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科幻故事匯

    我小的時候,按時間來算應是三十多年前,那時家裡住著土坯牆房子,屋頂是茅草的,家裡窮的叮噹響,所謂的零食只有到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得到,印象最深刻的零食是紅薯熬製的糖坨。

    那時的紅薯糖完全是紅薯熬製的,不新增任何東西,絕對是綠色無汙染的東西。用兩根筷子戳上一些,筷子來回攪動,糖就會變白,吃在嘴裡黏黏的,有一點點粘牙。那可是隻有過年才能吃到的東西,對我們窮人的孩子來說簡直是奢飾品。

    下面說一下紅薯糖的熬製方法:

    1、紅薯切塊煮熟。

    2、煮熟的紅薯搗碎,放在布袋裡擠壓出水

    3、擠出的水再次放入地鍋,長時間熬製,直到變稠變粘。

    4、熬製好的糖水倒在麵粉裡,讓其變涼結坨。

    這是我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零食,可是現在再也吃不到啦。

  • 2 # 矛盾的橙子

    1.辣條類的。

    1毛錢一串的大辣條,每天能吃好幾個,一下課大家就組團去買。那時候還沒有衛龍,比較好吃的辣條牌子有醬肉絲,辣骨頭,臭乾子之類的。

    2.乾脆面。

    小當家什麼的,五毛錢一袋。裡面有時候會有可以拼圖之類的小玩具。小浣熊,很特別的味道。小時候有一段時間好像還吃過白象的還是什麼的乾脆面,裡面有再來一包的字樣,中獎很多,吃了十幾袋裡面還有再來一包,印象深刻。

    3.雪糕

    小布丁,奶油味最重的一種雪糕,現在基本看不到了,現在市面上三五塊錢十塊的我吃起來都沒有小布丁口味濃重好吃。

    十個圈,市面上好像沒出現多久就沒了,一盒裡面有十個,正圓形的奶油雪糕,外面圈著一圈巧克力,特別好吃。

    棒冰。五毛錢一袋,塑膠外殼,裡面是類似果汁的糖水。單獨吃沒什麼好吃的,一般都是凍在冰箱裡,吃起來特別爽。

    4.烤地瓜

    如果這個算的話。事實上我就是一直在把烤地瓜當做零食。以前每次和同學中午吃完飯都會路過一個烤地瓜的小攤,我們就會挑一個地瓜掰開分著吃。大概三四塊錢的,現在烤地瓜都漲價了,不管去哪個城市隨便哪一個都十幾塊錢,大一點的可能有二十塊。

    5.煮粉絲

    這個是我一直念念不忘,覺得比辣條還有吸引力的東西,南方都沒有。中學的門口有一家賣的,有粉絲,玉米粉,牛筋面等,一塊錢一份,用湯煮出來盛到一個小的塑膠杯裡。旁邊的桌子上有麻醬,辣椒油,醋等等調料,自己調配。價格便宜還好吃,關鍵是料足,放多少都沒人管你。而且這種東西說起來簡單,但是湯料很獨特,和麻辣串涮串根本不是一個味道。現在我都不記得這個叫什麼,只能叫他煮粉絲。

    6.炸丸子

    一塊錢一份的丸子,裡面好像沒什麼餡,但是口感很好很滑,一份大概十四五個。

    7.土豆絲捲餅

    和煎餅果子不是一個味道,這個做的好吃是真好吃,不好吃也是真難吃。因為有學校前面的兩家作為明顯的對比,一家絡繹不絕,一家空無一人。而且加上滷蛋,真的是好吃到爆炸。

    8.煎餅卷辣條

    小煎餅,一層就好,捲上那種長條的衛龍或者圓條形的豆乾。我可以從早上吃到晚上。

    9.糖煎餅

    酥酥脆脆甜甜的,好吃並且不接受反駁。

  • 3 # 50知非之年

    我是六十年代出生的,記得小時候去商店買東西很多的商品都是要票的。讓我印象深刻的零食,是大白兔牛奶糖和餅乾,都是上海生產的。特別的好吃,這樣的機會一年有一次兩次的,因為只有等我的父親出差上海,回來會帶一些給我和弟弟。可以吃好長時間,還有就是上學了在初中的階段,我們學校裡面的食堂裡面會有面包八分錢一個,以及學校對面的食品廠生產的糕點香蕉餅乾一角錢一塊,都是特別香,特別好吃。

  • 4 # 平凡的我pfdw

    我姑姑跟爸爸談得很晚才休息,他們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讓我聽得很是心煩,但是也沒有辦法,因為那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客人來了也只能住在一個房間。

    有一天,他們談到吃得東西后,姑姑忽然讓我把她的揹包遞過去,開啟包拿出一個“麻炮”來,告訴我能吃,我半信半疑地用剪刀剪開咬了一口,簡直不敢相信盡有這麼好吃……。

    後來,我才知道那叫火腿腸,再也沒有吃過那樣好吃的東西了。

  • 5 # 創業垂統21558991

    我生於71年,那個年代由於資源匱乏,哪有什麼零食?人們心中也沒什麼零食概念,因為連主食都吃不好,哪來的零食吃!不象現在,大街小巷到處都是,酸甜苦辣,琳琅滿目,什麼口味的都有。

    如果說有,那也是自己製造的。每到秋後,紅署收穫時,家裡大人會把紅署煮熟,然後用刀切成片放太陽下曬乾,這就是我們的零食。上學前會抓一把放書包裡,走路上吃,有時餓了上課時也會拿一個塞嘴裡,只是不敢大嚼特嚼,以免被老師發現了,要挨罰的,更重要的是怕以後就吃不成了,所以要小心的好。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製造零食,夏天到了,小麥成熟的時候,我們幾個小夥伴會把半成熟的小麥穗摘下來,找來一些乾草或幹樹枝,用洋火(火柴)點著,把麥穗紮成把放火上烤,大概烤黑黃而不糊的時候,放涼用手揉搓,烤熟的麥粒就下來了,用嘴吹去灰皮,放口袋裡當零食吃,那個香啊,至今不能忘。

    到了秋天,豐收季節了,那可燒烤的“零食”就多了。紅署,黃豆,玉米棒都可用來象烤麥穗一樣用火燒烤,記得每天我的書包或口袋都裝著自制的零食,常常吃得嘴巴黑糊糊的,只是不能讓家裡大人和老師知道,他們會以不讓玩火的藉口罵的,小夥伴們見了沒關係,只是會心地一笑,彼此心照不喧。

    現在街上也有做燒烤的,只是不是我要的燒烤,雖然也有烤玉米什麼的,只是味口總沒當年自己烤的香。

    小時候吃過的零食,是那麼讓人難以忘懷。紅署幹、燒麥穗、烤玉米、燒黃豆……

    然而最讓人不能忘的,是那種味道,以後再也吃不著了!

  • 6 # 美食不可

    作為一個標準的80後,今天我要好好回憶童年的零食。

    無花果;小時候無花果酸甜可口,因為沒有多少零花錢,吃的時候一條一條的吃。

    口哨糖;吃的時候不捨得吃,買完先吹著玩,然後在嚼碎。

    爆米花;街道外面喊,然後拿著一碗米,還要求多方糖。

    跳跳糖;把糖放在手心,然後用舌頭一點一點的舔著吃,吃在嘴裡感覺像是放鞭炮呦

    桑葚;小時候上樹摘它,手上沾滿了桑葚的汁液。

    鍋巴;以前媽媽那大鍋煮飯,鍋底留下鍋巴撒上白糖,嚼在嘴裡超級好吃

    這個東西不知道你們那裡叫什麼,我們這裡叫(毛草尖),經常上田間地頭拔去,嫩的時候很好吃,老了就不好吃了。

    酸梅粉;說起酸梅粉覺得自己小時候很可愛,一袋酸梅粉吃完的時候,小勺已經廢了。

  • 7 # 湖南三農劇場徐小六

    在我們那個年代哪裡什麼零食吃,能夠吃飽飯,你就算不錯了。小的時候放學回家,餓了到處找東西吃,有時候餓得連生米也吃過。

    在那時候說吃零,吃啥呀?有啥零食?

    說沒得零食卻又有一種好吃的,現在我還記憶優新。

    我們湖南是農業大省,那時候田田邊邊到處是野草莓,也是我們湖南農村孩子最愛吃的零食。

    我們放學一回家,把書包一扔,就朝著長滿野草莓的田邊跑去,誰跑的快誰就能吃到最大最熟而且又甜的草莓。如果跑慢了吃的是又小又青而且又酸的野草莓。我們村裡的十幾孩子跑得跟賽"馬拉松"一放學,從學校跑回家,一到家連作業都顧不上,就向上長滿野草莓的田邊跑。

    一到田邊大家就餓鬼一樣兩隻手一邊摘,一邊朝囗裡塞。吃完成熟的,如果還沒飽就摘青黃的,因為青黃的是半熟有點酸,就因為這酸味可以幫助我們剛吃進去那甜的幫助起消化作用。所以我們每次吃的時候先吃上幾顆青黃的,最後吃得差不多了又吃上幾顆。

    可是現在這東西沒人吃了,現在生活都提高了,誰又吃那些東西。現在每次回到家總想起兒時的那些小夥伴,揹著書包跟賽"馬拉松"似的跑著,一轉眼,自己已經步入中年,再也回不去那兒時天真的時代。

  • 8 # 哇涼852

    八零後滿滿的回憶啊華豐泡麵啊,揉碎了加入調料,幹吃,最後連渣都要倒口裡,那酸爽,齁鹹齁鹹的

    酸梅粉,裡面有塑膠小贈品,當時攥了好多

    鍋巴,澇乾飯時,粘在鍋上的那種

    爆米花,那時村裡有來爆米花,那真的不得了,往往排隊要排到天黑了才能輪到。

    地瓜幹,那時家裡種的地瓜,收穫後,切成片曬乾,很有嚼頭找不到圖片,就切成下面這樣曬乾

    魚骨頭,乾魚片這就不找圖片了,還有好多,先吃飯去了

  • 9 # 做夢的豬八戒

    1.酸梅粉,微酸帶甜,總是感覺跟白粉似的,每次一買就好幾袋。

    2.哨子糖,可以當口哨吹,等化了就當糖吃。

    3.糖稀,就是用糖熬成的稠狀物,兩根木棍來回捯飭,最後變成白白的,硬硬的,一口咬下去,口水都下來了,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拿著3塊錢買的糖稀,邊走邊往回走,那一路上的回頭率啊

    4.棉花糖,小時後去公園總想買,可家裡老是不給買,吃過幾回,甜甜的粘粘的,很好吃。

    5.爆米花,這個一放學發現有就跟發了瘋似的回家拿材料,大米,花生,黃豆都可以,而且量很足,一爆爆很多,能吃好幾天呢,現在量少多了,而且糖精太多。

    6.幸運泡麵,可幹吃也可以泡,每次吃都能撿錢,也是奇了怪了,可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了。

    7.大大泡泡糖,小時後過生日必須要買的,當時能吹很大,直到嚼不動了才吐了。

  • 10 # 流光溢影

    往事如煙,一言難盡,讓人回味悠長!1973年,在西安市華人民解放軍3507工廠工作的三叔寄來一封信,信中說,老家條件艱苦,吃不飽飯,沒有白麵饃頭吃。西安軍工廠這邊條件好一些,每人一個月能分到29斤麵粉,能夠吃上白麵饃。三叔少小離家上學工作,現已成家立業,工作乾的還不錯,在廠裡面還擔任科長一職,生活條件比老家好多啦,想讓老母親來西安住一段,盡一下做兒子的孝心,順便看看城市的風景。半月後,哥哥陪奶奶啟程去了西安。

    一年後,奶奶想家啦,說在這住給兒子增加負擔了,三叔再三勸說挽留不住,三叔決定送奶奶回老家河南。臨行前,三叔買了一些香蕉、稜角、板栗、芒果等水果,他說老家沒有這些稀有水果,多買些讓老家親人們償償。說實話,七十年代那時以紅薯乾紅薯饃,離了紅薯不能活的困難時期,能填飽肚子就不錯啦,哪裡有錢買零食,象香蕉、芒果等水果可能只有在縣 城能買到,別說買啦,就是看也找不到地方。

    74年中秋節前夕,三叔陪奶奶回來啦。還記得當時的情景,三叔穿一身綠軍裝,軍帽上還有紅五星,好看魁梧極了。奶奶穿的也很不錯,嚴然是一個城市老太太,乾淨利落大方。奶奶招呼家人把箱子開啟,那個時候用透明膠帶包紮的水果箱,農村人根本看不到,看著精美的水果箱象看到寶物一樣啊。箱子開啟,黃綠的香蕉散發著誘人的香味,吃到口中,軟軟的、甜甜的,嚥到肚裡餘香還在,多麼香甜的水果喲,三叔問親人們,好吃吧,下次回來再多買些。還有那個叫什麼稜角的,剝開皮,面面的也很好吃。還有吃著板栗和芒果,那個好吃的香味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

    今天,物產豐富的市場裡,各種各樣的水果琳琅滿目,想吃啥有啥。買些香蕉吃到口裡,平平淡淡,完全找不到小時候吃香蕉的美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泡水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