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牧從業者

    一、建好養殖池套養黃鱔、泥鰍的池子

    要選擇在避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方便的地方,採用水泥池或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庫、堰塘、小水溝、小河中網箱套養,面積一般為25~150平方米。

    若用水泥池養黃鱔、泥鰍,放苗前一定要進行脫鹼處理;若用土池養殖,要求土質堅硬並將池底夯實。池深0.8~1.5米,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入30釐米肥泥層,含有機質較多的肥泥最好,這樣有利於黃鱔和泥鰍挖洞穴居。建池時還要設定進出水口,水深保持在15~20釐米。進出水口要用攔魚網紮好,以防黃鱔和泥鰍外逃。

    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對養殖池徹底消毒,並在放苗前3—4天排乾池水,再注入新水。

    選擇網眼密的聚乙烯網片製作網箱。網目大小以不跑鱔、鰍且利於網箱內外水體交換為原則。單箱面積不超過20 平方米,規格一般為長5 米~7 米,寬2 米~3 米,高1.5 米~2 米。

    網箱沿池邊用竹竿固定,箱口高出水面0.5 米~0.6 米,箱與箱之間相距1.5 米,網箱總面積不超過池塘面積的10%。放養苗種前7 天~10 天,將新網箱放在水中浸泡,讓網衣表面附著一層藻類生物膜,以免擦傷鱔體。將經曝曬或消毒處理的泥土投入網箱,厚約0.2 米,以便鱔、鰍冬季潛入泥土中越冬。在箱內移栽水花生,覆蓋面佔網箱面積的70%~80%。

    二、選好黃鱔、泥鰍種苗,合理放養

    養殖黃鱔和泥鰍成功與否,種苗是關鍵。黃鱔種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大斑鱔或金黃小斑鱔,不能用雜色鱔苗和沒有透過馴化的鱔苗。黃鱔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尾為宜,太小攝食差,成活率也低。放養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鱔苗1-1.5千克為宜,黃鱔放養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鰍苗。泥鰍最好用人工培育的成活率高。

    池塘在放養鱔、鰍苗前按常規養殖要求放養苗種。鱔、鰍苗4—11月均可放養,鱔種規格為20克/尾左右,同一網箱的黃鱔儘量規格整齊,以免互相殘食。

    儘量提早放養,以利於提高出箱規格。每平方米網箱放養規格為25克的黃鱔2千克、泥鰍0.5千克;或者放養規格為50克的黃鱔3~4千克、泥鰍1千克。放養苗種前3—5天,水花生及水體用漂白粉水溶液消毒。鱔、鰍苗種消毒可用10ppm 的亞甲基藍水溶液浸泡10—15或用20ppm 高錳酸鉀水溶液藥浴5—10分鐘,也可以用3%~4%的食鹽水溶液浸泡3—5分鐘。

    黃鱔

    三、投餵配合飼料

    先安裝飼料臺,飼料臺用木板或塑膠板都行,面積按池子大小自定,低於水面5㎝。投放黃鱔種苗後的最初3天不要投餵,讓黃鱔適應環境,從第四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下午7點左右投餵飼料最佳,此時黃鱔採食量最高。人工飼養黃鱔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餵一些小魚、小蝦、蚯蚓、蠅蛆、河螺、黃粉蟲、蠶蛹、豬血以及動物內臟等鮮活飼料。

    人工馴化的黃鱔,配合飼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歡吃的飼料。採用人工培育的深黃大斑鱔種苗,用配合飼料投餵,日投餵量按黃鱔體重的3﹪~5﹪,每天投餵1~2次(依天氣和水溫而定),採用定時、定量的原則,飼養20g的黃鱔苗一年可長到 200~300g。

    泥鰍在池塘裡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吃不完 的黃鱔飼料為食,也可透過培肥水質解決一部分,泥鰍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鰍比例大於1:10時,每天投餵一次麩皮即可。開始投餵量要少,以後逐步增加。

    人工養殖黃鱔時,最好是在馴食工作結束後再投放一定比例的泥鰍,達到黃鱔、泥鰍互利共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因為泥鰍與黃鱔的食性不同,對配合飼料的接受能力不同。

    泥鰍幾乎不需經過馴食就可適應,而黃鱔則需要經過一段帶強制性的馴食才能適應,馴食時,常常,是黃鱔還沒開口取食,泥鰍已將其一掃而光,從而影響黃鱔的馴食時間,甚至使馴食失敗。泥鰍好動,取食時上下竄遊,使水波動較大,以致部分飼料散失到水中,汙染水質,影響配合飼料的利用率,從而延長馴食時間。

    四、飼養管理

    黃鱔、泥鰍的生長季節為4—11月,其中旺季5—9月,在這期間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細”,即勤巡池,勤管理,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堅持早晚檢查箱體,防逃、防鼠、防盜、防汛,及時除去箱內生長過旺的水花生,防止其長出箱外致使鱔、鰍逃逸。11月以後,箱中沒有設泥土層的,可以將水花生加厚到0.3 米,然後用重物壓沉,讓鱔、鰍潛伏其中越冬。

    細心觀察池塘裡黃鱔和泥鰍的生長狀態,以便及時採用相應措施。黃鱔、泥鰍的習性是晝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質清新,PH值6.5—7.5之間,水位適宜。

    五、鱔病以預防為主

    要經常用1—2ppm漂白粉全池潑灑,定期用硫酸銅藥物預防疾病。因為黃鱔一旦發病,治療效果相對較差,因此預防比冶療更重要。

    泥鰍跟黃鱔在養殖池塘裡一起養對黃鱔是有幫助的,泥鰍喜歡上下竄動,還會吃掉水體裡的雜物,能起到淨化水質和增氧的作用。很多人都說黃鱔會不得病,無病先預防,想養泥鰍跟黃鱔朋友們可以試試一起。

  • 2 # 踏火逍遙說魚

    田裡養殖黃鱔泥鰍有哪些高產的辦法?

    在田裡養殖黃鱔和泥鰍想要高產還得看你採用哪種養殖模式,如果想在稻田來套養的話,踏火來說下個的經驗和看法。對黃鱔這一塊踏火了不是很瞭解就先不說了,主要是說下泥鰍這一塊,因為之前養殖泥鰍時對這些有些瞭解。

    稻田養殖泥鰍如果想高產的話則首先要選擇好的地方,這主是水源充足無汙染才行,但是漲水時不能淹水否則一年白忙乎了,水稻插秧之前要將田硬加寬加高以防泥鰍跑掉,通常是在插完秧之後才放苗到田裡去。

    但是在放苗之前要將田裡的敵害清除乾淨,通常泥鰍的主要敵害有黃鱔、一些肉食性的魚類,蛇、蛙之類的都要清除乾淨,最好是將田的周邊用網圍起來,這樣可以防在養殖過程中蛇進去吃泥鰍。在農村一般家庭都養好鴨這些,因此這個也要防好,要不裡面的泥鰍幾天可能就沒有了。

    放苗之前或是插秧之前要在田裡開好溝,以便泥鰍日常活動及方便曬田,通常是沿田一週開溝,中間按十字或井字來開溝,這樣我們平時好投餵泥鰍飼料,同時要先下足基本肥,最好是農家肥為主,這樣可以培養更多的天然餌料。

    正常情況下我們可以按一畝放10000-15000尾左右的寸片到田裡(以臺灣泥鰍為例,本地鰍可以適當多放),泥鰍下塘之後前三天不要喂,等泥鰍適應環境之後再開始少量喂些飼料下去。另外在整個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稻要用藥和肥的話,則儘量用毒性小的,打藥時可以先將水放淺一些,藥儘量不要滴到田裡,打完藥之後再將水加起來,同時要多意泥鰍的活動情況,發現異常時可以透過換水來解救,而肥料則儘量不要用銨肥,這種對泥鰍有很大的危害。

  • 3 # 鄉村小忠

    一、建好黃鱔、泥鰍養殖池

      飼養黃鱔、泥鰍的池子,要選擇避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方便的地方,採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庫、塘、水溝、河中用網箱養殖。面積一般20平方米~100平方米,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養黃鱔、泥鰍,放苗前一定要進行脫鹼處理;若用土池養鱔、泥鰍,要求土質堅硬,將池底夯實。養鱔池的形狀依地形而定,能方則方,能圓則圓,池深0.7米~1米,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層,厚30釐米,以含有機質較多的肥泥為好,有利於黃鱔和泥鰍挖洞穴居。建池時注意安裝好進水口、溢水口的欄魚網,以防黃鱔和泥鰍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徹底消毒,並於放苗前3天~4天排乾池水,注入新水。

      二、選好黃鱔、泥鰍種苗

      養殖黃鱔和泥鰍成功與否,種苗是關鍵。黃鱔種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大斑鱔或金黃小斑鱔,不能用雜色鱔苗和沒有透過馴化的鱔苗。黃鱔苗大小以每公斤 50個~80個為宜,太小攝食力差,成活率也低。放養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放鱔苗1公斤~1.5公斤為宜。黃鱔放養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鰍苗。泥鰍苗最好用人工培育的,因為人工培育的成活率高。

      三、投餵配合飼料

      首先安裝好飼料臺,飼料臺用木板或塑膠板都行,面積按池子大小自定,低於水面5釐米。投放黃鱔種苗後的最初3天不要投餵,讓黃鱔適宜環境,從第4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下午7點左右投餵飼料最佳,此時黃鱔採食量最高。人工飼養黃鱔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餵一些蚯蚓、河螺、黃粉蟲等。人工馴化的黃鱔,配合飼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歡吃的飼料。配合飼料也可自配,配方為:魚粉21%、餅粕類19%、能量飼料37%、蚯蚓12%、礦物質1%、酵母5%、多種維生素 2%、粘合劑3%。採用人工培育的深黃大斑鱔種苗,用配合飼料投餵,投餵量按黃鱔體重的3%~5%,每天投餵1次~2次(依天氣和水溫而定),採用定時、定量的原則,飼養20克的黃鱔苗一年可長到200克~300克,養殖效益高。泥鰍在池塘裡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吃不完的黃鱔飼料為食。泥鰍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鰍比例大於1∶10時,每天投餵一次麩即可。

      四、飼養管理

      黃鱔、泥鰍生長季節為4月~11月,其中旺季為5月~9月,在這期間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細”,即勤巡池,勤管理,發現問題快解決。細心觀察池塘裡黃鱔和泥鰍的生長狀態,以便及時採用相應措施。黃鱔、泥鰍的習性是晝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質清新,pH值為6.5~7.5之間,水位適宜。

      五、預防鱔病

      注意預防鱔病。黃鱔一旦發病,治療效果往往不理想。必須無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於治。不能輕信“黃鱔不得病”的說法。要經常用1ppm~2ppm漂白粉全池潑灑,定期用硫酸銅、“鱔病靈”“鱔魚轉立停”全池消毒,預防疾病。在黃鱔養殖池裡套養泥鰍,還可減少黃鱔疾病,因泥鰍在養殖池塘裡,喜歡上下竄動,還吃掉水體裡的雜物,能起到淨化水質和增氧的作用。

  • 4 # 廣西三農業產業鏈

    黃鱔 泥鰍高產套養技術

    泥鰍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較高的營養和藥用價值。是當前很有發展前途的一個優良經濟魚類。現將其人工繁殖及養成技術介紹如下:

    一、人工繁殖

    1、親鰍來源與選擇。親鰍可從溝塘捕撈或到集貿市場上選購。選擇的標準是:2齡以上,體形端正、色澤正常,無傷病。雌鰍選擇體長15釐米,體重30克以上,且腹部膨大、柔軟,輕壓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鰍略小於雌鰍,輕壓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雄配比1:3。

    2、催產與孵化。催產在水泥池中進行,面積5平方米,池深0.8米,注入水深0.3米,水為經曝曬的機井水,水溫控制在23-25?。產卵池中設定卵巢,用沸水煮過的棕皮或水草做成,將產卵巢用竹竿固定在產卵池的中央。催產藥物用絨毛膜激素(HCG),每尾雌鰍用1000國際單位,雄鰍劑量減半。藥液注射量為0.1-0.2毫升。採用1毫升的注射器和四號針頭進行背肌注射。針頭入針深度0.2-0.3釐米,針頭斜向前方與體軸成45?夾角。注射藥物後約10-15小時便會發情產卵。

    孵化採用靜水孵化法,但孵化期間要勤換水,每天換水2次,溫差不超過1-2?。孵化池為水泥池,面積5平方米,孵化池深0.8-1米,注入水深0.3-0.4米,水為經曝曬後的機井水,水溫保持23-25?。孵化放卵密度為每平方米4000粒左右。孵化時孵化池上方要遮蔽Sunny,以防魚苗發生畸形。如遇陰雨天,要用1%的孔雀石綠溶液進行消毒,以防止寄生水黴病。

    二、苗種培育

    -25?時,經1-2天孵出鰍苗。鰍苗孵出後,在孵化池中進行培育,培受精卵在水溫23

    育密度為每平米3000尾。孵出3天后鰍苗開始吃食,此時可投餵蛋黃,每10萬尾鰍苗每天用1個蛋黃,每次投餵量以1小時內吃完為限。2-3天以後,改投鮮活水蚤、小輪蟲。經過10天左右,鰍苗長到1釐米時轉到苗種池培育,或直接從孵化池中培育到鰍苗長到3釐米時再轉入育種池。

    育種池為水泥池,面積10平方米,池深0.8米,注入水深0.3米。鰍種下池前要進行清池消毒。方法是:先排出池水至僅剩0.1米,然後按200公斤/667平方米(1畝)的用量,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潑灑,再注水至最高水位線。7-10天后放苗。鰍种放養量為每平方米2000尾。放種後半個月內投餵粉末狀配合飼料(飼料配方:50%幹水蚤,30%魚粉,10%小麥粉,10%豬血粉),此後逐漸摻入植物性飼料。每天喂3次,上午8時、中午2時、下午5時各喂一次,投餌量約為鰍體重的8-10%。3次投餵量的分配比例是:50%、30%、20%。同時要注意水質變化,夏季池水淺水溫高,要經常換水。當鰍種長到10釐米左右時,轉入到成鰍養殖階段。

    三、成鰍養殖

    泥鰍成魚養殖可分為水泥池和土築池兩種方式。水泥池面積10平方米,池深0.8-1米,池底墊上腐殖土0.2米,注水0.2-0.3米。鰍种放養前要進行清池消毒,方法同育種池。放養量為每平方米1000尾。土築池池壁要用預製板加固,池堤高出水面0.8米,堤寬0.8-1米,池底用三合土夯實,加墊腐殖土0.2-0.3米,面積50平方米,注水0.3-0.4米,鰍种放養前也要進行清池消毒,方法與育種池消毒法相同。鰍种放養量為每平方米600-800尾。在土築池內,放鰍種1周前,以每10平方米2-3公斤的用量在池底堆放禽畜糞肥培肥水質,培養餌料生物。

    飼料可投餵米糠、魚粉、絞碎的動物內臟以及麩皮、豆餅、豆渣、豬血粉等,也可直接投餵全價配合餌料。我們試驗採用的餌料配方為:50%小麥粉、20%豆餅粉,10%米糠粉、

    1/2頁

    10%魚粉,7%血粉,3%酵母粉。配合餌料加水調拌捏成軟塊狀投於水中食臺上。投飼量應根據天氣和季節不同而變化。一般投量餌為鰍體總重量的5-8%,旺季達10%。每日投餵2次,上午7-8時,下午4-5時各投餵一次,上午投餵量較大,約佔日投餵量的60-70%。同時,還要視魚的吃食情況靈活掌握投量。飼養期間要經常清掃食臺,防止水質惡化,夏季每天要換水1次,每次換1/2。還要定期潑灑生石灰1.5-2毫克/升,或漂白粉0.1毫克/升。

    用配合飼料投餵黃鱔、泥鰍生長快,在黃鱔養殖池套養泥鰍效益高,其高產養殖技術如下:

    1、建好黃鱔、泥鰍養殖池。飼養黃鱔、泥鰍的池子,要選擇避風向陽、環境安靜、水源方便的地方,採用水泥池、土池均可,也可在水庫、塘、水溝、河中用網箱養殖。面積一般20--100?,太大不好管理。若用水泥池養黃鱔、泥鰍,放苗前一定要進行脫鹼處理;若用土池養黃鱔、泥鰍,要求土質堅硬,將池底夯實。養鱔池的形狀依地形而定,能方則方,能圓則圓,池深0(7-1m,無論是水泥池還是土池,都要在池底填肥泥層,厚30?,以含有機質較多的肥泥為好,有利於黃鱔和泥鰍挖洞穴居。建池時注意安裝好進水口,溢水口的欄魚網,以防黃鱔和泥鰍外逃。放苗前10天左右用生石灰徹底消毒,並於放苗前3-4天排乾池水,注入新水。

    2、選好黃鱔、泥鰍種苗。養殖黃鱔和泥鰍成功與否,種苗是關鍵。黃鱔種苗最好用人工培育馴化的深黃大斑鱔或金黃小斑鱔,不能用雜色鱔苗和沒有透過馴化的鱔苗。黃鱔苗大小以每千克50-80尾為宜,太小攝食差,成活率也低。放養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鱔苗1-?5?為宜,黃鱔放養20天后再按1:10的比例投放泥鰍苗。泥鰍最好用人工培育的成

    活率高。

    3、投餵配合飼料。首先安裝飼料臺,飼料臺用木板或塑膠板都行,面積按池子大小自定,低於水面5?。投放黃鱔種苗後的最初3天不要投餵,讓黃鱔適應環境,從第四天開始投餵飼料。每天下午7點左右投餵飼料最佳,此時黃鱔採食量最高。人工飼養黃鱔以配合飼料為主,適當投餵一些蚯蚓、河螺、黃粉蟲等。人工馴化的黃鱔,配合飼料和蚯蚓是其最喜歡吃的飼料。配合飼料也可自配,配方為:魚粉21,、餅粕類19,、能量飼料37,、蚯蚓12,、礦物質1,、酵母5,、多種維生素2,、粘合劑3,。採用人工培育的深黃大斑鱔種苗,用配合飼料投餵,投餵量按黃鱔體重的3,--5,,每天投餵1—2次{依天氣和水溫而定},採用定時、定量的原則,飼養20g的黃鱔苗一年可長到 200—300g,養殖效益高。泥鰍在池塘裡主要以黃鱔排出的糞便和吃不完 的黃鱔飼料為食。泥鰍自然繁殖快,池塘泥鰍比例大於1:10時,每天投餵一次麩皮即可。

    4、飼養管理黃鱔、泥鰍。生長季節4—11月,其中旺季5—9月,在這期間的管理要做到“勤”和“細”,即勤巡池,勤管理,發現問題快解決。細心觀察池塘裡黃鱔和泥鰍的生長狀態,以便及時採用相應措施。黃鱔、泥鰍的習性是晝 伏夜出。保持池水水質清新,PH值6.5—7.5之間,水位適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南張北齊”的矛盾,張大千登門拜訪齊白石,齊白石為何閉門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