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華為榮耀EMUI

    中國古代對竹子利用的確切記載源於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辯認出“竹”字元號,說明中國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漢字起源於原始社會崩潰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號則應在此之前就已出現了.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可見在原始社會時期竹子和人們的生活有了密切關係.因為只有竹子已為人所用,才須為其創造一種文字元號來表示.

    從漢字中竹部文字的情況來分析,也可看出中國竹子利用的古老歷史,古人把“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異空實,大同節目”的植物稱之為竹.從形態上認識開始,把竹子進行加工,製成物品,又以“竹”字衍生出竹部文字.隨著人類對竹子的認識不斷提高,竹類利用日益廣泛.而竹部文字也必然隨之增加.中國辭海(1979年版)中共收錄竹部文字209個,如筆、籍、簿、簡、篇、筷、籠、笛、笙等等.歷代各類字典收錄的就更為可觀.而諸如“竹報平安”、“衰絲豪竹”、“青梅竹馬”、“日上三竿”一類的成語也都包含著與竹子有關的有趣典故.

    這些竹部文字和成語涉及社會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反映了竹子日益為人類所認識和利用,反映了竹子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在工農業生產、文化藝術、日常生活等多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 2 # 清酒混剪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曾出現過這樣一幕罕見的景象:中國四川臥龍保護區內,約兩三米高的箭竹林在一夜之間開花了。原本一片綠色的竹海瞬間被無數紫褐色的花朵所取代,著實令人震驚。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兒,因為箭竹是我們“為國賣萌”的胖達君最愛的食物之一。號稱動物挑食界之首的胖達君可不是徒有虛名,一律不吃開過花的竹子。更何況在箭竹開完花,結完果實之後,就開始枯萎,大片大片地死去。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人們在甘肅文縣、四川平武、南坪等縣相繼發現138具野生大熊貓的屍體,實在令人悲痛。

    一時之間,“竹子開花,餓死大熊貓”的說法傳遍了大街小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動物外交的一把手胖達君居然要被餓到滅絕?這實在不能忍,全國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紛紛為大熊貓捐款救助。

    最後在多方努力下,胖達君才扭轉局勢,不再處在瀕臨滅絕的狀況。

    事後,人們更加堅信竹子開花是一種不祥的徵兆,對其忌諱莫深。可同時,不斷專家跑出來糾正竹子開花並非是導致熊貓死亡的真正原因。甚至還有研究者認為竹子開花反而有利於熊貓的種群發展。

    那麼,這一切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這還得從竹子開花這一獨特的現象來尋找答案。與鐵樹開花會帶來好運不同,自古以來竹子開花就跟災害聯絡在一起。跟現代很多人一樣,古人怎麼都不敢相信光溜溜的竹子居然會開花。

    對於未知的神秘現象,他們只好採取避之不及的策略。一旦看到竹子花開,就拖家帶口地逃離,擇他處而居。 所以,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竹子花開,趕緊搬家”。

    現代社會對竹子開花則表示驚奇:有些竹子還能跨山海,隔著好幾萬裡一同開花。 比如1907年,英國的淡竹開花了,而遠隔萬里的日本淡竹也同一時間開了花。1959年,中日美蘇四個國家的季竹都在竟然也不約而同地在五月開花了。

    類似這樣的巧合事件並不在少數。這無聲的默契更是給竹子開花裹上了一層層神秘的面紗。這也難怪竹子開花被視為“植物界神秘現象”。

    但其實透過嚴謹的科學證實,竹子開花是一種正常的生命現象。而開花結果對於植物來說,是一種超負荷的“體力活”。自然界的開花植物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要每年都開花,週而復始,比如我們常見的牡丹、桂花等等。另一類則終身只開一次花,但絢爛過一次便走向生命的終結了。

    細分下來,終身開一次花的植物又被分為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它們的大半生是在進行舒枝展葉,儲備營養的營養生長;

    等到合適的時機,它們才會綻放花朵,結出果實,將營養耗盡後就死亡。除了大部分竹子之外,我們生活中見到常吃的蘿蔔、白菜、油菜都是這樣的生殖生長。只不過特殊的是竹子能忍住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開花結果。不光時間週期長,竹子通常都是大片大片地一次性開完。

    無論老竹子還是小竹子幾乎同時開花,那這又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我們看到的竹海很可能只是同一株竹子。 竹子主要的生殖方式是無性生殖。它能透過地下的竹鞭連在一起。竹鞭上長竹筍,長成新的竹子,不斷擴大範圍,從而形成了大片的竹林。

    正印了“本是同根生”這句詩,所以不管哪一年長出的竹子實際的“年齡”相同,自然也就同時開花了。就算不是同一株竹子,但在同片區域上的同種竹子,也可能是此前竹子大面積開花死亡所遺留下的後代。這樣一來,就在自然界形成特定的生命迴圈,從而造就了這一奇觀。

    既然竹子能開花,那麼它開花後會不會結出種子?當然是會的。竹子是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結合體。先開花,後結籽,完成整個生長週期,這便是竹子有性生殖的方式了。

    通常竹子開花時會出現白色絮狀物 (即花穗),花穗中有白色花絲和一種米粒大小的小顆粒,民間稱其為竹米。相傳竹米是鳳凰之食,古代有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之說。

    當竹子開花時,竹葉多年來儲蓄的養都會拿來開花、結籽。它似乎要傾其一生所有,將所有的精華都濃縮到這些小小的種子中。

    等到結完籽後,竹子中貯藏的養分也耗光了,它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物以稀為貴,富有營養的竹米成為了不少動物最愛吃的食物。

    比如在東南亞的國家裡,野雞都被叫做是竹雞。幾乎所有的野雞都生活在竹林裡,它們最愛的食物就是竹子。一旦竹子開花,它們就會立刻進入暴食模式,不吃不到撐破肚皮那一刻絕不罷休。吃飽後就瘋狂下蛋,孵小雞,繁衍後代。

    人類由此得到啟發,才對野雞等家畜進行了馴化。因為竹子是禾本科植物,種子和水稻類似,所以用稻米餵養雞就能讓它瘋狂下蛋了。

    除了野雞以外,生活在叢林裡的野豬也會在竹子開花時拼命吃。類似地,野豬吃了之後沒事幹猛生,使野豬的數量不斷增加。有科學家指出,部分野豬還進化出了跟隨竹林開花遷徙的習性。

    但要說竹子開花最大的受益者,那就非人人喊打的老鼠莫屬了。1911年、1962年、2006年印度東北部的竹林三次開花。幾乎每一次開花都伴隨著大面積的鼠患和毀滅性的災荒。造成這一現象的正是一種叫梨竹的竹子。

    梨竹,又名矮梨何,高8~10米,廣泛分佈在熱帶以及亞熱帶地區。與大多數竹類一樣,梨竹開花結果是相當難得,每隔48到50年才會結一次果。

    但是印度居民將它稱為死亡之竹,對其感到異常恐懼。因為梨竹所產的果實富含有相當豐富的營養。每次到了梨竹開花結果的時候,就會吸引來數以萬計的老鼠前來啃食果實。

    雌鼠在竹子開花的年份,也瘋狂地繁殖,產下了比平時多好幾倍的老鼠。當老鼠吃光了這些果實之後,它們會開始啃食人們種植的莊稼,鼠災就這樣形成了。

    為了杜絕這樣的鼠患,印度人還會經常砍伐莊稼附近的梨果竹。可偏偏梨竹的生命力相當頑強,只要有一顆種子掉落到土壤之中,便會發芽生長。

    因此,人們根本就無法阻止梨竹的蔓延,也就無力阻擋老鼠種群的擴充套件。而有這種梨竹存在的地區,幾乎每隔半個世紀就會爆發這種鼠患和災荒的迴圈。

    不過話說回來,一旦竹子開花死亡,真的會餓死熊貓了嗎?北京大學生物系潘文石教授經過調查分析認為:竹子開花不是威脅大熊貓種群的主要因素。

    就算大熊貓分佈區中只生長著一種竹子,在竹子大面積開花枯死。但大熊貓仍能取食到大量殘存的竹子以滿足對食物的需求。

    反過來,竹子開花對大熊貓種群的健康發展有過一定的好處。大熊貓主食的竹子多達幾十種,一種或幾種竹類開花死亡後,大熊貓就會尋找其他種類的竹子。

    在這過程中,老弱病殘的大熊貓可能會被淘汰。但是到了竹林恢復後,大熊貓的種群會較快恢復,而且種群生存能力會更強。

    所以,熊貓被餓死真不能怪竹子開花。真正的原因是因為當時秦嶺地區林場的大規模砍伐,使熊貓的棲居地被人為地破壞了。

    之後建立了野生大熊貓保護區,停止採伐後才護住了它們的棲息地。至於“竹子開花,趕緊搬家”也算是古人對自然敬畏的體現,大可不必放在心上。

  • 3 # 糖糖日常

    竹子是無性繁殖的植物,也就意味著它一直保持著優良的品種,說明它從第一株出生開始就是這樣的,並且它的存在早於我們人類的出現。竹子的生長過程是一個從無性繁殖營養生長,到有性繁殖生殖生長的世代交替的自然過程,大約60年為一個週期。竹子開花結實後,竹稈落葉,不再長新葉,直至枯黃死亡,竹的地下竹鞭不再萌發新根和筍,發黑腐爛。所以它的來歷就是大自然的創造

  • 4 # 剪燭西窗

    中國是世界上研究、培育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發掘了距今約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遺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認出“竹”字元號,證明了華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歷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時器時代。而且在7000年前的浙江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內也發現了竹子的實物。

    2.在甲骨文、金文中都有“竹”的象形符號和與竹有關的文字。古人以竹片作為文字的載體,用牛皮繩串起來編結成書,就是所謂的“韋編”。大教育家孔子勤於讀書, 把牛皮繩多次翻斷,被人們作為“韋編三絕”的佳話傳頌。從戰國到魏晉長達八百年的歲月裡,人們皆用“竹簡”寫字、刻字、著書立說。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竹書紀年》以及《尚書》、《禮記》、《論語》等經典,都寫在竹簡上。由於竹簡的利用,使中國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時代,為中國文化的發展及歷史文獻的傳存立下了汗馬功勞。以象形表意為特徵的方塊漢字也因竹簡而被固定下來,逐漸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書法藝術。

  • 5 # 使用者9434782938668

    竹子的知識

    外形特點和用處

    因為竹子缺少形成層使得竹子長到一定長度後只長高不變粗的.

    這是因為竹子是單子葉植物,而一般樹木大多是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莖的構造和雙子葉植物有很大的區別,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單子葉植物的莖裡沒有形成層。

    如果把雙子葉植物的莖切成很薄的薄片,放到顯微鏡下面觀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維管束,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在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夾有一層薄薄的形成層。正是這層薄薄的形成層,樹木長得那麼粗全靠他。形成層是最活躍的,他每年都會進行細胞分裂,產生新的韌皮部和木質部,於是莖才一年一年粗起來。

    如果把單子葉植物的莖橫切成薄片放在顯微鏡下面觀察,也可以看到一個個的維管束,同樣外層是韌皮部,內層是木質部,但是韌皮部和木質部之間並沒有一層活躍的形成層,所以單子葉植物的莖,只有在開始長出來的石斛能夠長粗,到一定程度後就不會長粗了(長高不變粗)。

  • 6 # 火山號344635552

    竹子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70餘屬,一千多種,但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

    竹類大都喜溫暖溼潤的氣候盛產於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是竹子的故鄉,中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經種植竹

  • 7 # 提筆再畫西遊

    中國是竹子的故鄉。浙江省餘姚縣河姆渡原始社會遺址發掘表明,中國早在7000多年前,就已種植竹子。目前,全世界竹子有50多屬,中國就佔20多屬、200多種。全國有竹林近3000萬畝,各類竹子62億多株,平均每人約有6株竹子。無論從竹的種類,還是從產量來看,中國均居世界第一。

  • 8 # 夢之藍146592315

    相傳,古時凡間沒有竹子的,竹子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中。竹子受仙霖甘露澆灌,長得俊秀挺拔。神仙們都十分喜愛仙竹,特別是王母娘娘,更是寵愛有加。她命侍女朝霞仙子照料仙竹,朝霞對仙竹也喜歡萬分,每天都悉心呵護。仙竹彷彿也懂她的心思,只要朝霞從旁經過,便招展身姿,向她致意問好。

  • 9 # 玉門大官人

    竹子屬於草本植物,和樹木不是一類,並且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其他植物一樣竹子也會開花結果,只是一旦開花結果,成片的竹林都會集體死掉。

  • 10 # A級周易遠端預測

    竹子生長在亞熱帶,以中國最多,品種也最多,是多年生本草植物,不屬於樹木,中國也是最早利用竹子的國家,中國是唯一用竹簡書寫的國家,同時,也用竹木做成弓箭等武器,也是中國大熊貓的最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判斷三相電機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