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郭藝芳心前沿
-
2 # 醫學莘
頸動脈斑塊是由頸動脈硬化逐漸演變而來,前期主要表現為頸動脈內中膜增厚,往後可出現頸動脈狹窄,若不加干預,可繼發腦缺血、腦萎縮、老年性痴呆,甚至腦梗死。出現動脈斑塊以後,往往提示有全身性的動脈粥樣硬化,所以,出現頸動脈斑塊的患者,也可能會併發冠狀動脈斑塊、腎動脈斑塊,下肢動脈斑塊等,只不過動脈硬化常累及像頸動脈這樣的大動脈,故相比於其它動脈,頸動脈發生粥樣硬化及斑塊的機率稍高。
發現頸動脈斑塊以後,應注意檢查報告單的描述,重點關注斑塊是否穩定,頸動脈管腔是否出現狹窄。如果斑塊不穩定,發生斑塊出血、破裂、附壁血栓形成的機率將會大幅升高;如果頸動脈管腔出現狹窄,形成的血栓將會進一步加重狹窄,甚至閉塞,這些均是腦梗塞的高危誘因,需要積極治療。
在治療上,藥物首選他汀,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可抗炎,減輕頸動脈內膜損害,穩定斑塊,防止破裂;同時應給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腦梗死機率;伴有嚴重頸動脈狹窄的患者,還應植入頸動脈支架,預防腦梗塞;所有的頸動脈斑塊的患者,均應改變生活方式: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6g;膽固醇每日不超過300mg,飽和脂肪酸攝入不超過總熱量的6%;每日堅持半小時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慢跑、快走、騎車、打太極等,減輕體重,體質指數不超過24,減輕腹圍等。
-
3 # 心健康
隨著大家對身體健康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注重體檢,而在體檢專案當中,頸動脈彩超又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專案,因為頸動脈彩超常見的問題就是頸動脈斑塊的出現,所以頸動脈斑塊也就被大家所熟知。關於頸動脈斑塊的林林種種的問題,今天咱們先找兩個來一起和大家學習討論一下。
一、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形成的?
頸動脈斑塊和其他部位的動脈血管斑塊一樣,都是動脈粥樣硬化長期導致的結果。血液中的脂質逐漸沉積於血管內皮,久而久之就會在血管中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頸動脈斑塊也是如此。
二、為什麼頸動脈斑塊容易被發現?
其實並不是靜動脈斑塊容易被發現,這是因為全身的動脈血管中,只有頸動脈距離表皮最近,而且是比較大的動脈血管,因此頸動脈也是我們最檢查最多的動脈血管,發現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很多人把頸動脈看作是人體動脈系統的一個風向標和指示牌,也有人形象的把勁動脈稱作是全身動脈的窗戶,由此可見頸動脈在反映人體全身動脈血管情況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阿司匹林的作用是什麼?阿司匹林的作用主要是不可逆的和血小板相結合,進而減少血小板聚集功能,因此可以有效的減少急性的動脈血管事件。但正因為阿司匹林的作用在於此,阿司匹林不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的發生。但阿司匹林可以預防頸動脈斑塊不穩定後可能發生的相關事件。阿司匹林確實可以預防高危患者發生腦梗塞的風險,但如果患者頸動脈斑塊形成以後,仍然不屬於高危風險人群,那麼依然沒有口服阿司匹林的必要性。所以是否使用阿司匹林預防腦梗塞,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定。
四、如何預防頸動脈斑塊?
那如何預防脛動脈斑塊的形成呢?動漫斑塊的形成,主要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而動脈粥樣硬化的誘因有很多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暴飲暴食、不運動、脈管炎等等!所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就要預防這些誘發因素,才能有效的減少動脈斑塊的形成。
-
4 # 段醫生答疑線上頸動脈斑塊的危害
頸動脈斑塊就是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指脂質在動脈內膜下逐漸沉積,形成斑塊(實質是脂質池),如果斑塊破裂出血就會形成血栓,血栓堵塞管腔,血栓也可能脫落形成栓子阻塞更小的動脈。
而頸動脈斑塊的危害不僅在於它是給大腦供血的主要動脈,堵塞會影響大腦供血;更主要的是它位於體表,容易探測,是反映全身動脈的一個視窗。頸動脈出現斑塊說明全身其它動脈存在斑塊,包括給心臟供血的冠狀動脈;給大腦供血的腦動脈;給腎臟供血的腎動脈等。
因此,發現頸動脈斑塊就應該積極進行干預治療。
頸動脈斑塊的治療:(1)積極治療各種加速動脈斑塊形成的疾病,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血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等。
(2)透過生活方式來改善斑塊,如少吃多運動、戒菸戒酒、控制體重等
(3)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之前我們提到過,斑塊破裂會形成血栓,血栓主要就是血小板聚集形成,而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從而預防血栓形成,預防腦梗塞、心梗等的發生。
(4)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他汀類藥物屬於降脂藥,能降低血脂,斑塊的主要成分就是脂質。所以他汀類藥物能防止斑塊繼續擴大進展,並縮小脂質池,從而使斑塊更穩定,不容易破裂出血。
(5)斑塊比較大,明顯堵塞管腔時,需要手術或者介入治療。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
5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隨著體檢專案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體檢發現頸動脈斑塊的存在,頸動脈斑塊就是頸動脈血管中發生了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進一步發展便會堵塞血管,堵塞較輕常感覺不出任何不適症狀,但堵塞嚴重時常會引起頭暈、頭痛等不適症狀。
體檢時發現頸動脈斑塊該怎麼辦?吃阿司匹林來預防腦梗塞可以嗎?頸動脈斑塊伴隨著年齡自然發生,但像高齡、肥胖、吸菸、不愛運動、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都會加速斑塊形成。
那麼發現斑塊後,應該怎麼辦呢?首先要判斷軟硬。所謂“硬斑”,是指穩定的斑塊,這種斑塊的特點是脂質較少,但血管內皮已經鈣化變硬,不容易脫落和破裂;所謂“軟斑”含有的脂質較多,內皮損傷嚴重,像薄皮大餡的餃子,如果斑塊脫落進入血液,就會形成血栓,危險程度相對較高。如果查出頸動脈斑塊,首先應藉助超聲輔助判斷頸動脈斑塊到底是硬斑還是軟斑。
什麼時候需要吃阿司匹林?不管是軟斑還是硬斑,我們都需要提高警惕防止它不斷增大,對於是否需要吃阿司匹林的問題,目前國內外統一的意見是:
若頸動脈斑塊造成的血管狹窄程度大於50%,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嚴重者的狹窄程度大於70%,可考慮安放支架或做頸動脈內膜剝離術;對於一些高危患者如合併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即使狹窄程度小於50%也要進行阿司匹林治療。
-
6 # 天天聽健康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頸動脈斑塊是導致腦梗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阿司匹林是用來預防腦梗發生的常用藥,這樣看來有頸動脈斑塊的人就應當服用阿司匹林,但真的是這樣嗎?要說清這個問題,需要了解以下一些內容。
動脈斑塊是如何發生的?
動脈上的斑塊不是貼附上去的,而是血管正常的結構被破壞後產生的病理性團塊。其發生過程經過幾個階段,首先是血管內皮受到損傷,其次脂肪沉積在損傷處,第三機體產生吞噬細胞吞噬沉積的脂肪,第四吞噬細胞死亡與被吞噬的脂肪共同形成粥狀態物,第五粥狀物積存在血管中膜並不斷侵蝕取代正常組織,粥狀物聚整合團時就形成了斑塊。
由此可見,斑塊的形成以血管內皮受損起始,受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高血糖、高血壓、吸菸、過量飲酒、長期熬夜、缺乏運動等等,而血脂升高對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的發生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阻止與延緩動脈斑塊的發生,就要從去除損傷血管內皮的危險因素做起。
頸動脈斑塊是如何引起腦梗的?
頸動脈是向腦部輸送血液最主要的血管,由於它離心臟很近,受到的血流衝擊較大,加之頸動脈在解剖上有一年近乎直角的分叉,受到血液分流的衝擊力很大,所以血管內皮很容易受到損傷,是全身最容易生長斑塊的血管,加之其位置表淺,透過簡單的彩超即會被發現,因此容易發現,成為反映全身血管病變的一個視窗。
頸動脈斑塊發生後,可造成血管狹窄而影響對腦的供血,引起腦缺血性疾病的發生,這與頸動脈斑塊的大小密切相關,斑塊越大造成腦血管的風險與嚴重程度越大;如果頸動脈的斑塊發生了破裂,其中的粥狀脂質物暴露在血液中,就會引起大量血小板聚集形成團塊,這些團塊即可堵塞頸動脈造成血流中斷,也可隨血液流進腦血管引起堵塞,導致腦梗塞的發生,這是頸動脈斑塊破裂後引起的結果。
什麼樣的頸動脈斑塊容易發生破裂?
頸動脈斑塊的形成有一定過程,而機體對形成的斑塊也在不斷進行著應對,比如斑塊形成初期其中的脂質物因變性程度不同,“稠稀”狀態不同,是否有鈣鹽沉積導致了是否有鈣化發生,如此等等對形成的斑塊就區分為軟斑和硬斑,加之斑塊的外包膜有厚有薄,決定著斑塊的穩定性,很顯然軟斑和包膜薄的斑塊更容易發生破裂,這些危險的斑塊存在提示引起斑塊形成的危險因素持續存在且可能在不斷加重,是需要積極干預治療的。
阿司匹林是如何起到預防腦梗作用的?
阿司匹林是一種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藥物,但血小板不會無緣無故聚集,就北方滾元宵一樣,血小板聚集需要圍繞一個“核”,這個“核”就是斑塊破裂暴露出來的粥狀脂質物。由此可知,如果斑塊不破裂,就不會發生血小板聚集,也就不會形成血栓。因此,有頸動脈斑塊的人如果存在斑塊破裂的可能,就需要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形成,否則沒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
導致頸動脈斑塊發生破裂的因素有哪些?
可以這樣說,導致頸動脈斑塊發生的因素同時也是引起斑塊破裂的因素,當這些因素無法完全去除時,斑塊破裂的風險大大增加,歸納總結起來有七條,分別是男性大於50歲或女性處於更年期、真系親屬中50-65歲時發生心腦血管病、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高血脂患者、吸菸者、肥胖,如果頸動脈斑塊者存在以上七條中的三條及以上,則建議服用阿司匹林預防腦梗,否則沒有必要服用。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不能阻止與延緩頸動脈斑塊的發生發展,應從去除斑塊發生的原因上採取措施進行干預治療;並非所有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都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只有存在斑塊破裂風險的人服用阿司匹林才有預防腦梗的獲益。
-
7 # 心血管王醫生
在50歲發現頸動脈斑塊的人約佔15%,而到80歲的時候,這個比例就升到了45%左右。
斑塊主要是血管內膜受損,和三高及不健康生活方式都有一定關係。頸動脈離主動脈弓很近的大動脈本身受血液衝擊壓力較大,還有研究所體檢中發現50歲左右的人發現頸動脈有斑塊的人幾乎在30-70%。
不管數字是多少,至少可以肯定頸動脈斑塊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而嚴重的頸動脈斑塊,一旦發生破裂就會出現血栓形成,進而血栓堵塞腦血管發生腦梗死。那麼是不是發現頸動脈斑塊就得吃阿司匹林呢?那倒未必!
先得看頸動脈斑塊的程度:如果只僅僅是輕度斑塊,且沒有任何高危因素,也就是不抽菸,沒有三高,不肥胖,那麼肯定不用吃藥,只需要健康生活即可。當然還有人擔心這個斑塊會加重,那麼按照西醫的指南肯定不需要吃藥,但我們又不能眼睜睜看著這個斑塊變大,最新的研的研究顯示,通心絡膠囊能夠穩定斑塊。這些斑塊建議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血管B超用來對比斑塊和狹窄的進展。
如果合併抽菸、肥胖、不健康飲食、三高,那麼必須積極正規的控制三高,同時戒菸戒酒,控制體重,堅持有氧運動,健康飲食,這樣才能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如果低密度脂蛋白本身就已經升高且有斑塊,那麼最好把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以下,高危人群控制在1.8以下。狹窄超過30-50%以上可以考慮用他汀類藥物使低密度脂蛋白達標來限制斑塊生長或逆轉斑塊。若狹窄超過50%以上口服他汀+抗血小板的阿斯匹林。
所以,並不是發現頸動脈斑塊就吃阿司匹林,如果沒有準確評價而吃阿司匹林,只會增加出血風險。哪些人必須吃阿司匹林呢?我們再來看看:
對於已經明確的心腦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心臟支架、心臟搭橋等等疾病肯定是要吃阿司匹林的;但對於還沒有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要預防性給藥,一定要慎重,需要準確的根據年齡、三高、抽菸、家族史等等來綜合評估才能決定要不要吃阿司匹林。
總之,不能看見頸動脈斑塊就吃阿司匹林,健康生活才是基礎,控制三高是關鍵,輕度斑塊可試試通心絡膠囊,重度斑塊要加他汀和阿司匹林。
-
8 # 羅民教授
都說:人到中年不得已,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下降,中老年人是多種疾病的青睞物件,每到檢查身體的時候,都會查出有一些問題,而血管斑塊的出鏡率非常之高,而頸動脈相比其他動脈血管更為容易堵塞,患者此時不要過於緊張,首先需要確定頸動脈斑塊的嚴重程度,斑塊在動脈血管內造成的狹窄程度,斑塊是否出現破裂,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瞭解這些情況之後,才能對病情有所預估,制定出治療方案。
吃阿司匹林來預防腦梗塞可以嗎?可以!但是首先要確診兩點:“頸動脈斑塊狹窄是否超過50%”、“頸動脈斑塊是否出現破裂”。
頸動脈狹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腦梗塞是有特定因素的:當患者血液當中血脂含量過高,導致患者頸動脈斑塊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當頸動脈斑塊惡化到一定程度之後,斑塊表皮就會越發脆弱,導致斑塊破裂,斑塊破裂之後,人體修復功能就會啟動,此時血小板就會快速凝聚,在血液當中形成血栓,血栓會隨著患者血液流動,當血栓堵塞到腦血管時,就會誘發腦梗塞。
阿司匹林在當中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凝聚”,在斑塊破裂之後,防止血小板凝聚,預防血栓的形成。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如果患者頸動脈斑塊狹窄很輕微的情況下,例如狹窄程度較低,患者基本不用服藥,只需要改善生活節奏和飲食習慣,並不會影響到患者正常生活。
如果頸動脈狹窄過高,情況就不一樣了,在醫師綜合考慮後,患者可以服用“阿司匹林”來控制病情,因為危險隨時可能發生,對於此類患者預防遠遠高於治療,阿司匹林雖然好,但畢竟不是“神藥”,可不要亂吃啊。
-
9 # 田園106341609
體檢時發現頸動脈血管出現斑塊,應該到正規醫院去找醫生進行診治。頸動脈(即脖子兩側的動脈血管),應看它堵的嚴重程度,一般堵了百分之三十左右不算很嚴重,無需進行特殊治療。如果分別堵了百分之五十以上就比較嚴重了,目前中國醫院也沒有特殊治療。可以每天口服他汀類藥物以及阿斯匹林藥物進行預防和治療,確能舒緩發生腦梗塞病的出現。其實,心腦血管疾病重在預防。任何醫生包括主任醫師或者教授的高明之處不是人已經得了重病再去治療,應當是"不治已病治未病"。意思就是沒出現疾病之前就加以預防了,這才是高明的醫生。當然,不是說病人出現而醫生就不高明瞭,不是這個意思。首先應當秉持"預防為主"的方針才是上策。
現在醫院人滿為患,究其原因:1.人們的醫療健康意識逐漸增強,一旦覺著身體不舒服就趕緊找醫生看。2.有些人平時覺得身體很強壯,不耽誤吃喝,往往忽略每年體檢的重要性,等病得很嚴重了就去醫院進行治療,花多少錢也認了。所以現在的醫院尤其是三甲級醫院看病的人太多的主要原因了。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無法一概而論。
首先,要看頸動脈斑塊的大小,是否已經形成了頸動脈的明顯狹窄。如果頸動脈斑塊很大,使得頸動脈狹窄超過50%,這樣的患者就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這樣可以顯著降低腦梗死的風險。
如果斑塊較小,頸動脈沒有明顯狹窄,或者雖有狹窄但<50%,就要結合該患者的其他情況判斷。若該患者已經確診冠心病或者曾經發生腦梗死,就應該長期服用阿司匹林。
如果斑塊沒有造成頸動脈的明顯狹窄,並且患者也沒有冠心病和腦梗死,就要看看他是不是有其他危險因素。倘若患者具備以下7項危險因素中的3項或更多項,也應該吃阿司匹林。否則就不必用了。
1)男性≥50歲或女性絕經期後;
2)得到初步控制的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經治療後血壓<150/90 mmHg);
3)糖尿病;
4)高膽固醇血癥;
5)肥胖(體質量指數≥28);
6)早發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一方或雙方男性<55歲,女性<65歲發病);
7)吸菸。
當然,對於具有服用阿司匹林指徵的患者,還要看他有沒有吃阿司匹林的禁忌證,如果患者有胃潰瘍、胃出血、血小板減少症、其他出血性疾病等等情況,服用阿司匹林會增加出血風險,就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