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超數碼
-
2 # 老白雜談
蘋果的A13處理器確實比同代的ARM類產品強一些!比如高通驍龍、華為麒麟、三星獵戶座等等!
除了A處理器之外的其他晶片,用的都是ARM的公版方案,只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自身的技術實力加以修改。
萬變不離其宗!本質上來說,這些晶片做的再好也不會超越ARM的公版的效能上限!
但是蘋果的A處理器拿到ARM的V8版本授權之後,對ARM的架構和指令集進行了推倒重來式的重建!甚至在A7處理器(iPhone5S)上早於ARM把手機晶片帶入了64位的時代!
換句話說,蘋果只是用了ARM的授權和專利,但是沒用ARM提供的技術和方案!
雖然這幾家公司都有授權,但是他們還是依靠ARM提供的新技術才可以維持下去!比如:高通的驍龍865用的就是ARM最新的Cortex-A77架構,而華為麒麟990用的是A76。
其實並不是高通和華為沒實力對ARM動大手術,只是因為改動太大的話會跟系統產生不相容的情況!畢竟他們用的都是安卓系統!一件電子產品的正常執行,必須是硬體和軟體共同協作才可以!特別是指令集,差一點都不行!所以安卓機的晶片最佳化,必須要在安卓系統可承受的相容性範圍內進行修改!
而蘋果就沒有這方面的考慮!系統和硬體都是自己的!即使晶片修改的再變態,也不用擔心繫統會不相容!
還有就是指令集方面!蘋果的指令集是在ARMv8的基礎上自己擴充套件的,很多簡單高效的指令可以隨意新增,而高通和華為,只能靠ARM的通用指令集設計自己的晶片,很多自己的想法並不能融入到晶片的開發中去!
綜上所述,從ARMv8開始蘋果的A處理器已經和ARM們分道揚鑣了!蘋果利用自己的軟硬體優勢和強大的開發能力,已經把ARM拋在身後!
現在的情況是,A處理器的效能可以領先友商至少一年以上!跑分這東西不要當真,A處理器的領先是先天性的原生領先,不改變現狀的話,友商不可能超越!
回覆列表
參考一下
就拿目前主流的A13、驍龍 865、麒麟 990 5G 7nm 晶片效能對比, 目前高階智慧機領域,蘋果 A 系列處理器、高通驍龍、海思麒麟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三大晶片巨頭中,高通只做晶片不做手機,是多數安卓手機廠商的供貨商;而其他兩家自研晶片,並不對外出售,只在自家產品上使用。
在這些晶片中,「驍龍 865」最後上市,關注度最高。按照高通方說法,「驍龍 865」採用最新 Cortex-A77 架構,效能吊打「麒麟 990 5G」。華為的說法,承認 GPU 效能不如「驍龍 865」,CPU 雖是老的 Cortex-A76 架構,但經過魔改,與「驍龍 865」持平。而網上另一說法,蘋果的 A 系列處理器領先驍龍、麒麟兩代,也就是說,「驍龍 865」、「麒麟 990 5G」效能只配與 2017 年的 A11 過招。 真實情況是怎樣呢?我們來看一下相關測試。
Geekbench 4 測試,「A13 Bionic」單核得分 5476,「驍龍 865」得分 4303,「麒麟 990 5G」得分 3864,後兩者分別為「A13 Bionic」的 78.6% 和 70.6%。多核「A13 Bionic」單核得分 13870,「驍龍 865」得分 13344,「麒麟 990 5G」得分 11936,後兩者分別為「A13 Bionic」的 96% 和 86%
最新的 Geekbench 5 測試,「A13 Bionic」單核得分 1338,「驍龍 865」得分 942,「麒麟 990 5G」得分 781,後兩者分別為「A13 Bionic」的 70.6% 和 58.4%
多核「A13 Bionic」單核得分 3561,「驍龍 865」得分 3468,「麒麟 990 5G」得分 3110,後兩者分別為「A13 Bionic」的 97.4% 和 87.3%
「麒麟 990 5G」效能和「驍龍 855+」比較接近,和「A13 Bionic」和「驍龍 865」差的有點遠。
A13 Bionic 優勢明顯,更少的核心數、更低的頻率,效能卻更強。尤其是單核效能,遙遙領先,上代 A12 Bionic 保持的單核優勢,預計下一代驍龍、下下代麒麟才能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