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愛我自己me

    我從歷史裡學到了什麼

    個人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個人於歷史,就像是浩瀚宇宙中的一粒必須靠顯微鏡才能看得到的塵埃。 人類的歷史有多久?根據科學家測算,宇宙的年齡大約是150億年.人類所賴以生存的地球,在大宇宙中已旋轉了46億年.生物的歷史至少也有33億年,而人類的歷史大概為300萬年. 在人類大概300萬年的歷史中,能夠被後世記住的有多少人?

    我個人能夠被後世記住嗎?

    具體到一個個人,身體是一定會死亡的,不乏有追求長生不老的人,似乎並沒有成功過的人吧。當身體死亡後,身邊人會給你一個葬禮,這個葬禮意味著你這個人在社會中死亡。接著這個過程可能是幾十年或者幾百年,你在這個世間的血脈、親人、朋友,一個個全死了,這些可能會記得你的人全死了,那麼,這個人就是完完全全死絕了,死透了,你在這個世界的痕跡沒有了。

    但是,歷史上有一些人,一定是會記載在人類歷史中的。以中國為例,上古時期三皇。神農氏,因為神農嘗百草,對農耕經濟時代的人民種植技術有貢獻,所以,人民記住他了,並給了他一個名稱“神農氏”,儘管並沒有人確切地知道他是誰,但是後代到底是記住他了。同理類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各類名人。

    SO,我從歷史中學到了什麼,那就是,一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人生於世,不要執著那麼多無畏的東西。 誠然,我希望我在這個世界存在的痕跡能夠永遠儲存下去,甚至於我希望我死後千千萬萬年,有人記得我。或者,乾脆我做個夢,人類歷史長河中,那麼多追求長生不老的人,他們都沒有成功,就是我,我成功了,我長生不老了,而且永遠保持年輕的容顏,覺得自己不夠漂亮的,我還可以整個容。去他媽的一個人長生不老沒有意思,身邊熟悉的人一個全都死了沒有意思,我覺得很有意思啊,非常有意思啊。

    然鵝。。。可能不,絕!不!可!能!

  • 2 # 白齊光

    第一次較為系統地接觸歷史是在初中時,雖然上課的老師,是一個年長的女士,每天深情肅穆,死板的讀出歷史書上的內容,以一種奇怪的腔調。

    當然,這樣很難調動起同學們的積極性,但卻好似給我打開了一扇大門。

    可能是因為興趣所在,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我總是很積極地複習歷史,相比較於其他科目。結果呢,就是我收穫了成績,我也愛上了歷史。

    如果你問我,‘你從歷史中學到了什麼?’我也會有些籠統的告訴你,‘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

    歷史是一個很龐大的體系,你不要把你想知道的東西,寄託在別人的口訴中去。如果你想要去懂它,則需要深入的鑽研,當然,如果只是應付考試,也得需要用一種客觀的態度去面對它,尊重它的真實。

    在初中時,無論是課本上還是電視劇中,所說的都是商紂王荒淫無道,故周伐之。而當我在高中時,從一本名為《圖說天下》的書中卻得到了相反的例子,帝辛天資聰穎、力大無比、聞見甚敏時,我像是突然發現試卷中有錯題似得開心,之後,封神榜我再也看不下去了。

    還有在初中老師極力推薦下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想讀過的人同樣記得,裡面是捧著劉備、踩著曹操,可是正史呢?曹操才是當世梟雄。無論怎麼貶低,無可否認,曹操贏到了最後。

    很遺憾,是的,我並沒有讀完三國演義,因為我發現我不能忍受,它對正史的歪斜,雖然它只是一本小說,但卻在我們定格思維的時候,比真實搶先一步入住了我們的腦海。你會被他帶偏。

    當你用一種認真、客觀的態度去品讀歷史時,我想你會很容易地產生共鳴,一種與書中人物的共鳴,你會覺得理性上他的做法是錯誤的,但感性上你站在他的位置,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這可能就是讀史的樂趣。

    亦或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發現自己身上的缺點,並改正之。

    有一段時間,我越來越發現,我越是讀書,越是覺得自己淺薄無知。

    恍然,頂峰在何處?

    才知自己讀的書少,才認認真真地考慮,我有把我自己融入書中嗎?歷史不是故事,是史實,更是明鏡,照著前方的路,岔路莫行,行事多慮。

    歷史之於我是良師,亦是益友。不是玩笑,是真實。想知道真實的歷史,請不要看電視,那是臆想中的真實,那是藝術,不是歷史。

  • 3 # 日記哥愛讀書

    大家好,我是日記哥,我來回答!

    歷史是一面鏡子,以史為鑑可以明興替。學習歷史的人,可以預知興亡。從小我就喜歡讀歷史,讀史讓我明白了閱歷上人生上學不到的東西。讓我明白了人生的彎路及錯誤原來可以透過讀史來修正。古人說,讀史可以以整衣冠,可以明興替。對於個人來講,讀史,可以讓人懂得興亡衰退。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從歷史中學的東西海了去了。大到知識,興亡,政治,經濟,文化,醫學,小到技能與柴米油鹽。歷史,是古籍,更是一部古人生活工作的百科全書。從裡面我可以學會傳統文化中經典的部分。

    如果讓我再重新選擇,我會選擇學習歷史專業。因為歷史實在是太有趣了,內容太精彩豐富了,每一個時代的歷史內容都是轟轟烈烈,猶如一部歷史電視劇一樣在我眼前滾動!

  • 4 # 輪迴三世只傾君一人

    歷史是後人對史實的加工創造,對現代人有學習反思總結經驗的作用。比如說是英雄造就歷史還是歷史造就了英雄就是古今一直爭論的話題。學習歷史可以豐富人生的人生觀價值觀,讓現代人類學習成功的經驗,總結前人的過失。

  • 5 # 小寧說古今

    中國可以說是世界上最重視歷史的國度,歷朝歷代都有歷史記載的優良傳統,數千年以來對歷史的記錄連綿不絕。從有確切紀年的共和元年(前841年)開始算起,約3000年的歲月中,湧現了編年體、紀傳體、國別體、紀事本末體等多種歷史體裁,《左傳》《國語》《史記》……等等史書互為補充,相得益彰。而且中華民族的史家傳統向來都是秉筆直書,前有著作“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太史公司馬遷,後有“發奮讀書誓為文化人,教育報國編著近代史;著書立說問鼎史學界,歷史遺著笑談場記”的陳功甫,使我們的歷史具有無聲的強大力量。

    向來愛看史書的我,每次看完史書都感覺有所得,但又難以彙總凝練出來,無法清楚描繪自己從中到底學到了什麼?一直對自己問這麼一個問題:“這麼多歷史故事,我們能學到什麼?怎麼學?怎麼用?”

    知名專欄作家陶短房先生在其著作《從歷史中我們能學到什麼》中給出了他的答案。

    該書從史事出發,夠把眾多歷史事件進行橫向、縱向對比,把異同之處一一“肢解”出來,結合現代管理理念剖析如何借鑑使用相關知識。小至公司治理,大至國家管理,都談得通透暢達。

    全文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關注公司的股權分配,第二部分主要談企業人才問題,第三部分涉及公共事務的管理,第四部分著重說領導藝術。各篇文章選擇的角度新穎,富於啟發,對歷史愛好者、企業決策者更好地理解歷史、理解當下,都會有幫助。比如,從劉秀燒信“令反側子自安”,來談如何處理部下有意跳槽的問題;從文彥博的“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談如何減小、衝破改革阻力;從桓溫北伐,談新官上任搞“標誌性工程”的得與失……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文中對“九品中正制”和“唯才是舉令”的分析。不少人都是十分認可曹操先後下過的三次“唯才是舉令”,覺得曹丕的“九品中正制”是歷史的倒退。真是如此嗎?

    陶短房先生認為,三次釋出“唯才是舉令”之時,都是曹操最需要人才,而人才最不待見曹操的緊要關頭。曹操圍繞“特定人群”制定“唯才是舉令”,就是為了為了最大可能成批爭取到的、最好用的人才。而“九品中正制”的出臺年份是公元220年,此時曹操剛死,曹丕正忙著逼漢獻帝退位。“九品中正制”同樣是針對“特定人才群體”(門閥群體),目的也同樣取悅那些“最好用的人才”。

    之所以區區幾年後,父子二人的用人標準截然不同,只不過因為世易時移,兩人身份不同,大環境不同,“人才”的物件不同而已。落到當下的環境中,具體的運用其實就是企業或單位如何根據形勢變換,去找人才、選人才、用人才罷了。哪個單位沒遇到這個問題?哪個HR不思考如何處理?

    歷史不斷重新,從未遠離你我。

    古人云,“以史為鑑可知興替”“通鑑所以資治”。雖然現在已經是新常態了,跟以往的歷史都不同了。過去的歷史都是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事件,過去的知識不一定能幫助我們預知未來。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從歷史的長河之中去尋找當下的影子,借鑑古人的智慧,尋找我們的答案。

  • 6 # 樂聖數碼

    歷史本質就是人類發展過程的一個紀實,而要概括這個過程,簡單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八個字。

    古今中外,不論是大到國家、王朝、世家,小到公司、組織、個人事業,其實都是一個建立、發展、鼎盛、衰落到滅亡的過程。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逃避這個過程的,現在美國在牛逼也有滅了的一天,現例項子就是蘇聯。

    而整個過程就是你適應環境與否的過程,適應的時候自然順風順水,風風火火;不適應或者跟不上的時候也就是衰落到滅亡的時候了,就是這麼簡單。

  • 7 # 何郃翮

    據《舊唐書·魏徵傳》記載,早在千多年前偉大的唐太宗李世民就已經回答過這個問題了原句為:

    太宗謂梁公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嘗寶此三鏡,用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譯文:

    太宗對梁公說:“用銅當作鏡子,可以使衣帽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我把這三種鏡子當作寶貝,用來防止自己犯錯。現在魏徵去世了,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歷史是經驗、教訓、明鑑、秉承,是過去的沉積,未來的導向;一個人,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教你融會貫通、懲前毖後,是學習的源泉,進步的信心。 當今歷史讀的最好的馬未都先生當屬一個,他不光讀史,而且辯證地讀史。眾所周知歷史一定要真實,但我們現在讀的大部分歷史書籍都是前人留下的史書,多少有作者為迎合當時社會的融色之筆或個人觀點在裡面,這樣就影響了後人鑑史的難度。馬先生就不同,他不光熟讀史書,而且透過文物和前人留下的實物來研究歷史,兩者相輔相成,相互甄鑑,以期還原歷史,讓歷史以本來的真實面目出現在後人面前,有利於我們更加精準地研究歷史,為我們今後的發展服務。不妨多看看馬先生的著作和部落格,就能明白這一點。真希望像馬先生這樣的學者多一些,也希望馬先生多帶出一些學生,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在歷史這面鏡子裡愈加明晰自己,正確譜寫輝煌的未來。 現如今華人學習中國歷史的熱情有增無減,大到著書立說、專業研究,小到影視作品、日常生活,無處不透著中國歷史精華沉積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但我們同時也發現在面對世界歷史這個寶庫時,我們手裡開啟的鑰匙還不多,我們繼承整個人類文明的精髓還不多,拿來主義還應用的遠遠不夠。我們中華民族畢竟是世界人類文明的一部分,繼承和發展世界歷史文明是我們中華民族責無旁貸的重任,也是我們國家經濟建設高度發展和社會文明高度進步的必由之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這一點,從自身學習做起,從教育下一代重視學習世界史做起,創造學習環境和氛圍,我們在不遠的將來會看到一個更加繁榮強大、文明博愛的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最高點。馬未都先生

  • 8 # 姜學友

    學習歷史主要是學習以下的東西:(1)基本的歷史事實,瞭解歷史發展的脈絡。(2)瞭解歷史發展的規律,認識人類社會的走向。(3)吸取歷史教訓,避免歷史悲劇重演。(4)瞭解歷史知識,為社會發展創造歷史文化,比如拍攝歷史劇等等。(5)對於專業學習歷史的人來說,學習歷史能帶來分數有利於個人的發展。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學習歷史可以豐富生活,吸收一定的社會經驗。

  • 9 # 國學小鑽風

    明知道歷史沒有太大的現實價值,還任性地把歷史讀到研究生,是因為中國的文史不分家,讀史就是讀文,而文史結合就基本上是中國的國學了。

    想要用一個專業來深入國學,文史哲三門,誰更適合?文學專業顯得有點窄,哲學專業顯得有點漂,歷史專業才剛剛好。視野廣,舞臺大,所以它深深的吸引了我。

    那麼,讀歷史到底能學到什麼呢?

    首先,你可以看到那些有名的人,一輩子都幹了些什麼?為什麼普通人想不到,做不到的事,他們做出來了?是什麼樣的出身,什麼樣的環境給了他們成功的基礎?

    要知道,什麼樣的階層,產生什麼樣的思想,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步一個臺階,不可能憑空出現一個偉人,普通人不會有神奇的突發奇想,你所看到的絕對只是冰山一角。所以,讀歷史能學到成長的步伐,這是其一。

    第二呢,身為華人,不懂中國文化,是一種巨大的遺憾,因為中國的文化很豐富。在此,我簡單舉一個例子。古人會把自己的社會不滿和人生觀念寫成一部小說,讓看熱鬧的人有熱鬧可看,讓明事理的人能洞察社會,思考哲學。這一點,以《西遊記》最經典。

    孫悟空是人的內心,本領學自哪裡?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大家想想,這兩個名字,不都說的是“心”嗎?他一個跟頭剛好可以從長安到達靈山(十萬八千里),但現實絕對不允許你投機取巧,所以心想事成,也就只是想想了。豬八戒是人的慾望,所以貪吃貪睡貪色,但理性告訴人們,慾望是要剋制的,所以取名八“戒”!但現實又告訴人們,慾望這東西,來自人性,根本他媽戒不掉,所以豬八戒從始至終都依然貪吃貪睡貪色。沙僧呢?是人的理性,理性告訴你,好好幹活,少說廢話,別幹傻事,關鍵時刻退縮,少擔責任~~~

    第三,學歷史給你的風騷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因為它給了你開闊的眼界,你可以不必束縛在文字、故事和哲學之中任何一個門類,你可以用思想的力量來拿起優雅的筆墨,寫出別具一格的歷史。風騷的詩詞是你的史料,哲學大師是你研究的物件,試問,你還會出“淤泥”而不染呼?

    最後,歷史教給你批判的眼光,因為絕大多數歷史事件都是人為改動過得,都是假的,騙你的,只為了讓你看而寫出來。皇帝管轄著史官,試問這個史官敢寫真事嗎?你的領導今天忘記拉拉鍊了,你會選擇寫進書裡讓他看而不是提醒他一句讓他拉上?除非你想給自己找不自在,嫌腚癢。

    所以,既然全是假的,那歷史還怎麼學?這就需要你批判+推理。像偵探一樣還原他當時的場景,逐漸推理出這件事情的始末,這樣的過程,相當的精彩,比如北大的辛德勇教授,神一樣的還原古代戰爭,那分析,絕對讓古代的史官們驚的菊花一緊:“你!竟然全知道了?”

    那麼,學歷史到底有沒有用,你覺得呢?你學到了什麼呢?

  • 10 # 青煙月子

    歷史的經驗,借古論今。朝代的興起隕落存在著諸多的原因,每個朝代原因雖然很多各不相同,卻總有幾份相似。

    我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被稱之為古國之一,在歷史的長河中,縱觀每個朝代的建立之後發展速度都可謂是驚人的,無論是經濟、軍事、文化、娛樂等等。是太多的愛國子民共同的努力結果,歷史不僅僅是有趣,更多的是教會我們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制紅薯涼粉的簡單做法自制紅薯涼粉怎麼做最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