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所謂的愛348

    姚國到了後期也已經是國力下降四七迪洛爾,契丹人在經過200多年的歷史當中,也已經再也沒有鬥志,就有點類似於像清朝的八旗子弟一樣,200年之後他們的銳氣和鐵血都已經被磨滅已經,再也沒有立國之初的銳意進取了。

    契丹和西夏的戰爭,契丹強盛,西夏是弱,但是西夏因為剛剛建國,所以所有的党項人都擰成一股繩,對比一盤散沙的契丹人,自然高下立判,雖然說人數上面契丹人佔據了優勢,但党項人一點也不畏懼採用合理的戰術一舉擊敗了強大的契丹人

    從西夏和其他人的決戰,我們可以看出,士氣對一個軍隊是多麼的重要了。契丹人毫無銳氣,而面對戰意十足的西夏大遼,竟然一點辦法都沒有,這樣的結果只能造成遼華人的失敗,而西夏人也憑藉擊敗遼華人的銳氣徹底在西北佔據了一大片土地,而直到蒙古建國之後,才被擊敗。而當時強盛一時的遼國,早已洇滅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 2 # 羽菱君

    首先說說遼夏戰爭的起因。原因其實很簡單,西夏國主李元昊立國後,跟大遼雙方有了利益上的衝突,再加上李元昊煽動挑撥遼國統治下西北跟西南部的一些部落反叛投夏,以括大自己的領土範圍,這徹底惹毛了當時的遼國皇帝遼興宗。遼興宗決定把李元昊滅了之後順便吞下西夏這塊地盤。於是在公元1044年,親自統領十萬騎兵,皇太弟重元領騎兵七千出南路;北院樞密使蕭惠領兵六萬出北路,分兵三路,討伐西夏。遼兵氣勢洶洶,一開始在賀蘭山北就輕易打敗了那裡的西夏部隊。但李元昊卻用計很快扭轉了戰局,並送給了大遼有史以來的一次慘敗。

    在第一次交戰敗北後,李元昊曾想求遼議和,但被遼軍上下給拒絕了,於是李元昊決定誘敵深入,拖垮遼軍,撤軍一百餘里。西北民族政權打戰不比中原王朝,中原王朝出師在乎兵馬未動,而糧草先行。因為知道糧草不繼,軍心大亂,未戰先敗。歷史上因為糧草出問題軍事敗北的例子太多,比如袁紹的官渡之戰,諸葛亮的幾次北伐。但北方民族打戰不一樣,他們的方式是以戰養戰(侵華時期的小日本在後期也是採取這種戰略)。遊牧民族的特性,打到哪搶掠到哪,本來他們打戰目的就是為了掠奪物資。李元昊作為這一方政權之主,當然明白這種戰略方式,也明白遼軍的糧草來源。於是在誘敵深入之後,又進行了堅壁清野的焦土政策。下令在撤退百里的路上,把所有的田莊物料草木全部燒燬,遼兵所至之處,方圓百里,皆為焦土。這一計讓遼軍的後勤徹底失去了保障,特別是十萬騎兵的戰馬,因為草料匱乏,死傷過半,軍心大亂。

    緊接著李元昊又使出了一招緩兵之計。就在遼軍軍心大亂的時候,李元昊派出使者至遼軍大營請求議和。這一招有效的麻痺了遼軍,遼軍上下放鬆警惕,主帥大臣正在計議準備議和之時。李元昊突然率軍反攻,毫無準備的遼軍匆忙應戰,加上人困馬乏,全軍潰敗。遼興宗只剩十幾人馬掩護狼狽逃回大遼。在李元昊在位期間,只得重筑西北防線。五年後,李元昊駕崩,遼興宗才又重新起兵。

  • 3 # 蜀北一

    遼國與西夏的這一次戰爭,還要從李元昊稱帝說起,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建立大白高國。而在此之前,李元昊同時向遼國與大宋稱臣,李元昊稱帝,無疑是遼國與大宋無法接受的。

    於是大宋整頓兵馬,欲一舉打敗李元昊,蕩平西夏,收復西夏土地。但是在經過好水川,三川口,定川三次戰役後,宋軍大敗,宋庭不得不與西夏議和。這時,遼國見宋夏兩國關係在趨於緩和,出於相互制衡的目的,遼國先與北宋言和,使宋庭在檀淵之盟的基礎上,增加歲幣十萬兩,絹十萬匹,並約束西夏儘快與宋庭議和。

    當李元昊見宋遼兩國言和後,遼國獲得了更多的歲幣等利益,認為遼國背棄盟約,於是李元昊心生不滿,便在夏遼邊境上多次搞小動作,使得遼國邊境附近的党項部族紛紛歸順李元昊。

    李元昊的小動作惹怒了遼興宗,於是在1044年5月,派兵攻打叛逃西夏的党項部族,被李元昊擊潰,遂遼興宗御駕親征,親率10萬大軍西征西夏。戰爭一開始,西夏根本抵擋不住遼軍的進攻,李元昊一退再退,遼軍鋒芒正勝,李元昊在一路後退的同時,不斷遣人前往遼軍議和。

    奈何遼興宗聽信大臣蕭惠等人的說法,不接受西夏議和,繼續向西挺進。於是李元昊一路退到賀蘭山中,並在撤退的過程中堅壁清野,燒燬沿途所有草場作物。

    遼軍戰線過長,補給跟不上,於是李元昊看準時機帶人發動反擊,但遼軍的野戰能力遠遠強於宋軍,李元昊的偷襲並不成功,反被遼軍追擊,眼看就要被遼軍所俘。這時,戈壁上突然狂風大作,颳起了沙塵暴,李元昊利用這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進行反擊,遼軍潰敗,自相踩踏傷亡無數。

    後,遼興宗潰敗,不得不接受西夏的議和,兩國間關係逐漸趨於穩定,也正是透過這一次戰爭,李元昊稱帝的行為得到了遼國的默許。

    遼,宋,西夏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 4 # 史海悠遊閭春暉

    第一次發生於公元1044年,起因是西夏屢屢收納遼國境內的党項族部落,以及其它一些叛離遼國的遊牧部眾。尤其是當年四月,遼國山西部族節度使屈烈率五部黨項人叛遼投夏;五月,遼國西北的其它党項族部落又發生叛亂,夏主嵬名元昊直接派軍接應,導致遼國當地駐軍鎮壓失敗,招討使蕭普達和四捷軍詳穩張佛奴陣亡。遼興宗大怒,下詔集合諸軍十萬人於西南邊境,準備討伐西夏。

    九月,遼興宗親領中路軍十萬騎出金肅城,以趙王蕭孝友部為前驅;皇太弟、齊王耶律重元率七千騎出南路策應;北院樞密使、韓王蕭惠將兵六萬出北路,迂迴賀蘭山北包抄。元昊見遼軍來勢洶洶,遂取緩兵之計,一面在十天內,三次遣使求和,願意發還所有叛黨部眾;一面親領西夏右廂軍主力阻擊於河曲,而以左廂軍潛伏於賀蘭山中。

    為繼續麻痺遼軍,元昊竟率屬下三部酋長入遼營求和,甚至低頭負罪,並奉酒為遼興宗助興。然其後遼國君臣會商時,韓王蕭惠卻認為元昊奸詐,現在大軍壓境,應該一鼓作氣,拿下西夏,以絕後患。遼興宗從其議,遂拒絕西夏求和,下令次日發起攻擊。

    第二天清晨,遼軍殿前副檢點蕭迭裡得、護衛宿直官古迭率精騎突入夏軍,一舉破其陣線,但隨後遭到西夏左廂軍主力的伏擊,一時遼軍多有死傷,但古迭面對元昊親軍的圍攻時,依然死戰不退,當蕭惠後軍陸續增援後,西夏終於潰退而走。

    元昊眼見力敵不支,遂連續後撤,並在撤退時,將方圓數十里的田園全部焚燬,以使遼軍無所進食,陷入困境的遼興宗派人入夏營,允許媾和。元昊卻在和談細節上找茬,故意拖延、迷糊興宗。待其部下天都王野利遇乞等的生力軍抵達後,元昊突然下令反攻,其時天颳大風,飛沙迷目,處在下風的遼軍陣容大亂,蕭惠、蕭迭裡得等前鋒大將,皆奪路而逃,遼興宗的親軍也陷入夏軍包圍,拼死搏殺下,才率少數護衛逃出,近臣蕭胡涑等皆被俘,而南路的耶律重元部,則聞訊後桃之夭夭。

    河曲之戰,也是嵬名元昊一生中以少勝多的戰例之一。但他深知,就兩國實力而論,西夏絕非大遼之敵,因此趁重倉遼軍之後,馬上再次求和,遼興宗懼怕西夏軍乘勝殺入遼境,只得同意罷兵修好,十一月遼軍全部退出夏境。

    第二次遼夏戰爭,發生在元昊死後,兒子諒祚年幼,其母沒藏氏理政時期的公元1049年,遼興宗為雪恥,遂趁西夏新君繼位、朝局不穩的機會,再度出兵。七月,遼興宗自領中軍,以皇太弟耶律重元及耶律仁先部為前驅;韓王蕭惠為南路軍主將,趙王蕭孝友、漢王耶律帖不為副將;以大將耶律敵魯古為北路軍主將,輔之阻卜各部落軍。

    九月,戰局拉開,沒藏太后親自披掛出征,集中主力突擊南路遼軍,嵬名浪烈、沒藏訛龐襲擊遼軍於半途,遼軍猝不及防,主將蕭惠等連鎧甲都沒有穿好,就倉促迎戰,幾乎崩潰,蕭惠、蕭孝友、耶律帖不等狼狽而退,蕭惠之子蕭慈氏奴被殺於陣中。

    但夏軍在南線的勝利,並沒有決定整個戰局。此時,北線耶律敵魯古軍已深入夏境,到了十月,遼北路軍攻佔賀蘭山北,攻克西夏行宮,俘獲包括元昊之前的嬪妃在內的大批西夏官吏的家眷。而遼興宗親領的中路大軍,在攻克唐隆鎮後,與襲破蕭惠南路軍的西夏主力對峙,雙方都持重不戰,各自退兵。

    第二年,戰爭依然持續,二月,沒藏太后遣部將窪普、猥貨、乙靈紀率輕騎襲擊遼金肅城,不想遼守將耶律高家奴有所防備,擊破夏軍,殺猥貨、乙靈紀二將。三月,遼殿前都點檢蕭迭裡得率部與夏軍大將嵬名浪烈軍大戰於三角川,敗之,斬其部將八人。同月,遼興宗派遣西南招討使蕭蒲奴、北院大王耶律宜新、林牙蕭撒抹等率師伐夏,夏軍據險不出,遼軍縱掠而還。。。。

    經過一年多的戰爭,遼國興師動眾,雖連獲小勝,但最終無力征服西夏;而西夏由於戰爭損失嚴重,也早已無力繼續對抗遼國。於是當年底,沒藏太后遣使至遼,稱藩求和,遼興宗雖當時未許,但以下令停止了軍事行動,兩年後,當西夏拒絕接納叛遼的阻卜首領兀裡德的歸附要求後,遼興宗終於答應正式與西夏議和,此後,遼夏間再無大規模戰事。

  • 5 # 鐵馬冰河wu

    你問的是夏、遼九十九泉(其地不詳)之戰吧?

    《遼史》記載,公元1044年4月,西夏主李元昊和遼國發生了矛盾。原來,西夏主要是由党項族建立的國家,一些在遼國境內遊牧的党項部落也想併入西夏,元昊派人潛入遼境和這些部落酋長們秘密取得了聯絡,並鼓動、攛掇他們叛遼歸夏。在元昊的誘使下,遼國山西部族節度使吉里也(党項人)率領5個部落歸降西夏。

    元昊是西夏國的創始人,他生性好戰,剽悍過人,有計謀。他表面上抗拒宋朝、親近遼國,卻暗中支援反叛遼國的党項部落。

    吉里也率部歸附西夏,元昊知道此事的嚴重後果,遼國一定會派兵圍剿他。而只有5部落之眾的吉里也哪裡是兇悍遼軍的對手?怎麼對付呢?他找來密藏族(党項旁支)首領額特彭,秘密商議,讓他挑選出3000名久歷戰陣、富有作戰經驗的勁卒,脫下衣甲,換上黨項人日常所穿民服,和吉里也的部眾混在一起,設伏迎敵。

    遼興宗沒想到一直臣服於自己的元昊竟敢支援遼國叛民,立即派西南招討都監羅漢努率兵平叛。羅漢努率軍氣勢洶洶地直撲山西叛降區。不料,四面山野間,聒噪聲起,有伏兵吶喊著衝殺而下。

    雖然有些猝不及防,但羅漢努並未慌亂,他見叛軍均穿常服,而且只有數千人,陰溝裡掀不起啥大浪。他命部下穩住陣腳,沉著禦敵。誰知剛一交手,羅漢努才明白遇到對手了。原來這3000伏兵,都是元昊麾下的精銳,身經百戰,強如虎狼,經過半日激戰,遼軍招討使蕭普達、四捷軍使張佛努相繼被殺,士卒更是死傷過半。羅漢努縱馬狂奔,這才僥倖逃出生天,他這時才明白,這些身穿党項平民服飾的伏兵,全都是元昊旗下的虎賁。

    遼興宗知道真相後,勃然大怒,這損兵折將大仇不能不報,那些叛國投敵的亂酋也不能不平,特別是對陽奉陰違、桀驁不馴、兇頑無忌的元昊不能不懲。遼興宗親率十萬大軍進駐永安山,征伐西夏。

    遼興宗率大軍集結於九十九泉, 派北院樞密使、南韓王蕭惠為先鋒,東京留守使、趙王蕭孝友率主力緊隨其後,直逼西夏國境。元昊面對北宋、大遼兩個勁敵,自知小國寡民難以禦敵,於是上表興宗謝罪,並將叛遼的吉里也等頭目交出 ,還進獻了很多金銀珠寶。後來他還親赴遼營謝罪。遼興宗見他態度誠懇,想饒恕他的罪過,就賜其酒食,讓他回國。

    遼興宗想率大軍班師回返,先鋒蕭惠勸道:“元昊忘世恩,萌奸計,今御駕親征,他還不將掠奪中國人口以及財物盡數交還,現在他親自來迎,我們不趁此良機將其一舉殲滅,留其為患,後悔莫及”。興宗放走元昊後,也覺得很是不妥,正在後悔,聽蕭惠言之有理,立即命大軍銜枚急追。

    此時的元昊因四面受敵,行事異常謹慎。此次他親赴遼營賠罪,已經做好了預防不測的準備,他將精兵悍將埋伏在必經之路旁的山上。正走著,忽聽身後人喊馬嘶,回頭一望,只見煙塵滾滾,遼軍的旗幟隱隱可見,追兵已至。

    此時是公元1044年10月的一個早上 。元昊見遼軍已近,拔劍一揮,一身白盔白甲的西夏騎兵遮天蓋地般從兩翼向追兵包抄過來,兩軍很快便短兵相接,廝殺起來。雙方騎兵血戰了很久,互有傷亡,夏軍好像是支援不住,拔轉馬頭

    往後撤退了,有潰敗的跡象,遼軍先鋒蕭惠興奮難耐,驅趕軍隊猛攻。

    《遼史》說元昊“性雄毅,有大略”。還說西夏軍隊善於“立虛砦,設伏兵”。此時的蕭惠早已殺紅了眼,忘記了西夏軍隊善於打伏擊的特點,他竟然以為夏軍已被擊潰,正在逃跑,只要再給其致命一擊,就可大獲全勝。遼軍跟在夏軍後面緊追不捨,追到了一片空曠地帶時,數千夏軍突然從斜刺裡衝出,並向遼軍的身後發起猛攻。

    面對夏軍突襲,蕭孝友的前軍不戰自亂,夏軍加快了攻擊速度,遼軍紛紛中箭、被砍落馬。夏軍攻勢迅猛,遼軍大敗虧輸,互相踐踏,潰不成軍,死者無數,屍骸狼藉。遼國駙馬蕭乎敦見狀魂飛魄散,策馬飛逃,卻被夏軍射中戰馬,做了俘虜。

    夏軍擊潰遼軍前鋒後,旋即發起反攻,向遼軍大本營撲去。保護遼興宗的是遼國最精銳的禁軍,本是一群訓練有素,甲冑鮮明,裝備精良的驕兵悍將,見夏軍蜂擁而至,這些“天之驕子”並未拔刀拼死抵抗,浴血廝殺 ,而是發揮兵強馬壯的特點,縱馬狂奔,好似風馳電掣,就連夏軍發射疾如流星的飛箭也難以追及。遼興宗很快就成了光桿皇帝,無人護駕,只好單人獨騎 ,拼命狂逃。

    好在突然颳起了大風,飛沙走石,迷住了雙眼,夏軍追兵不知道在前面狂逃那廝就是遼國之主。不然,他就要到俘虜營中和女婿蕭乎敦作伴去了。

    史載,九十九泉之戰,元昊設伏兵以寡擊眾,遼國十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遼興宗受此慘敗,惱羞成怒,要殺最先自亂陣腳的趙王蕭孝友洩憤,太后再三勸阻,極力搭救,孝友才得不死。

    西夏雖然以少勝多,取得了九十九泉大捷,擊潰了洶洶來犯的遼國大軍,但畢竟國小力弱,元昊擔心遼興宗整師捲土重來,加上有北宋這個宿敵在旁虎視眈眈,於是立即派人攜重禮向遼謝罪乞和,表示願意稱臣納貢。遼興宗挽回了面子,加上確實被元昊打怕了,雙方經過談判,同意罷兵息戰,遼夏間出現了暫時的和平景象。

    【寫作不易 搬運必究】【插圖源於網路】

  • 6 # 雲中書翁講史

    曾經一位偉人說過: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來描述夏遼兩國關係再合適不過了,因為共同的利益兩國相互合作,又因為利益上的分歧兩國關係日益破裂直到爆發戰爭,我們回過頭來看,看看歷史上遼與西夏的那些大戰。

    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西夏正式建立。此刻的西夏因為李元昊要求北宋承認其皇帝身份而爆發戰爭,因此西夏此時與宋是主要矛盾,和遼一直保持著友好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遼夏戰爭爆發背景一:李元昊感情不忠,對遼朝公主冷暴力

    這個李元昊啊,那是用得著人臉朝前,用不著人屁股朝後,當初為了討好遼國,多次向遼請婚,遼朝這方面一想,多個朋友多條路,可以和西夏聯手一起對抗北宋,就同意了,就把遼朝的興平公主許配給元昊,這個李元昊不重視這段姻緣,天天與其他美女狂歡,對公主不聞不問,甚至公主病死了,這個渣男李元昊才向遼國彙報,遼興宗大怒,決定派人持詔“切責”這個渣男,李元昊此時想著怎麼攻宋,只好低頭裝孫子了討好遼興宗了。

    遼夏戰爭爆發背景二:民族問題,党項部落在夏、遼兩國歸屬引發翻臉

    這個西夏的主體民族是党項族,但有一部分黨項族呢是生活在遼國境內,自從西夏立國之後,遼國境內的党項部落時不時就有迴歸西夏的,遼國這邊不同意,西夏那邊是欣然接受,最後發展到李元昊引誘遼國夾山的党項部落八百戶叛投西夏,夏遼關係進一步惡化。

    遼國認為西夏本來是自己的小弟,結果屢屢不按照自己的意願來行事,遼國對西夏那時滿腔的怒火,再加上1044年5月,遼國境內党項族叛亂,遼國去鎮壓,西夏去救援,李元昊或許一時間沒把控住自己,竟把遼朝的招討使給殺掉了,這成為了遼夏戰爭的直接導火索。

    遼VS西夏之賀蘭山之戰

    1044年10月,遼興宗親率10萬騎兵出金肅城,北院樞密使出兵遛彎出北路,渡過黃河,一起進攻西夏,遼朝大軍長驅直入,遼興宗率大軍在德勝寺南壁安營紮寨,同時北路大軍雖然遇到李元昊埋伏但伏擊失敗,率部退守賀蘭山,撤退路上實行焦土策略,堅壁清野,李元昊與遼軍對戰之時,或許上天眷顧李元昊,當時沙塵暴來襲,一股腦的刮到了遼軍哪裡,李元昊抓住戰機,率軍進攻遼軍,遼軍大敗,緊接著李元昊又使出了一招緩兵之計。就在遼軍軍心大亂的時候,李元昊派出使者至遼軍大營請求議和。這一招有效的麻痺了遼軍,遼軍上下放鬆警惕,主帥大臣正在計議準備議和之時。李元昊突然率軍反攻,毫無準備的遼軍匆忙應戰,加上人困馬乏,全軍潰敗。遼興宗只剩十幾人馬掩護狼狽逃回大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FANUC系統數控車的程式設計指令及其指令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