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航天兔
-
2 # 狼煙火燎
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的對抗是無處不在的,互有勝負。對於美華人一直以來都已“航向自由、無害透過”為藉口,侵犯他國領海,各國歐式敢怒不敢言,一般都是譴責一下,有些不痛不癢。但是在面對蘇聯這個龐然大物時候,美國航行自由是實實在在吃了虧,被蘇聯以小欺大,2艘護衛艦在完成對美軍艦“我艦見奉命撞擊你艦”的通告後,直接撞擊美國的2艘大幾倍的美國驅逐艦,而且有一艘撞上了美國的導彈發射架,驚出了一身冷汗。從此美國的航行自由就再也沒有用在蘇聯或俄羅斯頭上了!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正是冷戰不可開交的時代,美國也是多次派出驅逐艦進入黑海,藉口“維護無害透過權”進入俄羅斯的領海進行巡航,而且每次美國一旦進入黑海便會被蘇聯軍艦伴航,美國驅逐艦也是一直巡航至克里米亞半島,並沿著蘇聯領海進行巡航。最初蘇聯的應對措施基本和現在的我們差不多,就是使用軍艦進行驅離,然後外交上抗議,當然這樣的力度沒有任何卵用,美國還是隔三岔五就來一趟。
直到1988年,美國的兩艘軍艦再次到黑海來執行航海自由任務,並再次沿著克里米亞半島領海巡航,而這次美國軍艦居然進入前蘇聯的一個軍港7海里水域,已檢查蘇聯海軍的反應,但是這觸犯了蘇聯海軍的底線,一般按照慣例,蘇聯的警告應該是炮口對準美軍軍艦,如果美國海軍還不退,就發射訊號彈之類進行警告設計,或者就是用軍艦擋住前方航道,逼迫美國軍艦轉向等應對措施
但是蘇聯卻一反常態,既然不能開炮那就撞擊吧!蘇聯海軍命令2艘伴隨的護衛艦對侵犯的美軍軍艦進行撞擊,而且還是典型的以小欺大,蘇聯伴隨的都是3000噸和1000噸的小護衛艦,而美國那是接近萬噸2艘大驅,在蘇聯軍艦擺好姿態並對美軍艦發出了警告:“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然後就義無反顧的從側後方同時撞擊上去,這招讓美華人感到既意外又害怕,美國有一艘驅逐被裝得重傷,而且撞上了導彈發射架,要是將導彈撞爆了,那可就是自取滅亡了。
之後的情況就是美國灰溜溜的逃了,蘇聯則釋出訊息,說2艘蘇聯軍艦動力失控,不小心撞上了2艘美國的軍艦,這感覺有點誠心噁心美國的意思。在之後軍艦隻是在黑海內晃悠,再沒有進入蘇聯或者俄羅斯領海內了。
蘇聯或俄羅斯這種與美國的軍事對峙中的以暴制暴,讓美國感覺有些無奈與害怕,而一味的謙讓換來恐怕只是更加的肆無忌憚,更加的得寸進尺!
-
3 # 嘯鷹評
美國艦艇進入蘇聯領海,蘇聯軍隊為何直接撞擊美國軍艦?
原因三方面 ,第一這畢竟是蘇聯的領海不驅逐是說不過去的。第二,為了避免冷戰轉化成為熱戰,所以美蘇雙方的軍隊都會非常自覺的不使用武器,因為一旦使用武器的話,容易導致戰爭。
第三方面,蘇聯艦艇比美國艦艇厚實。(畢竟你裝甲再厚也擋不住導彈。所以現在艦艇的裝甲是越來越薄的。)
並且在冷戰期間,這種事也是經常上演,比如說二人轉,戰艦的碰碰船(一般碰不上)潛艇之間瘋狂的伊萬(急轉)(蘇聯潛艇是雙殼體的,更加耐撞。無非就是換一個非耐壓殼)
美國撞下就廢了。
-
4 # 李曉偉
美國在蘇聯海軍基地附近搞自由巡航活動,然後蘇聯得知後派出2艘護衛艦,蘇聯軍艦對美國軍艦發出警告,美國軍艦不予理睬。
蘇聯的護衛艦用艦首撞擊美國軍艦左弦,實施多次撞擊之後美國巡洋艦的魚叉導彈發射架受損,艦尾受損美國軍艦撤離該海域。
-
5 # 歷史吐槽機
這事兒想扯清楚有點費勁,因為起因想說清楚需要很多字兒。鷹爺和熊爺發生的摩擦的理由前幾年在南海那邊時常出現——無害透過權,所謂無害透過權是《聯合國海洋公約》裡規定的一種權利,就是船隻可以在無敵意且不擾亂秩序的情況下快速透過別國領海。需要強調的是透過時不能停下,而且必須在海面上展示旗幟。
從這個公約的討論階段鷹爺就膩歪的不行,誰都知道鷹爺是藍星海上第一流氓,這狗屁公約怎麼看都像限制自己的。所以那段時間鷹爺開始撒歡的在海上報復社會,你們不是整公約嗎?你們不是限制我嗎?好!無害透過是公約內容吧?老子就給你們無害透過看!從1983年開始鷹爺每年都在各個海域無害透過三次,也就是說每年跑別人領海展示三回國旗,說實話,要不是實在打不過這貨,鷹爺早就叫人抽死了。熊爺家地盤最開始鷹爺沒敢去瞎浪,最多就在大門口撩閒。
但到1986年情況就變了,那年蘇維埃巨熊有點舉步維艱,切爾諾貝利也爆了,熊爺正亂成一團。約克城號和卡隆號順黑海溜達到克里米亞半島海域,在那裡足足晃盪了兩個小時才被和諧號(沒錯,就叫這名字)驅逐出去。吃了這麼大虧熊爺肯定要罵孃的,可是鷹爺還是老一套說辭,俺們是無害透過,這是權利。熊爺則表示,你給我收聲!連公約都沒簽你就無害透過,還要點臉嗎?你這是侵略知道嗎?總之兩邊對噴了好久也沒扯出個頭緒。
就這樣時間到了1988年,熊爺家裡開始有點揭不開鍋,鷹爺照例死不要臉的向克里米亞半島海域蹭了過去。這事鷹爺辦的確實有點找抽,因為這次還是約克城號和卡隆號去撩閒。熊爺是有點揭不開鍋,但只要伏特加頂上就沒慫過,他們同樣派了兩條船來驅趕,無私號和SKR-6號。鷹爺看這兩條船就想笑,毛熊真是落魄了,無私號的排水量是約克城號的三分之一,SKR-6號的排水量是卡隆號的四分之一,這不扯那嗎?
所以鷹爺根本沒理會熊爺的警告,徑直往領海就過去了,還嘲諷了一下,說自己是無害透過。熊爺當然不是吃素的,未進入領海時就警告“我艦將會打擊你艦(ourship is going to strike on yours)”。注意,是 strike,這個詞應該是做打擊或者堅持講,並不是撞的意思。要說鷹爺浪起來和喝多的熊爺也沒啥區別,二話不說直接就進領海了,熊爺則繼續在身後喋喋不休的唸叨,你已經進入領海,趕快離開,否則我們要玩真的啦。這樣的舉動更堅定了鷹爺一浪到底的決心,他們繼續當復讀機,反正老子就是在這浪到底了。
最後熊爺終於不耐煩,發了最後一條警告訊息“蘇聯艦隻奉命阻止對領海的侵犯,作為非常手段,我艦之一將打擊你艦”(Sovietships have orders to prevent violation of territorial waters, extreme measureis to strike your ship with one of ours)”,已經裝逼成罪犯的鷹爺還是當復讀機“我們是無害透過....”。然後他們就被撞了,熊爺明顯是專門練過的,撞擊角度和力量都完美無缺,約克城號的導彈發射架差點給撞塌了,兩邊都驚出一身冷汗。之後雙方又糾纏了半個小時,才各自離開。
之後雙方互吐口水的時間其實一點都不精彩,熊爺那時候已經沒那麼剛了,只說自己兩條船都故障了,才把鷹爺撞了。兩邊談了一個月後商量出個算是共贏的結果,熊爺承認無害透過權,鷹爺保證不去黑海浪,這事兒就算翻篇。
總結起來整件事其實沒有傳的那麼邪乎,88年已經是冷戰後期,熊爺真的沒有太多力氣剛正面了。他們也從來沒說“我艦奉命撞你艦”這類中二發言,一直說的都是strike,打擊。而且沒有上來就撞,是多次進行警告無效後才去撞的。
回覆列表
友情提示:本文全文3600字閱讀全文需時較長;
其實關於美蘇冷戰時期,“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事件現在看來很複雜,絕不單純是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CG48)、驅逐艦“卡隆”號(DD970)故意挑釁那麼簡單,而且也有人對“我艦奉命撞擊你艦”提出過疑問,認為這句話本身就有以訛傳訛的成份的在。但是無論結果怎樣,在1988年2月12日發生在前蘇聯黑海的“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中,美艦確實有自己“作死”的成份在。
因為當年美艦“約克城”號和“卡隆”號,在黑海進行“無害化透過展示旗幟”的時候,距離前蘇聯黑海重要軍事基地“費奧多尼西”港口極近,約克城號甚至一度相距前蘇聯海軍基地不到7海里,這種在別人家門口“打臉”的行為,換了誰其實都受不了,何況美艦本身還有試探蘇聯海軍出動,蒐集電子情報的想法在裡面,所以後來前蘇聯護衛艦“無私”號與“SKR-6”與其發生撞擊也就不奇怪了。▲“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中雙方各艦的航行位置和經過示意圖。
而“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的起因的根本,是美國一直宣稱的“無害化透過和自由航行”;
早在1973年,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召開時候,與會各國就提出了整合以前海洋公約法的完整海洋法公約,這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各國海上不同區域的權利進行了明確規定,但是由於各國對其分歧較大(其中美國的反對最為明顯),所以直到1982年各國才達成共識,並直到1994年才生效,而美國則至今未批准該公約。
因為美華人認為,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許多國家都會對本國相應權利區域進行明確界定,這樣必將嚴重影響美國一直以來堅持的航行自由權利。
所以在1979年美國卡特政府時期,開始了實施旨在宣示“國際法許可下的無害透過、飛越權力”自由的非正式行動,行動的目的是讓海域沿岸國明白,美國不打算承認這些國家在相應海洋權利區的權益(150多個國家都承認了,就美國不認,這說白了就是用武力來耍流氓)
而美國所指的“在國際法許可下的無害透過、飛躍權利”自由的“國際法”,其實指得的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前的雜七雜八的國際海洋法,而美艦在前蘇聯黑海軍事基地前無害透過、自由航行依據的就是1936年各國關於黑海航行自由的《蒙特勒公約》。
美國認為其“航行自由、無害透過”的權利由《蒙特勒公約》的支援,而蘇聯也同樣根據該公約對美軍的行動表示抗議;
比如蘇聯曾指責美國海軍派遣裝有“阿斯洛克”反潛火箭的軍艦進入黑海是違背《蒙特勒公約》,因為該公約規定進入黑海的軍艦不得安裝8英寸以上口徑火炮,而“阿斯洛克”口徑大於8英寸,而美國對比的迴應是:“阿斯洛克”不是艦炮,不在公約規定範圍內。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美國用以為“航行自由、無害透過”提供依據的很多國際法,都是在以前大炮鉅艦為標準的年代簽署的海洋公約,本身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而前蘇聯面對美國在其禁區黑海的“航行自由、無害透過”的行動自然非常反感,並且在那時兩國又處在全方位對抗階段,所以美蘇兩國的軍艦在黑海發生衝突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在1979年8月,美國驅逐艦“卡隆”和“法拉戈特”(DDG37)號進入黑海進行“展示旗幟”的“無害透過”時,蘇聯戰機(包括當時最新的圖-22M戰略轟炸機)就對兩艦進行了超過30次的模擬導彈攻擊和跟蹤。
1984年,美國驅逐艦“戴維R 瑞”號(DD971)在黑海“新羅西斯克”附近海域進行FON演習時,前蘇聯戰鬥機就以航炮朝該艦尾跡射擊,並有一架蘇聯直升機在對該艦拍照時,猛然降到距離該艦甲板僅有30英尺(9.14米左右)的高度處,進行示威。
而在“我艦奉命撞擊你艦”事件之前的1986年,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就進入黑海並遭到前蘇聯護衛艦“和諧”號的攔截,南部克里米亞半島以南靠近蘇聯領海區域巡航,遭到蘇聯護衛艦“和諧”號(“克里瓦克”級)攔截,此次事件後來引起了長達數週的外交糾紛。
也正是因此,事後前蘇聯海軍司令“切爾納溫”在之後召開的前蘇聯國防會議上,向蘇聯最高領導人及國防部領導建議:“可用撞擊方式驅逐進入蘇聯領海的外國軍艦”。
而到了1988年2月12日,此前數次挑釁前蘇聯海軍的美國巡洋艦“約克城”號和驅逐艦“卡隆”號,又來到了蘇聯黑海領海宣示自由航行、無害透過權利,但是這次就不單單是遭到驅逐和對持那麼簡單了。
起初“卡隆”號位置在距岸7.5英里處,“約克城”號位置在距岸10.3英里處,按照前蘇聯海軍司令“切爾納溫”的指示,黑海艦隊起初計劃派驅逐艦“紅色高加索”號(“卡辛”級)前來應對,但因該艦出現技術故障,後改派“無私”號護衛艦代替,對峙的雙方艦艇中“無私”號的排水量只有3000噸,SKR-6號排水量甚至只有1000噸僅有對方的幾分之一,但就是這僅有對方几分之一排水量的小艦,撞出了舉世聞名的“我艦奉命撞擊你艦”。此次事件的細節是,“SKR-6”號首先接近“卡隆”號,3分鐘後“無私”號接近“約克城”號,同時前蘇聯圖-16飛機開始臨空監視,在雙方鬥爭過程中,兩國艦艇間用甚高頻16頻道進行了多次對話。
1988年2月12日9時45分,“無私”號向“約克城”發出資訊:“你的航線將侵犯蘇聯領海,我建議航向轉到110度”,“約克城”號沒有回答。
之後“無私”號按照黑海艦隊參謀長指示,再次發出資訊:“按照蘇聯現行法律,本地區禁止外國軍艦無害透過,為避免事故,強烈建議你改變航線,以免侵犯蘇聯領海”。
9時56分,“無私”號曾發出警告:“我艦將要打擊你艦”(ourship is going to strike on yours)。
10時15分,“約克城”號回覆:“我不會改變航行,我的行動符合國際法”。
“無私”號根據黑海艦隊司令員指示,對“約克城”號發出警告:“即將進入蘇聯領海,一旦進入蘇聯領海,你的行為將被視為入侵”。
10時45分,“約克城”號回覆:“不會改變航線,享有無害透過權”。
之後該艦進入蘇聯領海,“卡隆”號也跟隨進入,邊境巡邏艦“伊茲梅爾”號對其發出警告:“你已侵入蘇聯領海”。
同時,“SKR-6”號開始加速追趕“卡隆”號,並始終尾隨後者,兩艘蘇聯護衛艦都發出警告:“你已侵犯蘇聯國境,我要求你立即離開蘇聯領海”。
當時“無私”號位於“約克城”號左舷,“SKR-6”號位於“卡隆”號後部尾流中,而當時美艦仍然沒有改變航向。
10時56分,“SKR-6”號距離“卡隆”號150米左右時收到後者資訊:“不要靠近”。
此時,“無私”號距離“約克城”大約50米,雙方軍艦進行了最後一次通訊。事後,“卡隆”號在13時20分向駐歐美海軍司令部的報告稱,“無私”號在撞擊前向美艦發出警告:“蘇聯艦隻奉命阻止對領海的侵犯,作為非常手段,我艦之一將打擊你艦”(Sovietships have orders to prevent violation of territorial waters, extreme measureis to strike your ship with one of ours)。
“卡隆”號回覆:“我艦正在進行國際法許可下的無害透過”。
11時2分,在距離蘇聯海岸10.5海里處,“SKR-6”號撞上了“卡隆”號左舷第466號肋骨處(距艦尾約60英尺),前者部分舷牆支柱被撞彎,後者艦體外表輕微擦傷,油漆被蹭掉,兩艦都沒有人員傷亡。
“無私”號轉向撞擊“約克城”號左舷,導致後者艦尾“魚叉”導彈發射架等部位受傷無法使用,“無私”號右錨丟失,兩艦也無人員傷亡。11時40分,黑海艦隊司令員向兩艘護衛艦轉發了莫斯科的指示:“與美艦分離,要求它們離開蘇聯領海,準備應對再次入侵”。
之後兩艘護衛艦與美艦各自保持了安全距離(據“約克城”報告,“無私”號與“約克城”拉開了300碼距離),美艦保持航向並駛出蘇聯領海,之後雙方未再發生摩擦。
事故發生後,蘇聯國防部發表宣告指責美國軍艦無視蘇聯邊境警戒船的警告並在蘇聯海域進行危險行動,同時蘇聯外交部也對美國發出強烈抗議。1988年7月11日,前蘇軍總參謀長與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在華盛頓舉行會談,對為避免類似的危險軍事活動進行了討論。
1989年6月1日,美蘇兩國簽署了“避免危險軍事行動協議”,該協議對兩國武裝力量單位在和平時期發生對峙時應採用的通訊頻率和訊號,應禁止採用的危險對抗行為,雙方在處理此類事件時應採取的措施等事項進行了規定,有助於減少和平時期摩擦升級的危險,在前蘇聯解體後,這項協議由俄羅斯繼承。
以上就是在冷戰時期美蘇兩國“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的由來和詳細細節,其實造成這種事故的根本,就是美國蠻橫無理的霸權主義行徑和當時冷戰美蘇對抗的特殊背景,雖然該事件事後得到了比較好的解決,但從現今來看,美國的這種“蠻橫無理的霸權主義”行徑還是沒有改變,在未來很可能還會發生類似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