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週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範。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裡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髮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隻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矇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當心憤怒與怨恨
敵意、怨恨、憤怒,總是與我們酒醉脫離不了關係,它使我們嗜酒的問題更加惡化。
“為什麼要喝醉酒?”——一個十分普遍的答覆是,喝酒能增加勇氣,因此可以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能夠任意表達出平時難以面對、不知如何處理、憤怒不滿的情緒。
同時醉酒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情緒。嗜酒者也可能極為喜愛酒後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感。
酗酒後的憤怒與暴力攻擊事件和兇殺案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包括犯罪者或被害人,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處於受到酒精影響的狀態下而出事。強暴、家庭失和及離異、虐待兒童、持械搶劫,也常起因於酒後亂性。
即使我們沒有上述犯罪行為,但我們那種發脾氣、生氣也會導致他人心情緊張,擔心隨時會有暴力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憤怒情緒背後潛藏的風險。
以人類天性而言,憤怒情緒無疑是時常都會發生的狀況。盛怒之下的暴力行為或言語攻擊,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也危及整體社會安全。而且憤怒情緒的積累對心理健康也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種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態度將使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抑鬱症。
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憤怒都是人類普遍性的問題,但就一名嗜酒者而言,它的威脅性和破壞性更甚。
所有保持清醒的酒鬼幾乎一致認為,我們本身的怒氣往往能毀滅自我。敵意、怨恨、妒忌、憤怒的感覺迫使我們有想要再去喝酒的衝動。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自己,除了再喝一杯外,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解決方式。
首先,我們來辨識一下,憤怒形形色色的面貌:不寬容,輕視,蔑視,妒忌,憎恨,勢利,譏笑,憎惡,敵意,不滿,緊張,諷刺,嘲笑,自憐,惡意,不信任,懷疑,焦慮,掛念,疑心,猜疑,猜忌。
在過去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鑽牛角尖、深陷其中,就是反應過度、小題大做,尤其在我們又再喝起酒時,這種特質就更加明顯。
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由於內心恐懼作用的結果。我們經常不確定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有時它僅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形容的驚慌。我們往往在無任何預見的狀態下,突如其來地對某人或某事爆發怒火。
失敗、挫折感,也是導致我們怒火中燒的因素之一。就典型的酒鬼而言,我們特別缺乏耐心與毅力接受失敗的磨練。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想象的情境,在面對複雜的、不易處理的困境中,我們習慣性地選擇喝酒來解決問題。
另一種理直氣壯的怒火更是難以應付——我們常常自以為正直俠義、憤世嫉俗,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公理,因此理應堅持。但是這種心態在不知不覺中卻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消彌我們對端起第一杯酒的抵抗能力。
即使我們真的滿腹委屈,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憤怒對我們依舊是無緣消受的奢侈品。不論是哪種方式的憤怒,終將使我們再度端起第一杯酒,從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著手轉移注意力,並且開始處理其它事務,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像打電話給助幫人,或聯絡其它保持清醒的會員,也可以暫停一下;考慮我們是否過度勞累,如果是,適度的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消除怒氣;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安靜地沉思,默想“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這句話的含義,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或是投入其它不相關的簡單勞作,甚至欣賞以前自己曾經喜歡的音樂……
我們也可以將生氣的源頭整理歸納為:我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例如交通阻塞、天氣、排隊等候結帳……),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而理性的態度來接受,而無需生悶氣或是借酒澆愁。
有時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或本身的生活感到諸多不滿。如果我們面臨換工作、搬家、離婚等事情的衝擊,那麼當需要我們決策時,務必小心謹慎、仔細分析,切忌衝動魯莽,作出無奈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處於怎樣不利的狀況,我們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才能有沉著的態度和建設性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令我們感到困擾的事情。
另一有效去除怒氣的方式是,虛擬替代法。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是一個成熟、健全、有智慧的人在面臨與我們相同的處境時,會如何應對,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多試幾次,真的有效。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較輕鬆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怒氣——深呼吸、熱水澡、靜坐沉思甚至大聲呼喊,均有助於疏緩情緒緊張。
我們不建議純粹採取壓抑、忍耐、掩飾、封閉的應對方式,我們必須學會不受制於怒火,而依舊有所作為。如果做不到這樣,則將來再度復飲的危險性極大。
2、遠離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
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和工作,於是我們減少飲酒次數,或試圖把酒量控制在一到兩杯,或從高度酒換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讓自己不要醉得太厲害。也許我們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滴酒不沾,然後遇到機會(一些特別慶典、個人困惑或根本沒有特別的事),我們又會開始喝酒,開始我們想只喝一杯吧,由於一杯酒並未導致什麼嚴重後果,我們覺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那只是個陷阱——當我們喝了兩三杯,感覺不錯,然後覺得以我們的酒量再喝一兩杯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結果我們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來爛醉如泥的狀況。
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慾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複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於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髮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鐘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4、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閒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檯、將檔案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檔案,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餘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桌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捨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週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5、改變舊有習慣
在我們酗酒的過程中,固定的時段、熟悉的地點以及習慣的活動。尤其是在疲累、飢餓、寂寞、憤怒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重複出現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險的陷阱。
我們剛開始戒酒時,回顧過去喝酒的習慣對找到克服酒癮的方法很有幫助。我們經常習慣買酒的地方也許是上班途經的某個超市,我們每個人總是有自己最喜愛的喝酒地點。不管是和朋友的飲酒作樂,還是每天固定時間的習慣性小酌,我們都可以從過去喝酒的軌跡中發現自己習慣在什麼時間、哪些日子喝酒。
我們可以調整所有一切與喝酒問題有關聯的生活細節。
謹慎喝酒的場合
在戒酒的初期,與從前的酒肉朋友保持適當距離,或者找個合理的藉口來避開以喝酒為主要活動的宴會是明智的做法。但是遲早我們必須出席一些喝酒的聚會,因此如何面對酒局很重要。
如果主人是老朋友,可以事先告知自己現在已經戒酒;或至少有一位同伴知道我們正在戒酒,並瞭解到它對我們的重要性——他能聲援你並減少你將承受的壓力。
另外如果在出席宴會之前在胃裡先補充一些營養東西對於你穩定情緒是有益的,你也可以隨身帶著一小包你最喜歡的糖果或是替代食品。有時候如果在吃完晚餐後,晚上還有很長的喝酒時間時,我們也可以提前離開。大多數的人幾乎完全不在意我們的離去,他們太忙著喝酒或是諸如此類的事。
總體而言我們不要過於緊張,因為(1)別人喝酒並不像我們原先所以為的那樣(2)非常、非常少人注意到或在乎我們是否喝酒(3)愛護我們的朋友或親戚,他們樂於見到我們不喝酒。
聚會時也許會有喝酒的親戚朋友詢問:
“你喝什麼?“
“只喝一杯沒關係“
“你為何不喝?“…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我們儘量採取不說謊同時也讓其它人能夠比較快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說明。例如”健康因素”和“醫生的吩咐““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喝酒“。一般人都能接受我們現在已經不喝酒的事實,同時停止詢問我相關問題。
當然越早向我們熟識的人坦白事實的真相對自己越好。大部分友善的人會讚賞我們的誠實並鼓勵我們為擺脫酒癮所付出的努力。對別人大聲說出我們不喝酒可以給我們自己很大的幫助,強化我們保持清醒的決心,同時可能會有一項附帶作用:有時候當我們做出如此的聲明後,會鼓勵其它有些想要或需要喝酒的人不喝,別人並不會看低你。
當我們被問到想喝點什麼時,我們大部分人可以接受汽水或其他飲料,如此一來可以讓自己更自在。
有時候一個喝了很多酒的人或者原來的酒友,對於你突然不喝酒不滿意,你碰到這種強迫的情況並心情不愉快時,請記住有千上萬正在戒酒的吧友支援你,即使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的心與你同在。你要學習避開這一類的人,有時候完全可以找個藉口直接離開,即便得罪這類人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我們不過是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維護自己的健康。
記住最後一次喝醉的經驗
一如字面上所示,我們指的是“喝醉”酒而非“喝酒”。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長久以來“喝一杯酒”意味著三五好友把盞言笑的歡樂時光。基於我們每個人不同的年齡以及第一次喝酒時周圍的環境,我們都有過各種回憶和期待(有時是焦慮)使我們可能回想起一杯沁涼的啤酒、一杯雞尾酒、杜松子酒加奎寧水、威士忌加啤酒、一口紅酒或諸如此類的事物等等。
週而復始,在多數人早期喝酒的過程中,對於酒精的期待總是能夠符合實際需要喝下的酒量。
如果剛好每次都能恰如其分,我們自然認為“喝杯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經驗,不僅滿足自己的需求,也不會逾越宗教習俗的規範。同時滿足渴望、迎合社交場合的禮儀,並有助於我們放鬆心情、振奮精神,達到我們各種不同的追求目標。例如以一位55歲的芬蘭人而言,當有人找他喝一杯時,不禁立即使他聯想到年輕時,在寒冷的天氣下喝下一兩杯白蘭地或伏特加烈酒後,所帶來的陣陣暖意。
若是一名年輕的女性,她腦海裡可能立即浮現,華麗水晶杯裝著香檳、衣香鬢影、耳鬢廝磨、情意綿綿羅曼蒂克的氣氛,或是搖滾音樂會中蓄鬍、長髮牛仔裝裝扮的年輕人,從滿袋瓶裝酒中取出一瓶豪飲,閃光燈不停閃爍,四處煙霧迷漫,每個人都尖聲狂叫,令人興奮不已的景象。有一位A.A.會員說:“喝一杯”幾乎等於是吃比薩、喝啤酒的代名詞。
還有一位78歲的寡婦說,她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想起在療養院時,很喜歡在就寢時來杯雪利酒的習慣。雖說我們腦海中這種對於喝酒的印象極為自然,然而就我們現在的情況而言,卻是一種誤導,這也是我們有些人開始喝酒的方式。
如果我們喝酒的過程僅僅是這樣,那麼我們後來就不太可能會惡化成為嗜酒的問題。然而如果我們毫無畏懼的檢視從前喝酒的過程,就可以看出在我們最後幾年或幾個月的嗜酒期間,不論我們再如何努力的嘗試,未曾再出現如此完美、神奇的時光。
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一再的發現自己的實際的酒量遠大於此,最後總是導致某種程度的麻煩。也許我們對自己飲酒過度單單隻有私下感到些許內疚。
但有時卻會演變為劇烈的爭吵,影響本身工作,甚至導致嚴重的疾病、意外,或法律和財務問題。所以,當一個“喝一杯”的建議出現時,現在我們嘗試著回想從開始喝酒到最後一次可憐的醉酒和宿醉的整個過程。
一般朋友對我們提議喝一杯酒的邀約,一般而言純粹指的是社交應酬、一兩杯淺嘗即止的方式。
但是如果我們認真仔細的回想上次喝醉所給我們帶來的痛苦的全部細節,我們就不會再被長久以來盤據在我們心頭對“喝一杯酒”的印象所矇蔽。
如今我們可以坦白地承認,就我們生理上的真實反應而言,我們相當確定一杯黃湯下肚,意味著我們遲早又會再喝醉酒,而帶來一連串的麻煩。
喝酒對我們來說已不再意味著音樂、歡樂,而是病痛和悔恨的記憶。有位A.A.會員曾經如此表示:“我知道現在如果去酒吧喝一杯酒,將絕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樣,只是用一點時間、花一些金錢而已。
這一杯酒將會耗盡我的銀行賬戶、我的家庭、我的房屋、汽車、工作、我的理智,甚至於我的人生。這實在是太大的代價太高的風險。”
他記住了他最後一次喝醉的情況,而不是第一次喝酒的經驗。
當心憤怒與怨恨
敵意、怨恨、憤怒,總是與我們酒醉脫離不了關係,它使我們嗜酒的問題更加惡化。
“為什麼要喝醉酒?”——一個十分普遍的答覆是,喝酒能增加勇氣,因此可以向別人袒露自己的心事,能夠任意表達出平時難以面對、不知如何處理、憤怒不滿的情緒。
同時醉酒往往還伴隨著憤怒的情緒。嗜酒者也可能極為喜愛酒後那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權力感。
酗酒後的憤怒與暴力攻擊事件和兇殺案之間有高度的關聯性。包括犯罪者或被害人,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處於受到酒精影響的狀態下而出事。強暴、家庭失和及離異、虐待兒童、持械搶劫,也常起因於酒後亂性。
即使我們沒有上述犯罪行為,但我們那種發脾氣、生氣也會導致他人心情緊張,擔心隨時會有暴力行為傾向。因此我們必須意識到憤怒情緒背後潛藏的風險。
以人類天性而言,憤怒情緒無疑是時常都會發生的狀況。盛怒之下的暴力行為或言語攻擊,不僅對他人造成傷害,也危及整體社會安全。而且憤怒情緒的積累對心理健康也有非常負面的影響,這種對他人充滿敵意的態度將使我們內心受到嚴重損害,從而導致抑鬱症。
雖說從各個方面來看,憤怒都是人類普遍性的問題,但就一名嗜酒者而言,它的威脅性和破壞性更甚。
所有保持清醒的酒鬼幾乎一致認為,我們本身的怒氣往往能毀滅自我。敵意、怨恨、妒忌、憤怒的感覺迫使我們有想要再去喝酒的衝動。所以我們必須警惕自己,除了再喝一杯外,應該有其它更好的解決方式。
首先,我們來辨識一下,憤怒形形色色的面貌:不寬容,輕視,蔑視,妒忌,憎恨,勢利,譏笑,憎惡,敵意,不滿,緊張,諷刺,嘲笑,自憐,惡意,不信任,懷疑,焦慮,掛念,疑心,猜疑,猜忌。
在過去飲酒的過程中,我們不是鑽牛角尖、深陷其中,就是反應過度、小題大做,尤其在我們又再喝起酒時,這種特質就更加明顯。
我們當中很多人都認為,憤怒是由於內心恐懼作用的結果。我們經常不確定我們到底在怕什麼,有時它僅是一種模糊不清、難以形容的驚慌。我們往往在無任何預見的狀態下,突如其來地對某人或某事爆發怒火。
失敗、挫折感,也是導致我們怒火中燒的因素之一。就典型的酒鬼而言,我們特別缺乏耐心與毅力接受失敗的磨練。不論是現實的,或者是想象的情境,在面對複雜的、不易處理的困境中,我們習慣性地選擇喝酒來解決問題。
另一種理直氣壯的怒火更是難以應付——我們常常自以為正直俠義、憤世嫉俗,所作所為是出於正義公理,因此理應堅持。但是這種心態在不知不覺中卻逐漸侵蝕我們的心靈,消彌我們對端起第一杯酒的抵抗能力。
即使我們真的滿腹委屈,受到極不公正的待遇,憤怒對我們依舊是無緣消受的奢侈品。不論是哪種方式的憤怒,終將使我們再度端起第一杯酒,從而走向自我毀滅之路。
如果我們能夠及時著手轉移注意力,並且開始處理其它事務,也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像打電話給助幫人,或聯絡其它保持清醒的會員,也可以暫停一下;考慮我們是否過度勞累,如果是,適度的休息就可以恢復體力,消除怒氣;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安靜地沉思,默想“自己生活,也讓別人生活”這句話的含義,讓自己慢慢冷靜下來,或是投入其它不相關的簡單勞作,甚至欣賞以前自己曾經喜歡的音樂……
我們也可以將生氣的源頭整理歸納為:我們所不能改變的事物(例如交通阻塞、天氣、排隊等候結帳……),如此一來,我們就可以用成熟而理性的態度來接受,而無需生悶氣或是借酒澆愁。
有時我們對周圍的環境或本身的生活感到諸多不滿。如果我們面臨換工作、搬家、離婚等事情的衝擊,那麼當需要我們決策時,務必小心謹慎、仔細分析,切忌衝動魯莽,作出無奈的決定。也就是說,無論處於怎樣不利的狀況,我們都應該讓自己先冷靜下來,然後才能有沉著的態度和建設性的想法來處理那些令我們感到困擾的事情。
另一有效去除怒氣的方式是,虛擬替代法。我們思考一下,如果是一個成熟、健全、有智慧的人在面臨與我們相同的處境時,會如何應對,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多試幾次,真的有效。
此外,我們也可以透過較輕鬆的體能活動來消除怒氣——深呼吸、熱水澡、靜坐沉思甚至大聲呼喊,均有助於疏緩情緒緊張。
我們不建議純粹採取壓抑、忍耐、掩飾、封閉的應對方式,我們必須學會不受制於怒火,而依舊有所作為。如果做不到這樣,則將來再度復飲的危險性極大。
2、遠離第一杯酒
“如果你不喝第一杯酒,就不會醉。”“一杯太多了,但二十杯也不夠。”
當我們從一般性喝的多發展為嗜酒時,經常的醉酒嚴重干擾了生活和工作,於是我們減少飲酒次數,或試圖把酒量控制在一到兩杯,或從高度酒換成啤酒或葡萄酒,好讓自己不要醉得太厲害。也許我們可以保持一段時間滴酒不沾,然後遇到機會(一些特別慶典、個人困惑或根本沒有特別的事),我們又會開始喝酒,開始我們想只喝一杯吧,由於一杯酒並未導致什麼嚴重後果,我們覺得再喝一杯也是安全的。但事實證明那只是個陷阱——當我們喝了兩三杯,感覺不錯,然後覺得以我們的酒量再喝一兩杯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結果我們控制不住的喝得太多,回到了原來爛醉如泥的狀況。
專門研究酒依賴問題的醫生告訴我們——正是第一杯酒觸發了潛在的飲酒慾望,進而使我們失控。這種重複的經歷使我們得出結論:試圖控制酒量計劃如何不喝醉是不可能的,而避免那關鍵的一杯酒——“永遠不端第一杯”才能使我們保持長期清醒。
酒依賴是一種對於酒精的成癮行為。酒精作為一種軟性毒品與任何其它成癮物質一樣,我們如果想保持康復狀態,只有遠離第一劑導致我們所成癮的那種麻醉劑。
3、使用“24小時”計劃
在酗酒的日子裡,我們經常會在非常難受的時候很嚴肅的發誓“再也不喝了。””我發誓要一年不喝。”,從心裡說,我們真的是不想再喝醉了。當然有些人會有所保留:說這個誓言只是針對於“烈酒”,而不是啤酒。其實啤酒與葡萄酒也會讓我們喝醉,只是需要喝更多的量來達到與白酒一樣的效果。我們喝啤酒與葡萄酒醉酒所受的傷害同我們喝烈酒一樣。
然而,過一段時間,誓言和痛苦的記憶都會被拋之腦後。我們在某個時刻又開始喝酒了。我們的“永遠”總是不能持久。
當然其中一些人確實信守諾言戒了很久,2個月、半年、或者一年,直到時間到了,我們覺得應該可以自由的、控制性的喝酒……我們又復飲了,很快落入原來的麻煩中,同時帶著新的內疚與悔恨。
酒依賴是一種永久的、不可逆的疾病,我們大家的經驗告訴我們,對於保持清醒不要髮長期的誓言。更實際、更有效地說法是:“我只是今天不喝酒”。
也許我們昨天喝酒了,但可以決定今天不喝。無論遇到什麼誘惑和憤怒,我們盡我所能努力避免今天喝第一杯酒。
如果飲酒的願望過於強烈,那就把24小時分成更小的單元——至少一小時——我們可以忍受這種暫時的停酒引起的不舒服,那再多一小時!再一小時!再繼續下去。我們今天成功了,我們就有理由相信我們明天也能做到。
“24小時”計劃是很隨意的。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重新開始,無論我們在哪兒。在家,在工作時,在醫院的病房,在下午的4:00或早上的3:00,我們可以決定從任何時候開始在未來的24小時或5分鐘內不去沾酒。
我們只是嘗試著過好今天(現在),僅僅為了保持清醒--它的確奏效。一旦這種思維方式成了我們思想中的一部分,我們發現以24小時為一階段的生活對於處理其它的一些事情同樣有效和令人滿意。
4、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閒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腳踏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檯、將檔案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檔案,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餘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桌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捨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週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5、改變舊有習慣
在我們酗酒的過程中,固定的時段、熟悉的地點以及習慣的活動。尤其是在疲累、飢餓、寂寞、憤怒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這些看似平常、重複出現的場景,對我們清醒的生活而言都是危險的陷阱。
我們剛開始戒酒時,回顧過去喝酒的習慣對找到克服酒癮的方法很有幫助。我們經常習慣買酒的地方也許是上班途經的某個超市,我們每個人總是有自己最喜愛的喝酒地點。不管是和朋友的飲酒作樂,還是每天固定時間的習慣性小酌,我們都可以從過去喝酒的軌跡中發現自己習慣在什麼時間、哪些日子喝酒。
我們可以調整所有一切與喝酒問題有關聯的生活細節。
謹慎喝酒的場合
在戒酒的初期,與從前的酒肉朋友保持適當距離,或者找個合理的藉口來避開以喝酒為主要活動的宴會是明智的做法。但是遲早我們必須出席一些喝酒的聚會,因此如何面對酒局很重要。
如果主人是老朋友,可以事先告知自己現在已經戒酒;或至少有一位同伴知道我們正在戒酒,並瞭解到它對我們的重要性——他能聲援你並減少你將承受的壓力。
另外如果在出席宴會之前在胃裡先補充一些營養東西對於你穩定情緒是有益的,你也可以隨身帶著一小包你最喜歡的糖果或是替代食品。有時候如果在吃完晚餐後,晚上還有很長的喝酒時間時,我們也可以提前離開。大多數的人幾乎完全不在意我們的離去,他們太忙著喝酒或是諸如此類的事。
總體而言我們不要過於緊張,因為(1)別人喝酒並不像我們原先所以為的那樣(2)非常、非常少人注意到或在乎我們是否喝酒(3)愛護我們的朋友或親戚,他們樂於見到我們不喝酒。
聚會時也許會有喝酒的親戚朋友詢問:
“你喝什麼?“
“只喝一杯沒關係“
“你為何不喝?“…等等諸如此類的話。
我們儘量採取不說謊同時也讓其它人能夠比較快了解和接受的方式進行說明。例如”健康因素”和“醫生的吩咐““我發現自己不適合喝酒“。一般人都能接受我們現在已經不喝酒的事實,同時停止詢問我相關問題。
當然越早向我們熟識的人坦白事實的真相對自己越好。大部分友善的人會讚賞我們的誠實並鼓勵我們為擺脫酒癮所付出的努力。對別人大聲說出我們不喝酒可以給我們自己很大的幫助,強化我們保持清醒的決心,同時可能會有一項附帶作用:有時候當我們做出如此的聲明後,會鼓勵其它有些想要或需要喝酒的人不喝,別人並不會看低你。
當我們被問到想喝點什麼時,我們大部分人可以接受汽水或其他飲料,如此一來可以讓自己更自在。
有時候一個喝了很多酒的人或者原來的酒友,對於你突然不喝酒不滿意,你碰到這種強迫的情況並心情不愉快時,請記住有千上萬正在戒酒的吧友支援你,即使我們不在現場,但我們的心與你同在。你要學習避開這一類的人,有時候完全可以找個藉口直接離開,即便得罪這類人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畢竟我們不過是採取必要的措施以維護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