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清晨新發現
-
2 # 浩墨香教育
關於物質是什麼?這個問題容易回答,但是很難理解。我來詳細的回答一下。
首先,這是一個哲學命題。關於世界的本質是什麼?是物質還是意識?不同哲學派別有不同回答,這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凡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物質,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都是唯物主義觀點。唯心主義則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並不是物質,先有意識後有物質,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它與唯物主義做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所以,關於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不同回答,這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根本標準。
其次,物質是什麼及如何理解這一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不依賴於人的意識意識並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應的客觀實在。這不僅回答了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而且,回答了意識能不能反映物質。理解這一概念要注意三點,第一,它是客觀實在,不是意識的東西,如思想,觀念等等。第二,它不依賴於人的意識,即它獨立存在在人的意識之外,無論人們是否想它,是否認識它,它都獨立存在著。第三,人的意識是能夠反映它,認識它的。人的意識是否能反映意識,這也是劃分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依據。
再次,理解物質還要注意幾點。第一,不能把物質與物質的具體形態混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如聲音,還有看不到的,聽不到的,如磁場,這些都是物質的具體形態,不能當成哲學上的物質。第二,不能把物理及化學課上講的物質與哲學的這一物質混淆。物理化學課上的物質還是物質的一種具體形態。第三,理解物質還要把握。時間和空間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是運動,物質與運動是不可分等等。
-
3 # 科學無止境
物質的本質就是存在。存在的本質就是“道生一”的“道”。“道”就是不存在於我們視界的存在。或者是同時形成兩個相反物質世界的過程。最後存在都會變成“道”。
同時物質存在的四維時空。是由該空間內全體物質共同形成並且存在其中的物質形態。 物質時空的形成是由多重複數的擴充套件形式形成的。
其中一重複數形成了兩個維度,具體的物理對映是能量和時間。時間是公共空間。能量是獨立存在不能相互融合。
其中的二重複數形成的是四維空間。 從展開形式可以看出,其中公共部分時間依然是時間,而兩個獨立分量則分別表示電磁的存在。而公共另一個形式則是物質內在的性質。如果正交則等於零。這個空間主要存在於原子核到核外電子之間。也是一種時空,但是不是四維時空。可以叫電磁時空吧。
其中三重複數形成的是八維空間。 從這八個維度可以看出實數依然存在(既時間)。
物質就是客觀存在,存在的最基本形式就是能量和時間。所以“道生一”的“一”這個存在形式只是萬物的載體。不能體現萬物的形式。
只有存在的物質有了陰陽才能形成具體的存在形式。所以物質存在的相互關係都是透過“一生二”的“二”相互聯絡和轉換的。所有的“二”不能在四維時空“三”中靜止。
只有“二生三”的“三”才是物質獨立存在的基石。“三維空間”的八個維度,非常清晰的反應了物質存在的兩種性質,既“陰陽”。
而物質單元的“陰”形成復空間下的辛幾何形式。標準模型可以對這個形式遊刃有餘。
而“陰陽”之間的數學形式可以用龐加萊相互溝通。
所以物質就是存在。存在形式是符合多重複數的非正交關係的龐加萊空間。
-
4 # 國學新知堂
我存在著。我透過我的感覺器官、知覺器官和大腦感覺、知覺和思想我的存在。我也透過相同的方式感知覺別人和外部世界的存在。至於我為什麼存在?世界為什麼要存在?這些問題是無從知曉其答案的。
哲學家們將存在的主體命名為物質,至於物質是什麼?則是與我為什存在的問題相同,都是無法解答的問題。形而上學的基本問題歸結為萬物之為是和萬物之所以為是。之為是追問就是物質是什麼,之所以為是就是追問物質為什麼會存在。
物質是什麼的追問最終會導致物質是物質的必然結論。所以形而上學的探討被自然科學代替,自然料學的根本問題就不再是物質是什麼和物質為什麼存在,而是物質怎麼樣。在自然科學中存在即合理,物質即存在。我們不再追問存在是什麼和何以存在而是研究物質如何存在,或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物質具有怎樣的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物質之間存在著什麼關係?
自然科學的研究雖然極大的豐富了有關物質以及其存在的知識,但始終都沒有解答物質是什麼的問題,自然科學中沒有這一問題的直接答案。
-
5 # 走自己的路8501
宇宙之所以是現在這個樣子,是因為宇宙受幾個基本物理常數控制,這就是道。
道生一。宇宙大爆炸後產生了空間。
一生二。空間扭曲產生了物質。
二生三。物質在空間中運動產生了時間。
三生萬物。時間流逝,斗轉星移,世間萬物因時間而生。
物質就是空間扭曲的結果。
-
6 # 浪淘沙沙悟
【考什麼學什麼 學什麼答什麼】
物質是指不依賴於人的意識而獨立存在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列寧指出“物質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透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於我們的感覺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複寫,攝影,反映。”
物質透過運動表現出來,人們透過認識物質的運動而認識物質本身。
物質與運動,運動作為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是物質的共同,一般本質,是標誌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範疇。物質和運動密不可分,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運動。一方面,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物質是運動著的物質,脫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設想不運動的物質,將導致形而上學。另一方面,物質是一切運動變化和發展過程的實在基礎和承擔著,世界上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都有它的物質主體,設想無物質的運動,將導致唯心主義。
運動與靜止,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是物質運動的兩個屬性。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包括空間位置和根本屬性暫時未變兩種運動的特殊狀態。運動和靜止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包容。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任何事物都是運動和靜止的統一。我們既要反對只承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詭辯論觀點,也要反對把靜止絕對化的形而上學的觀點。“坐地日行八萬裡,巡天遙看一千河”就是運動與靜止統一性的哲學體現。
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時間,空間是物質運動的存在形式,時間是指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是一維的、不可逆的,空間是指物質運動的廣延性、伸張性,是三維的。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沒有離開物質運動的“純粹”時間和空間,也沒有離開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 -
7 # 大雪2006
宇宙大爆炸學說是人類科學界的普遍認知。爆炸前,物質和能量是互為一體的,叫勢能。這種勢能已”無”的形式存在,中國古人叫氣。爆炸後產生了宇宙,產生了物質和能量。從微觀上講有64種粒子,從宏觀上講,有星雲,星系。霍金說,宇宙的誕生同上帝沒有任何關係。並不是宇宙之外,還有一個什麼意識(上帝)的東西,創造宇宙。
宇宙在運動過程中,同時形成物質運動的規律,平衡論,因果論,迴圈論,是宇宙及一切物質運動的三大規律。物質運動規律,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經過量積累到質飛躍,產生新事物。這就是人類不斷髮現的,五彩斑斕的,形形色色的本物規律。規律就是這樣產生出來的,絕不是什麼上帝創造的,事先安排的。
宇宙物質的規律,以愛因斯坦和玻爾為代表,人類其實已經基本掌握了。我們掌握了太陽系的基本規律,就可以推論出其他星系的規律,其實是基本一致的。並不是那些神棍所說的,人類就像螞蟻,而創世神就象人一樣,看螞蟻覺得可笑,螞蟻永遠不知道大千世界是什麼樣子。
關於物質與意識的關係,有三個層次。1,宇宙間的量子糾纏現象 ,如果把糾纏現象看作是一種意識。量子就是物質,糾纏現象就是意識。目前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就是量子糾纏現象,做為物質的最小單位,粒子量子,量子糾纏現象,是物質的屬性,是維持宇宙物質平衡的基本要素。二者的關係,先有量子,後有糾纏現象。沒有孤立存在的糾纏現象。糾纏現象是依附在量子上而存在的。沒有量子,哪有糾纏現象。神棍把這種糾纏現象,說成是上帝的意識,是孤立存在的,這無論如何說不通。
2,物質與意識的第二個層次,就是生物圈。地球上的有機物質,經過風水雷電的衝擊,長期的量積累,演化,誕生第一個細胞(群),單細胞有了吞噬和複製功能(中學學過),從此,宇宙真正有了意識,這種意識只有地球上有。其他星球上尚未發現。地球有了意識之後,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的運動規律,意識不斷地演化,進化,由簡單意識到高階意識。並且經過量積累,質飛躍,誕生新的事物,產生新的意識飛躍,由單細胞到多細胞,由軟體生物到脊椎生物,最後誕生了人類這種高階生物,有了高階意識。任何生物都有靈性,低階意識依附在低階物質上,高階意識依附在高階物質上 ,物質是第一性,意識是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誕生和來源,就是宇宙變化運動的結果。這哪是什麼上帝給與的?上帝創造的。哪有什麼永遠看不見的上帝?
3,物質與意識的第三個層次,就是人類的意識。存在決定人類的意識,實踐決定人類的意識,勞動對人類具有特殊的意義,勞動創造了人。這些皆是馬克思真理。人類自從學會使用火之後,進化便不再向體質健壯方面進化,而向智慧(意識)方面進化,所以,人越來越聰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人類不斷髮現客觀真理。人的意識也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由量積累到質飛躍這樣的規律, 人類的意識,已經接近了認識宇宙自然基本客觀規律的程度。人類智商發生三次大爆炸,第一次大爆炸,在7000年前,產生中國的伏羲文化,易學抽象化,理論化。第二次大爆炸產生在2000年前,中國的百家爭鳴和西方的宗教。 中國的智商至少比西方提前5000年。第三次大爆炸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現代科學。現代實驗科學的產生,標誌人類主動的,有意識的認識客觀規律,創造新的事物為人類服務。從此人類由感性認識變為理性認識。以愛因斯坦為標誌的自然科學,能夠解釋宇宙自然的客觀規律。但是這種客觀規律,還不能解釋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把哲學變成了科學,用實驗科學的原理,發現了宇宙自然,人類社會,人的思維最一般的客觀規律,也就是普遍適用的宏觀科學。在西方評價的千年思想家中,馬克思第一位,愛因斯坦第二位,是完全正確的,馬克思是當之無愧的。馬克思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人類唯一正確的科學。
馬克思是這樣解釋世界的,1任何事物都是無中生有。2,任何事物,有生就有滅。3,任何事物都是運動的,變化的。4,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存在於一個系統中,大系統管小系統,從基本物質粒子量子,直到整個宇宙,是渾然一體,不可分割的一個大系統。5,運動按照從簡單到複雜,從低到歸高階。由量積累達到質的飛躍,產生新的事物。6,任何事物運動,都不是直線的,而是曲折的,螺旋式的。7,對事物的認識規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經過否定之否定,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任何事物,即使是真理,也必須有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最後由感性真理變成理性真理。8,還有其他。這些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顛撲不破的真理。是我們認識任何事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站在馬克思的高度,我們再回頭看那些西方哲學家,從伯拉圖,亞力士多德,黑格爾,叔本華,薩特,直到今天西方的新生物中心主義。他們許多不泛有光輝之處,但都是片面的,膚淺的,狹隘的,甚至是謬誤。有的甚至是故意騙人的。其目的只有一個,為西方的基督創世神服務,有的所謂哲學,已經淪為創世神的工具。由於我們過去的教育教條化,並沒有徹底揭穿神造論。結果,一些本身學哲學的人,竟然也分不清,辯證唯物主義,分不清哲學的本源。個別哲學家,競然主張把哲學變成繪畫,詩歌一樣,成為藝術,從而否定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科學性。逃過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拼命宣揚西方那些垃圾文化。被馬克思清理的那些垃圾,他們撿的會來當寶貝,把西方的裹腳步當領帶,掛在脖子上,向華人民推銷,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說白了,不過是和平演變,西方文化侵略的變種而已。
-
8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用物質來定義物質顯然是很荒謬的,物質的正確定義必須在超越物質的高度上定義: 物質是從質量和能量的相互作用中誕生的,是質量和能量的合二為一,於是物質具有質量,具有(內部的)角動能,並佔據空間。物質世界的四種作用力是源於原引力和原斥力的衍生力。
-
9 # 草原獨狼
宇宙間的一切物體,例如空氣和水,煤炭和石油,纖維和塑膠,以及人等各種生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除這些客觀存在的實物之外,光、電磁場等也是物質,只不過它們是以場的形式出現的。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物質的種類進行劃分,如可以分為氣體狀態的物質、液體狀態的物質和固體狀態的物質;天然存在的物質和人工合成的物質;以及無生命的物質與有生命的物質等。有些物質可以組合而形成新的與原有物質特性不同的新物質,而有些物質只是簡單的混合物沒有被永久改變。不同的物質可以透過其特性來辨認。
假如能夠把物質分割成越來越小的碎塊,可以發現物質是由微粒構成的。它們非常小,要藉助顯微鏡才能觀察到。對某個特定的物質來說,它所具有的所有微粒是一樣的,並與其它物質中的微粒不同。從化學結構的角度來說,一般認為,原子、分子和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其中分子和離子也是由原子構成的。所有的物質,無論是有生命的還是無生命的,都是由大量的這類基本單元組成的。原子的型別大約有一百多種,不同種類的原子可以經過不同的排列組合,形成新的物質,這就是化學反應。在這個過程中,物質的總量保持不變。原子自身也具有一定的內部結構,它包含一個由中子和質子組成的原子核(有的原子核內也可無中子),還有電子圍繞原子核運動。電子帶有負電荷,質子帶有正電荷,中子不帶電荷,所以原子呈中性。有些原子的原子核不穩定,可以放射某種粒子,並釋放出射線和巨大的能量。
物質的結構決定物質的性質。原子可以透過一定的次序,排列組合成為分子。分子是物質中相對穩定並保持該物質物理化學特性的最小組成單元。分子的結構不同(包括分子中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物質的性質就不同。如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碳(CO2)都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分子,但它們的分子構成不同,導致它們的化學性質差異很大(如一氧化碳可燃、有毒,二氧化碳則不可燃、無毒)。再比如,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由於碳原子在金剛石和石墨中的排列方式不同,致使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甚大(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 而石墨是最軟的礦物之一)。
一種物質在不同的外部條件下(如溫度和壓力)可能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從物質的宏觀外形來看,物質有固體、氣體和液體三種狀態。如液態水在不同的溫度下可以變成冰或水蒸氣。隨著科學的發展,人類對物質的認識愈加深入,科學家發現了一些新的物質形態。暗物質和反物質就是科學家新近發現的兩種物質形態。暗物質是指無法被電磁波觀測到的物質,也就是不與電磁力產生作用的物質。人們目前只能透過引力產生的效應得知,而且已發現宇宙中有大量的暗物質存在。反物質和物質是相對立的,是由反粒子構成的物質。任何粒子都可能存在著反粒子。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發現了300多種基本粒子,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對存在的。當正反物質相遇時,雙方就會相互湮滅抵消,發生爆炸併產生巨大的能量。2011年5月,中國科學家與美國科學家合作發現了迄今最重的反物質粒子——反氦4。
-
10 # 極緯度
物質到底是什麼?如何產生的,根據大爆炸理論,現在的空間在爆炸前是什麼形式這些問題沒有答案。但——”因果一定是世界的關係” ,對一切形式的未知只是受自我思想的侷限而已,我一直認為,思想的深度和對宇宙認識的程度是一定是同步的。人類思維的能力對現實現象的理解只能到此為止,再以後,每一步對宇宙的合理解釋都需要幾百甚至幾千萬年的自我進化才有所獲。其實答案一直就在那裡,但那是以後的事情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哲學問題,可以在高2的政治書上找到. 物質 : 不依賴於意識而又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時間和空間則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形象,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存在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物質概念是世界上一切現象(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因而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學中關於物質結構的學說相混淆。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的惟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物質世界能為人的感覺和意識反反映,但不可窮盡。物質概念是唯物主義哲學的基西。20世紀以來自然科學對物質的屬性、結構、形態等的新認識不斷證實和豐富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