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安然一笑224836240
-
2 # 擇一堂書院劉匯江
現代詩中在80年代有個盛行的神奇流派,那就是朦朧詩,看不懂就正常了,講真,朦朧詩狠起來連作者自己都看不懂!因為他們只講詞語的華麗,至於要表達什麼情感,只有作者心裡清楚!
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詩人寒露、舒婷、北島、顧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驅者為代表。
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物件,採用整體形象象徵、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字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主題多解多義等一些特徵。
在我看來,寫朦朧詩的作者多是精神異與常人的,他們活在自己想象的不同緯度空間裡,比如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朦朧詩代表人物海子,20多歲就臥軌自殺了,還有顧城,同時和老婆情人生活在一起,摔死自己孩子,用斧子砍死了老婆!常人也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也許,他們真是另一個世界派來的,只是走錯了人間。
唐詩其實比較簡單,詩言志,古人多是寄情於景,詩中描寫景物多是為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並沒有多少隱晦,覺得現代詩比唐詩還難懂,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
-
3 # 沛芸的詩詞哲學與情感
看到你這個問題,由於本人也比較喜歡詩歌,就發表一點自己淺薄的看法僅供參考:詩歌在很多時候表達出來的都是一種意境,一般來說現代詩由於是白話文,相對於古詩來說要容易讀懂一些。不過也是相對的,“詩歌之美,在於使人一頭霧水”,無論現代詩還是古詩都需要理解作者的創作背景以及理解作品裡面含有的典故,用以理解作者想表達的是怎樣的思想和情懷。
如果有現代詩是我們看不懂的,也要看這現代詩屬於誰的作品,如果是名家的,也可能是因為自己學識比較淺,沒有研讀過其作品;如果是不知名的,你完全不瞭解其創作背景的作者寫的,加上現代人思想比較複雜,你看不懂也是正常的。
-
4 # 唐門耕雲
現代詩歌根本是無法看懂的,至少是我們這種文化水平低的人看不懂。然而一些詩歌評論家卻又是如果賞析一首現代詩的呢?這個就象是把機器零件拆下來,到頭來就自已安裝上去似的,詩的本意也只有寫詩的人知道,甚至是詩人的胡言亂語,空洞無物,百無聊賴,也有人說是好詩。但是真正的好詩如唐詩宋詞,卻是沒落了,中華的傳統文化己是昨日黃花。而現在盛行的新詩,亂七八糟的詩佔據了主導地位。我也並不是說現代詩歌都是糟粕,只是糟粕的詩太多了,沒有意境,沒有韻律,沒有節奏。就象是精神病人在自言自語。
-
5 # 平潭老兵曾7089889
現代詩也叫“白話詩”,最早可追源到清末,是詩歌的一種,與古典詩歌相比而言,它一般不拘格式和韻律,形式自由,意涵雜亂,突破了古詩“溫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點。現代詩的流派很多,什麼朦朧派、新月派、七月派等等,慢慢偏離了詩歌寫作初心。詩歌寫作的初心是什麼?孔子說“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大意就是說,詩可以激發感情意志,觀察人心得失,交朋結友,還可以抒發怨憤。現代詩發展中進入了一個陷阱,過於追求自由思想和自由表達形式,這是非常有害的。為什麼現代詩讓越來越多的人讀不懂呢?我認為,除了過於追求形式以外,還有三點原因:第一,高山流水型,曲高和寡,勢必要求讀者具有一定的文學功底,否則如墜煙霧;第二,故弄玄虛型,受國外詩歌、意識流派的影響,有些詩歌語言堆積,雲山霧罩,弄不清楚作者要表達什麼意思;第三,粗製濫造型,迷失的現代詩到處無病呻吟,博人眼球,口水詩橫行天下,說話斷行即成詩,在一定程度讓人望而卻步,使許多人產生了不良印象和看法,甚至有些厭惡現代詩!這就是現代詩發展面臨的困境!
-
6 # 向日葵15284
不是現在詩詞難懂,而是現在詩詞是普通老百姓作的,所在的生活環境,社會地位和你所學的知識,看的書籍有差異。古詩詞基本都是才子佳人達官貴人所作,都是些欣賞性的高山大江大河湖波,剛地花草燕鶯歌舞,林木綾羅金細簪縳等類。現在詩詞作者除去文化創作者外,一般是農業為基礎的六七八十年代的基礎工農業生產的從業工作者,所經歷的和上層人物的經歷是不一樣的,是有很大區別的,所以用詞來形容表達出來的詞彙意境,字型所見希,就顯得難懂,比如蔃子,粟子,黍子,稷子,穀子,秫秸蘼子,格擋子瓤子,坷垃頭子等?
-
7 # 牛泳書海
我們先看幾個簡單的詞:
un / une、deux 、trois 、quatre 、cinq 、six 、sept 、huit 、neuf 、 dix我想絕大多數人只認識一個:six,6 。沒錯,它是“6”,但不是英文,而是法語。上面那一串詞,是法語“1到10”。
對法語國家的人或者懂法語的人,簡直太簡單了;對不懂法語的人,你就認識個“6”,還是錯的。
如果我就此說:連1到10都不認識,你真是學識淺薄。你肯定不能同意。
接下來我們看一首詩: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它的巢裡;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裡。
再看一首:
成功的花,
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
然而當初她的芽兒,
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兩首是現代詩,難懂嗎?
我們再看這一首:
錦瑟無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時已惘然。
李商隱的無題詩,唐詩中的“朦朧詩”,尤其這一首,號稱“一篇《錦瑟》解人難”,到底寫了什麼、為誰而寫,至今尚無定論。
所以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兩點:
你漢語、英語都很溜,也不會說“語言”真簡單,因為你可能連法語的1到10都不認識;同理,“現代詩”這個說法,好比“語言”,範圍很廣,按照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按照音韻格律,可分為格律詩、自由詩、散文詩、韻腳詩,按照流派,中國現當代比較著名的如七月派、朦朧派、現實主義詩派等。總有好懂的,難懂的,和壓根兒不懂的。“現代詩”不只包括“朦朧詩”;手法也不限於象徵、隱喻等。說起唐詩,腦子裡馬上浮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說起現代詩,腦子裡馬上浮現“·······(自行填充)”,這樣比較是不對的。怎麼界定“懂”?大多數人受基礎教育的影響,認為了解了詩人的生平、詩作產生的背景和前因後果、能把一首唐詩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懂”了;從這個角度說,每一首現代詩(姑且這麼一說),都“好懂”。現代詩難懂,是讀詩的人想探究清楚這樣一些問題,【詩人究竟想寫什麼?為什麼想寫?以及怎麼寫的?】有沒有發現什麼問題?在比較“唐詩和現代詩誰難懂”時,根本就不是從一個維度出發進行比較。對唐詩的“懂”只停留在表層,對現代詩的“不懂”,卻是一直想挖深。綜上所述,感覺現代詩比唐詩還難懂,不是因為學識淺,是因為不認識“1到10”。
-
8 # 老崔五體字
……唐詩與現代詩……
詩是實而不是飾,
唐詩好懂因為實;
現代詩句多美顏,
難懂並非學識淺。
-
9 # 尋寶問玉
現代詩中在80年代有個盛行的神奇流派,那就是朦朧詩,看不懂就正常了,講真,朦朧詩狠起來連作者自己都看不懂!因為他們只講詞語的華麗,至於要表達什麼情感,只有作者心裡清楚!
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詩人寒露、舒婷、北島、顧城、梁小斌、江河、食指、芒克等先驅者為代表。
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物件,採用整體形象象徵、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字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詩意隱約含蓄、富含寓意,主題多解多義等一些特徵。
在我看來,寫朦朧詩的作者多是精神異與常人的,他們活在自己想象的不同緯度空間裡,比如寫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朦朧詩代表人物海子,20多歲就臥軌自殺了,還有顧城,同時和老婆情人生活在一起,摔死自己孩子,用斧子砍死了老婆!常人也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也許,他們真是另一個世界派來的,只是走錯了人間。
唐詩其實比較簡單,詩言志,古人多是寄情於景,詩中描寫景物多是為了表達自己當時的心境,並沒有多少隱晦,覺得現代詩比唐詩還難懂,可能就是這個道理吧
-
10 # 封護勝463
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古詩中雖然說是文言,但是有點文字功底的人,都能夠意會詩人的心情,要表達的什麼感情?有些什麼志向?
現代詩自五四運動以來,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潮的影響,在中華大地推廣白話。當時也出現了像徐志摩等等的一些人,寫詩也好懂。如他寫得《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也是很美好懂的。
隨著現代詩的不斷髮展,出現了顧城,北島,等朦朧派的詩人。開始寫得也很好,像舒婷的《致橡樹》也是膾炙人口,被很多人誦讀。可是這種朦朧的詩風越來越離譜了,越來越歪了,連詩人都看不懂了,為什麼都看不懂了?
第一,是不再押韻了,隨意寫成,不受詩歌音韻之美的約束了,那種聲音之美皆無。
第二,不用煉字選詞了,隨意用
詞造句的寫出就可以了。有人說是文字的堆砌,是那種令人不悅的堆砌,可以說是對漢文字的一種輕視,
第三,是看不出作者要表達什麼,你若是問他,他還美其名曰:"你看不懂那就對了,要得就是這種朦朧,表達了什麼,你自己想去。"寫完了連作者也不清楚自己表達的是什麼。
這股歪風影響了詩壇,好在現代詩又逐漸的步入了正軌,走上了正確的發展之路。
詩人立於地,只有廣大的人民都能夠看懂,都感受詩歌之美,廣為傳誦,這是基礎。才能普及發展,讓人都看不懂的詩歌是不被人接受的,最終會被人唾棄。
-
11 # 向山舉目
古代的詩寫到了唐朝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可以說沒有誰能超越了吧。
唐朝的詩歌是很成熟的,詩歌一般也有一些套路比較好理解一些。
到了現代好多人寫什麼現代詩現代詩嚴格來說既不是傳統的,也不是中國的,而是模仿了外來的亂七八糟的東西很多,挺複雜的,挺有個性的,主觀性太強了,一般人理解起來,如果不認識作者如果不瞭解背景,真的是掉進了迷霧當中。
當然不是每一首現代詩都無法理解。
-
12 # 八斗12
有些現代詩確實晦澀難懂,特別是所謂學院派詩人的作品,也許他們本身就想拒絕普通讀者,更因為平白的現代詩寫好太難了!所以學過一些理論的詩人,盡其所能調動語言、思想、概念等手段,把詩裝扮起來,看上去五花繚亂,目不暇接,一般人無處著眼。舉個例子吧,張棗的詩《鏡中》,初讀者真不知其所云,但透過字裡行間,大體上感覺詩人是在說想起某件事情沒做好,就會後悔!什麼事情呢?這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看過著名詩人西渡和其他詩人把這首詩解讀為愛情詩,他們的解讀當然行得通,可是詩無達詁,我的理解是文人自古有個傳統,往往把愛情比喻為自己追求的事業,因此,結合張棗生前的理想來說,張棗曾留學德國,對現代詩很是熱愛,他要在現代詩中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如若不然那將是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事,浪費了一生才華。梅花香自苦寒來,開闢自己的領地是有風險的,而成功(皇上)在召喚他,不把鏡中的她追到手,一身學問沒有派上用場,閒放南山!怎不生悔!
《鏡中》全文:
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了下來
比如看她游泳到河的另一岸 , 比如登上一株松木梯子
危險的事固然美麗 ,不如看她騎馬歸來
面頰溫暖 ,羞慚。低下頭,回答著皇帝
一面鏡子永遠等候她 ,讓她坐到鏡中常坐的地方
望著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後悔的事
梅花便落滿了南山。
-
13 # z鍾老二
逸樂於山水之間,
逸情悅漢字之中。
平添無數之樂趣,
激增思緒於無跟。
與世淡恬修情味,
學海無涯猶探險。
天庭玉瓊方三日,
凡間俗世越千年。
學習本就無止境,
凡夫俗子怎學全。
學用結後方入門,
萬山叢中再試探。
-
14 # 紅塵觀自在
詩不必強求讀懂,各人感受不同,未必一定要跟作者同聲同氣才是懂詩。現代詩用白話寫,如果再不搞朦朧點、抽象點、跳躍點,恐怕作者都不敢示現於人。很多詩人獨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理性的人和哲學家做不了詩人,你若一定要浸淫在詩人的內心世界裡,小心被帶抑鬱。詩人與畫家,都是折翼的天使。
-
15 # Xin1234
唐詩大家都會感覺比較直白,而且通俗易懂,這是事實,而且有事論事,有感才發,所以唐詩三百首和全唐詩的各種版本,大都是隻附有山川地理環境形勢等等知識性的說明註解,至於引用典故及歷史方面的問題的註解甚少,從而可以說明唐詩是源於生活,描述生活,反映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流傳千古,得到人民群眾喜愛的傑出作品。而詩歌(暫不說宋詞)發展到明清時期,受到八股文和那些老學究的左右和影響,以深奧難懂,轉彎抹角,言東指西,故弄玄虛為能事,追求言必有出處,據則用古例,越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為能事,一首絕句或律詩,引用的典故越多越好,借用的典章越繁複越顯才學,因而做成明凊以降的詩作,堆砌詞藻,艱澀難懂,註解一大篇,解完東還須解西,釋畢左尚需釋右,逐漸脫離生活,脫離人民大眾,成為了書呆子們和老學究們的文字㳺戲,思想性,社會性,藝術性,群眾性逐漸喪失。所以人們喜愛唐詩甚於明清作品,現代作品則比明清時期的作品相比唐詩,更不堪入目了。
-
16 # 南屋閒客
古代詩歌寫作是有講究的,用賦比興,用典都是有出處的。表達的是通識,引起的是共鳴。現代詩很多都是個人化的,沒有詩的節奏和韻律讀起來不美,大多表達的是個體意識缺乏共鳴,作者如果不解釋,你根本就是一頭霧水。
回覆列表
如果一首現代的詩,而大多數的現代人都理解不了,反而不如唐詩好理解。那不是人們學識淺,而是這首詩的問題。也不能稱之為現代詩,只能說是一種抽象的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