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陽輝881
-
2 # 殺手司令
蒙古崛起的那個時代太特殊了。蒙古衰弱是因為,當火器與高產量農作物的普及之後,歐亞大陸的幾個定居國家從不同的方向對草原國家形成合圍之勢,所以草原遊牧帝國變成了草原定居國家,怎麼會有不衰落之理。
-
3 # 朝飛暮卷
1:席捲全球的黑死病;2:人口凋敝,軍事和經濟上都無法再像從前那樣相互照應,相互支援;3:經濟衰退帶來的貨幣制度失控;4:旭烈兀的那支蒙古人在伊利汗國逐漸消失了,或被殺,或被本土人同化;5:在中國,四十萬蒙古人被明朝反叛者消滅,小量逃走的那些退回草原;6:俄羅斯的那部分金帳汗國分裂為許多個小汗國,逐步衰落;7:在老家中亞草原,成吉思汗的後人繼續在莫臥兒斯坦掌權,直到1920年,最後一位掌權者被驅逐。
蒙古帝國徹底落下帷幕。
一百年或者幾百年幾千年,轉瞬即逝,眼見到起高樓,眼見到樓塌了......歷史不言不語,就在身邊,不抽象也不遙遠。
-
4 # 道中道道而道
一,外來宗教信仰對蒙古人的腐蝕和分化作用。蒙古人原本是信仰原始薩滿教的,但在擴張的過程中先後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文明和宗教,蒙古人對宗教信仰選擇了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一部分蒙古人選擇了皈依伊斯蘭教,還有一部分蒙古人選擇了藏傳佛教。此外,蒙古人對道教,基督教乃至其他宗教都採取了一種相對包容的態度。對宗教沒有一個明確選擇的態度這讓蒙古人的宗教信仰變得分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蒙古軍隊的戰鬥力,而對整個蒙古統治集團的瓦解和分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主要說說其中的藏傳佛教,是大部分正統蒙古人選擇的信仰。這對一個民族戰鬥力的影響我認為是比較大的。在佛教未開始普遍影響到西藏地區之前,吐蕃是西藏地方最強大的軍事存在,一度能和大唐爭雄,多次控制河西走廊,導致絲綢之路的中斷,而大唐卻一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吐蕃,對吐蕃的戰爭也是勝少負多。但從佛教影響到西藏地區之後,似乎再也沒有能夠再現吐蕃時期的輝煌。
二,蒙古的急速擴張導致其無法對統治之下的各種文明形成資源整合。蒙古帝國板塊的擴張的速度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也導致了一個致命的問題,蒙古對治下區域只能更多地依賴當地人的管理和原來的政治運作體系。而蒙古統治下的各種民族文化,政治體系,都存在著很大的分歧乃至衝突。可以說,蒙古人是在對各種文明做出選擇的猶豫中喪失了最後的機會,是“其興也忽焉,其亡也勃焉”的最佳寫照。
三,蒙古人口的密度劣勢。除了在蒙古人的發祥地,蒙古在其他任何統治區域,都處於人口上的劣勢,而這也是蒙古人每攻克一地必大肆屠城的主要原因。這讓蒙古人雖然佔據統治地位,卻無法從根本上改變一地區原有的政治生態和文明體系。
四,蒙古遊牧文明的落後性。蒙古能夠攻城略地,並非是先進文明的勝利,而且落後文明的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反噬。蒙古並不具備文明上的領先優勢,自然無法讓其他民族在心理上臣服,從而建立起穩固的統治。
最重要的是治理的問題,比方說在漢族居住地區的元朝,首先將讀書人的地位弄得非常低,這很明顯是錯誤的,歷朝歷代都想辦法將讀書人納入自己的管理體系,而元朝倒好,讀書人的地位很低,好像一些有名的元曲家他們寫的曲子,看看他們寫的詞,就可以略知一二他們對當時的管理有多麼大的意見。其次主要是丞相的地位過高,以前成吉思汗、忽必烈他們能管住身邊的丞相與謀臣,但是後面的就不行,後面的元朝皇帝甚至可以被丞相隨便廢,自然離滅亡就不遠了,所以朱元璋一上臺就廢丞相制度,甚至跟子孫說誰敢說立丞相馬上斬,可見元朝的丞相制度給朱元璋上了深刻的一課
另外在其他地區,元朝的統治,開國的過程過於血腥,比方說比車輪高的男子要統統處死,這給滅亡埋下了伏筆,而且一些地區管理的真的不好,而且動不動大汗一去世,其他王子就帶著軍隊回去搶大汗的位置,導致很多地方本來能打下來都沒打,更別提有效管理了。。。
其實好像蒙古帝國,成功因素主要是騎兵,據說以前蒙古成吉思汗的軍隊移動速度比得上二戰的機械化摩托師的速度,但是主要是管理的問題,每個地方有具體的情況,不同的生活習慣還有不同的文化,還有他們的遊戲規則沒有制定好,簡而言之就是不能馬上治天下,治理出現了問題。。
-
5 # 口水雜談
一句話來說就是 可以馬上得天下 而不可以馬上治天下。
其實衰敗的原因有太多太多,有很多學者總結過,這裡就不班門弄斧了簡而言之是治理的問題,比方說在漢族居住地區的元朝,首先將讀書人的地位弄得非常低,這很明顯是錯誤的,歷朝歷代都想辦法將讀書人納入自己的管理體系,而元朝倒好,讀書人的地位很低,好像一些有名的元曲家他們寫的曲子,看看他們寫的詞,就可以略知一二他們對當時的管理有多麼大的意見。其次主要是丞相的地位過高,以前成吉思汗、忽必烈他們能管住身邊的丞相與謀臣,但是後面的就不行,後面的元朝皇帝甚至可以被丞相隨便廢,自然離滅亡就不遠了,所以朱元璋一上臺就廢丞相制度,甚至跟子孫說誰敢說立丞相馬上斬,可見元朝的丞相制度給朱元璋上了深刻的一課另外在其他地區,元朝的統治,開國的過程過於血腥,比方說比車輪高的男子要統統處死,這給滅亡埋下了伏筆,而且一些地區管理的真的不好,而且動不動大汗一去世,其他王子就帶著軍隊回去搶大汗的位置,導致很多地方本來能打下來都沒打,更別提有效管理了。。。其實好像蒙古帝國,成功因素主要是騎兵,據說以前蒙古成吉思汗的軍隊移動速度比得上二戰的機械化摩托師的速度,但是主要是管理的問題,每個地方有具體的情況,不同的生活習慣還有不同的文化,還有他們的遊戲規則沒有制定好,簡而言之就是不能馬上治天下,治理出現了問題。。
-
6 # 周方851
蒙古人口不過數百萬,所佔歐亞大陸領土空前巨大,他們又不是具有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充滿智慧的民族,在殺伐之外先天缺乏統治能力……其興也勃其亡也忽
-
7 # 華豎
蒙古帝國是是在13世紀由蒙古人 鐵木真 等部建立的的蒙古政權。蒙古國建立後屢次對外侵略擴張,佔據包括漠北、華北、東北、西藏、西域、中亞、西亞、東歐等在內的遼闊地域,世界歷史最大的帝國之一。
面對戰無不勝的強大蒙古國,為何延續的時間不長,忽必烈建立的大元蒙古國也不過百年,為什麼如此之快就消沉下去了呢?
一是內部分裂,使蒙古國的力量不再集中且強大。蒙古國由鐵木真於1206年春天建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他先後殲滅了西夏,攻滅了金國,
西征花拉子模,取得了大片領土。但他還是在1227年在他66歲時病逝。成吉思汗死後,窩闊臺即大汗位,其後又是蒙哥即位,在蒙哥之後,忽必烈爭得了大汗位,但此時的蒙古力量已經高度分散,分別為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忽必烈部得不到其它三個部落支援與認可,中間多次發生內部征戰,誰也吃不了吃,誰也拿誰沒有辦法,慢慢形成了分裂分治的局面,這種分裂使當年強大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國漸漸陷入衰落之中。
二是蒙古的遊牧文化在與各地的文明衝突中不佔有優勢。蒙古是典型的遊牧文明,在馬上生,在馬上長,以草原為生,以草原為伴,他們東征西討,以強大而強悍的戰鬥力佔領了無數的土地,但佔有並不等同於佔據,後者需要有系統的文化理論去治理,去感化,這個過程中蒙古正好缺少對農耕文化這種更為先進文化的引領性,反而是農耕文化同化了遊牧文化,使得蒙古的強勢漸漸衰落。
三是人口與經濟的不發達,讓蒙古帝國漸漸力不從心。蒙古國最主要經濟來源就是以戰養戰,也就是透過戰爭的掠奪來支援下一場戰爭,這種模式缺少穩定而長期的財富供應,沒有一個穩定的稅收或經濟來源,單單靠搶奪只能是一時興盛,而不可能長久興盛強大,在戰爭沒有取得勝利的情況下,軍隊就會很快陷入無糧無餉,後繼無援的情況,這使得蒙古很難保持持續的強盛。另外,蒙古佔有了大量的地盤,而人口基數卻無法支撐去佔領地進行有效的統治,很多的佔領也僅僅是名義的佔領,這對於蒙古也是一種漸進式的削弱,使其過於分散,過於薄弱。
蒙古帝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帝國,興盛和強大於一時,作為馬背上的民族,習慣於征戰,習慣於掠奪,但卻不習慣於治理國家,內部的紛爭與外部的反抗,註定了他勢必衰落的命運。
-
8 # 想當妖怪936
蒙古帝國經過了幾代代人的開疆拓土,給兒子們分封的四大汗國,在拔都,忽必烈,旭列兀這幾個出色孫子的時候達到了鼎盛,基本上佔據了亞歐大陸的大部分,但是由於蒙古人口太少,而且文化基礎差,只能接受被征服地區的文化和宗教,融入這些地方社會形態。由於是依靠強大的軍事實力強行吞併,征服過程中殺戮過重,也沒有成熟的管理方式,還把人分成了好幾個等級,被征服的的民眾很難有認同感,一旦蒙古衰落,會立即反抗和爭取獨立。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們,爭權奪利自相殘殺,大大的削弱了戰鬥力,隨著伊爾汗國和欽察汗國伊斯蘭和突厥化,元帝國被朱元璋趕出中國,不過百年間,無敵於天下的蒙古帝國,只能回到蒙古高原苟延殘喘,再也沒有了曾經的輝煌,如果蒙古人沒有內亂,在冷兵器時代,就是無敵的存在。
-
9 # 論史君
關於蒙古帝國的衰落,曾在忽必烈手下任職的馬可·波羅有過詳細的描述,他在撰寫自己的遊歷過程時,對蒙古人所征服的民族的情形作了以下重要的分析:
關於真正的韃靼人(蒙古人)的風俗習慣,我所告訴你們的所有這一切都是真實的。但是,我必須補充說,在這些日子裡,他們大大地衰退了;因為那些定居在中國的人以近乎崇拜的方式接納了這個國家的習俗,而放棄了他們自己的習俗;而那些定居黎凡特的人則接受了薩拉森人的習俗。從馬可波羅的這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發現,蒙古帝國之所以快速衰落,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被新的文化“同化”了。
蒙古人是如何被同化的?在忽必烈將首都從哈拉和林遷移到北京的過程中,便已經表明了這一同化過程。當首都遷到北京後,忽必烈便要在漢族人所設計的宮殿中進行統治,與此同時,他又舉行復雜的儒教儀式,建立孔廟。這樣一來,他已經由蒙古大汗不可避免地變成了中國式的皇帝。
另外,蒙古人衰敗的最基本的原因在於,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相比,他們不僅人數太少,而且生活方式過於原始,作為一個馬背上打天下的民族,他們一旦下馬,安穩定居下來的時候,就很容易被同化,而這也是他們衰敗的開始。以漢族為例,蒙古人和漢族相比,人數上自然是處於劣勢的。所以,當他們入主中原後,逐漸擺脫了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時,開始被漢文化所影響、所取代時,他們便逐漸失去了自己的身份,早已不復當年驍勇善戰。
而在遙遠的西方,就在忽必烈成為中國皇帝的同時,他的兄弟旭烈兀也變成了波斯的統治者,定都大不里士,建立了伊爾汗國。1295年,旭烈兀死後三十年,他的子孫便將伊斯蘭教尊為國教,這一舉措,表明了伊斯蘭教環境對蒙古人的同化。與此同時,高加索山旁邊的金帳汗國也如上所述,被當地的東正教文化和伊斯蘭教教義所影響,基本上和當地的文化融為一體了,早已沒有當年蒙古人的習俗。隨著時間的推移,四大汗國的消亡,只有蒙古本土的那些蒙古人仍然保持著純正的蒙古血統。
蒙古人受漢文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在語言方面,入住中原後,蒙古人採用了比他們更先進的屬國的語言、宗教信仰和文化,從而使自己的文化被漢文化所取代。
所以,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什麼蒙古帝國在創立後不久便崩潰的根本原因。除了文化方面的原因外,蒙古帝國衰落的另一個原因便是內部的分裂在蒙哥死後,忽必烈的弟弟阿里不哥曾與他爭奪大汗王位,經過四年的激烈鬥爭,忽必烈最終勝出,奪得王位。後來,控制著突厥斯坦的堂弟海都又與他爭奪王位,從而引發了長達40年的內戰,打了40年,誰也奈何不了誰,最終不了了之。
隨著內部爭鬥的激烈,昔日強盛的蒙古帝國一分為四,分別是金帳汗國、伊爾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作為大汗,忽必烈只是蒙古各汗國名義上的君主,他的權力只侷限於中國。因此,蒙古帝國的衰落,不僅是由於文化上受到同化,而且王朝內部的爭鬥也起了重要作用。
蒙古帝國衰落的第三個原因,就是在經濟上太過於依賴被征服民族,它沒有自己的一套組織和方法。比如蒙古人入駐中原之後,面對著一個龐大的國家,歷來習慣於馬背上生活的他們在面對如何治理一個國家時,便束手無措了。因此,只能靠本地漢族來治理,這樣一來,就會造成中下層的權利代替,就是國家的統治者是蒙古人,中層的治理交給了當地的民族,而底層的蒙古人往往和當地民族的底層一樣淪落入貧困之中。如此一來,時間一長,當中層掌握的權力越來越大時,也就是蒙古帝國滅亡的開始。
總結蒙古帝國的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各個方面,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是造成了蒙古帝國的衰落。但在我看來,我覺得造成蒙古帝國衰落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文化因素,正如清末思想家龔自珍所說“欲先滅其國,必先去其史”。所以,蒙古帝國的衰落,正是從其文化的衰落開始的。
-
10 # 副史
歷史上,蒙古軍隊是非常驍勇善戰的,鼎盛時期的蒙古軍團應該也是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了。不過雖然蒙古人很會打仗,但是並不會治國,元朝是唐宋元明清裡最短的朝代,一共只有100多年。蒙古軍雖然有自己的優勢,但並不能把其他文化給吸收進來轉換成自己的東西,所以這樣做肯定是不能長久的。所以蒙古帝國註定會慢慢走向衰落。
蒙古大汗蒙哥的去世,是蒙古帝國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折性世界。而這也被認為是蒙古帝國走向衰亡的開始,並且從此極速的往下敗落。
財力其一,這一年後,除了忽必烈還把南宋拿下來外,整個蒙古帝國巳經停止了對外擴張。至少不再有集團式的對外擴張。
而忽必烈對南宋的征討,因為缺乏蒙古帝國集團的支援,打得其實並不好。而且這場仗打勝以後,國內經濟處於一種崩潰的狀態。忽必烈為了提振經濟,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比如說鹽鐵專賣,發行交鈔等一系列經濟政策,但這種竭澤而漁的辦法,效果並不好。
此後,忽必烈也再不能組織對外擴張,後來組織的打蒙古和越南,都先後失敗了。失敗有其它因素,但財力不足卻是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內部矛盾先是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違反蒙古汗位繼承的選舉規矩,採用武力爭奪的方式獲取汗位。最後,既不是幼子,又沒有得到上一位大汗遺囑,也沒有得到蒙古貴族普遍選舉推薦,僅憑武力強勁的忽必烈獲得汗位。
然後是朮赤系後人別兒哥,與拖雷系後人旭烈兀因為信仰不同大打出手。信仰伊斯蘭教的別兒哥,責怪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的時候,殘殺伊斯蘭教徒,擅自處置伊斯蘭教首領哈里發,提兵和旭烈兀大戰。兩人打得不分勝負,不過兩個國家都因此大傷元氣,再無力外擴張。
再然後,窩闊臺的後人海都與朮赤後人忙哥帖木爾聯合起來,攻打察合臺汗國的八刺。把八刺趕下臺來,並佔領了察合臺汗國的不少土地。接著,忽必烈為八刺出頭,提兵打海都。然後海都又和東道王的乃顏合作,夾功忽必烈。
可以說,這場戰爭,黃金家族的後代們(包括成吉思訐兄弟們的後人),除了伊爾汗國沒有參加外,其餘所有人都參加進去了。
這還沒完,這其實還是蒙古黃金家族後代們互相攻擊的開始。此後蒙古人的內部戰爭,一直打到元朝和四大汗國徹底滅亡。
外部環境當初,成吉思汗為了避免他的兒子們鬧矛盾,可以說是煞費苦心。一方面,他帶領部隊四處征伐,為的是能獲得更多的土地和財富,分配給他的兒子們,免得他們因為不夠而鬧矛盾。另一方面,他又讓性格最好,協調能力最強的窩闊臺當他的汗位繼承人,以窩闊臺協調其他三兄弟,免得他們鬧矛盾。
可以說,成吉思汗的目的是達到了的。但矛盾還是在黃金家族第三代的身上劇烈地爆發起來。這大約是成吉思汗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
其三,蒙古人離開了他們的生存土壤,又沒有獲得其他更好的本領。
蒙古人為什麼打遍天下無敵手?那是他們在草原上練就的本領。但是當元朝和四大汗國建立後,所有的蒙古人都離開了草原,到達他們不熟悉的環境生活。
耶律楚材曾經對成吉思汗說過,馬上可以打天下,但馬上不可以治理天下。
治理咱們就拿元朝來說,元朝建立以後,蒙古人把國內的人分為三六九等,進行殘酷的高壓統治,連菜刀都要好幾家人共用一把。這顯然是失民心的做法。君王視我如奴僕,我視君王如仇寇。在治理國家上,蒙古人完全不懂得這個道理。
而他們因為從馬上下來,貪圖享樂,爭權奪利,最後連仗也不會打了。以致於元末的時候,一幫手無寸鐵農民起義者,就能夠把不可一世的蒙古騎兵給打敗。
回覆列表
跟滿清一樣是一個工具。華人跟猶太人一樣認死理,給了二次教訓還是認死理。所以有仨次當狗當豬,還是認死理。到現在快得癌症還有人認死理。華人必須的要有堅定的一個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