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菜鄉好稿兒
-
2 # 瘋狂的野犛牛
我認為不管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記錄,這樣才能方便出現問題處理起來要有依據,就像是自己的小孩每年都要拍照片一樣,記錄他的成長過程
-
3 # 農村李小二
種植農作物總結經驗這個是很有必要的,我也有記錄的習慣,對於農民來說是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
先是我們在選一個品種種植的時候記錄它的發芽期,生長過程,花期,到豐收期的每一個過程,有記錄習慣的農民就可以很好的知道每一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找出原因,來年就在這個原因上重點下一翻功夫,使農作物得到很好的生長,從而達到高產,優產。
再有就是你記錄了一年裡面農作物生長過程後,你就會對你的土地也會有更好更深層次的瞭解,知道你土地的肥瘦情況,光照情況,還有雨季來來臨情況,你就有對照性和針對性的去避免和處理不必要的損失了。
最後,記錄最重要的就是自己長了知識,有了以前的種植資料,你就可以在選種和育種,栽種和管理中有很大的資料依據支撐,就不是盲目種植,盲目管理,也可以在以前的種植基礎上發展創新,創出一條新路子出來。
記錄是有必要的,也是我自己的一些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4 # 皮草達人
老被都是種地的,積累了很多種地經驗,一輩輩往下傳,經過實踐很多都很有道理,都是精華,都是財富,讓以後種莊稼少走彎路。
-
5 # 直隸大川
這個回答是肯定的。農民不但要總結農作物的習性,而且還必須要熟知它的習性。這就好比技術工人做工一樣,你沒有技術,就沒辦法工作;放到農業上,就是你不懂這種農作物的習性,你就種不好它,換句話說,它不給你好好長,達不到你想要的豐收結果。
科技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現代農業技術性更高,科技力量更強,瞭解溫控,溼控,水肥一體化等等,更需要農民不斷總結,來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
6 # 山村鄉音
不總結農作物生長習性的農民,那是不合格的農民。只有掌握了農作物的生活習性,才能達到高產高收。
我們種植的中藥材黨參,黨參的猛長期在秋分節之後,這個時期如果缺肥,會造成黨參大量減產。秋分以前根部生長慢,主要地上莖葉生產快,如果這個時期施肥過多,會造成地上莖葉過多而引起的鏽病和莖葉腐爛等疾病。
我們種植的小麥,小麥在立冬前是紮根時期,這個時期缺肥缺水,會造成小麥根部發育不良。農民有一句俗話:麥出三月雨。這句話告訴人們,小麥在清明節之後缺水缺肥,小麥肯定沒有好收成。
-
7 # 城裡農民10068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相信大家都不莫生,它的意思所指的就是說農民頂著烈日淌著汗水辛勤的勞動才得到餐桌上的食糧。
農民種地總結農作物的習性這是必不可少的思路,農民種地也是一種職業,當然,種地也需要一定的經驗和技術,掌握和了解農作物習性是農民種植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
比如說在陝北黃土高原,種地起碼要掌握這種作物喜歡生長什麼樣的土質,是喜歡向陽地還是散陰地;乾旱的還是潮溼的;播種.施肥.間苗.鋤草,包括收割都是有季節的,該幹啥得幹啥。
人哄地皮,地皮就哄肚皮。這也是老農的口頭語,意思就是說雖然是種地,也是要下功夫的,你要是得過且過哄地皮,它就不會有好的收成,那就地皮哄了人的肚皮,所以說,盤中之餐粒粒辛苦。
順便也多說一句題外話,在毛主席"深挖洞,廣積糧"的時代,曾經一位國務院副總理是掙著工分的農民,充分說明了毛主席對農民的認可,對糧食的重要性。在當今高科技的時代,小編認為糧食還是很重要,再高的科技,工廠造不出來糧食,還得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
8 # 豫東小農
農民肯定有必要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總結農作物的生長習性來總結經驗!以此來總結農作物種植的需肥和需水的規律!
簡單說就是不經過一季種植莊稼的經驗,也許我們真的不知道什麼時候是最好的播種時間?底肥到底上什麼肥料上多少?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什麼時候施肥?什麼時候是最好的噴施農藥的最佳時機?等等問題!也許有人會說我們老農民總結的“莊稼活不用學人家咋著咱咋著”。但是對於我們現代化的農業種植戶來說,這個事只能使用與大田作物!對於經濟作物以及想把產量提高來說的農民來說,還是要立即總結經驗並不斷學習科學種田才是最好的出路!簡單的說我們這裡大蒜種植來說,以前種大蒜的時候我們這裡的老百姓基本上沒有給大蒜噴施過葉面肥以及殺菌劑。由於我在第一年種植大蒜的地塊產量不錯,但是到第二年種植的時候就有一些病害的發生了比如葉枯病,紫葉病。收穫以後的產量不是太高!每畝地2500斤幹蒜,第一年種植的產量在2600斤左右!第三年種植的時候開始給大蒜拌種,並且在年前噴施一遍蕓薹素內酯+生根劑+殺菌劑+磷酸二氫鉀,並且在出苔前和出苔後都噴施一遍!這樣的話大蒜基本上都沒有出現早衰的現象並且蒜稈比較硬,抗倒伏能力比較高!產量也提高了達到了將近2800斤畝產!
-
9 # 種菜姑娘
在種植過程中不斷總結學習還是很有必要的,單就種菜來說,種的好的人肯定是肯下功夫肯琢磨的人,我原來工作的基地有個租大棚的小夥子,在種菜時能夠很好的總結作物的生長習性,不僅菜種的好,錢也掙了不少。
【圖1:我在記錄甜瓜長勢】
他租了二十個日光溫室,主要種黃瓜,有家裡人幫忙一起種,在採收盛期會僱幾個人。黃瓜長得很好價錢也買的很不錯,尤其把冬春茬黃瓜的栽種時間提前10來天差不多一過元旦就定植,這樣春節上市,春季菜少的時候,黃瓜正值盛果期,不愁賣還能賣個好價錢。
他有個本,差不多每天都會記一下,或賣黃瓜的情況,或者黃瓜的長勢,或者天氣情況,以及其他學習心得,透過不斷的總結,知道了黃瓜什麼時候會發病,什麼樣的環境條件最適合黃瓜生長,什麼時候種黃瓜才能賣個好價錢。
【圖2:我在給番茄吊繩】
我也是這樣的,我大學以及碩士學的都是蔬菜種植,但是課本上和實際操作起來還是不一樣的,所以就需要我們反覆總結、驗證,才能不斷提高。舉個簡單的小例子,種植大棚蔬菜都知道覆地膜好,但是定植前覆地膜還是定植後覆地膜呢,其實不同季節種植,這順序是不一樣的,冬、春季可以先覆地膜,能夠提高地溫,夏、秋季就可以先定植再覆蓋地膜,避免地溫過高影響緩苗。
現在獲得知識的渠道比較多,要去偽存真留下有用的還得透過自己的實踐、總結。雖然我們常說“好腦子不如爛筆頭”,可是真能認真執行好的人很少,不要嘲笑種地的人還學什麼知識做什麼總結,真的懂種地,又能講出其中道理的人是很厲害的。
-
10 # 鄉村零點
農民有沒有必要在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總結農作物的生長習性,這有什麼用處?
種植農作物過程中是很有必要記錄下農作物各個生長過程的,現在的農作物的種植方法、時間、季節性病害等是前人總結下來的,雖然沒有太多的文字留下來,可是全都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
種植農作物的過程中總結下來的用處還是很大的,根據上年記錄下來的各種資料,可根據這些資料相比所種農作物各個生長段所需要追加哪種肥料、有可能發生的病蟲害,都可以最大程度上預防因無法及時發現而造成病害的發生。
年復一年這樣仔細記錄下來的各種經驗,可以讓每一個沒有種植農作物經驗的人,更好、更快的撐握農作物的各個時間段所需的各種操作,也可根據在前人所留的各種經驗上更好地改善各種技術、創新從而達到增產、豐產的目的。
-
11 # 宛丘農業高偉
感謝邀請 我認為很有必要 因為農產品價格雖然不是我們所決定的 但如果瞭解農作物的生長過程中有關注意事項 就能實現增產 即便價格不好 增產了不是一樣可以增收嗎 現在提倡科學種田 不光是機械的科學化 現代化 管理的因素也很關鍵 俗話說 人勤地不懶 用心程度不一樣 結出的果實也會不一樣
回覆列表
當然有用,我大概估計你不是種植戶或者種植不久。
不管農產品價格如何,首先你已經種植了,不可能你種了玉米,今年價格低,立馬推倒重新種其它作物!
如果你早知道玉米價格不行,那你根本也不會種。
在這個前提下,越豐收肯定是收益越好的。為什麼各地都有種植能手,為什麼同樣的地,就有產量好的有產量一般的。
凡事都在用心,你既然選擇種植,就要用心種植,瞭解作物習性,植物不會說話但是也有生命,你對它好,它就以產量回報,你對它不管不問,它也破罐子破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