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普洱藏家
-
2 # 我心自在無礙
說到這個我們至少要先了解一下這些茶號的歷史:
宋聘號:
“宋聘號”茶莊成立於光緒初年,袁家“錢利貞”茶莊建於光緒二十二年。民國初年,袁宋兩家聯姻更名為“乾利貞宋聘號”,以生產大量優質普洱茶而聞名,成為雲南易武鎮最有名的茶莊。時屬普洱茶號字級的“宋聘號”和“同慶號”“同興號”“福元昌號”並稱為四大貢茶莊。“宋聘號”正廠出品的百年老樹茶在世界已成為極品普洱茶的專有名詞,那些宋聘號所出產的優質普洱茶品都冠以“極品”,以示為宋聘號正宗優質普洱茶尊稱。一餅陳期90年正廠出品的“宋聘號”圓餅茶曾經在茶葉拍賣史中創下過上百萬的最高記錄。1950年以後,乾利貞各分號相繼停業,港臺、南洋對乾利貞號普洱茶的需求帶動了另一個產業,那就是仿造。仿造乾利貞號產品的有幾種情況,一、用一個新的茶莊號牌生產,如:福華宋聘號、廣悅來宋聘號、家傳宋聘號等。另一種情況則是直接仿製,不作說明,靠買家自己的本事來鑑別,比如:泰國宋聘,火燒雲宋聘等。2000年左右施繼泉註冊了宋聘號商標,2006開始恢復生產,從2009年開始才規劃商品結構,2010年開始生產百年復刻版,2011年廣州秋季茶博會才開始正式進入市場。
同慶號:1920年以前的同慶號為絕品,即“同慶號老圓茶。”香港的“金山樓”等茶樓,素以經營普洱茶歷經幾代人而名,多年前這些樓主店面歇業,關倉走人,前往美國另闢商途。1996年,這些茶樓主人返港,開倉處理家產,結果倉中存有同慶號、敬昌號、江城號、紅印、綠印甲乙等上好普洱茶,並傾力銷往臺灣,為臺灣普洱茶茗者和收藏家打開了一道天堂之門。特別是“金山樓”和“龍門茶樓”兩家出倉的同慶號老圓茶,存時已近百年,面對這等天賜之物,臺灣的普洱茶收藏家擬成立“同慶號普洱聯誼會”,共同舉辦同慶號普洱茶品茗及評鑑活動。(這段話網上很盛行,但是我覺得是一些港商很特意的宣傳,在邏輯上有點矛盾,百年老茶存世不能說沒有,但是絕對很少,不會出現倉底貨)如果有看見這類老茶都要很慎重,因為能讓你花錢買得到的都有可能是假的。同慶號老圓茶採用最好的竹箬包裝,表面是淺金黃色,捆綁所用竹篾及竹皮,顏色與竹箬相若。其茶筒頂上面片,用金紅色硃砂寫著“陽春”兩字,右邊的一直行是“易武正山”,左邊一直行是“陽春嫩尖”,中間一行字大,乃墨寫的“同慶字號”四號。每筒的每餅間都壓著“龍馬商標”內票一張,白底,字為紅色。圖上方寫“雲南同慶號”,中間為白馬、雲龍、寶塔圖案,下方署“本莊向在雲南久歷百年字號所制普洱督辦易武正山陽春細嫩的白尖葉色金黃而厚水味紅濃而芬香出自天然今加內票以明真偽同慶老字號啟”字樣。該茶品湯色為深慄、但透澈,有蘭香,入口水路細柔滑順,由於其年代久遠,餅沿已鬆動,剛上市時被一些人疑為邊境普洱,可一兩年後,人們識其本真,身價猛漲四、五倍。與福元昌號的普洱茶那氣勢非凡的品質相比,同慶老號圓茶幽雅內斂,絕冠群倫,是極柔和性的優美茶品,被視為國寶絕品,享有“普洱茶後”美譽。1920年之後的同慶號圓茶,即內票、內飛為“雙獅旗圖”者。劉漢成一脈傳承下來的同慶老號,終於還是因為政權更迭,以及政治運動,斷代了。其第六代孫劉峰今年(2011年)才29歲,他說,他爺爺十多歲的時候,還做過茶,但後來就沒做了。解放後,同慶老號被收歸國有,後來又來了文革,他們家在易武待不下去,無奈搬到勐臘。目前,其仍有家傳的製茶秘方,但只是零星地做些茶葉賣。現在也有其他自稱同慶號的,但真正接續同慶老號香火製售茶葉的,是西雙版納同慶號茶業有限公司。2005年,公司在景洪市勐臘路2號成立。所以有時候去找找號級茶資料就知道看到的這些所謂老茶都是四不像,要知道建國後同慶號有很長一段時間有號無茶的,也就是說建國後到04年根本沒有同慶號的茶,所以如果見到所謂什麼94年同慶號大家笑笑就好了。
福元昌:又稱元昌號,始創於光緒初年間,在倚邦大街設元昌號茶莊。光緒年間中期,在易武大街開設茶廠分行,叫“福元昌號”茶莊,茶莊主人餘福生。專門採用易武山大葉種普洱茶菁,製造精選茶品,以供普洱茶品茗者,或銷售到海外市場。年產在500擔左右,因品質優異而贏得較高聲譽。光緒末年曾一度停業,1921年重新復業後,又在1929年達到鼎盛,成為當時最著名的四大名茶莊之一。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易武的茶號全部歇業,“福元昌”號也正式停業,“福元昌號”茶莊老宅舊址現在仍在易武老街。倚邦和易武曾演繹出清代普洱茶最為輝煌的篇章,曾是古六大茶山普洱茶加工、貿易的中心,人氣旺盛,創造出的普洱茶傳統制作手工藝達到了頂峰。鼎盛時期的易武古鎮,曾經湧現出30多家茶號、商號,“福元昌”號因其茶品優良,被列為四大天王之一。
號級茶:解放以前,私人老茶莊,他們生產的產品歸為號級茶。
印級茶:一般是1953—1970年代時候,當然70年代他中間邊緣不清晰,有點模糊。五十年代紅印是有的,一九五一年九月十四日,由中國茶葉總公司統一註冊「中茶」牌商標,註冊證號為第8071號,並要求全國國營茶廠統一使用此商標,本應該八中和茶是紅中綠茶才對,但是因為當時勐海縣裡只有一個小印刷廠,一次印不出兩種顏色來,為了圖方便就都印成了紅色,於是茶也成了紅色了,一直使用到中茶公司北京的人來,才得以糾正,所以紅印存世時間不長,這批被稱之為大紅印。
取而代之的大字綠印圓茶,是勐海茶廠在“雲南七子餅茶”誕生之前所產的無紙綠印茶品,時間大約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期間。大字綠印茶餅,以茶香而論,有蘭香、樟香、青香等,幾乎包納了所有普洱茶香型,其茶味、茶韻、茶氣也因其品質各異而差別多多。而所謂五十年代藍印那就是無稽之談了,都是杜撰出來的。應該是因為後面七十年代出現的綠藍印編出來的如下的五十年代藍印。也和孟海茶廠的生產歷史不符。要提醒大家的是,當時是計劃經濟,任何生產都是省公司安排定製,沒有私自生產的可能,也就是沒有切實的記載證明都基本是假貨。
七子級茶:就是七子餅。大概73年以後,1973年雲南獲得普洱茶自主出口權之後,才大量使用雲南七子餅這個稱謂。在這之前,所謂印級茶用的是中茶牌圓茶。黃印
綠藍印
其實,研究歷史是挺麻煩的,尤其是普洱茶歷史。研究普洱茶歷史可能涉及很多東西鑑定、鑑別的問題。證偽容易,證明難!比如說,很多茶到底是哪年生產的,像一些老茶:號級茶 我們知道名字多的:乾利貞宋聘、龍馬同慶、雙獅同慶、同興號、同昌號、敬昌號這些,很多茶莊用自己茶莊名字做號級茶商標。到了圓茶又是中茶、圓茶,分了紅印、藍印、大藍印之類的。七子餅就更復雜了。小紅印、水藍印、等等。
現在不時可以看到老茶上拍賣行排出天價,不外乎以下幾種可能:
所以可以很清楚的看出,這個圈子水很深,如果缺乏足夠的辨別能力,花巨資買回來的所謂老茶都可能是假的,即使是拍賣行出來的。
對於我們茶客來說,如果一款茶號稱百年老茶,只賣你很便宜的價格,比如幾十萬以內,那麼假貨的機率在九成以上,畢竟老茶越喝越少,存世量已經不足以進行商業化流通,還是以藏家級交流為主,也因此市面上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零售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去了解老茶,瞭解其歷史,觀其發展過程,但是還是不碰為妙,避免經濟損失。
-
3 # 紅泥堂主
你只看到了古董茶的競價結果,沒有看到普洱茶地位的鞏固。中國茶種類太多,需要一個標杆來確立其文化地位及價值放大。起初,各拍賣公司的想法是好的,但都沒有走得漂亮。只能說都是老思維、老模式。抱歉只能說這麼多,點到為止。回頭拭目以待新事物出現吧
百年宋聘、福元昌等古董茶純粹是一個騙局?
五十年代紅印、藍印等都是一種膽大妄為的杜撰?
歷史上,我們不可否認古董茶的真實存在,但這些老茶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大?歷史的真相和虛構的謊言在暗中博弈。
回覆列表
各位茶友,大家好!普洱茶老茶一直是普洱茶愛好者津津樂道的話題!
百年普洱,極品宋聘,極品紅印等等這些珍品老茶,一直都是自帶熱搜體質!有人質疑其真實性,認為是假的!
我們目前已經講到了第10講,之前講解了包括宋聘號、敬昌號、同慶號、福元昌等等經典老茶!在這裡,我就拿百年宋聘和福元昌作為講解,講述一下這些老茶的故事!證實一下其真偽性吧!
❤❤❤一、宋聘號
“宋聘號”這個詞,對於經常喝普洱茶的人來說,那可真是如雷貫耳。
▲清末百年極品宋聘號茶王·師父白水清藏
的確,在茶人中最為津津樂道的,就是開啟後貴得可以嚇死隔壁二大爺,卻又能讓一個茶人瞳孔放大、口舌生津、腎上腺素急速分泌的,百年宋聘極品!
1、“天價”宋聘號
百年宋聘圓茶,引領中國收藏級普洱茶拍賣風氣之先,是歷年老茶拍賣會上的最大焦點。
2009年中國嘉德四季拍賣會上,“紅標宋聘圓茶”拍出50.4萬元/餅的高價。
2016年5月15日,北京東正春拍“紫器東來——茶·器專場”,一筒七餅總重2287g的藍標宋聘,拍出了880萬元的落槌價;而一餅百年紅標宋聘圓茶,則拍出了260萬的價格。
▲北京東正春拍上的藍標宋聘(一筒七餅)
▲北京東正春拍上的紅標宋聘(一餅)
2016年6月7日,北京匡時春拍“尋味求真”茶事茶葉專場,一筒7餅百年藍標宋聘號圓茶成交994.75萬元。
2016年北京匡時十週年秋拍中,一筒百年藍標宋聘圓茶再創新高,以1046.5萬元成交,成為當前普洱茶拍賣的最高價。
到底是什麼樣的品質,能讓宋聘號拍出如此天價,讓玩家如此高度膜拜?
2、百年宋聘史
宋聘號茶莊成立於光緒初年,始設於雲南石屏南正街,駐廠六大茶山重鎮易武,民國初年擁有半條街十多間店面,茶業生意盛極一時,以“茶魁”之名聞於四方。
▲易武古鎮
錢利貞商號,後改名乾利貞號,以經營棉花、鹿茸、藥材、茶葉等商品為主,於光緒二十二年在思茅設立總店。
1912年因思茅瘟疫,乾利貞被迫遷到易武經營。後來宋聘號與乾利貞號結為親家,兩家合併為“乾利貞宋聘號”擴大經營,以普洱茶生產為主。
宋聘號茶莊選料上乘,精選易武正山百年古樹春茶製作,筒票上就寫有“本鋪在雲南普洱易武山開張,撿提細嫩芽葉採造”等字樣。
▲藍標宋聘筒票
據《版納文史資料選輯》顯示,宋聘號的年產茶量在易武鎮為第一。其生產的茶分為兩種。
一種是面向普洱消費者的宋聘圓茶,一種是面向權貴的“宋聘極品”,其中多偏重於價位較低的商品貨,高階宋聘圓茶較少,流傳後世的宋聘極品就更為稀少。
3、“宋聘號”系列茶品
宋聘號以優質易武茶品為主軸。往後生產的宋聘號系列茶品,基本都沿用了百年極品宋聘號的配方,皆屬茶中精品。
▲清末幹倉極品宋聘號·我自己收藏的
紅標宋聘,代表普洱茶的至高境界。
餘秋雨先生曾說過:“宋聘,尤其是紅標宋聘,可以兼得磅礴、幽雅兩端,奇妙地合成一種讓人肅然起敬的衝擊力,瀰漫於口腔胸腔。”
▲紅標宋聘·師父白水清藏
▲藍標宋聘·我自己收藏的
解放戰爭時期,乾利貞宋聘號的後人為逃避戰亂來到泰國。為了謀生,他們重新撿起製茶的老本行。以泰國的茶菁為原料,沿用宋聘號配方,製出這批泰廠版的宋聘號圓茶。
▲60年代泰廠版宋聘號·我自己收藏的
▲70年代宋聘號·我自己收藏的
▲古董普洱單泡茶·我自己收藏的
珍品古董茶的價格或許讓人望塵莫及,因此,優質生茶是茶友們的首選。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的《清頤堂宋聘號·三羊開泰》就是其中之一。
▲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證書
▲白水清先生(右)與收藏證書
清頤堂宋聘號,是師父白水清先生依據百年宋聘配方,精選易武麻黑、無量山等地的早春喬木大樹茶原料,精選拼配而成。
▲清頤堂宋聘號·三羊開泰
千年茶事,百年普洱,道不盡的往事空悠悠。感謝那個時代兢兢業業的茶人,能把這珍品古董留待今朝,能讓我們得以在一餅茶裡,歷盡洗滌......
❤❤❤二、福元昌
百年福元昌,有“茶中極品”之稱,可謂傳世普洱茶王。從大自然裡款款走來,一片葉子與水的親吻,銜接了茶韻,鑄造了經典。
福元昌是現存最早的標誌性的大葉種易武茶號。對於福元昌,不管你是期盼還是想象,這唇齒間的傳奇註定成為傳說。
1、易武大葉種的崛起
福元昌,這個在易武鎮興盛一時的老字號茶莊,是易武茶風雲歷史的見證者之一。
▲福元昌號原址
乾隆九年,普洱茶被宮廷正式列入《貢茶案冊》,普洱府每年撥出專款“例銀”,由思茅廳在古六大茶山採辦貢茶。由此,直接帶動了西雙版納地區的茶業發展。
在古六大茶山中,易武是崛起最晚的一脈。
當年易武的繁榮,與不遠千里來開荒種茶的石屏人密不可分。清乾隆年間,清政府實行移民殖邊,石屏等地數以萬計的漢人帶著種茶技術進入易武。
▲易武古鎮
憑藉優異的茶品質量、便利的交通,易武成為重要的茶葉交易中心。
易武大葉種普洱茶,也一躍成為皇族貢品,逐漸取代了曼松、倚邦等地的小葉種貢茶。
從倚邦茶區到易武正山的轉移,標誌著易武大葉種的興起。福元昌圓茶,就是目前能找到最早的易武茶代表作。
2、福元昌的創立
“元昌號”茶莊創立於光緒初年,是倚邦茶區最富盛名的商號之一。其年產普洱茶400~500擔,主要運銷到四川省及北方地區。
光緒年間中期,為了增加銷量,擴大商號規模,元昌號在易武大街開設了茶廠分行,即“福元昌號”茶莊。
▲福元昌號原址
“福元昌號”專門採用易武正山大葉種普洱茶菁,有別於倚邦小葉茶種,所制福元昌圓茶,最遠還銷售到了海外市場。
光緒末年,雲南南部所有的茶莊和茶廠,都因為地方治安惡化,疾病流行,幾乎全部歇業停產。倚邦的元昌號茶莊和易武的福元昌號茶莊,也相繼關門閉廠。
▲福元昌號原址
1921年,開在易武大街的福元昌號茶莊,再度復業營運。憑藉對茶葉品質的用心和勤懇經營,福元昌號聲名鵲起。
僅1929年當年,福元昌號年產圓茶就高達500擔。此時,福元昌與同慶號、宋聘號,並稱為“易武三大茶莊”,奠定了當時的普洱茶江湖格局。
3、百年福元昌極品圓茶
福元昌圓茶,採用易武正山優良大葉種喬木原料,三級以上普洱茶菁製成。其茶葉厚大,條索寬扁,油光淡薄卻茶氣強勁,充分彰顯易武正山普洱茶的特色。
▲我本人(左)及師父“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右),手中為百年幹倉極品福元昌圓茶
▲百年幹倉極品福元昌·師父白水清藏
福元昌的內飛分為藍、紫、白三種,都用手工蓋上硃砂紅印。藍色、紫色內飛者,屬於較陽剛性茶品;白色內飛者,則是陰柔性,兩者茶性各具特色。
▲福元昌圓茶葉底,及內飛、內票
圖片攝自鄧時海《普洱茶》
▲福元昌圓茶內飛、內票
2013年,嘉德拍賣行成交了一桶20世紀初的福元昌圓茶,成交價為1035萬元/筒。此茶以竹心篾包裹,篾上的字跡早已無法辨清。但桶內有內票,呈正方形,標有藍色圖字,周圍飾有回紋圖案。
▲福元昌圓茶(一筒)
圖案內寫明:“本號在易武山大街開張福元昌號……以圖為記,庶不致誤,餘福生白”,共88字。同時,每餅茶都有一張淺藍色內飛,手工鈐蓋硃砂紅印,意指此款茶屬陽柔型茶品。
▲福元昌圓茶茶筒
圖片攝自鄧時海《普洱茶》
開湯後,其湯色慄紅明亮、水底陳香潤化,回甘如泉,茶氣強烈醒神,貫通全身。這磅礴雄厚的氣勢,十足代表了普洱茶的雄壯男性美,是現今普洱茶行列中的“普洱茶王”!
餘秋雨曾在《品鑑普洱茶》一書中這樣寫道,“福元昌磅礴雄厚,同慶號幽雅內斂,一陽一陰,一皇一後,構成終端對比。”他對經典號級茶進行了排序,福元昌位列第二,在宋聘之後,堪稱經典。
▲極品福元昌單泡茶·我自己收藏的
如今,福元昌圓茶作為特定歷史階段,有著標杆意義的茶品,它的價值早已超過了價格本身,成為研究中國近代普洱茶源流演變和工藝標準的模範!
“普洱茶是可以喝的古董,更是一種世界語。不熟悉的人,茶杯一端,就成了好朋友。”師父白水清先生說道,他也將福元昌號視作號級茶的代表作之一。
因此,在我看來,歷史上,古董茶的確是真實存在,正因如此,所以一直被茶友津津樂道!老茶非常難得,其中的內涵和特質,只有時間才能賦予,不因人為而改變,其中蘊含的歲月的味道,可能正是老茶的珍貴之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