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漢字見大歷史

    《第一屆文物戲精大會》中的良渚三叉形玉器: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這個三叉形玉器,在網上曝光率也非常高,這件玉器獨特在哪裡呢?簡略版回答:第一,從考古發掘資訊來看,這個三叉形玉器是良渚王的權力象徵。第二,從文字學角度看,漢字「皇」的取像之物正是這個「三叉形玉器」。總而言之,這個「三叉形玉器」是良渚王的CROWN。

    ------------------------------------------

    良渚最精美三叉形玉器,出土在良渚遺址等級最高的墓葬群——餘杭反山墓地,反山墓地被認為「良渚王陵」。為什麼被認為是王陵呢?第一,規模大。

    當地人把「反山」叫「翻山」,所以,反山墓地是一座「金字塔形」的高土堆小山。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特徵,開始才被考古學家認為極有可能是墓葬的「熟土墩」,從而被保護起來免遭破壞。

    山一樣大的墳墓,說明墓主人非「王」即「侯」,下圖是1986年夏季發掘現場:

    圖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 文物出版社.頁3

    第二,隨葬品多,且等級高。

    反山墓地墓葬中玉器隨葬品令人咋舌,比如被認為「王之葬禮」的【M20墓】出土538件玉器。

    俯檢視:處於墓葬中間m20坑位:

    M20墓葬的隨葬玉器幾乎把墓主人埋起來了:

    圖引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等. (2015). 權力與信仰: 良渚遺址群考古特展. 文物出版社.頁14

    這麼多玉石作為陪葬品,在上古墓葬幾乎是見不到的。

    雖說目前沒有發現商周王陵,但發現了商王王妃婦好的墓葬,婦好墓玉器規格相比這個墓葬,恐怕只有十分之一。

    憑這個推理,你去想一想這個墓主人的身份有多顯赫。

    那麼,且不談玉料,這位墓主陪葬玉器需要耗費多少人的精力製作?

    以古比今的話,他的財富恐怕完爆今天的馬雲和王健林:

    圖引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275-277

    良渚玉璧光滑圓溜,像如同車床車出來的:

    良渚玉琮精美程度不亞於一兩千以後的商周玉器,或者說不亞於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中國玉器:

    良渚玉器上有些圓形紋飾是短線一點點拼接而成,這有多費精力?而且這些線條比頭髮絲還細,至今不確定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在良渚、三星堆玉器沒有出土以前,任何人看到類似「玉琮、玉璧」這樣造型的玉器,很自然的會判斷為上限是:商周玉器。

    因為《周禮》記載商周古人以琮、璧等禮器祭祀天地,也就是所謂的「六器」:

    《周禮·春秋·大宗伯》:以玉做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玄璜禮北方。

    如清人吳大澂的《古玉圖考》,就是依據《周禮》(包括《考工記》),所記載的玉器尺寸和製作方法對傳世玉器進行考證:

    良渚大量出現「南瓜黃」的「黃琮」,比如上過《國家寶藏》節目、碩大無比的良渚「玉琮王」:不論是精美的紋飾、器型、工藝一點都不遜色於後世的玉琮。

    如果依照《考工記》對這些玉琮斷代,就絕對會錯。

    其實,零散的良渚玉器一直都被浙江、江蘇的農民挖到,一直被古玩界當做商周、秦漢玉器。

    良渚斷代是在4300--5000年,如果斷代為商周、秦漢,相隔兩千多年,這就玩笑開大了!

    古玉學研究以清代考據學家吳大澂、陳介祺為最高成就。內蒙古紅山、四川三星堆、浙江良渚,扭轉了近兩百年來古玉研究的陳腐思路。

    特別是良渚反山大量的玉器一出土,再也不會認為玉石禮器成熟期是在商周,絕對不能以玉器造型輕易進行斷代。

    在這之前,我們根本就沒有想到新石器時代的華夏古人會這麼喜歡玉石,會這麼精於製造玉器。

    而在良渚反山墓葬中,除M20墓葬以外,這樣「玉器幾乎把人埋起來」的墓葬還有四座,分別是M12\M14\M16\M17。M12\M14\M16三座墓葬出土時候的俯檢視: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214、166、213

    出土了「玉琮王」的反山【M12墓】,出土時的情景:

    圖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11-12

    M12器物擺設示意圖,有658件玉器:

    圖引自:鄧聰. (2015). 良渚反山m12玉器微刻與王權象徵,中國考古網

    M16出土時,密密麻麻的玉器在墓主人周圍堆起來了,玉器共488件:

    圖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214

    好,不一一舉例。

    總之,反山M20(538件)、M14(370件)、M16(488件)、M12(658件)、M17(321件)五個墓葬的主人,身份肯定比較接近。以上資料統計見《反山》(上冊),不一一註明引用頁。以古比今的話,這是些富可敵國的傢伙。而且反山墓葬處於良渚遺址的核心地帶,是良渚的「城市圈」。

    良渚遺址多達500多處,散步長江下游環太湖地區數萬平方公里之內。

    但良渚文化核心區域就是在反山、瑤山這一帶,這一帶是良渚統治階層所在地。

    墓葬的一些器物的製作工藝之精美,檔次之高,在良渚遺址其他地方還沒有發現,是良渚文化最高檔次的玉器。象徵政權和祭祀權(神權)的黃琮和蒼璧,象徵司法和軍事權力的玉鉞,將精湛微刻技術均發揮得淋漓盡致,是良渚玉器中的極品。如學者鄧群所言:這些玉器具備有不可渡讓(inalienability)的特質。所以,說這這幾個墓葬不同時代的「良渚王」的墓葬,是水到渠成的推理。

    如考古學家的推斷——

    反山墓主人掌握軍權、神權以及大量財富:,這樣的人只能是君王:

    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上). 文物出版社.頁370

    其他M15(54件)、M18(61件),等級數量明顯不在一個檔次,M19、M21是殘墓,只有幾十件玉器,玉器質量也很差,還有幾個殘破的陶器。

    反山墓葬就這麼一個土墩,一共出土玉器3500多件。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366-367可以這麼說,長江下游考古看良渚,良渚看反山。

    良渚文化以精美的玉器馳名於世,最具象徵性的玉琮、玉璧、三叉形玉器、玉鉞都是大部分都是在反山出土(另一部分在瑤山):

    良渚典型玉器和紋飾

    圖引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等. (2015). 權力與信仰: 良渚遺址群考古特展. 文物出版社.圖4

    良渚紋飾知名度最高的,就是反覆出現在各種玉器上的「神人獸面」形象:

    拓片:

    這個logo以整體或者區域性,分散刻畫在不同的器物上,就跟今天【十字架受難相】一樣高度一致。

    這說明良渚社會,可能形成了一個有宗教信仰凝聚在一起的「虛擬共同體」:

    -----------------------------------------------------------------

    好,知道了上述背景,我們再來談抖音戲精影片那這個【三叉形玉器】。第一,三叉形玉器上的圖案,就是上面說的【良渚LOGO:神人獸面】最醒目的「大眼、鼻子、嘴巴」部位。

    這個神秘詭譎的圖案,可能是良渚古人的崇拜的神靈,而這幾個「良渚王」可能自詡為「神靈的化身」或者「神靈代言人」之類的角色統治良渚。

    這幾乎是很自然的推理,因為良渚logo體現的是「神、人、獸」一體的造型,反覆出在各種陪葬的玉琮、玉璧、玉鉞等禮器上。

    第二,在良渚遺址中,這個三叉形玉器一共有16個,在反山墓葬中出土了5個,這五個從玉料、工藝來看,相對其他的較精美一些。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上). 文物出版社.頁25

    反山墓葬的五個三叉形器如下圖:

    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頁17、174、238、255、279

    反山墓葬中最精美的一個是【M14:135】:

    【M14:135】三叉形玉器細節:

    另外,在良渚瑤山出土了8個,玉料相對差一點:

    橫山等三個地方出土了三個,工藝和玉料都明顯遜色於反山墓葬:

    【抖音戲精三叉形器】這一個,我比較了一下,只能是瑤山M10墓葬中出土的一個,圖引自: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3). 瑤山. 文物出版社.頁280第三,「三叉形玉器」是象徵權力的「CROWN」。

    其一,良渚三叉形器出土的時候,差不多墓主人頭部的位置,結合三叉形的配件來看,考古學家斷定為「權貴冠飾」。

    比如【M14:135三叉形玉器】位於頭部位置:

    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上). 文物出版社.頁96.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下). 文物出版社.彩圖417

    從瑤山M7墓葬出土的三叉形器來看,上面配有一個管狀物:

    圖引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等. (2015). 權力與信仰: 良渚遺址群考古特展. 文物出版社.圖28

    三叉形器下面還有一個類似髮簪一樣的東西,但是已經朽爛,這個東西類似髮簪插入到頭髮中,從而固定在頭上,管狀物可能就是起到插入羽飾等裝飾物的作用:

    文、圖引自:浙江考古研究所等. (2015). 權力與信仰: 良渚遺址群考古特展. 文物出版社.圖17,

    其二,從古文字角度看,【三叉形玉器】正是漢字「皇」所取之像。

    「皇」的古今字形:

    我們來看甲骨文的「皇」字:

    「皇」是一個形聲兼會意字:王者之冠,「王」兼表音,「皇、王」一聲之轉(零聲母古歸匣母)。

    甲骨文到金文的「皇」字,則變成了上下結構,小篆訛變成從「自」從「王」:

    《禮記.王制》:「有虞氏皇而祭」,鄭玄注:「皇,冕屬也。畫羽飾也。」

     

    「有虞氏皇而祭」是指華夏始祖「有虞氏」戴上「王冠」而祭祀。

    所以,「皇」字本義是巫師或權貴所戴冠冕。

    因此「皇」可以表示位高權重者:

    華夏傳說中上古有「三皇五帝」。

    「父輩」祖先可以稱為「皇考」,屈原《離騷》有「朕皇考曰伯庸」之句。秦始皇認為自己功蓋「三皇五帝」,將「皇、帝」二字作為自己的專稱。後來也就延續下來,直到清朝。《廣雅.釋詁》:「皇,美也。」

    「皇」取像於「羽飾王冠」,所以有「美麗、華麗」之義。「皇」的後起字「煌、鍠、韹」等字都是從「華麗」之義引申而來。

    綜上而言:「皇」字取像於「華麗王冠」,以「王」表意,兼表聲,而漢字「王」取像於象徵軍事權力的「斧鉞」。

    良渚三叉形器和象徵軍權「斧鉞」一起出土,也可體現「皇」的造字意圖。

    比如殷墟婦好墓的想象復原圖:婦好就是手持斧鉞,表示她曾統帥大軍(甲骨卜辭記載婦好率領一萬三千人的部隊)。

    但是,婦好墓中並沒有出土手持的斧鉞,而是沒有柄的青銅鉞。

    所以,殷墟博物館在製作婦好復原雕像的視乎,手裡拿的斧鉞、以及拿斧鉞的姿勢,正是參考良渚反山【M14:221】的斧鉞,以及墓主人持斧姿勢:

    圖引自: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 (2005). 反山(上). 文物出版社.頁192

    【M14:221】的斧鉞想象復原圖:

    圖引自:考古中國:文明前傳之消失的良渚古國

    【M14】墓主人持斧與婦好持斧的斧鉞器型、持斧姿勢完全是一樣:

    ----------------------------------------------------------

    良渚遺址斷代在4500--5000年以前,良渚王就是華夏文明的the king of kings(王中之王)。那麼,這件三叉形器,就曾是「王中之王」的王冠。甲骨文「皇」字,可以用良渚的兩件玉器:斧鉞和王冠構成:「the king of kings」是猶太人和羅馬人嘲笑耶穌的一個封號,原文為希臘語(拉丁語),借用自古埃及語,也譯作「萬王之王」,指的是古埃及拉姆西斯二世大帝。

    ------------------------------------------------

    前幾天【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新聞釋出會稱,餘杭反山瑤山這一帶正是良渚宮殿城市遺址,而且還有一條巨大的水壩,如果不是國家行政力量動員,這種水壩很難修起來:

    「浙江餘杭良渚遺址修建於大約5000年前,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個長3.5公里、寬十幾米的巨型水壩。他表示,經考古勘測,該遺址目前發現最大規模的城址總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萬立方米,這樣的工程量如果動用1萬個勞動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能組織這麼大規模的人力,來進行這麼大規模的工程,如果僅僅是一個部落或者一個聯盟是不可想象的,應該是動員了相當廣闊地方的人力。」引自:http://www.guancha.cn/culture/2018_05_29_458223.shtml

    那如果是這樣,是不是有可能「良渚文化」已經是「國家文明」?

    如果不是,說明良渚文化是一個龐大的部落聯盟。跟傳說夏朝是什麼關係呢?而且良渚積年也與夏朝比較吻合。

    不管是那一種,我個人認為,我們肯定低估了新石器時代華夏大地上的文明程度。

    良渚與中原,一南一北,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五千年前的北緯三十度附近的人類文明。

  • 2 # 祗樹

    偶然看到這個題目,有幸又去過良渚博物館,談談我的個人看法吧。如有不周不到的地方,還望輕噴。

    首先是這個形狀怪異的玉器,如果我不告訴你這是幾千年前的古人做的,你會不會覺得這是一個現代機器上的某個配件?

    看起來的確很像,似乎又沒那麼標準。

    這件玉器是幹嘛用的?古人是如何做的?這麼對稱的形狀,古人又是如何測量的?

    我只是一個愛好逛博物館的人,恰好又喜歡思考這些雞皮蒜末的小事。如果有人能夠告訴我以上答案,我會感激不盡。

    接下來這件也是來自良渚博物館的藏品,外圓內方的造型,平滑的曲線,標準的柱狀,還有兩個開孔。

    這個玉器的名字我想不起來了,看樣子,我實在想不出來古人造它的目的。

    不過這樣精湛的工藝,完美的造型,即使是今天,讓一個普通人拿著現代化工具,也做不出來吧?

    其他的玉琮玉璧玉首飾都有人答了,我僅僅是做個小小的補充。

  • 3 # 戰漢古玉

    良渚文化主要玉器有玉琮、玉璧、玉鉞、玉斧、玉鐲、玉佩、玉珠、玉管、玉梯形器、玉三叉形冠飾、玉蟬、玉鳥等,玉禮器、玉佩飾種類比較多。

    玉琮是良渚文化玉器中最有特點的,不僅是形體最大的玉器,也是出土較多的玉器品種。良渚玉琮有許多大小不一的規格和形狀。玉琮的形制外方內圓,立面分為若干節。玉琮大小差別很大,有的玉琮只有一節,多的有十九節。有的玉琮表面有精美的浮雕和陰刻紋飾,有的卻為素面。

    玉璧也是良渚文化中的一種重要玉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璧數量最大,特點:一是玉璧形體大而厚實,最大的玉璧直徑達40釐米;二是玉質純淨少,多有斑斕色彩。許多良渚玉璧加工粗拙,體現在外邊不圓,邊部厚薄不均,璧體表面不光,璧孔對鑽錯位。但是少數雕琢精緻的玉璧璧面光潔,邊沿和孔徑規整,很少留下旋鑽痕跡。

    良渚文化玉鉞也有特色,一般玉鉞光潔無紋,但良渚反山出土的玉鉞在刃部上角兩邊均有以淺浮雕和陰線刻的神人獸面紋,下角均有鳥紋,這些紋飾酷似玉琮上的紋飾。

    以下是一些館藏良渚文化古玉照片,非常精美。

  • 4 # 肖生珍愛館

    市場新玉文化,是市面手玩現代玉,可尋找前世今生的好玉,就是講緣分和識貨的人,世上最有價值的玉文化,是罕見之寶,天一寶貝獨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辨別物質溶解時是吸熱或放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