。
父親家暴,家人過度依賴,這些都對她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本該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她卻充當了父母的角色照顧家人。萬萬沒想到的是,成年後的她也要繼續肩負著照顧家人的角色。
在家裡,她是以“功能過度”的角色存在,家人則以“功能不足”的角色存在,“功能不足”者依賴於“功能過度”者,早已成為一種慣性。
由於長時間被家人所依賴,導致個人的生活無法獨立於家庭之外,這讓她覺得萬般苦惱。對此,我建議她去看看心理醫生,閱讀相關的心理學書籍。其中,我向她推薦了一本書《超越原生家庭》。
這本書講述的是如何深入瞭解原生家庭,重新認識自我性格的形成。要想擺脫家庭的束縛,那需要對自我進行個人分化,客觀地看待原生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並且改變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的作者是羅納德.理查德森博士,他從事婚姻問題諮詢和家庭心理治療方面的工作20年。現任“美國婚姻與家庭心理治療協會”臨床心理治療師和督導,也是“美國牧師諮詢協會”執業醫師。
《超越原生家庭》這本書的內容主要分兩部分:認清有毒家庭四種模式、如何改變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一、 認清有毒家庭的四種模式
勞倫斯.斯特恩曾說:家庭就像是一臺構造非常簡單的機器,因為它是由幾個最基本的“齒輪”組成的。但是,它似乎又包含了說不盡的內容:這些“齒輪”是由數不清的各種“彈簧”驅動的,按照許多特性的原則相互發生作用。
每個家庭看似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成員組成,但每個家庭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模式,或許是好的,或許是不好的。只有處於其中的人,才能感知家庭模式所帶來的影響。
《超越原生家庭》列出四種有毒的家庭模式:
1.親密與疏遠的模式
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方面需要“親近感”,另一方面需要“距離感”。我們都需要一定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希望得到別人的支援、欣賞和愛;但同時也需要獨立、自主、自由和自主權。
相較於有毒的家庭來說,他們對過分親密或過分親疏有著迫切的需要。無論任何時候,家庭成員間都是以“我們”的形式存在,沒有自我和獨立之分。
一旦家庭成員出現了距離感,他們會以不夠關心、不夠支援來提醒對方,以達到親密的狀態。過分疏遠也是如此,但凡有疏遠就有親密,這是相輔相成的。然而,過分親密和過分疏遠猶如毒癮一般,逐漸入侵到每個人的體內而無法自拔。
2.家庭分歧的處理模式
無論哪種人際關係,只要其中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會產生分歧。一個健康、執行良好的家庭是能夠容忍成員間存在的差異,且認為這些有趣、正面的。
與此相反,有毒的家庭則認為差異是家庭的導火索,不允許差異出現。面對差異的時候,他們會做出以下回應:
·順從
·反叛
·攻擊
·斷絕關係
順從模式是由於害怕衝突導致關係破裂,而“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和平”為基準避開衝突的正面襲擊。
反叛模式正好與順從模式相反,表面看起來是自我和獨立的存在。實際上,他們是痴迷於叛逆的行為、拒絕按照別人的要求去做,但是他們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麼。
攻擊模式往往是以權高者的形式而居,但凡有人對他們的權威造成威脅,便以攻擊為武器,毫不留情地對人進行攻擊,來達到別人服從的目的。
斷絕關係常常會出現在爭端發展到一定程度,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時候,他們會抽身離去,從而中斷存在的問題。
3.功能過度與功能不足模式
在健康的家庭關係中,有時也會存在“功能過度”者與“功能不足”者,只不過他們的角色會隨著事情的不同總在變化。可是,在有毒的家庭關係中,“功能過度”者與“功能不足”者總是固定的存在,後者過度依賴前者成為一種慣性。
4.三角模式
在三角關係中,存在著三種最基本的角色:迫害者、受害者和解救者。大多數情況下,家庭中的受害者幾乎總是“自願”成為受害者,因為這樣做在某種程度上會對其家庭有利。
一、 如何改變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羅納德博士提到:要記住,性格是自己塑造的。你的家人只是提供了環境,以及他們自己的個性風格,他們對你的影響僅此而已。
從客觀的角度,認清原生家庭的模式後,我們可以透過以下步驟,進而改變自己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1.家庭譜系
家庭關係猶如一張龐大的關係網,每位成員猶如網上的每個結點。有些關係看似疏遠,實際上也會對我們自身的性格造成影響。因此,瞭解家庭譜系是前提條件。
2.聯絡家庭成員
繪製好家庭圖譜後,將圖譜傳送給每位家庭成員,目的是補充自己未知的部分。我們需要弄清楚家庭成員之間如何相互影響,以及成員之間關係的性質是怎麼樣的。
3.創造一段家庭歷史紀事
這一步是要建立包括三代人在內的“家庭編年史”,除了記錄基本的個人資訊以外,還需要記錄一些與家庭事件相關的世界或地區性事件。
4.發現家庭內部執行模式
這一步最好的辦法是研究家庭的三角關係。首先,拿出一份家庭圖譜,用不同顏色標出三角關係之間的成員,進而研究他們的親密關係。
5.探親與家訪
這一步,我們要回家裡蒐集資訊,根據之前設計的問題向家人提問,觀察家庭執行狀態,並且進一步深入瞭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
6.自我分化
完成研究工作、弄清自己在家裡的位置之後,你就要開始著手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要記住的是,一切行動的關鍵在於改變自己,並且你要注意如何應付自我改變之後家人對你的反應。
近幾年來,原生家庭的概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許多人把生活的不如意、工作的不順利推給原生家庭。可是,原生家庭只是提供我們成長的環境,這對個性風格有一定的影響。但這只是單方面的原因,而性格的形成是多方面的因素共同決定結果。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如果每次都把不如意歸因給原生家庭,這對於自身的成長並沒有多大的好處。當我們意識到原生家庭的不完美,努力嘗試超越原生家庭,才能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回覆列表
我的朋友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一起來看下吧。
“我拼盡全力,還是換不來父母的滿意”
深夜,接到發小的電話,她說,“今天我表姐告訴我,我父母在老家到處跟別人說我的壞話,真讓人很失落,我已經拼盡全力了,還是換不來父母的滿意……”。
掛了電話,我除了同情,更能感受她深深的痛苦和無奈。回想發小小時候與父母的關係,只是偶爾融洽,大多時候是充滿打罵和責備的,但發小總是很懂事,她從不怪罪父母,長大後拼盡全力孝順他們,發生爭端時寧可與丈夫吵架,也把父母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可為什麼還是得不到認可呢?
《原生家庭》的作者蘇珊·福沃德博士認為,在不健康的家庭關係中,父母是有毒的,你的幸福沒必要仰仗父母,你自己一樣可以戰勝童年遭受的創傷,擺脫他們對你成年後生活的控制。
《原生家庭》的作者是蘇珊·福沃德博士,蘇珊·福沃德博士是國際知名的心理治療師、演說家和作家,曾著有《情感勒索》等多部作品。本書曾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目前,她的作品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全球發行。
蘇珊·福沃德選取了日常工作中每天都會遇到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年子女的事例,分析了有毒的家庭行為模式,及如何消除有毒父母的負面影響,找回自我。
一. 有毒家庭的行為模式
父母的言行舉止塑造了孩子的觀念和行為。
童年的時光幾乎每天都有機會與父母同處一室,父母的言行舉止塑造了孩子的觀念和行為。
在正常家庭裡,父母帶給孩子的是愛、尊重和鼓勵。
而在另一些家庭裡,父母帶給孩子的是恐懼、責備和負罪感,並讓這種負面行為模式持續存在,始終支配著孩子的生活,這就是傷害型父母,也就是有毒的父母。大致分為:不稱職的父母、操控型父母、酗酒型父母、身體虐待型父母、言語虐待型父母、性虐待型父母等。這裡我們以身體虐待型父母展開來說。
我曾親眼目睹,老家的一個鄰居,回到家看到五歲兒子在角落裡玩玩具,不由分說,連推帶抓,把孩子撞到牆邊,我還沒反應過來,接著就看到他拳腳相加,嘴裡一邊說,“今天這麼多煩心事,你還在這裡玩,沒用的東西!”,孩子以驚恐、難過的眼神望著父親,很明顯,他已經不是第一次莫名其妙被打了。他不敢憤怒、不敢反抗,他才五歲呀,沒有生存能力,一還得靠自己的父親。他把目光望向母親,母親在一旁默不作聲。
後來聽我的母親說,我的那個鄰居他父親小時候也經常體罰他,因為鄰居的爺爺那一輩就定了很多規矩……
懲戒孩子某種不良行為,體罰也是下策,約束效果是暫時的。不明原因的打罵更易引起孩子的憤怒情緒、復仇心理以及強烈的自我仇視。
對被父母虐待過的孩子而言,連最親近的父母的愛和信任都得不到,很容易生活在恐懼、焦慮、痛苦和自責中,要重新獲得信任感和安全感是很難的。所以,與他人交往和建立關係的時候,往往會有挫敗感。
諷刺的是,對孩子實施身體傷害的父母往往自己就生長於充滿暴力的家庭,他們成年後的大部分虐童行為正是他們童年體驗和感悟的重演。
有毒的父母對孩子持有的往往是自我中心和利己的觀念。
有毒的父母他們會認為:孩子是我的,就是要尊敬父母;凡事我說的就是對的,不按我說的做就不行;孩子應該安安靜靜的,不給父母找麻煩。
在相對正常的家庭裡,面對生活的壓力,父母會試圖解決問題,並尋求外界的幫助。可是,有毒父母的做法卻截然相反,當家裡的平衡被打破時,他們會宣洩心中的恐懼和懊惱,從不考慮這樣做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常見的有:矢口否認發生的問題;推諉指責,把孩子當替罪羊;強行阻撓家庭成員痊癒;三角關係,拉攏孩子,指責另一方不好,把孩子當垃圾桶;希望孩子保守秘密,家庭成員結盟,家醜不可外揚。
二. 解毒,從負面關係中解脫
好起來就行,不一定要原諒
人們往往認為,子女希望自己能不與父母糾纏結怨,選擇原諒父母就好了,慢慢就都會過去的。蘇珊·福沃德認為,我們首先要認清從未得到過渴望已久的父愛和母愛這一現實,釋放了內心的憤怒和悲傷,將責任歸於你的父母之後,父母有求得我們原諒的願望時,原諒才有意義。如果父母繼續否認事實,推卸責任,我們的原諒便無意義。
不為自己辯護,採取非辯護性迴應。
成年子女與有毒父母的爭吵愈演愈烈時,大多采取的是辯護性迴應,如果採取非辯護性迴應就會盡可能地化解過激情緒,不進行正面交鋒。當然,在與周圍朋友、同事的關係中也適用。什麼是辯護性和非辯護性迴應呢?
比如:辯護性迴應:
對方:“你自私!你忘恩負義!”
你:“不,我沒有!我總是為別人著想。我總是為你著想。我盡我所能地避免傷害到你和父親。不管多累,我都會帶你出去逛街購物,請你和父親到家裡吃飯,難道不是嗎?不管我為你做什麼,你永遠都不滿足。”
非辯護性迴應:
對方:“你自私!你忘恩負義!”
你:“讓你傷心了,我很抱歉。”
對方:“我們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你竟然頂嘴?”
你:“媽媽,你的思維方式真是與眾不同。”
非辯護性迴應可以阻止矛盾的激化,你也不必因極力為自己辯解被逼到絕境。可以從小事開始,對父母進行非辯護性迴應,加以練習運用。
卸下為童年不幸遭遇而承擔的責任,歸還給應承擔責任的人。
童年時,父母生了個女兒,你的到來是個錯誤,父母工作沒完成,是你的錯,父母離婚了,是你的錯,父母生病了,也是你的錯。有毒家庭的子女揹負了太多的責任和屈辱。不屬於自己的責任和包袱,要堅決甩掉。
像我的發小,父母不開心、不滿意,那是她父母的情緒,是她父母需要面對和解決的事,她只需要對自己負責。
找一個私人的時間,一個靜謐的地點來和自己內心的那個孩子對話。你可以拿一張自己童年的照片,把不需自己負責的部分寫出來,看著照片裡那個弱小、無助的孩子,對他大聲說:“你不需要為……負責!” “我的父母應該為……負責”。以此來強化自己的意識。
感受憤怒、感受悲傷
憤怒令人恐懼。我們可能會怕發怒會讓自己失控,進而傷及其他人,而把恐懼藏在心裡。蘇珊·福沃德認為,我們憤怒,我們害怕的事情會發生;我們不憤怒,那些事情同樣極有可能發生。不發洩憤怒,憤怒將會藏在我們的潛意識裡,總有一天以更不可捉摸的方式噴湧而出,或者向內進行自我攻擊,轉化為自身的頭痛、胃痛等各種疾病。發洩憤怒不只是父母的特權,我們需要學會掌控它。把過去的負面情緒徹底清理,才能更平靜的接納新的生活。
憤怒之後,我們可以悲傷,悲傷是人在面對失去時的正常、必要的反應。受傷害的成年子女,一旦意識到自己在不堪的家庭中失去了童年,失去了愛,失去了快樂,失去了信任感,便會感受到無盡的悲傷,經歷和感受這些悲傷,才能衝破它們對你的束縛。
與父母對峙
在我們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足夠勇敢的時候,可以與父母對峙:從容堅定地同父母談一談自己記憶中發生在童年時期的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告訴他們這些事情是如何影響到你的生活以及你與他們目前的關係的;明確地指明你們的關係至今仍令你感到痛苦受傷的各個方面,然後制定出新的基本規則。
與父母對峙的目的是為了:直面他們,徹底克服面對他們時的恐懼心理。告訴他們實情,併為你們此後的關係定位。蘇珊很肯定的告訴我們,對峙是很有效果的,儘管它對大多數來說很難。
不論對峙之後你是興奮,還是焦慮,對峙的各種長遠的好處總要過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幾周甚至幾個月之後,你就會體會到對峙賦予你的力量,最終你能感受到的是不斷提升的幸福感和自信心。不論對峙期間或之後發生什麼事情,只要你有勇氣付諸行動,就是勝利者。
當然,有些創傷還需要專業的心理治療。
打破舊有的家庭模式,保護好自己的孩子
有毒的家庭模式,很多時候會代代相傳,要打破這個魔咒,我們可以做出承諾,和你父母當年對你的態度相比,你要更加體貼關愛自己的子女。當你自己從自我仇視和憤怒的家庭遺毒中解脫出來的時候,你也解救了自己的子女。
合上書本,我彷彿也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臉龐:因為作業沒寫好,被母親打屁股,課本上寫了一句“昨天又吃了竹筍炒肉”的女孩;因自己使出全身力氣也沒能挽留父母婚姻的男孩,他不敢努力學習,怕努力了也得不到想要的結果;因家庭重男輕女,一直擔負照顧弟妹的責任,不敢向父母提什麼要求的女孩……如果他們的父母翻開這本書,也許能令孩子多感受到一些溫暖的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