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統一運動(義大利語:Risorgimento,意為“復興”,故中文文亦有譯為“復興運動”)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義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義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佈義大利王國成立。
義大利統一
Risorgimento
Italian-unification.gif
參與者
撒丁尼亞王國
義大利人
米蘭臨時政府
聖馬可共和國
西西里王國
羅馬共和國
燒炭黨
法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
千人遠征軍團
中義大利聯合省
義大利王國
紅衫軍、匈牙利軍團與南方軍
義大利共和主義者
教宗國
教廷護衛隊
地點
義大利
日期
1815年-1871年
結果
1820年義大利革命(英語:Revolutions of 1820)
1830年義大利革命
1848年義大利革命(英語:Revolutions of 1848 in the Italian states)
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千人遠征團(英語:Expedition of the Thousand)
義大利王國的建立
第三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佔領羅馬
義大利王國遷都羅馬
義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義大利王國。
背景
由拿破崙統治的義大利共和國及其後義大利王國的成立令國內人民產生民族主義的思想。當拿破崙的君主政權開始衰落,他之前確立的其他君主嘗試透過滿足民族主義者來鞏固他們的政權,為革命製造良好的時機。這些君主中包括向奧地利爭取在義大利王國繼任的義大利殖民統治者歐仁·德博阿爾內,以及要求義大利愛國者協助在其統治下統一義大利的若阿尚·繆拉[
隨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戰敗,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以重新畫定歐洲大陸。在義大利,會議恢復拿破崙時代前的各國獨立政府,當中一些是直接統治的,一些則受歐洲列強的強大影響。不過,多個義大利國家內都有團體再次推動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國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眾間點燃了的民族主義的火焰燃燒起來。當時,爭取義大利統一被認定是與奧地利帝國及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因為它們直接控制著現時的義大利東北部以義大利文為母語的部分,同時亦是對抗統一的最強大的單一力量。奧地利帝國頑抗義大利半島(以及帝國內其他地方)的民族主義思維——當時,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指“義大利”這個詞語是單純的“地理名詞”。藝術和文學思維亦轉向民族主義,其中最著名的也許是亞歷山大·曼佐尼的《約婚夫婦(英語:The Betrothed (Manzoni novel))》。有些人將這本小說當作對奧地利的統治的批評。無論如何,這本小說在1822年出版,並在其後數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標準化的托斯卡納方言,這是作者深思熟慮後為了提供一種所有義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標準語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援統一的人亦面對教廷的反對,尤其在與給他們某程度上的自治權的教皇國建立邦聯制失敗後。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擔心放棄當地的勢力,會令義大利天主教徒遭受迫害[2]。
即使是希望見到半島統一成一個國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團體亦不能就統一國家的應實行的制度達成共識。其中一個建議(約1847年—1848年)認為應在教宗的統治下建立邦聯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團體希望建立一個共和國。但最後卻由一個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及其首相加富爾掌握了統一義大利為君主政體的權力。
朱塞佩·馬志尼
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革命組織是燒炭黨,這秘密組織於十九世紀初在義大利南部成立。組織的意念來自法國大革命,成員主要來自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維也納會議將義大利半島分給歐洲列強後,燒炭黨分子分散到教皇國、薩丁尼亞王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公國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這些國家對該組織非常恐懼,因而透過一個條例,對參與燒炭黨會議的人判以死刑。但組織仍繼續存在,並由1820年起發起多次暴動。燒炭黨因拿破崙三世統一義大利失敗而將他判處死刑,更差點成功以此為由刺殺他。統一運動的領袖大多是這組織的成員。
統一運動中兩個重要人物是義大利統一的倡導者朱塞佩·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第。在較保守的君主立憲支持者中,加富爾和其後成為第一個義大利國王的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同為重要人物。後世世界史學家稱此三人(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第)為“義大利統一三傑”
熱那亞人馬志尼於1830年成為燒炭黨的成員。他在革命運動中的活動令他在加入後不久便被囚禁。在獄中,他斷定義大利“可以並因此應該”統一,又系統化他建立“單一、自由、獨立、共和”的國家並以羅馬為首都的革命活動。1831年出獄後,他到了馬賽,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新政治組織,名為義大利青年黨(英語:Young Italy (historical))。新組織的格言是“上帝與人民”,以統一義大利為目標。
尼斯(當時是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分)人加里波底在1834年參與皮埃蒙特的起義,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後逃亡到南美洲。他在當地逗留了十四年,參與多場戰爭,於1848年返回義大利。
早期革命活動(1820年至1830年)
燒炭黨叛亂(1820年—1821年)
1814年燒炭黨(馬志尼,後組‘青年義大利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神聖同盟”在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兩西西里王國叛亂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佈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援,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地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亂
1830年叛亂
1830年左右,支援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叛亂為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摩德納公國的法蘭西斯四世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擴大勢力範圍而成為義大利北部的國王。1826年,法蘭西斯四世明言他不會阻止破壞義大利統一的反對勢力。受到宣告的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勵下開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應包括奇羅·門諾提(英語:Ciro Menotti)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門諾提計劃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教皇國警察得悉門諾提計劃的叛亂,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叛亂在教皇國北部的波隆那、弗利、拉文納、伊莫拉、費拉拉、佩薩羅和烏爾比諾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佈滿整個教皇國北部,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在摩德納及教皇國北部的革命引發帕爾馬公國的類似活動,大公國亦採用了三色旗;拿破崙一世之妻,帕爾馬的瑪麗·路易莎女公爵離開了城市。
發生叛亂的省計劃統一為“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華人士。
1831年春天,奧地利軍隊開始進軍義大利半島,慢慢鎮壓每個發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結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運動,並捕獲了其領袖,包括門諾提。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1848年革命,也被稱作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1848年1月,革命騷亂開始在西西里島發生。不久,革命擴充套件至整個歐洲。1848年2月,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宣告成立。騷亂無可避免擴充套件至義大利,事實上革命者亦強迫大部分義大利統治者實行君主立憲,而在米蘭和威尼斯的起義亦暫時驅逐了奧地利人。
不久,薩丁尼亞王國國王卡洛·阿爾貝託認定統一義大利的時刻已經來臨。宣稱“義大利會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奧地利宣戰。在同年7月24日的庫斯托扎戰役中,他迅速被奧地利元帥約瑟夫·拉德斯基打敗。雙方很快便達成停戰協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個倫巴底-威尼斯大區,但威尼斯得以倖免,聖馬可共和國在達尼埃爾·曼寧領導下於威尼斯宣告成立。
朱塞佩·加里波底
當拉德斯基鞏固他在倫巴底-威尼斯大區的勢力,以及阿爾貝託的傷勢漸愈時,事情在義大利其他部份變得更嚴重。三月時勉強答應憲法的君主,開始與他們的憲政大臣發生衝突,經常導致正面衝突。最初,共和國取得優勢,迫使君主逃離他們的首都。這包括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庇護九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衝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離羅馬,前往兩西西里王國的加埃塔。激進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包括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羅馬共和國。
列強有機會對羅馬共和國的成立作出迴應前,在阿爾貝託的軍隊接受逃亡海外的波蘭元帥阿伯特·庫強諾斯基(英語:Wojciech Chrzanowski)訓練的同時,阿爾貝託決定再次與奧地利決戰。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諾瓦拉戰役中,被拉德斯基再次擊敗。這次戰敗是最後一次。阿爾貝託退位,由他的兒子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統一義大利或征服倫巴底的野心亦已經——至少暫時——結束。戰爭於8月9日簽署條約後正式結束。
戰後剩下羅馬及威尼斯共和國。四月,查爾斯·烏迪諾指揮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被派遣到羅馬。表面上,法華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華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經過兩個月的圍城,羅馬於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復位。加里波底和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國紐約市。同時,奧地利人包圍威尼斯,威尼斯遭受炮轟及瘟疫,而被迫於8月24日投降。奧地利人亦發起恢復義大利中部的秩序和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並建立他們對教皇國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第三次統一戰爭 (1866年)
主條目:普奧戰爭
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競爭在德意志諸國的領導地位。義大利王國抓住這個機會,企圖奪回奧地利帝國手中的威尼西亞,而與普魯士結成盟友。奧地利試圖去說服義大利王國政府,接受威尼西亞為代價而不插手戰事。然而,於4月8日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簽訂協議,義大利王國將取得威尼西亞。6月20日,義大利王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在義大利一統中,普奧戰爭被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加里波底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蒂羅爾。義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義大利王國陸軍在6月24日與奧軍於庫斯托扎開戰,意軍遭受失敗。7月20日,義大利海軍於利薩海戰中大敗,海軍損失慘重。義大利命運並未全部如此淒涼,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願軍於貝澤卡戰勝奧軍,並朝特倫託進軍。
7月3日,薩多瓦會戰,奧軍被普軍完全擊敗,普軍進逼維也納。同時,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見其目標已經達成,於7月27日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義大利王國正式於8月12日與奧地利停戰。加里波底於勝利的行軍中被召回,並且發出一份簡短的辭職電報,上面只有“服從”一字。
儘管義大利表現差勁,但普魯士在北線的勝利,確保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10月12日在維也納簽訂的條約中,奧皇同意將威尼西亞割予拿破崙三世,然後拿破崙三世在10月19日將威尼西亞讓予義大利。條約中,表示威尼西亞的合併,經過公投才能變成有效。公投於10月21、22日舉行。歷史學家認為此公投,是在軍隊的監控下進行,[3]因為僅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對票。[4] 許多支援獨立的威尼斯人認為,這是一個阻止威尼西亞獨立的騙局。
奧地利軍隊對於義大利人的進入,作出了一些反對,但成效不大。伊曼紐爾二世進入威尼斯,並表現了他對聖馬可廣場的尊重。
統一羅馬
1867年進攻羅馬
加里波底對於佔領羅馬仍然熱衷,因為羅馬是亞平寧半島的歷史性首都。在1867年,加里波底發動第二次對羅馬的進攻,但是經過新的法國輔助力量幫助下,教皇國軍隊提升實力,並輕易在門塔納擊敗了裝備差勁的志願者們。法國駐軍停留在羅馬,直至1870年8月,因為當時爆發了普法戰爭,軍隊被召回法國。
在門塔納戰役前,義大利愛國者恩裡可·凱羅利(Enrico Cairoli)、他的兄弟喬凡尼(Giovanni)和70名夥伴試圖攻取羅馬。這支隊伍在特爾尼 上船出發,經臺伯河前往羅馬。他們企圖會合城內的起事。1867年10月22日,在羅馬的革命者奪取了卡比託利歐山和圓柱廣場的控制權。但是當乘船的起事者來到維拉哥利(羅馬的北郊)時,起事者已被擊敗。當夜,教皇國軍隊包圍及進攻他們,喬凡尼重傷、恩裡可死亡。
在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在8月初,法皇拿破崙三世召回他在羅馬的駐軍,再不能對教皇國進行保護。廣泛的示威遊行要求義大利政府統一羅馬。義大利政府決定不進行任何行動,直至色當會戰後法蘭西第二帝國瓦解。伊曼紐爾二世派人送信給庇護九世,並提出一個體面的建議,容許義大利軍隊和平進入羅馬,扮成為了保護教宗。教宗對此毫無熱情:
“ 教宗對聖馬蒂諾的招待(1870年9月10日)極不友好。庇護九世讓他的憤怒爆發。他將國王的信丟在桌上,並叫喊,"真忠誠!你們都是一群毒蛇、有著白色的墳墓,而且毫無信仰。" 他可能影射著其他國王給他的信。之後,他冷靜下來,並叫喊:"我不是先知,也不是某個先知之子,但是我告訴你,你永不能進入羅馬!" 聖瑪蒂諾感到十分屈辱,然後在翌日離開。[5] ”
義大利軍隊在卡多納將軍指揮下,在9月11日跨越邊界,並緩慢地向羅馬推進,希望和平進城可以達成。意軍於19日來到奧勒良城牆,幷包圍了羅馬。儘管庇護九世已無勝利之望,但他仍然不肯妥協,強逼他的軍隊進行象徵性抵抗。20日,經過3小時對城牆的炮轟,城牆被炸開一個缺口,意軍進入羅馬。49名意軍士兵、4名軍官及19名教皇國士兵死亡。在10月2日的公投後,羅馬及拉齊奧被併入義大利王國。
原本義大利政府想讓教宗保留“利奧城,即羅馬城位於臺伯河西岸的部分,但教宗拒絕這個條件,因為若果接受的話,就暗示他對義大利王國吞併他的領地作出法律支援。庇護九世宣稱自己是“梵蒂岡之囚”,儘管他出入並無受限制。對教宗來說,失去他以往的世俗權力,使他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方法。若他走到羅馬的街頭上,他可能會遇到危險,特別是從一些以往隱瞞他們政治上反對教宗的人。1871年7月,義大利政府正式由佛羅倫斯,遷都至羅馬。
歷史學家拉斐爾·切薩雷(Raffaele de Cesare)對義大利統一運動作出如此觀察,他認為義大利用了20年才能統一,原因在於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捍護教宗,法國當時是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對羅馬教廷有一定的支援,而義大利為免失去法國支援,一直不敢進攻羅馬:
羅馬問題是綁在拿破崙腳上的一塊石頭,將他拉到深淵之中。他從沒有忘記,即使在1870年8月、色當會戰一個月前,他是整個天主教國家的君主,並且成為了皇帝。他的帝位得到保守黨的選票,及神職人員影響力的支援。他的最高責任是,不可以放棄教宗。
義大利統一運動(義大利語:Risorgimento,意為“復興”,故中文文亦有譯為“復興運動”)是19世紀至20世紀初期間,將義大利半島內各個國家統一為義大利的政治及社會過程。1861年3月17號薩丁尼亞議會在都靈正式宣佈義大利王國成立。
義大利統一
Risorgimento
Italian-unification.gif
參與者
撒丁尼亞王國
義大利人
米蘭臨時政府
聖馬可共和國
西西里王國
羅馬共和國
燒炭黨
法國
法蘭西第二帝國
千人遠征軍團
中義大利聯合省
義大利王國
紅衫軍、匈牙利軍團與南方軍
義大利共和主義者
教宗國
教廷護衛隊
地點
義大利
日期
1815年-1871年
結果
1820年義大利革命(英語:Revolutions of 1820)
1830年義大利革命
1848年義大利革命(英語:Revolutions of 1848 in the Italian states)
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第二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千人遠征團(英語:Expedition of the Thousand)
義大利王國的建立
第三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佔領羅馬
義大利王國遷都羅馬
義大利統一開始和結束的確實日期已不可考,但大多數學者都同意統一是隨著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及拿破崙政權的結束而開始,亦隨著1871年的普法戰爭而結束,儘管最後一批收復的失地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聖日耳曼條約生效才加入義大利王國。
背景
由拿破崙統治的義大利共和國及其後義大利王國的成立令國內人民產生民族主義的思想。當拿破崙的君主政權開始衰落,他之前確立的其他君主嘗試透過滿足民族主義者來鞏固他們的政權,為革命製造良好的時機。這些君主中包括向奧地利爭取在義大利王國繼任的義大利殖民統治者歐仁·德博阿爾內,以及要求義大利愛國者協助在其統治下統一義大利的若阿尚·繆拉[
隨著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戰敗,維也納會議正式召開以重新畫定歐洲大陸。在義大利,會議恢復拿破崙時代前的各國獨立政府,當中一些是直接統治的,一些則受歐洲列強的強大影響。不過,多個義大利國家內都有團體再次推動一個統一的義大利國家的意念,令早已在民眾間點燃了的民族主義的火焰燃燒起來。當時,爭取義大利統一被認定是與奧地利帝國及哈布斯堡王朝對抗,因為它們直接控制著現時的義大利東北部以義大利文為母語的部分,同時亦是對抗統一的最強大的單一力量。奧地利帝國頑抗義大利半島(以及帝國內其他地方)的民族主義思維——當時,奧地利首相梅特涅指“義大利”這個詞語是單純的“地理名詞”。藝術和文學思維亦轉向民族主義,其中最著名的也許是亞歷山大·曼佐尼的《約婚夫婦(英語:The Betrothed (Manzoni novel))》。有些人將這本小說當作對奧地利的統治的批評。無論如何,這本小說在1822年出版,並在其後數年作出大幅修改;1840年版使用標準化的托斯卡納方言,這是作者深思熟慮後為了提供一種所有義大利人都可使用的標準語言而作出的努力。
支援統一的人亦面對教廷的反對,尤其在與給他們某程度上的自治權的教皇國建立邦聯制失敗後。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擔心放棄當地的勢力,會令義大利天主教徒遭受迫害[2]。
即使是希望見到半島統一成一個國家的人,很多不同的團體亦不能就統一國家的應實行的制度達成共識。其中一個建議(約1847年—1848年)認為應在教宗的統治下建立邦聯制。很多主要的革命團體希望建立一個共和國。但最後卻由一個國王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及其首相加富爾掌握了統一義大利為君主政體的權力。
朱塞佩·馬志尼
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革命組織是燒炭黨,這秘密組織於十九世紀初在義大利南部成立。組織的意念來自法國大革命,成員主要來自中產階級和知識分子。維也納會議將義大利半島分給歐洲列強後,燒炭黨分子分散到教皇國、薩丁尼亞王國、托斯卡納大公國、摩德納公國以及倫巴第-威尼斯王國。這些國家對該組織非常恐懼,因而透過一個條例,對參與燒炭黨會議的人判以死刑。但組織仍繼續存在,並由1820年起發起多次暴動。燒炭黨因拿破崙三世統一義大利失敗而將他判處死刑,更差點成功以此為由刺殺他。統一運動的領袖大多是這組織的成員。
統一運動中兩個重要人物是義大利統一的倡導者朱塞佩·馬志尼和朱塞佩·加里波第。在較保守的君主立憲支持者中,加富爾和其後成為第一個義大利國王的維托里奧·埃曼努埃萊二世同為重要人物。後世世界史學家稱此三人(馬志尼、加富爾、加里波第)為“義大利統一三傑”
熱那亞人馬志尼於1830年成為燒炭黨的成員。他在革命運動中的活動令他在加入後不久便被囚禁。在獄中,他斷定義大利“可以並因此應該”統一,又系統化他建立“單一、自由、獨立、共和”的國家並以羅馬為首都的革命活動。1831年出獄後,他到了馬賽,在當地成立了一個新政治組織,名為義大利青年黨(英語:Young Italy (historical))。新組織的格言是“上帝與人民”,以統一義大利為目標。
尼斯(當時是薩丁尼亞王國的一部分)人加里波底在1834年參與皮埃蒙特的起義,因而被判死刑,但最後逃亡到南美洲。他在當地逗留了十四年,參與多場戰爭,於1848年返回義大利。
早期革命活動(1820年至1830年)
燒炭黨叛亂(1820年—1821年)
1814年燒炭黨(馬志尼,後組‘青年義大利黨’)開始在那不勒斯組織革命活動;至1820年組織已強大得足以憑自己的軍隊侵略那不勒斯,迫使國王答應實行燒炭黨草議的新憲法。但翌年革命被奧地利人以“神聖同盟”在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中介人身分鎮壓。
兩西西里王國叛亂
1820年,西班牙人成功推翻憲法,促進了義大利相似的活動。從西班牙人的經驗得到啟發,兩西西里王國的軍隊中由古格雷莫·佩佩指揮的一個團——一個燒炭黨——造反,征服兩西西里王國的半島部分。國王斐迪南德一世同意頒佈新憲法。但革命人士無法贏得公眾的支援,更成為神聖同盟的奧地利軍隊。斐迪南德一世廢除憲法,並開始有系統地迫害革命者。西西里很多革命支持者,包括米謝勒·阿瑪尼,在其後數十年被迫流亡海外。
皮埃蒙特叛亂
1830年叛亂
1830年左右,支援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的革命意識高漲;一連串叛亂為在義大利半島建立一個國家奠定基礎。
摩德納公國的法蘭西斯四世野心很大,希望藉著擴大勢力範圍而成為義大利北部的國王。1826年,法蘭西斯四世明言他不會阻止破壞義大利統一的反對勢力。受到宣告的鼓勵,當地的革命人士開始組織起來。
1831年,法國七月革命期間,革命人士迫使國王退位,並在法國新國王路易·菲利浦的鼓勵下開始七月王朝。路易·菲利浦答應包括奇羅·門諾提(英語:Ciro Menotti)在內的革命人士,如果奧地利嘗試干擾軍隊,他會作出干預。不過,因為害怕會失去王位,路易·菲利浦在門諾提計劃的起義中沒有作出干預。但事實並非如此——在1831年,教皇國警察得悉門諾提計劃的叛亂,將他和其他謀反者拘捕。
同時,亦有其他叛亂在教皇國北部的波隆那、弗利、拉文納、伊莫拉、費拉拉、佩薩羅和烏爾比諾發生。這些以三色旗取代教皇旗的成功的革命迅速佈滿整個教皇國北部,他們新成立的當地政府宣稱建立了一個統一個義大利國家。
在摩德納及教皇國北部的革命引發帕爾馬公國的類似活動,大公國亦採用了三色旗;拿破崙一世之妻,帕爾馬的瑪麗·路易莎女公爵離開了城市。
發生叛亂的省計劃統一為“統一的義大利省”,當時的教宗國瑞十六世向奧地利求助以對抗造反者。梅特涅警告路易·菲利浦奧地利沒有意圖讓義大利的問題自由發展,而且不會忍受法國的干預。路易·菲利浦拒絕提供任何軍事援助,更逮捕了在法國居住的義大利愛華人士。
1831年春天,奧地利軍隊開始進軍義大利半島,慢慢鎮壓每個發生了革命的省中的抵抗,結束了很多成熟的革命運動,並捕獲了其領袖,包括門諾提。
1848年—1849年的革命
1848年革命,也被稱作第一次義大利獨立戰爭。
1848年1月,革命騷亂開始在西西里島發生。不久,革命擴充套件至整個歐洲。1848年2月,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浦被迫逃亡,法蘭西第二共和國宣告成立。騷亂無可避免擴充套件至義大利,事實上革命者亦強迫大部分義大利統治者實行君主立憲,而在米蘭和威尼斯的起義亦暫時驅逐了奧地利人。
不久,薩丁尼亞王國國王卡洛·阿爾貝託認定統一義大利的時刻已經來臨。宣稱“義大利會自己建立自己”,他向奧地利宣戰。在同年7月24日的庫斯托扎戰役中,他迅速被奧地利元帥約瑟夫·拉德斯基打敗。雙方很快便達成停戰協定,拉德斯基重新控制整個倫巴底-威尼斯大區,但威尼斯得以倖免,聖馬可共和國在達尼埃爾·曼寧領導下於威尼斯宣告成立。
朱塞佩·加里波底
當拉德斯基鞏固他在倫巴底-威尼斯大區的勢力,以及阿爾貝託的傷勢漸愈時,事情在義大利其他部份變得更嚴重。三月時勉強答應憲法的君主,開始與他們的憲政大臣發生衝突,經常導致正面衝突。最初,共和國取得優勢,迫使君主逃離他們的首都。這包括當時的教宗庇護九世。庇護九世最初被視為改革者,但與革命人士的衝突令他對君主立憲政府的理念感到酸溜溜。至1849年初他逃離羅馬,前往兩西西里王國的加埃塔。激進的義大利民族主義者,包括馬志尼及加里波底,宣告成立羅馬共和國。
列強有機會對羅馬共和國的成立作出迴應前,在阿爾貝託的軍隊接受逃亡海外的波蘭元帥阿伯特·庫強諾斯基(英語:Wojciech Chrzanowski)訓練的同時,阿爾貝託決定再次與奧地利決戰。1849年3月23日,但是很快他在諾瓦拉戰役中,被拉德斯基再次擊敗。這次戰敗是最後一次。阿爾貝託退位,由他的兒子維托里奧·伊曼紐爾二世接任,皮埃蒙特人統一義大利或征服倫巴底的野心亦已經——至少暫時——結束。戰爭於8月9日簽署條約後正式結束。
戰後剩下羅馬及威尼斯共和國。四月,查爾斯·烏迪諾指揮下的一支法國軍隊被派遣到羅馬。表面上,法華人希望協助教宗及其國民和解,但不久法華人被迫傾向某一方,並決定恢復教宗的地位。經過兩個月的圍城,羅馬於1849年6月29日投降,教宗復位。加里波底和馬志尼再次流亡海外——1850年,加里波底流亡美國紐約市。同時,奧地利人包圍威尼斯,威尼斯遭受炮轟及瘟疫,而被迫於8月24日投降。奧地利人亦發起恢復義大利中部的秩序和被逼走的太子的地位,並建立他們對教皇國的控制。革命因而完全瓦解。
義大利王國的建立
第三次統一戰爭 (1866年)
主條目:普奧戰爭
在1866年的普奧戰爭中,奧地利帝國與普魯士王國競爭在德意志諸國的領導地位。義大利王國抓住這個機會,企圖奪回奧地利帝國手中的威尼西亞,而與普魯士結成盟友。奧地利試圖去說服義大利王國政府,接受威尼西亞為代價而不插手戰事。然而,於4月8日義大利王國與普魯士簽訂協議,義大利王國將取得威尼西亞。6月20日,義大利王國向奧地利帝國宣戰。在義大利一統中,普奧戰爭被稱為“第三次獨立戰爭”,在第一次(1848年)及第二次(1859年)的獨立戰爭之後。
義大利國王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催促引導軍隊渡過明喬河去入侵威尼西亞,同時加里波底率領他那支名為阿爾卑斯山獵人的志願軍去入侵蒂羅爾。義大利正規軍的冒險以慘敗告終。義大利王國陸軍在6月24日與奧軍於庫斯托扎開戰,意軍遭受失敗。7月20日,義大利海軍於利薩海戰中大敗,海軍損失慘重。義大利命運並未全部如此淒涼,7月21日加里波底的志願軍於貝澤卡戰勝奧軍,並朝特倫託進軍。
7月3日,薩多瓦會戰,奧軍被普軍完全擊敗,普軍進逼維也納。同時,普魯士首相奧托·馮·俾斯麥見其目標已經達成,於7月27日與奧地利簽訂停戰協定。義大利王國正式於8月12日與奧地利停戰。加里波底於勝利的行軍中被召回,並且發出一份簡短的辭職電報,上面只有“服從”一字。
儘管義大利表現差勁,但普魯士在北線的勝利,確保奧地利割讓威尼西亞。10月12日在維也納簽訂的條約中,奧皇同意將威尼西亞割予拿破崙三世,然後拿破崙三世在10月19日將威尼西亞讓予義大利。條約中,表示威尼西亞的合併,經過公投才能變成有效。公投於10月21、22日舉行。歷史學家認為此公投,是在軍隊的監控下進行,[3]因為僅僅只有0.01%的投票者投下反對票。[4] 許多支援獨立的威尼斯人認為,這是一個阻止威尼西亞獨立的騙局。
奧地利軍隊對於義大利人的進入,作出了一些反對,但成效不大。伊曼紐爾二世進入威尼斯,並表現了他對聖馬可廣場的尊重。
統一羅馬
1867年進攻羅馬
加里波底對於佔領羅馬仍然熱衷,因為羅馬是亞平寧半島的歷史性首都。在1867年,加里波底發動第二次對羅馬的進攻,但是經過新的法國輔助力量幫助下,教皇國軍隊提升實力,並輕易在門塔納擊敗了裝備差勁的志願者們。法國駐軍停留在羅馬,直至1870年8月,因為當時爆發了普法戰爭,軍隊被召回法國。
在門塔納戰役前,義大利愛國者恩裡可·凱羅利(Enrico Cairoli)、他的兄弟喬凡尼(Giovanni)和70名夥伴試圖攻取羅馬。這支隊伍在特爾尼 上船出發,經臺伯河前往羅馬。他們企圖會合城內的起事。1867年10月22日,在羅馬的革命者奪取了卡比託利歐山和圓柱廣場的控制權。但是當乘船的起事者來到維拉哥利(羅馬的北郊)時,起事者已被擊敗。當夜,教皇國軍隊包圍及進攻他們,喬凡尼重傷、恩裡可死亡。
佔領羅馬
在1870年7月,普法戰爭爆發。在8月初,法皇拿破崙三世召回他在羅馬的駐軍,再不能對教皇國進行保護。廣泛的示威遊行要求義大利政府統一羅馬。義大利政府決定不進行任何行動,直至色當會戰後法蘭西第二帝國瓦解。伊曼紐爾二世派人送信給庇護九世,並提出一個體面的建議,容許義大利軍隊和平進入羅馬,扮成為了保護教宗。教宗對此毫無熱情:
“ 教宗對聖馬蒂諾的招待(1870年9月10日)極不友好。庇護九世讓他的憤怒爆發。他將國王的信丟在桌上,並叫喊,"真忠誠!你們都是一群毒蛇、有著白色的墳墓,而且毫無信仰。" 他可能影射著其他國王給他的信。之後,他冷靜下來,並叫喊:"我不是先知,也不是某個先知之子,但是我告訴你,你永不能進入羅馬!" 聖瑪蒂諾感到十分屈辱,然後在翌日離開。[5] ”
義大利軍隊在卡多納將軍指揮下,在9月11日跨越邊界,並緩慢地向羅馬推進,希望和平進城可以達成。意軍於19日來到奧勒良城牆,幷包圍了羅馬。儘管庇護九世已無勝利之望,但他仍然不肯妥協,強逼他的軍隊進行象徵性抵抗。20日,經過3小時對城牆的炮轟,城牆被炸開一個缺口,意軍進入羅馬。49名意軍士兵、4名軍官及19名教皇國士兵死亡。在10月2日的公投後,羅馬及拉齊奧被併入義大利王國。
原本義大利政府想讓教宗保留“利奧城,即羅馬城位於臺伯河西岸的部分,但教宗拒絕這個條件,因為若果接受的話,就暗示他對義大利王國吞併他的領地作出法律支援。庇護九世宣稱自己是“梵蒂岡之囚”,儘管他出入並無受限制。對教宗來說,失去他以往的世俗權力,使他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方法。若他走到羅馬的街頭上,他可能會遇到危險,特別是從一些以往隱瞞他們政治上反對教宗的人。1871年7月,義大利政府正式由佛羅倫斯,遷都至羅馬。
歷史學家拉斐爾·切薩雷(Raffaele de Cesare)對義大利統一運動作出如此觀察,他認為義大利用了20年才能統一,原因在於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捍護教宗,法國當時是最大的天主教國家,對羅馬教廷有一定的支援,而義大利為免失去法國支援,一直不敢進攻羅馬:
羅馬問題是綁在拿破崙腳上的一塊石頭,將他拉到深淵之中。他從沒有忘記,即使在1870年8月、色當會戰一個月前,他是整個天主教國家的君主,並且成為了皇帝。他的帝位得到保守黨的選票,及神職人員影響力的支援。他的最高責任是,不可以放棄教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