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薇薇安
-
2 # 四季文史
金庸先生去世一週年,你有什麼想說的?
今日是當代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逝世一週年紀念日。讓我們在心中默默為查老先生祈禱,願他泉下仍然留笑,處處快意江湖。
金庸早期在香港跟同事一起創辦《明報》。走上武俠小說路,主要是在報社期間,先期寫連載小說,然後逐步開拓寫作路子。1955年,在《大公報》與梁羽生、陳凡(百劍堂主)開設《三劍樓隨筆》,成為專欄作家。並在同年首次以“金庸”為筆名擬寫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
今天是金庸先生逝世一週年,回憶金庸先生創作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武俠小說精品。他的去世是小說界的重大損失。在這裡我們一起緬懷金庸先生,一起感悟他走過的武俠路。
二、峰頂花開光萬丈,英雄挾雲出海江。說起金庸,你一定知道“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句詩。這句詩是金庸十四部武俠作品首字連線而成的詩。分別是:《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金庸的武俠世界不但有絢麗的大俠決鬥場面,也有浪漫的愛情基調;不但有歷史的穿插,也有寫實的融入;不但有女主的哀怨悲鳴,也有英雄的快意恩仇。
金庸:“武俠小說所繼承的,是中國傳統小說的表現形式,就內容而言,武俠小說和《水滸傳》差不了多少,當然寫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形式是中國的形式,是繼承了中國小說的傳統。”金庸小說,雖然承襲了武俠小說傳統的表現形式,但其實已經超出時空侷限,已經不單單是普通的江湖恩仇和門派鬥爭,金庸小說還融入了歷史、文化、社會等現實主義思想內涵,已然上升到武俠文學的層面。金庸小說還有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白話文,內容不乏含有古詩詞、對聯等韻文,這讓讀者讀起來不吃力,而且還多了聯想想象,給人以更廣闊的思考天地。
三、風骨猶存書千尺,揮就世間不盡事。金庸一生說不完,金庸的武俠小說隻言片語也道不盡他的恢弘。老先生在寫武俠小說的時候,寫的是武俠眾生像,我們在讀的時候,讀的是江湖百態和人情世故。透過金庸先生的筆觸,我們對武俠、對人生也有了很好的再認識。
金庸小說已經走出中國,走出華人圈,在國際上也佔有一席之地,之所以有這麼多人喜愛金庸的武俠小說,只能說明金庸先生的作品豐富多彩,且內涵乾坤。
今日夢迴江湖,讓我們重溫金庸先生的俠肝義膽和精彩人生。
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查先生是著名作家、傑出報人,畢生堅守和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以如椽之筆,書家國情懷,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愛國愛港,擁護“一國兩制”方針,曾參與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籌建工作,殫精竭慮,貢獻智慧。先生赤子丹心,俠肝義膽,其文采風範永為世人景仰。 中國文學網:金庸是一個成功的報業鉅子,更是一個成功的武俠小說創作家。將其定義為一代通俗文學大師是恰如其分的。既然稱做通俗文學大師,還是有必要透過他的小說進行一番文學雅俗觀的論辨。 -
3 # 一覽眾河小
自從黃日華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在大陸大火以後,金庸武俠小說就大大流行起來。可以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伴隨了許多七零後、八零後、九零後的學生時代,金庸先生的大名也到了家喻戶曉的地步。
去年的今天,金庸先生不幸離世,自古龍先生、梁羽生先生辭世後,武俠小說領域再失一位宗師巨匠,武俠小說的盛況怕是再難重現了。
我是從小學開始讀金庸作品的,小時候就喜歡看武打電視劇,那時候,最早的《射鵰英雄傳》已經播放過去了十幾年,我最早看的金庸武俠劇應該是馬景濤版的《倚天屠龍記》,後來古天樂版《神鵰俠侶》,黃日華版《天龍八部》,陳小春版《鹿鼎記》等經典武俠劇相繼播出,著實過了一把武俠癮。不過看了小說原著以後,覺得小說原著更加精彩。
金庸先生許多武俠小說篇幅宏大,人物眾多,事件複雜,電視劇拍得再好,也無法重現書中的宏大場面,所以當我讀了小說以後,感覺太過癮了,很多部小說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這個精神貫穿金庸作品始終。第一部《書劍恩仇錄》,陳家洛雖然是一個不討喜的男主角,但是在履行這個精神上並不含糊,甚至為了反抗乾隆,他犧牲了自己心愛的香香公主,被讀者所詬病,但是在民族大義上是不虧的。體現這一精神最明顯的就是郭靖、喬峰,郭靖為了抵抗元蒙入侵,主動鎮守襄陽,幾十年如一日,直到襄陽城失守,跟妻子兒子一起戰死疆場。喬峰雖然是契丹人,但是為了遼宋百姓安康,用武力脅迫遼主退兵,最後自盡謝罪。甚至說起來,叛逆少年楊過在郭靖感化下也成為一代神鵰大俠,後來他飛石打死元蒙皇帝蒙哥,為大宋爭取了一段時間的和平。哪怕是小混混出身的韋小寶,他一生所作的事情也是主觀為自己,客觀為了國家人民,不管是平復三蕃還是征服葛爾丹還有擊退沙俄,韋小寶都發揮了巨大作用。俠義精神貫穿了金庸的所有作品,為國為民這個主題永遠不會過時。
另一個著重想說一下的是金庸武俠中的寬恕精神,這一點可能很多人會忽視,但是這一點在金庸多部武俠作品裡都有體現。
開始的時候,寬恕精神體現的不明顯。比如前兩部作品中,《書劍恩仇錄》裡的張召重,《碧血劍》裡的玉真子,都是徹頭徹尾的反派人物。他倆本來一個是武當派弟子,一個是鐵劍門高足,都是名門正派出身,但是心術不正,逐漸走向了不歸路,跟師門的正派師兄多有衝突。但是面對走向歪路的師弟,他們的師兄開始時候總是心存寬恕,多次饒恕他們性命。沒想到後面他們作惡越來越厲害,甚至威脅到師兄們的性命。雖說最後的結局是死於非命,但是比起他們做的惡來,真算不了什麼。
到了《射鵰英雄傳》裡面,寬恕主題愈發凸顯。西毒歐陽鋒心狠手辣,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他跟洪七公比武不成,就暗算洪七公,想置洪七公於死地,但是洪七公後面卻屢屢救他。後來歐陽鋒殺死了郭靖的五位師父,郭靖也沒有找他報仇。歐陽鋒雖然最後練九陰真經練瘋了,但是武功更厲害了,又多活了二十年。射鵰裡還有一個大反派裘千仞,他就更壞了,為了消耗競爭對手功力,他居然暗算一個小嬰兒。金人入侵,他為了榮華富貴就投靠金人做漢奸。最後裘千仞結局如何呢,他投奔到一燈大師門下,出家懺悔了事。
像其他作品裡,惡人沒有得到應有懲罰的設計比比皆是,比如《連城訣》裡的花鐵幹,《俠客行》裡的石中玉,《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博、丁春秋等等。而把寬恕精神發揮到極致的,當屬《倚天屠龍記》。
曾經有一種說法,說倚天的主角張無忌跟金庸先生比較像,而倚天整篇都講的是寬恕。首先看主角張無忌的人設,那就是一等一的好人,普天之下難以找到像張無忌這般的好人了。
從張無忌的成長經歷來看,他其實很容易成為憤世嫉俗的瘋子:小時候爹媽被人活活逼死,自己身中玄冥神掌,忍受了多年的寒毒折磨,為了求醫問藥漂泊江海,多次被人欺騙陷害,多次遭遇恩將仇報,如果不是主角光環,早就死八百回了。一般人經歷這些,就算不會變成惡人,起碼也會像楊過一樣偏激,但是張無忌沒有,他比世俗間那些所謂的好人還要更加的白月光。
張無忌長大以後,神功無敵,但他並沒有想過要去報復誰,反而一心想著如何救人。面對逼死他父母的五大門派,他屢屢施加援手,救他們於水火。面對玄冥二老,他雖然曾經痛扁兩人,但是並沒有要他們性命。面對曾經害他跌落懸崖的朱九真等人,他也沒有絲毫打擊報復的念頭。張無忌就是這麼的善良忠厚,簡直讓人有些不敢相信。
除了張無忌,倚天另一個關鍵人物謝遜的主題也是寬恕。當年他全家被師父成昆殘害,謝遜為了逼成昆現身,他四處殺人,留下成昆名字,在江湖上掀起了腥風血雨,無數人對他恨之入骨,就跟他恨成昆一樣。最後他跟成昆決鬥,打瞎了成昆雙眼,廢了他武功,卻依然留著成昆性命。而後他自己自廢武功,主動接受江湖好漢的懲罰,只要有誰想報仇,都可以直接一刀殺了他,但是那些死掉親友的江湖好漢看他已經成為一個廢人,而且也是成昆的受害者,就沒有一個忍心動手。最後謝遜在少林寺出家,成為一代高僧。
張無忌和謝遜是義子義父的關係,是《倚天屠龍記》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們的人生都是在磨難和寬恕中度過,整個《倚天屠龍記》的主題不言而喻。
從寬恕這個主題可以看出來,金庸先生雖然是接受傳統儒家思想長大的,但是他內心的思想核心更加偏佛系。儒家聖人孔子曾說過:“何以報德?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孔聖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做人沒必要太善良,別人對你好你要感恩,別人如果對你不好,你就應該反擊,沒必要慣著他。這也是大部分人正常的世界觀。
然而,在金庸武俠作品裡,卻沒有這種思想,金庸的主題思想是無原則的寬恕。金庸武俠裡壞人形象很多,而且壞的各種各樣,甚至還有些大奸大惡之輩,然而,很多壞人並沒有得到應有的下場,想想那些被壞人殘害的好人,就會一種心塞的彆扭之感。金庸先生何以如此喜歡善待惡人,我們現在恐怕也無法知道了,但這的確是金庸先生武俠的主題之一。對於這樣的主題,我是不以為然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
-
4 # 唐風宋月
毫不誇張的說,金庸先生就是我的指路明燈。
我出生在西北邊陲一個貧瘠的小山村,交通落後,經濟落後,關鍵是文化落後,村裡沒幾個識字的,我爸算一個,讀過老高中,沒考上大學,於是就務了農。但是家裡沒有書,他總是給我講故事,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故事。
上了學,我總喜歡去租書店看書,因為讀書索然無味,我也學不進書本知識,是名副其實的差生,唯一支援我能夠讀下去的就是看閒書。但是我們租書店裡的閒書亂七八糟,也不知道寫了些什麼玩意,我總奇怪這幫寫書的腦袋被驢踢過。
最初接觸的武俠小說是臥龍生柳殘陽,還有金庸新全庸啥的,我就想金庸也是浪得虛名,寫的都是啥玩意兒。
直到高中一年級,我才接觸到第一本金庸小說,鹿鼎記,那是1995年。看完之後熱淚盈眶,真有歎為觀止的感覺。後來陸續接觸了其他十幾本。我從金庸小說裡體會到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心嚮往之。
讀完中學讀大學,讀完大學漂泊江湖,後來參加工作,一有閒暇,我就看金庸,後來在論壇寫字,也是從解讀金庸武俠開始的。
金庸構建了一個烏托邦的武俠世界,這個世界成為所有年輕人的夢中桃源。他赤裸裸的揭示了人性,又給人希望和光明,好人必將戰勝壞人,正義必將戰勝邪惡,讓人相信這個世界,又保持警惕和小心。
我從後臺看了一下,我的讀者的主要群體就是三十歲到五十歲的人,這個年齡段的人幾乎都被金庸薰陶過,影響過,感動過。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一曲碧海潮聲曲,百年笑傲江湖人,與諸君共眠。
-
5 # 遇見涼州
時間過的好快,金庸大師已走一年!深秋涼夜,思緒萬千。
打開了手機中的《滄海一聲笑》,音樂入耳,閉目靜聽。楊過、喬峰、令狐沖一個個俠客再現眼前.......
最早認識金庸先生是五年級的時候,一次在同學的書包了翻到了一本《射鵰英雄傳》,我威脅他說不讓我看就去告訴老師。
那一夜痴迷,作業都忘了做。從此我就走進了武俠的世界,一發不可收拾。
《笑傲江湖》、《神鵰俠侶》、《天龍八部》、《書劍恩仇錄》.......正版,盜版,一邊兩邊,讀的津津有味,夢的天花亂墜。
放學後,拿著自制的木頭刀劍,披著姐姐的圍巾,和小夥伴們上山跋屲,進林沖殺,比武功,對內力,玩的不亦樂乎。
現在,我的藏書中三分之一還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不時還會拿下來翻一翻,問一問江湖的味道,滿滿的回憶。
想想金庸先生出生在書香世家,從小飽讀詩書,成長過程中歷經戰亂、國破家亡,經歷了人生各種悲歡離合,人世沉浮。後來到香港,辦報紙,興國學,寫出了永恆的武俠經典,這就是傳奇的人生。
為什麼說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是文學經典呢?因為在他的江湖世界中,武學在俠客們的成長中慢慢有了古代哲學的思想。
金庸先生創造了功夫的科幻想象,在我們的心裡和鏡頭讓功夫有了詩情畫意。
金庸先生筆下那些行俠仗義,保家衛國的俠義精神在我們心中種下了匡扶正義、嚮往自由的種子,深深的影響著我們的精神世界,先生辭逝,俠風永存!
-
6 # 愛看花開從不摘
人世中自由坎坷也出奇遇,然善惡到頭終有報。這大體是“金庸”先生的主題,同時穿插著師兄妹不會有好下場的小任性,痴情女多遇無情漢的小悲劇,以及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正統思想。小說中自是寫出了人情冷暖和世間殘忍,同時也給低谷中的善良以希望,“俠之大者”還是金聖人啊……
人終有一死,無論乞丐還是皇帝,但丐幫中人有喬峰大俠,千年之中也有無數的無名天子,想金先生“查良鏞”在中國文學史上這一筆想是無人能抹去了,百年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畢竟會讓武術書迷繼續懷念這位終年94歲的文壇高人!
-
7 # 舊事舊人歷史說
悼金庸:回望射鵰處,白馬嘯西風。
十九讀金庸,合書恨晚逢。
回望射鵰處,白馬嘯西風。
——《悼金庸》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間,金庸先生已經去世一年了。從去年1月初截至今年10月月初。金庸先生寫的長短篇武俠小說,除《鹿鼎記》以外我已全部拜讀。當真是望洋興嘆,歎為觀止啊!
金庸先生的去世,是華語文壇的一個巨大損失。金庸先生是現代通俗小說的集大成者,他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小說的優良品質又加上了西方小說的優點,將西方的敘事,中國的抒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雖然武俠小說一直是通俗題材,並不能上精英文學的大堂。但不可否認的是,金庸小說裡面所蘊含的文化素養,絕對不亞於任何一部正統精英文學小說中的文化含量。
自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後,中國的精英文學便處於萎縮狀態,但是中國內陸的傳統通俗文學並沒有隨著精英文學的陣地的萎縮而佔據主導地位,反而中國內陸的通俗文學,自從張恨水以後,幾乎都銷聲匿跡了。而在中國的香港,以金庸先生為代表的武俠小說派扛起了中國通俗文學的旗幟。
隨著金庸先生的去世,中國通俗小說的最後一位巨匠也和廣大的中途小說迷們說再見了!雖然近些年來網路文學以不可阻擋的勢頭,蓬勃發展著,但是網路文學並不等同於通俗文學。坦率的說,現在大多數網路文學是十分的通俗,但是他們的俗,是低俗,媚俗,惡俗跟中國傳統的通俗文學,根本就不是一個概念。
嚴肅文學的陣地,隨著五六十年代那一批作家的老去日益萎縮,通俗文學的旗幟隨著金庸先生的去世而倒下。網路文學和知媒體文學究竟能不能扛起中國文學的旗幟?還未可知,就以現在網路文學和知媒體,文學的質量而論,前景堪憂!
-
8 # 百歲計劃愁無影
金庸去世,文壇少了一個巨星。
他打造了“武俠王國”,更扛起了中國通俗小說的旗幟。《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鹿鼎記》......一部部作品,走向電影電視銀幕。金庸的成功,為當代小說創作樹起了標杆。
金庸走了,我們該怎麼辦?
我們要為金庸建一個文學館,展覽他的小說和影視作品,開展金庸作品探討。讓後人緬懷他,學習他,讓中國通俗小說發揚光大。我們要打造更多的金庸文化產品,讓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讓文化產生更多的價值。
我們要借金庸文化現象,延伸推廣更多的先進文化,豐富人民生活,助力社會發展。
金庸走了,我們期待出現下一個“金庸”。只有人才層出不窮,只有好的作品不斷出現,才能讓人類的精神食糧越來越富有。寫出鉅著,產生巨大的文學效益、社會效益,讓文學發揚光大,這才是最重要的。
總之,我想說:金庸永遠留在了他的作品裡,留在了廣大讀者的心裡。他對通俗文學所作的巨大貢獻永不磨滅。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成就了金庸,金庸的作品也必定會影響和成就更多人。
回覆列表
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享年94歲。
金庸先生曾說,他只是個講故事的人。
的確,金庸先生筆下的江湖,快意恩仇,念痴情,蕩清波。最終,成就了他在我們心目中的地位。
這個時代需要好故事,給我們更多的想象和希望!
最喜歡的還是比如《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鹿鼎記》等,每一部作品都是百看不厭!而且每次拜讀都有不同感受
而且在不同年齡階段,都會品讀出不同的味道!這是非常難得的!
有人曾讚譽:“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展現充滿魅力的武俠世界,那是神秘的世界,所以故事好看了,韻味也悠長了,也讓人生豐厚了。
在這一週年之極,我們懷念金庸先生!感恩他的作品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永遠無人取代的留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