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寶鑑

    “曹丕只是想把利益最大化,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啥都沒撈著。”假如聯合蜀國去打東吳,東吳滅後,蜀國就是他的敵對勢力。假如和東吳聯手滅了蜀國,那麼最終東吳就是強大的對手。肯定有一定威脅。假如在中間打的話,單純的蜀國或者東吳曹肯定都不是強大魏國的對手?勢必兩國又會聯合起來共同抗魏,吃虧的還是魏國。所以曹丕的想法應該是坐山觀虎鬥,等蜀國和東吳兩敗俱傷的時候坐收漁人之利。結果最後的結局超出了曹丕的預料,結果錯失良機️️️話醜理不醜

  • 2 # 香茗史館

    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之後,劉備為重奪荊州,並未關羽報仇,於章武元年(221年)率兵伐吳,夷陵之戰爆發。事實上,就在蜀漢和東吳爆發戰爭之際,侍中劉曄便曾建議曹丕趁機南下攻打建業,和蜀漢瓜分東吳,那麼曹丕為何沒有采納呢?我認為主要是形勢不允許。

    內部形勢:曹魏剛剛經歷大動盪,內部並不穩定

    就在夷陵之戰爆發的前一年,即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逝,曹丕即位魏王。同年十月,曹丕迫使漢獻帝禪位,篡漢稱帝,是為魏文帝,漢朝至此徹底滅亡。連續發生兩件關乎曹魏存亡的大事件,可想而知當時曹魏內部的動盪,這種情況下,曹丕必須首先穩定內部。

    △曹操於前一年剛剛去世

    首先,曹丕被曹操立為繼承人並非一帆風順,雖然曹昂、曹衝兩大對手先後去世,但曹丕和曹植之間還是發生了劇烈衝突。由於曹操曾一度猶豫不決,導致曹丕和曹植身邊均形成了一股極強的勢力,當時擁護曹丕的有賈詡、崔琰、司馬懿、陳群、桓階、邢頤、吳質等人,而擁護曹植的也有丁儀、丁廙、楊修、孔桂、楊俊、賈逵、邯鄲淳等人。即使在曹丕已經被立為世子之時,魏諷還曾密謀過刺殺曹丕,可見當時鬥爭之激烈。

    其次,雖然自東漢末年以來漢朝已經名存實亡,雖然經過曹操曾大肆打壓甚至捕殺過漢朝重臣,但此時的曹魏內部卻仍然不乏忠於漢室的重臣,這些人雖然迫於壓力不得不接受現實,但心中卻難免會有怨言。

    正是由於以上兩個因素,曹丕的皇位實際上並不穩固,正如《晉書宣帝紀》所載“魏武薨於洛陽,朝野危懼”,臧霸所部和青州兵擅自離去便是一個很危險的訊號,直到將軍內主要骨幹全部替換成曹仁、曹休、曹真、夏侯尚,曹丕這才等於坐穩了位置。

    △臧霸的離去就是個很危險的訊號

    曹丕繼位之後,先是改革官制和選拔機制,緩和與士族之間的關係,另一方面則透過設立中書省,進一步集中皇權,並對曹氏宗族勢力進行了嚴格限制。而這一切,都是為了穩定內部、坐穩皇位。

    外部形勢:曹魏不會與任何一方聯手,夷陵之戰結束得太過迅速

    大部分認為曹丕放棄攻打東吳乃是錯失良機,我並不這麼認為,曹魏在夷陵之戰所處的位置極為尷尬,不但沒有辦法與雙方任何一方聯手,而且夷陵之戰的結束得太過迅速,也導致其根本來不及應對。

    △曹丕和劉備沒有合作基礎

    1、曹魏與蜀漢沒有合作基礎。劉曄建議曹丕聯合蜀漢共分東吳,主要源於蜀漢乃是三方中最弱的一個,即使蜀漢吞併掉東吳一部分,也根本無力抗衡曹魏,這顯然是有利於曹魏的。然而,這個提議卻並不現實,原因在於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曹丕接受禪位應為正統,但劉備卻擁有漢室宗親的身份,且雙方均已漢室繼承人的身份自居,這導致雙方都不承認對方的地位,互相稱其為“反賊”,這種兩帝並存的局面在三國之前是從未出現過的,而這種局面已經使得曹魏和蜀漢失去了合作基礎。

    △孫權主動稱臣導致曹魏沒有進兵藉口

    2、曹魏沒有進攻東吳的藉口。早在曹操時期,孫權便已經向曹操稱臣,曹丕繼位稱帝之後,孫權依然主動稱臣。在梁地並存的情況下,孫權的態度本就恨重要,孫權能夠主動稱臣,曹丕自然是極為高興的,這一時期曹魏與東吳的關係顯然要比蜀漢更為親近。雖然東吳實際上處於獨立狀態,但名義上畢竟還是曹魏的臣子,在敵人進攻自己臣子的時候,曹魏非但不去幫忙,反倒進攻臣子,非但於理不合,且師出無名。

    3、兵力調動困難,應對時間有限。從建安十六年(211年)開始,曹軍主力便來回折返於孫權和馬超兩線,尤其是漢中之戰後,曹魏主力便一直駐紮在陳倉、長安一線,曹操發喪之後夏侯尚又帶著中原之兵護送曹操靈柩返回鄴城安葬,曹丕就算想要進攻孫權,“西兵東調、北師南來”,短時間內抽調大軍也並不容易,貿然興兵伐吳顯然不太理智。而且,夷陵之戰在蜀漢章武二年(曹魏黃初三年,222年)正月至六月間,蜀漢和東吳一直處於相持階段,直到火燒連營的出現,劉備迅速戰敗,雙方決戰的時間實在太過短暫,根本沒有給曹丕反應的時間。

    △曹丕根本沒料到夷陵之戰結束的如此迅速

    綜上所述,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曹丕沒有趁機南下並非坐失良機,而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之後的結果。不過,曹丕也並非沒有準備,他在長江中下游已經屯集了兵力,因而在夷陵之戰結束,東吳主力尚未返回,且孫權再度反叛的情況下,魏國兵分三路立即對東吳展開了進攻,先後擊敗孫盛、大破呂範、火燒諸葛瑾,幾乎攻下降臨,若不是魏軍突然爆發瘟疫,恐怕東吳已經危險了。而這也是東吳沒有追擊蜀漢,反而跑去求和的原因。

  • 3 # 一壺清茗品春秋

    在劉備與孫權爆發夷陵之戰時,曹丕剛剛透過禪讓篡奪了漢朝王權,建立了魏國。雖然在曹操在世的時候,就完全掌握了朝政,與完全具備了篡權自立為帝的條件,也透過各種手段剷除像荀彧、崔琰等忠於漢朝或反對自己稱王計程車人。但是在曹丕稱帝時,仍然有許多心念漢朝的大臣。比如當時官僚最高位上的華歆、陳群在曹丕即位時就表現得不那麼高興。為此,兩人受到曹丕的怪罪,陳群不得不辯解說自己本來是漢朝的臣下,這樣的時候心裡就是再高興也不能表露在臉上。這也是陳群等官僚複雜心情的一種流露,雖然漢王朝早已名存實亡,但一旦它的滅亡成為現實時從心理上還是不能完全接受。出身四世三公的老臣楊彪更是不願效力於曹丕,曹丕想任他為官,他固辭不應。所以,曹丕當務之急不是要從中取利,而是要趁蜀國、吳國交戰,無暇北顧之機,儘快穩定政局,鞏固自己的勢力。另一方面,由於曹丕篡漢,與自稱繼承漢朝正統的蜀漢在法理上是敵對關係,沒有調和可能。在這方面吳國有較大的主動權,特別是孫權更是主動向曹丕稱臣。這時孫權對曹丕的姿態非常低,在魏國索要象牙、孔雀、犀牛角的貢品的無理需求時,也都盡力滿足,即使面對要孫權派太子做人質的時候,也只是找理由推脫,不敢斷言拒絕。這對於剛剛繼位的曹丕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他樹立皇帝威望的需求。但是曹丕也明白如何在東吳稱臣的時候與其聯合進攻蜀國,只能對東吳有利,因此他就按兵不動,但是他畢竟對東吳非常忌憚,害怕東吳逐漸做大。在夷陵之戰後,藉口索要孫權太子做人質,兵發三路伐吳,但卻已經喪失了最佳時期。

  • 4 # 神鵰小侶

    因為此時東吳已經向曹魏稱臣簽署了協議,並拍世子到魏國為質,曹丕忙著整頓宗室打擊兄弟,所以錯失了伐吳的時機!

  • 5 # 人者仁義也

    這個問題值得說一下。首先我們需要關注的是蜀漢和東吳發生戰爭的時間是公元221年七月到222年六月,時間長達一年。就在前一年220年曹操在鄴城去世,而曹丕繼承魏王王位,進而在十月接受漢獻帝的禪讓,建立曹魏王朝。曹魏的王朝剛剛建立,曹丕也有足夠的時間處理內務,而且就在當時謀臣劉曄強烈要求曹丕攻打吳國,他分析道:如今天下的精華我們中原佔據了八分,而蜀漢和東吳各自只佔領一分,如今劉備攻打東吳正是一個好機會攻打東吳,一旦孫吳滅亡,那麼蜀漢的滅亡也近在咫尺。那麼是什麼阻擋了曹丕的步伐。

    轉眼就到了221年五月,就在蜀漢和東吳還沒有打起來的兩個月前,曹魏的涼州就已經發生內亂

    《資治通鑑》記載:

    以安定太守鄒岐為涼州刺史,西平麴演結旁郡作亂以拒岐。張掖張進執太守杜通,酒泉黃華不受太守辛機,皆自稱太守以應演。武威三種胡復叛。武威太守毋丘興告急於金城太守、護羌校尉扶風蘇則,則將救之,郡人皆以為賊勢方盛,宜須大軍。

    涼州的麴演發動叛亂抗拒鄒岐,而且張掖郡,酒泉郡都發生叛亂響應麴演,武威郡的胡人照樣造反,基本上涼州又陷入戰火中,這場叛亂最後在郝昭、魏平,蘇則的鎮壓下消滅。但是到了第二年,關中的鄭甘,王然造反,鄭甘隨後被曹仁鎮壓。但是這又引發西北的相繼叛亂。

    隨後涼州盧水胡在酋長治元多的帶領下再次叛亂,曹丕派張既和護軍夏侯儒、將軍費曜前去平定叛亂,盧水胡被鎮壓下去,但是隨後西平的麴光又起兵造反,最後是張既設計殺死。這才平定了西北的局勢。

    此刻曹魏北部的鮮卑人也是蠢蠢欲動,當時的鮮卑的小部落首領軻比能崛起,從雲中、五原一直往東直到遼水都是鮮卑的地盤,當時中原的背叛者常常逃亡鮮卑,而且開始侵擾曹魏的邊疆,曹丕派田豫和牽招前去護衛邊疆。

    中原地區的疫病的大爆發使得曹魏元氣還未恢復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中原爆發了大瘟疫,這場大瘟疫直接使得中原的元氣大傷,而且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就是死於這場瘟疫。漢末的醫學家張仲景在《傷寒論》的序言就講過自己家族的情況,自己家族有兩百多人,在漢末死亡了三分之二,而且其中傷寒病就佔了十之七八。而《續漢書》也記載了:

    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 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

    而夷陵之戰爆發時離當時的瘟疫並不久,也就四年而已。

    最後就是曹丕自己的優柔寡斷了,他完全沒有做好戰爭的準備,而且顯得極其猶豫,使得曹丕錯過了最好的發動戰爭的時期。

  • 6 # Z先生評說歷史

    因為在曹丕的眼中“按兵不動”才是利益最大化的選擇。

    無論我們作出怎樣的假設,都不能取代當事人在他們那個歷史背景下所做的選擇。畢竟,歷史是真實發生的,而假設就算論據非常充分,也只是一種可能。

    首先我們必須明確一點,就是曹丕稱帝,建立曹魏的目的肯定是想統一天下,當一個帝王的,所以說,他所有的選擇都是為了自己的最終目的。

    蜀漢和東吳發生夷陵之戰的時候曹丕是怎麼想的呢?“坐山觀虎鬥”、“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思想佔據了曹丕的腦子。其實這不無道理,按理說三國鼎立時當屬曹魏的實力最強大,蜀漢對東吳發動進攻,兩者的實力相差不多,打下來就算有一方獲得了勝利,肯定也是損耗不小,曹魏就可以出來收拾殘局了。曹丕隱隱擔憂如果自己出手,會不會促使蜀漢與東吳的再一次聯盟。赤壁之戰的失敗還在眼前,曹丕不得不對此有所擔憂。雖然現在蜀漢和東吳看似勢同水火,因為荊州的問題大打出手,但如果曹魏此時插手進來,誰能保證兩方不會再一次聯手把矛頭指向曹魏呢?而且,劉備就這麼放心大膽的對東吳發動戰爭,難道沒有後手嗎?曹丕個人性格使然。曹丕代漢而立,需要天下的認可,他個人臉面比較薄。這個時候,蜀漢與東吳打起來,他如果有所動作,也不可能同時對這兩個勢力發起進攻,必須選擇一方,蜀漢防備的比較好,東吳也是最佳選擇,可是壞就壞在夷陵之戰發生之前,東吳已經向曹魏稱了臣,承認了曹丕的帝位,這個時候,你說,曹丕還好意思對東吳下手嗎?

    所以說,曹丕沒有在夷陵之戰的時候有所動作,我們也不能完全說是他愚蠢的失誤,畢竟,在那種環境下,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考慮。

  • 7 # Mer86

    沒什麼特殊原因,曹丕當時認為名分比渾水摸魚更重要。

    一、名分之爭

    關羽被殺後,孫劉聯盟事實上瓦解。此後的兩年時間,曹丕和劉備先後稱帝,且都說自己是正統。於是在當時的中華大地上,就出現了兩個皇帝——魏帝曹丕和漢帝劉備。

    至於孫權,他沒稱帝,也沒稱王,他的名號仍然是“漢驃騎將軍”。

    注意,孫權當時的這個官職,是東漢的驃騎將軍,他在名義上仍然奉漢獻帝為主君。他並不承認曹丕和劉備的皇帝身份。

    也就是說,孫權當時是個黑戶,而且還是個有實力的黑戶。曹劉兩方不管誰拉攏他,誰就能向天下昭示,自己才是正統皇帝,而對面的那個則是僭越稱帝的賊人。

    二、孫權請降

    我們知道,孫劉聯盟破裂,關羽被殺,劉備是不可能跟孫權和解的。而劉備據益州,易守難攻,並不怕曹丕主動攻他。他可以專心的對付孫權。

    劉備的這種地利優勢,孫權沒有。他受到魏漢的雙重夾擊,且孫劉大戰在即,此時孫權萬萬不能再得罪曹丕。所以,孫權在關鍵時刻就投降了曹丕。

    三、為什麼不打孫權?

    前面說了,曹丕很看重孫權的投降,因為只要孫權投降,即便只是名義上的假投降,這對他曹丕來說,也都是政治上的巨大勝利。

    所以,當孫權的使者來到洛陽後,曹丕很是心動,想也沒多想就接受了投降。

    期間,謀士劉曄(漢室宗親)反覆勸曹丕不要接受投降,他認為:孫權動機不純,現在害怕受夾擊來投降,必然不是心悅誠服的歸順。既如此,為什麼要接受呢。並且劉曄還大膽的預測,如今蜀吳兩國結仇,這正是我們大魏藉機漁利的好時機!先滅孫權,孤立劉備,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

    吳絕在江、漢之表,無內臣之心久矣。陛下雖齊德有虞,然醜虜之性,未有所感。因難求臣,必難信也。彼必外迫內困,然後發此使耳,可因其窮,襲而取之。《三國志·劉曄傳》

    按理來說,劉曄的建議是可行的。因為曹操當年無法消滅孫劉,就是兩人報團聯手跟曹操對抗。現在孫劉鬧掰,這可是十幾年難得一遇的好機會。

    天上掉餡餅,不撿豈不是可惜?

    然而,曹丕對劉曄的想法卻不認同,否定了他的建議。

    曹丕認為,我現在最缺的是名分,要利用名分證明自己取代漢獻帝的合法性。現在孫權既然來向我投誠的,我就得把握機會,如不然,以後天下誰還服我?

    帝曰:"人稱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來者心,必以為懼,其殆不可!——《傅子》

    劉曄見自己說不動曹丕,就再勸道:機會不可失!現在只要我們攻吳,劉備如果知道我們要出兵攻打孫權,那他肯定樂見其成,正好可以一起胖揍孫權。只要滅了孫權,劉備僅一州之地,滅亡只是問題。

    可惜,曹丕還是不聽,他最終接受了孫權的投誠,而且決定封孫權為吳王。

    帝不聽,遂受吳降,即拜權為吳王。——《傅子》

    待這一系列封賞完成後,東吳改旗易幟,名義上變成了“魏土”。而在當時的漢地十三州中,不服王化之地,就只剩下劉備的益州一處了。

    這個結果,就是曹丕想要的結果。如果僅從這個結果來說,曹丕的目的達到了。

    所以曹丕為何不打孫權?答案就是:當時曹丕篡漢稱帝,非常不自信,很看重名分。孫權的請降給了曹丕最想要的名分。他權衡利弊,認為名分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就沒有渾水摸魚打孫權。

    四、為什麼不打蜀漢?

    其實這個問題,曹丕問過劉曄的意見。

    (曹丕問劉曄)孤何不且受吳降,而襲蜀之後乎?——《傅子》

    曹丕當時問劉曄:孫權來降,我不想因為打他而失了天下民心。現在我想打劉備,你認為是否可行?

    劉曄直接說道:劉備離我們遠,孫權離我們很近。而且現在是劉備想打孫權,不是孫權想跟劉備打。如果劉備聽說我們去打他,他就不打孫權了,孫權也有可能幫劉備。但我們打孫權就不一樣了,因為劉備打孫權是必然的,只要我們趁機行動,劉備一定不會去救孫權。

    (劉曄)對曰:"蜀遠吳近,又聞中國伐之,便還軍,不能止也。今備已怒,故興兵擊吳,聞我伐吳,知吳必亡,必喜而進與我爭割吳地,必不改計抑怒救吳,必然之勢也。——《傅子》

    最後,曹丕採納了劉曄前半段的建議,但沒采納打孫權的建議。於是,他就沒打劉備。

    五、誰對誰錯?

    從最終結果來說,是曹丕錯了。因為從後來發生的事情來看,孫權就是一場假投降,打退劉備之後,他就跟曹丕鬧掰了。

    曹丕想要名份,但孫權做的絕,他連名份都不給曹丕,把曹丕被騙得很徹底。而曹丕在一怒之下發動了南征,敗的很慘。

    就在曹丕南征前,劉曄勸他不要打孫權。因為時機已過,現在沒機會了,可惜曹丕還是沒聽他的意見。

    備軍敗退,吳禮敬轉廢,帝欲興眾伐之,曄以為"彼新得志,上下齊心,而阻帶江湖,必難倉卒。"帝不聽。——《三國志·劉曄傳》

    六、總結

    總的來說,曹丕沒有在夷陵之戰期間渾水摸魚打孫劉,沒別的特殊原因,就是因為他認為名分很重要。以他的智商來說,他肯定知道孫權只是暫時的委曲求全。但是,他當時是新君繼位,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所以他在權衡利弊後,就做出了在後來人看來極為不明智的決定。

    他這就是犯了典型的分不清楚問題的重點何在的毛病。

    至於不打劉備,是因為蜀地遙遠,打劉備會得不償失。

  • 8 # 路遙lgy

    問題所說的蜀漢與東吳的戰爭,應該是公元221年7月,劉備在成都稱帝三個月以後,發起了東征,史稱“夷陵之戰”。

    有人說,劉備起兵攻打東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這只是一個藉口而已,關羽丟了荊州以後,劉備失去了最重要的戰略支撐,圖謀中原的戰略灰飛煙滅,劉備不甘心,重新拿回荊州失地,才是劉備的目的。

    劉備在公元222年,才於東吳軍對峙與猇亭(現在的湖北巴東)。到了八月,劉備被東吳陸遜打敗,敗回白帝城。一年的時間裡,蜀漢與東吳在打仗,而魏國曹丕一點動靜沒有,為什麼呢?

    首先,曹丕是公元220年10月,在曹操去世後稱帝的,221年,劉備出兵討伐吳國時,曹丕由於是逼迫漢獻帝禪位的,屬於篡權。新政權需要穩定,捋順政治關係,不適合起兵出征。

    其次,曹丕一建立魏國稱帝,東吳孫權就表示願意順服魏國,曹丕封孫權為吳王,孫權在武昌稱王。蜀漢與東吳的戰爭是在江南一帶,曹魏的軍隊難以到達江南。所以曹丕不會攻打吳國。

    第三,劉備出兵討伐東吳,並不是如《三國演義》裡說的,七十五萬部隊,傾國之力。劉備帶的部隊,包括少數民族的合在一起大約就是五萬左右。留守漢中的魏延有重兵在手,提防魏國的進攻。所以曹丕也考慮到政權的穩定,加上劉備當時是實力最鼎盛的時候,不敢輕易攻打蜀國。

    夷陵之戰後,東吳陸遜立即退兵,就是防止曹軍偷襲的。而且,東吳馬上派人去白帝城與劉備修好。由此可見,當時曹丕也只能坐山觀虎鬥,讓蜀漢與東吳打得兩敗俱傷了。或許他一出兵,蜀漢與東吳又合兵一處,一致對魏國開戰了。

  • 9 # 胖哥侃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逆向思維的想一下,劉備為什麼敢於對東吳發動戰爭。

    劉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或許是因為身邊的能人太多,劉備在三國君主中表現的一直很是平庸。但事實上,劉備能從草根階級,混成了蜀漢皇帝,可以說是三國君主中階層跨越最大的,所以劉備的能力是毋庸置疑。那麼他主動對東吳發動戰爭時,肯定要考慮如果北魏的曹丕趁機攻打我怎麼辦?弄清楚劉備的思路,那麼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劉備為什麼敢於主動挑起戰爭呢?

    第一,乘勝之威

    蜀漢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勝利。而這是曹操生平僅次於赤壁之戰的一場大敗。甚至曹魏在這場戰爭中的損失比赤壁之戰中的損失還要巨大。此役中,曹操陣亡了心腹大將夏侯淵,趙顒等。其他低階將領和士兵更是死傷無數。最後曹操親自提領數十萬大軍來救援,也僅僅救出了陷入重圍大將張合。諸葛亮曾這樣評價這場戰爭:"及至孟德,以其譎勝之力,舉數十萬之師,救張郃於陽平,勢窮慮悔,僅能自脫,辱其鋒銳之眾,遂喪漢中之地。" 可以說這一仗打得魏國毫無脾氣,作為防守一方,佔盡優勢的情況下仍然打了敗仗,並且丟掉了漢中的大片土地城池。漢中之戰發生在公元217年-219年。而僅僅兩年後,稍作休整的劉備就發動了對東吳的戰爭,這時候魏國的軍隊還沒從失敗中緩過氣來。

    第二,曹操新死

    劉備敢於發動戰爭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曹魏的主心骨和奠基人曹操死了。公元220年,一代梟雄曹操病逝在洛陽。曹丕雖然不是個草包,但能力絕對抵不上他的父親曹操。況且曹操新死,曹丕急於快速消化從父親那裡繼承來的權力和位置,整治曾經和自己爭奪繼承人的兄弟們,就更加無暇東顧了。

    當然,對於曹丕沒有趁火打劫的原因其實魏國方面也有考量。

    吳國和蜀國此前一直是同盟關係,如果吳蜀交鋒,曹魏也來插上一腳,說不定劉備就不和大舅哥孫權打了,兩家可能一致對外,或者至少是臨時休兵。曹魏方面可能也想讓吳國和蜀國分出個勝負來,當然最好是兩敗俱傷。其實此時按兵不動,坐看二虎相爭,可能是最好的做法。而事實也正如曹丕所願,劉備在夷陵之戰中損失慘重,吳國方面雖然獲勝,但也沒撈到好處。並且吳蜀聯盟出現了不可彌補的裂痕,此後,就再也沒有能力去和魏國爭奪天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從來沒有見過面”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