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雨喜雨

    岳飛作為愛國將領,抗金英雄,是有功於國家的 。因為政治需要,岳飛不斷被提升,已經上升為國家的政治符號,跟真實的岳飛關係不大。因此有些不確切的不要說,會讓有智慧者懷疑,不利於已經上升為國家符號的岳飛形象。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我們不要讀死書,以免變成死腦筋。

    直搗黃龍如同孫中山先生想把新疆伊犁作為首都,即使在民國剛形式建立,民國賬上不過百元,立足都很難,軍閥割據,對外則列強虎視中國,以圖進一步分割中國的情況下仍能畫餅充飢,在地圖上手一揮,建立吞併蘇聯,橫跨亞歐大陸的世界第一強國,典型的歷史空想家。

    金建立時國土面積遠大於宋,剛滅遼及北宋,戰爭是要實實在在打仗及物資消耗,不是大躍進,不是靠個人的空洞想法,不是靠個人的意志就可以轉變的,我相信岳飛沒有這種想法。

    我想之所以有人會有這種想法,是基於滿江紅這首詞。

    滿江紅是一首表達軍人志向的詞。

    岳飛寫滿江紅說法,是侮辱岳飛。如果是岳飛所寫,他就不是一個忠臣,如果是一個情商正常的人,相信都不會在詞中將靖康難說為靖康恥。

    靖康是欽宗的年號,徽欽二帝被抓叫蒙難,叫恥是說徽欽二帝責任造成國家蒙難,事實雖如此,但從倫理道德來說,皇帝是自己的君父,是自己的父親,在父親有難時,作為一個兒子公開指責皇帝,就忽略了自己作為臣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就不是皇家的忠臣,與岳飛的忠相違背,而應從皇帝受難角度說靖康之難。

    還有十二道金牌之說更為荒唐,朝廷為什麼連續發十二道金牌。說害怕在開封打敗金軍後就可以直搗黃龍,迎回二帝,簡直是痴人說夢。開封離黃龍府相差數千公里,只一個後勤補給就無法解決。難道可以僱傭美國飛虎隊,用B52扔兩顆原子彈,進行斬首行動;同時請以色列僱傭軍用飛機空降突襲;難道救出昏庸無能,又荒淫無恥的欽宗,趙構就沒有辦法控制局面了。

    實際情況,金剛滅北宋、遼,處於歷史上的強盛時期,難道這樣的金是豆腐,不堪一擊。

    金牌是聖旨,一道金牌不聽,就是違抗軍令,就是要殺頭的。難道說朝廷有先見之明,岳飛會不聽命令,自行其是;還是因為岳家軍一貫不聽命令,預見岳家軍會違抗軍令。還有朝廷是不是無知到跟說十二道金牌這樣的人一樣,不知道如果逼急了,會逼出兵變。

    至於有說岳飛有十二支部隊,要分別送金牌,所以有十二道金牌。

    那是荒唐的,朝廷只能下達命令給岳飛,朝廷知道十二支部隊分別在哪裡嗎,掌握部隊的只有岳飛,只有岳飛知道,他的部隊在哪裡,另外如果給他的每支部隊都下達命令,會很亂,會政出多門,下屬不知道是聽岳飛的還是聽朝廷的,下屬會無所適從,是管理大忌,南宋不會無知到這樣。同時如果這樣做,岳飛會很不開心,上層繞過我,指揮我的部隊,想幹什麼,架空我,朝廷不會無知到不懂這個道理。這樣的說法只能胡胡小孩子。

    說趙構是昏君的,其人本身不智,見識淺薄。趙構宋史定論中興之主,附宋史評價與後,岳飛是趙構的一員愛國將領,南宋賴以立國是趙構手下有多員能征善戰的愛國將領,如果說是岳飛一己之功,無疑痴人說夢。

    宋代歷史記載出於各自記載目的,記錄者主觀性東西很多,一件事情多個記錄往往自相矛盾,根據單一歷史記錄看問題,很多是錯誤的,歷史需要綜合的看,也需要將自己設身為當事人去客觀的分析。

    南宋為什麼要議和?

    為韜光養晦,為延續宋爭取時間。

    古時打仗不管是遊牧民族還是農耕文明決定性的因素是後勤補給。直搗黃龍是可笑的,僅憑傳說中的十萬之師戰場綿延數千公里,戰場需要巨大的後勤補給下,即使糧草夠,後勤運輸所需要的押運糧草人員,運送人員送數千公里,宋根本無力支援。古今多少戰爭,比如趙括的紙上談兵,比如年羹堯西北用兵都是疲於糧草,又如日本侵華因戰線過長被拖死,糧草是真功夫,不是血一湧就行的。

    宋當時為抗金入不敷出,財政80%用於軍費,南宋的宮殿不過十多間房子,比不過一個大戶人家,鐘相楊么起義因為抗金民不聊生,江淮多流民,如果硬著頭皮,南宋面臨滅國。

    靖康恥因為徽宗經過長達一百多年的盛世,沒有危機感荒淫無恥所致,他將祖宗的江山丟掉,他罪有應得,沒有什麼好說的,不過也跟其他朝代三代以後皇帝不知生死一樣沒有特殊。如果講可恥,金的滅亡更可恥,宋蒙滅金時皇帝一天死倆,皇族被滅族,婦女當然逃不過靖康恥。蒙古捕魚兒海之戰也來了一個靖康恥。

    至於趙構二十四史定論中興之主,詳見附件,趙構韜光養晦,讓宋立穩腳跟,重新站了起來,趙構作為宋史結論中興之主功不可沒。 岳飛忠心能戰不假,但趙構是皇帝,岳飛同他不在一個層面上。趙構要考慮的是全域性,有人把他定義為最大的投降派,這樣的分析實在水平很差,難道二十四史史學家的水平還不如他,趙構難道比慈禧還厲害,慈禧是將整個中華拱手送人,送土地數百萬平方公里,送金錢數十億兩白銀,還是不懂算術。其實也簡單,自己沒有能做到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沒有高層經歷,為體現自己存在 ,只能胡亂分析。

    至於徽宗早已死亡,欽宗根本不是趙構的威脅,欽宗讓國家滅亡,即使回來臣子們也根本不會聽他的,特別是趙構朝無論大臣還是將軍大多趙構提拔,而且趙構的才能是很突出的,根本不是趙構威脅。反而趙構希望接回欽宗 ,方便管理欽宗,而不是將欽宗放在金人之手,金人可以隨時利用欽宗(利用欽宗另立國家,破壞趙構政權的正統性)來牽制趙構。

    至於趙構與岳飛關係:

    為什麼岳珂所寫可信度不高,岳珂是宋代有名的大貪官,借岳飛之名橫徵暴斂,魚肉百姓,從平反角度擴大其辭,從貪腐角度也會擴大言論,以利用岳飛這一英明斂財。詳見附件。

    岳飛是一個被神化了的愛國將領,很多時過猶不及。抗金通常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韓世忠黃天蕩抗金,其二吳玠穩定川陝,其三張俊、韓世忠、岳飛、劉琦均有建樹,不是岳飛一己之力。

    岳飛之死與張憲有很大關係。

    趙構收兵後處死岳飛,是岳飛沒有處理好實實在在交出軍權事宜,造成留戀軍權的事實。中興其他將領都交出軍權後,岳飛將張憲岳雲留下執掌軍權,皇帝要收權,自己要主動將自己的親信調離軍隊,否則還是自己的人掌握軍隊,等於告訴皇帝留戀軍權,何況是將軍權交給向來不聽朝廷的張憲,是張憲驕兵悍將害了岳飛。

    宋孝宗即位,按慣例大赦天下,將岳飛赦免。孝宗為體現自己的政治抱負,用北伐來穩定自己的統治,為政治需要,赦免岳飛。

    岳飛沒有經岳飛孫子岳珂加工過的形象肯定是好的。岳珂這一南宋有名的大貪官,出於為岳飛平反記,所寫資料拔高很多,可信度不高。

    岳飛個人傳記作者岳珂,岳飛孫子的宋史記載,我在百度上了解岳珂時,發現只要搜岳珂,直接彈出岳珂人渣的字樣,可見岳珂實在有辱岳飛這一祖宗之名。

    1、宋史列傳第一百八十三徐鹿卿傳:”會珂守當塗,制置茶鹽,自詭興利,橫斂百出,商旅不行,國計反詘於初。又置貪刻吏,開告訐之門,以罔民而沒其財,民李士賢有稻二千石,囚之半載“。

    徐鹿卿簡介:嘉定十六年(1223年)廷試進士,累官吏部侍郎,提舉鴻禧觀致仕。及卒,諡清正。

    2、宋史列傳第一百六十四袁甫傳:”岳珂以知兵財召,甫奏珂總餉二十年,焚林竭澤,珂竟從外補”。

    袁甫簡介:少承家學,又從學於楊簡。宋嘉定七年(1214)進士第一(狀元),甫所至興利除害;在朝靡切權貴,抗論不阿。卒,諡正肅。

    3、宋史列傳第一百七十一杜杲傳:調江山丞,兩浙轉運使朱在闢監崇明鎮,崇明改隸淮東總領,與總領岳珂議不合,慨然引去。珂出文書一卷,曰:"舉狀也。"杲曰:"比而得禽獸,雖若丘陵,弗為。"珂怒,杲曰:"可劾者文林,不可強者杜杲。"珂竟以負蘆錢劾,朝廷察蘆無虧,三劾皆寢“。

    作為岳珂下屬的杜杲,無法滿足上司時任淮東總領(財賦)兼制置使的岳珂的貪慾。岳珂竟以杜杲向崇明百姓徵收的“蘆”課不足為由,誣陷杜杲。

    杜杲簡介:南宋戰功顯 赫的抗金抗元愛國將領,有文才。 蔭補入仕。宋寧宗嘉定十二年(1219),金軍攻打滁州(今安徽滁縣)等地,杜杲時任江淮置司幕僚,率軍前往救援,州城得以保全。淳佑二年(1242年),蒙古軍大舉南侵,杜杲應詔為官,。。。在真州大敗元軍。淳佑八年(1248年)病故,享年75歲。朝廷贈開府儀同三司。

    4、清代史學名家全祖望對其評價:岳珂、楊紹雲、鄭定、蔡廙之在四總,借天子之法令,吮百姓之膏血,外事苞苴,內實囊橐,何居乎,倦翁而亦預此列也,。。。然則珂直掊克忮深之小人,得無有愧於乃祖乎。

    按宋史其他大臣記錄,岳珂在南宋是個人渣,是個魚肉百姓的大貪官,他的貪汙腐化是給岳飛臉上抹黑的。所以他的文章可信度太差。

    岳飛忠心能戰,為平反記過多的採用民間傳聞,民間普遍同情、寄望死者導致神化嚴重,比如關羽、項羽都已經神化。如同現在的抗日神劇,有一定事實,卻能手雷炸飛機,適得其反。明清政治需要,需要忠心的戰將為皇帝服務,加劇神化。

    人還是要韜光養晦,不能不懂裝懂。即使岳飛的後人有岳飛這一忠心能將為驕傲,也只是先人,偶爾講一下,滿足一下虛榮心無可非議,但還是自己要在社會有一席之地,為英雄岳飛爭光,而不是借名以體現自己的存在,滿足自己在社會的缺失感,否則只能有辱先人。

  • 2 # 為國釣魚

    謝友邀

    1.三答“金字牌”

    關於“十二道金牌”勒令岳飛班師的事已經寫過兩篇相關答案。我們知道,北宋仁宗時期宋夏交戰,為方便朝廷向前線釋出命令而發展出“金字牌急腳遞”,用以傳遞最高等級的緊急詔令

    在宋代史書中,把以“金字牌急腳遞”釋出的詔令稱之為“驛詔”或直接稱為“金字牌”。稱“驛詔”要正式一些,在強調詔令的不可抗拒性時,往往稱“金字牌”

    在研究南宋初年的基礎史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裡,“金字牌”的記載出現過不下二十次,接到過“金字牌”的有岳飛、胡安國、吳璘、劉錡、酈瓊等人

    在另一本基礎史料《三朝北盟會編》裡,金字牌的出場次數更多,隨便舉幾個例子

    (靖康元年正月二十五日)斬內侍官匿金字牌者三人。初,朝廷發金字牌勾兵陝西,內侍官暗留不遣。及(涇原)馬千等至皆雲:“不見金字牌,但聞京城危急,來赴難”。由是發覺,故斬之。~《會編》卷三十二

    誤了金字牌急腳遞到達日期是死罪

    (靖康元年二月十五日)……於是御前以金字牌悉追回諸將之兵。諸將之兵及斡離不之師於邢、趙間,相去二十餘里……~《會編》卷三十七

    金軍滿載退師,北宋勤王軍隊前去追趕,相距僅二十多里時,接到金字牌,勒令返回

    (靖康元年二月二十六日)內侍省狀,比因金人入寇,截攔遞腳內有御前金字牌子,竊慮仿效製造。欲將“御前文字,不得入鋪”硃紅金字牌子改用黃漆硃紅字。奉聖旨,依奏。~《會編》卷四十二

    汴京第一次被圍時,北宋朝廷用金字牌調軍勤王,有傳令使被金兵抓獲。因擔心金人仿製金字牌冒充北宋朝廷向宋軍發令,欽宗聽從內侍省意見,把金字牌“紅底金字”改為“金底紅字”

    鋪遞驛傳在靖康、建炎、紹興初年不可避免地受到破壞,金字牌卻一直在使用,這時它代表的不是速度,而是權威。例如

    (建炎四年冬十月)己丑,遣朝散郎謝向措置福建兵民寨柵。時,範汝為盜熾,官軍多失利,故命向持金字牌往招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八

    接到金字牌詔令,要麼服從招安,既往不咎;要麼反抗到底,不死不休

    經過南宋岳飛、韓世忠、吳玠、楊沂中、張榮、王彥等人無數次血戰,南宋與金、偽齊對峙局面逐步形成

    (紹興四年五月)乙卯,詔荊、浙、江、湖,通接邊報,州軍並置撥鋪,每二十里為一鋪,增遞卒至五人,日增給食錢,月一更替。文書稽違如傳送金字牌法抵罪,提舉官常切點檢。~《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十六

    以命諸軍牽制配合岳飛收復襄漢為契機,紹興四年五月,南宋全面恢復了金字牌驛傳制度

    2.從《金史》看紹興十年岳飛北伐

    金天眷三年(宋紹興十年)完顏宗弼復取河南,金軍的陣容大體上是

    都元帥完顏宗弼,左副元帥阿離補,元帥左監軍突合速,元帥右監軍撻不野(大臭),歸德尹河南路都統阿魯補,皇帝親軍左副點檢完顏宗賢,歸德軍節度使赤盞暉,萬戶都統驃騎衛上將軍韓常,燕京馬軍都指揮王伯龍,安武軍節度使李成,知淄州鄭州防禦使孔彥舟,知毫州酈瓊,知宿州趙榮

    金國衍慶宮二十一功臣和衍慶宮二十三亞次功臣中在世能打的除撒離喝、拔離速取陝西外,宗弼這一路可稱得上是“舉國精銳,傾巢而出”

    然而,六月攻順昌受阻,敗於劉錡之手;在岳飛部分路出擊的反攻面前接連失地;在集中精銳主力與岳飛部對決中,七月八日、十日兩次敗於郾城,七月十四日敗於穎昌。即便《金史》出了名的諱敗,卻仍然可以看到當時宗弼的窘境

    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穎州大臭(撻不野)、陳州赤盞暉,皆會於汴,阿魯補以敵在近,獨不赴。而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三州,旁郡皆響應。其兵犯歸德者,阿魯補連擊敗之。~《金史》卷六十八.阿魯補

    金人不得不承認岳飛部攻佔了許、穎、陳三州,南京歸德府岌岌可危,更有忠義軍四起,“旁郡皆響應”

    再看看都元帥完顏宗弼河南之戰的記載

    ……宋岳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宗弼遣孔彥舟下汴、鄭兩州,王伯龍取陳州,李成取洛陽,自率眾取毫州及順昌府,嵩、汝等州相次下。時暑,宗弼還軍於汴,岳飛等軍皆退去,河南平。~《金史》卷七十七.宗弼

    “岳飛、韓世忠分據河南要害”?宗弼把淮東韓世忠調到河南與岳飛並肩作戰,這個套路和《阿魯補傳》把劉光世調到河南有異曲同工之妙用~宋軍大將集中在河南,金軍打得不太順利就順理成章了

    “時暑,宗弼還軍於汴,岳飛等軍皆退去,河南平”?因為天氣太熱,宗弼把辛苦打下的地方又輕易放棄了,回到汴京?不過,《金史》中無意透露了一句實話,岳飛退軍是在宗弼退回汴京之後的事

    再看另外一個金軍將領在天眷三年中的表現

    宗弼再取河南,表薦忠義為猛安。攻翼州,先登。攻大名府,以本部力戰,破其軍十萬。賞以奴婢、馬、牛、金銀、重彩。~《金史》卷八十七.僕散忠義

    僕散忠義在河南之戰中,最大的功績是攻破了山西翼州和河北大名,大名府是北宋北京

    早在紹興六年忠義社首領梁興到鄂州投宋後,岳飛就定下發動義軍“連線河朔”的大布局。紹興十年,僅奉岳飛旗號佔領大名府的義軍便聲勢浩大到“其軍十萬”

    4.岳飛與金字牌

    關於岳飛奉詔班師的事已經寫過太多,例如

    飛以累奉詔班師~《宋史》高宗.六

    忽一日詔書十二道,令班師赴闕奏事,令諸路軍馬並回師,侯承宣詔。~《三朝北盟會編》卷二百七.嶽侯傳

    忽一日詔書十三道,令班師赴闕奏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不論是“累奉詔”還是“一日十二道”亦或“十三道”,都可以說明朝廷發的這些班師詔書具有很大的緊迫性和不可抗辯性,既快捷又代表皇權的金字牌急腳遞自然是趙構發詔的極二選擇

    一日而奉金書字牌者十有二~《經進鄂王行實編年》

    一日奉十二金字牌~《宋史》卷三百六十五.岳飛傳

    《經進鄂王行實編年》是南宋史館稽核過,得到南宋朝廷認可後付印的岳飛生平紀實。換句話說,南宋朝廷承認岳飛班師的原因在於一日接到十二道詔令,方才緊急班師

    5.關於數量

    到底南宋朝廷連發了十二道還是十三道班師詔呢?

    眾所周知,岳飛所部有十二軍,分別是:

    背嵬軍傅選,中軍王貴,前軍張憲,左軍牛皋,右軍龐榮,後軍王經,踏白軍董先,選鋒軍李道,勝捷軍趙秉淵,破敵軍李山,遊奕軍姚政,以及水師“橫江軍”(統制不詳)

    如果按紹興十一年繞過川陝宣撫使胡世將直接把班師金字牌送到吳璘手上的套路,趙構和秦檜很有可能讓人把金字牌分遞到各軍統制的手上,再加岳飛本人接到一道,總共十三道

    這與《會編》“令諸路軍馬並回師”,以及“眾請回軍”的記載相符。與要錄印證

    “飛既得京西諸郡,會詔書不許深入,其下請還,飛亦以為不可留”~《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一百三十七

    岳飛部下也都接到了金字牌班師詔,才會向岳飛提出班師請求,因為金字牌詔令不可違,才有“飛亦以為不可留”

    綜上,個人傾向於南宋朝廷在一天之內總共以金字牌急腳遞的形式向岳飛所部發出緊急班師詔書十三道,以致“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發動對敘境內庫爾德人軍事打擊,俄外長罕見訪問伊拉克庫區,釋放什麼資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