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醫生
-
2 # 有點意思的事兒
"現在種植什麼中藥可行?"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穿心蓮的藥用價值穿心蓮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高50~80CM,4稜,下部多枝,節膨大,詳情看待會兒上的圖片。
穿心蓮,通常需要曬乾了才出售。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功效,對感冒發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洩瀉痢疾以及臃腫瘡瘍、毒蛇咬傷均有效果。
穿心蓮種植經濟效益穿心蓮在我老家這邊是以套種於玉米地的模式進行,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增加收入。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後播種,一年可以收割2次。其經濟效益分析如下:
存在很大的市場需求。穿心蓮主要功效是清熱解毒,以中成藥和獸藥應用需求為主。據統計,需求穿心蓮品種生成中成藥廠家全國至少有400多家,每年國內的用量大概8000噸。穿心蓮的種植效益。穿心蓮一般以曬到5~6成乾的幹品出售,而一畝能夠產幹品450~750kg,最高可達到1000kg。按照現在市面上的收購價格3.5元/kg計算,一畝的產值約1575~2625元。出去成本,每畝的利潤約有1000元。 -
3 # 一服堂中醫
中草藥種植還是可行的,只不過一定要有相關的專業知識支撐。中藥材講究道地藥材,如果要種植,最好種植你們當地的道地藥材,否則價格就沒有保證了。
再就是種植藥材不要迷信那些貴重藥材,更不要隨便相信某電視臺的致富經介紹,自己花點時間做個市場調研,然後再決定是否種植。隨時留意中藥材價格,現今的中藥材價格,就跟股市一樣忽高忽低。總之就是要做好調研,選好品種,專業科學種植。
-
4 # 吳一道
種植哪些中草藥較好,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我是比較看好甘草的。原因大致有這幾個方面:一是甘草藥材用量大,用途廣泛。這個大家基本都知道,很多甘草的用途很廣泛,可以說隨便一味中成藥大部分都有甘草成分。中國目前國內每年的需求約6萬至7萬噸,出口也在持續增長。
二是近些年掠奪性採挖,使野生甘草處在滅絕的地步,甘草越來越稀有,推廣種植甘草勢在必行。
三是甘草需生長2-3年才能採收,很多人怕種植後價格下跌而不敢種植。前兩年甘草價格一度被推高,2018年以來甘草價格逐漸回落,最新7月9日價格據等次不同為11元到30元每公斤不等。可以說是價格低位企穩,現在種植,三年後產出,一個週期,行情應該不差。
四是按現在零售價為每公斤10多元(現在價格),種植一畝地成本約為600元,如果以一畝地3年產出1000公斤算,一畝地大約年收入能達到1000元以上。
-
5 # 微塵微視界一、金銀花
金銀花的市場需求量很大,在藥用、保健品等方面都有廣泛的使用,2018年金銀花產地和藥市的價格都很不錯,6月、7月份很多地方金銀花價格超過120元/斤。種植金銀花在前期還可以進行套種,這樣可以增加種植收益,只要管理得當,可採收年限時間長,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金銀花的採收目前對人工的依賴度比較高,而人工成本增加會影響整體收益。
二、瓜蔞這是我們村裡目前主推的品種,公司+農戶的模式,與企業簽訂了最低收購價,農民只要把瓜蔞種好就可以了,成熟後有專門人員上門收購,而且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目前大粒的曬乾19-25元/斤,小粒的10-15元/斤,品質好的賣價一般都可以,比種糧食收益高很多。
三、三七三七曾被李時珍稱為“金不換”,同時被譽為中藥中的阿司匹林,而在中國文山三七又非常出名,當地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合種植三七。有個大學同學畢業後去文山承包土地種三七,正好趕上行情,收益挺不錯,後來聯絡的不多,近來也不知道乾的怎樣?
四、麥冬麥冬屬於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陰溼處、林下等地有野生的。近些年隨著藥用價值不斷挖掘,麥冬的市場需求量也在增加,人工種植麥冬的也在增長,整體價格比較平穩,保持在20-25元/斤。
五、黨參黨參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等功效,藥用價值很高,目前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人工種植。黨參今年的價格相比有所回落,保持在30-40元/斤,只要管理得當,種植收益比普通的種糧食會好很多,如果當地的氣候條件比較適宜,種植黨參也是不錯的選擇。
種植中藥材需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如果有相關部門引導,抱團取暖,抗風險能力會增強,種植收益會好很多。很多中藥材是一次栽培,多年採收的,如果市場行情波動很大,那麼收入的波動也會跟著跳動。
-
6 # 聖光騎兵馬賽克
黃中李,人參果,朱果,金蘋果,蟠桃,極陽草,火靈芝,血精草,烈陽草,丹陽果,赤光人參,萬年雪參,千年血芝,寒域冰果,
-
7 # 老好好2
中藥材種植可以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也可以套用一句股市的老話,“愛他嗎?愛,就請他種植中藥材;你恨他嗎?恨他,就請他種植中藥材!”。中藥材種植成功者,掙得盆滿鉑滿的大有人在;不成功者,賠得一踏胡塗,洗手不幹的人也不少。
根據你的提問,你可能是個新手,或想踏入這一行業。在此,給你幾個建議,供參考:
一是別急著入行,先做好基本功,學好基本課,如市場研判,種植技術,初步加工,產品營銷等基本概念,再決定幹不幹。
二是有了基本功,學好基本課後,先小規摸試驗摸索,經驗豐富了再上規摸。
三也可以和有經驗的種植者結合,本著三年學徒的精神,快速發展。
-
8 # 德昌祥農業科技
中藥材品種比較多,這要看你選擇哪種品種的藥材,目前市場上暢銷的藥材主要有這幾種。
白芨
重樓
金線蓮
鐵皮石斛
黃精
半夏。
這些都是目前市場上大力種植的藥材,經濟效益還是很可觀的。
以上種苗,我們德昌祥均有出售,質量保障
詳情請留意。
-
9 # 三吉堂崔堂主
中醫最講究“道地藥材”,不能只盯著什麼賣的貴,是那個產地出產的可能非常值錢,不是道地藥材賣都賣不出去。而且現在有中藥法了,藥材想賣掉,是有監管的,要測有效含量的。所以,一定要因地制宜,先去安國,亳州這些大的藥材市場,找老藥商瞭解瞭解市場行情,根據當地歷史出產的野生藥材決定種植品種。以前有山東臨沂的農民,自以為是,拍拍腦袋就種了黃芪,還害了一些鄰居和他一起種,那裡不是黃芪的道地產地,種出來的都是一把小細根,而且還不懂怎麼加工晾曬,最後肯定是賠的很慘啊!
-
10 # 清江鶴
問:種植哪些中草藥比較好?
因為根據目前遠志的市場需求和價格行情還是很不錯的。
當下的遠志貨源以正常消化為主,統貨價格在八十八至九五之間,筒貨統價在一百二至一百三間,一級貨在一百七至一百八之間。
遠志本來生於野外的路旁,山坡,石縫及沙地上。近幾年來根據市場需求,已大量轉為人工種植。而且根據其生物學特徵,其生長環境粗放,對土壤要求較低,適應性廣,種植區域廣泛,對種植技術要求低。
種植遠志時,一般選擇地勢高燥不積水,向陽緩坡地,深厚疏鬆的肥質土壤較好。
其抪種的時間最好安排在春抪。部分地方可以安排在十月秋抪。可條抪也可以穴抪。
畝用種量為兩斤。抪後覆土澆足水。約十五天左右時間,幼苗即可出土。如果是採用集中育苗,則在遠志株高約六公分左右時移栽。
定植密度是株行距為3x20公分或6xI5公分均可。待遠志移栽活棵以後,適量澆水噴施一點葉面肥。
使遠志的抗逆性增強,營養生長旺盛。同時,保持床土表皮幹松,下層溼潤。以利遠志根基向下生長,膨大。
在遠志的整個生育期過程中,除了在整地時施足基肥外,還要在遠志地下根莖膨大前追施一次"下頭肥"。以提高遠志的產量。
遠志與黃連一樣,屬多年生宿根性植物。一般在幼苗定植移栽三年或四年以後才可以採收。
採收時待地上植株部分全部枯萎後,挖取地下根莖部分除去殘莖及泥土,進行晾曬即可。幹後加工入藥。
-
11 # 瑞土3
雲南怒江雪山蟲草。夏天養蝴蝶生蛋養幼蟲接菌種放土裡,第二年挖。
-
12 # 種苗超能商店
好的有這絲,看我們的五指毛桃,
-
13 # 風溼剋星60819207274
種什麼草藥都無前景,主要是銷路問題,看似價格不錯,種大之後就不知道往那銷
回覆列表
桔梗:桔梗菜藥兩用,在全國中藥材市場上為常規藥材。目前貨源缺少,價格不斷走高,現價格為35-40元/千克。
射干:射干花葯兩用,花名鳶尾,藥名射干。35-38 元/千克,呈上浮之勢,絲毫沒有下降的跡象。
防風:防風價格不斷上浮,產新後鮮貨價格為7-8元/千克。很多客商直接到種植地收購,畝效益7000-9000元。
苦參:苦參為豆科植物,種植方法與大豆一樣,畝產鮮貨1500-2000kg。幾年來收購價格都是3.8-4元/千克。
黃岑:黃芩今年新貨量上市一直很少,價格也一直向上浮動,近期穩定在25元/千克左右,野生黃芩價格在30元/千克左右。
蒼朮:蒼朮從前10年就不斷漲價,預計後10年價格依然堅挺,目前價格為45-50元/千克,加工過的價格為70-80元/千克。
白芷:白芷既是藥材又是調料,在冬、春時節為大量用藥季。白芷根莖發達,與胡蘿蔔類似,畝產400-450千克,價格為12-14元/千克,暢銷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