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漂浮菌

    我就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解釋一下吧,看完你就明白了。

    所謂廟號,就是皇帝們在廟裡被祭祀時用的稱號。這個稱號都是皇帝死後,由他的繼任者來定的,一般取廟號的時候都會結合這個皇帝的生平經歷。比如漢文帝、唐太宗、清聖祖等等,廟號比較好認,什麼帝、什麼宗、什麼祖這些都是廟號。皇帝們祭祀祖先的時候,總得有個稱呼是吧,直接叫名字多不恭敬,所以就有了廟號,祭祀的時候都是叫廟號的。

    而諡號就是評價這個人的一生功過是非的,這個不是皇帝專有的,大臣也可以有諡號的,具體多大的官可以有諡號每個朝代規定都不一樣,大致就是二品以上。諡號和廟號不同,諡號就是專門總結這個人的一生的,他有過什麼功績,有過什麼過錯都在表現在諡號上。最開始時候諡號都是一個字,並且有個專門的《諡法解》,裡面有詳細的規定,做了什麼事情用什麼諡號,只需要按照對應的找一個字就好了。

    到了後來諡號越來越長,而且也只撿好聽的說,尤其清朝。比如康熙的諡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這就是為什麼稱呼別的朝代皇帝都叫廟號,但是稱呼清朝皇帝都叫年號的原因,太尼瑪長了誰記得住。

    而年號就簡單了,就是用來紀年的,記錄時間用的,表示一段新時期的開始。這個習慣是從漢武帝開始的。後來每個皇帝登基都會啟用一個新年號。因為每個皇帝用的都不一樣,所以後來就習慣用年號來稱呼皇帝了。年號一般都是兩個字。一個年號往往代表了這個皇帝的施政方針和對國家未來的展望。

    比如康熙,康熙登基前清朝的政權並不很穩定,所以就希望天下穩定,國泰民安。康熙兩字也正是表達這個意思的。

    而陵號只是皇帝陵墓的代號而已。直接叫某某皇帝的墓,這叫法也太不正式了對吧,所以就專門給陵墓起個代號。

    至於尊號就更簡單的,皇帝、皇后、太上皇,這幾個稱呼就是尊號,是稱呼活著的皇帝的。後來還有些為了拍皇帝馬屁,在皇帝倆字前面加一大堆形容詞的,什麼文神武孝德應道皇帝什麼的,太長了一般人也記不住,都是直接稱呼皇上或者皇帝的。

    看了這些就明白這些稱呼的區別了吧。

  • 2 # 公子皇鋣

    這個內容比較長,需要耐心!

    廟號是古代皇帝死後被供奉於太廟時候的稱號,這起始於商代,後代對那些對國家有大功、值得子孫永世祭祀的先王,就會特別追上廟號,以示永遠立廟祭祀之意。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給予祖或宗的稱號,即某某祖(宋太祖)、某某宗(唐太宗)之類。在隋朝以前,對於為死去皇帝的追尊廟號很是嚴謹,尤其是西漢東漢二十多位皇帝,只有七位有廟號。

    諡號是指對死去的帝妃、諸侯、大臣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蹟進行評定後,給予或褒或貶或同情的稱號,是對一個人的蓋棺定論,皇帝的諡號即是對一個皇帝的最終評價!諡號字數不一,長短不定,分為“美諡”、“平諡”、“惡諡”等等。一般是某某帝(漢孝武帝)。年號是指中國古代新君即位時為了區別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計算在位年數之制,起始於漢武帝,但是同一個皇帝在位期間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號。因此一個皇帝的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人們熟知的有貞觀、開元、康熙、乾隆等等。

    皇帝改年號成為改元,明清以前皇帝年號大多超過一個,明清之後的皇帝一般只有一個年號。年號被認為是帝王正統的標誌,稱為“奉正朔”。一個政權使用另一個政權的年號,被認為是藩屬、臣服的標誌之一。陵號,歷代已故帝王及其後妃所葬陵墓的稱號,也就是給皇帝的陵墓起一個名字方便尊稱,如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的乾陵,漢武帝的茂陵,明代的十三陵等。

    尊號則是對尊崇皇帝、皇后等人的稱號,包括廟號、諡號、年號,基本上相當於前面幾種的統稱。

    在漢代以前,每一位帝王都有諡號,但卻不是每一位都有廟號,尤其是西漢,非大功大德者不能擁有廟號,而且當時帝王的諡號一般較簡潔,因此一般稱呼他們時候稱呼諡號,如漢孝文帝、漢孝武帝、漢光武帝等等。

    但是在魏晉南北朝後,廟號開始氾濫,在唐代及以後,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有廟號,而這時候為滿足統治者虛榮心,對皇帝的諡號文字開始變長,唐高宗以後超過四個字,明朝達到17個字,清代更長,此時稱呼死去的皇帝諡號顯然不合適了,於是開始改廟號,如唐太宗、唐高宗、宋徽宗等等。

    而由於明朝以後的皇帝大多數只有一個年號,因此也多以年號稱呼,比如永樂皇帝、嘉靖皇帝、雍正皇帝等等。

    廟號、諡號連在一起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漢武帝就是世宗孝武皇帝,咸豐皇帝則是文宗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簡稱文宗顯皇帝)!

  • 3 # 王朝興替

    人們在日常談及古代帝王時,如漢武帝、唐太宗、乾隆皇帝等,往往把這些稱謂視為同一概念,其實,其表述是不同的。稱漢武帝是稱其諡號,唐太宗稱其廟號,乾隆皇帝則是稱其年號。中國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還有廟號、諡號、尊號和年號。這些稱號多見於史書。

    一、廟號 所謂“廟號”,就是帝王的子孫在宗廟祭祀他時給他特立的名號。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的名號 唐以前對歿世的皇帝一般簡稱諡號,如漢武帝、隋煬帝,而不稱廟號,唐以後則改稱廟號,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一般開創為祖,守成為宗,如宋朝趙匡胤稱太祖,其後的趙光義稱太宗。也有個別朝代前幾個皇帝皆稱祖,如明朝朱元璋稱太祖,其子朱棣稱成祖(這個是因為靖難之役,是席捲天下的政變,相當於又打了一次天下)

    清朝福臨(順治)稱世祖,玄燁(康熙)稱聖祖(清初,努爾哈赤建國,是開國皇帝,所以為“太祖”;順治是第一個入主中原的皇帝,可以被看作是進入中原的“開國皇帝”,所以雖然他並不是很出色,也被尊為“世祖”;康熙是“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所以被尊為“聖祖”)。 但是在隋以前,並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因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廟奉祀。唐以後,每個皇帝才都有了廟號。

    二、諡號 古代帝王、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後,朝廷根據他們的生平行為給予一種稱號以褒貶善惡,稱為諡或諡號。 諡法有固定用字。如慈惠愛民曰文(漢文帝),克定禍亂曰武(漢武帝)等,這是美諡;殺戮無辜曰厲(周厲王)去禮遠眾曰煬(隋煬帝),好祭鬼怪曰靈(漢靈帝)等,這是惡諡;還有表示同情的哀、愍、懷等

    三、尊號 尊號是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片語成的特殊稱號。或生前所上,或死後追加。追加者亦可視為諡號。尊號一般認為產生於唐代。實際早在秦統一中國之初,李斯等人就曾為當時的秦王政上尊號曰“秦皇”。不過這時的尊號一詞的含義與唐代以後的不甚相同。尊號開始時,字數尚少,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為“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

    越到後來,尊號越長,如清乾隆皇帝全部稱號為“高宗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除了廟號“高宗”二字外,其尊號竟有二十餘字之多。

    又比如武則天:高宗崩,中宗即位,武氏為皇太后,臨朝稱制後改名曌。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於天空之上。於稱帝后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所以後世都叫武氏為武則天)

    四、年號 所謂年號,年號是中國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紀年的名號。 年號由西漢武帝(公元前140年)首創,他的第一個年號為“建元”。以後每個朝代的每一個新君即位,必須改變年號,稱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時也可以改元,如女皇帝武則天在位十四年,前後改元達十二次。

    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軍國大事或重大祥瑞災異,常常改元。如漢武帝在位五十四年,先後用了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漢、太始、徵和、後元十一個年號。唐高宗在位三十三年,先後用了永徽、顯慶、龍朔、麟德、乾封、總章。咸亨、上元、儀鳳、調露、永隆、開耀、永淳、弘道十四個年號。

    明朝自第一代皇帝朱元璋開始,包括明、清兩代,每一個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只用一個年號, 故往往就用年號來稱呼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只用洪武,明成祖朱棣只用永樂,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只用乾隆。康熙,嘉慶等等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一般來說,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在某些特定場合,也稱其全部名號,即廟號、尊號、諡號的合稱,如前述乾隆的名號。遇到這種全稱,應注意區分其廟號、尊號和諡號

  • 4 # 探微閣主

    這個問題不算個新問題,不過我還是傾向於講的通俗一點兒,有助於理解。

    廟號是死後進太廟的稱號。

    古代皇帝們在重大節日、戰爭前、勝利等等都要去太廟祭拜,獻上犧牲;除此,應季的瓜果蔬菜,狩獵的野味,也會獻給太廟,所以,進入太廟的皇帝是享受特殊待遇的

    不過不是每個皇帝都能進太廟的,“無功不稱祖、無德不稱宗”,你得有業績有貢獻,才有資格進太廟。比如西漢文帝廟號太宗、武帝廟號世宗,而景帝則無廟號。

    既然不是每個皇帝都有廟號,自然不能以廟號來稱呼。

    諡號,也是在皇帝死後上的,是對皇帝個人一生的褒貶評價。每個皇帝都有幸分一個。所以在唐代以前,都是以諡號來稱呼皇帝。

    需要注意的是,廟號和諡號都是死後才有。像《康熙王朝》中孝莊一口一個“我孝莊”實在是讓人笑掉大牙的。

    廟號和諡號,其實都是對皇權的一種變相制衡。警醒皇帝要好好工作,不能幹壞事兒。

    隨著歷史的發展,皇權的越來越至高無上,廟號和諡號都發生了變化。具體表現是,廟號不再是擇優錄取,而是雨露均霑,每個皇帝都能進太廟了;而諡號則越來越長。比如唐太宗,最後的諡號是“文武大聖大廣孝”;而宋太祖的諡號為“啟運立極英武睿文神德聖功至明大孝皇帝”。

    相信您也知道唐以後不稱皇帝諡號,改以廟號的原因了。

    年號,是漢武帝的發明,是用來紀年的。改元通常都是因為自然界的變化、祥瑞、這一年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皇帝的意願等等。

    比如漢武帝的幾個年號,“元封”是因為這一年武帝去泰山封禪;“元朔”是因為朔方城的建造;“元鼎”是因為發現了一個古鼎。

    進入明朝以後,皇權的高度集中,使得改元已無必要,所以習慣以年號來稱呼皇帝。

    尊號,是皇帝還在位時,大臣為了拍馬屁上的。比如唐玄宗先天二年,加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死後也可以繼續加。

    陵號也是皇帝死後陵寢的名字。比如漢武帝茂陵,唐太宗乾陵等等。

  • 5 # 狄飛驚

    皇帝作為九五至尊,除了自己的名諱(姓名)外,還有其他名號,常見的有廟號、陵號、諡號、年號、尊號等。舉個例子區分一下這些五花八門的稱呼:

    年號:乾隆

    陵號:裕陵

    廟號:清高宗

    名諱:愛新覺羅弘曆

    諡號(尊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上面這些都是同一個人:乾隆皇帝。

    一、廟號

    廟號始於西漢,止於清朝,是對皇帝最常見、最普遍、最正式的稱呼。

    一般是開國皇帝稱“祖”,後繼的皇帝稱“宗”,也有個別雄才大略的後繼皇帝被稱“祖”的,如明成祖朱棣、清聖祖玄燁。

    廟號格式統一,一般都是××帝、××祖、××宗,廟號是在皇帝駕崩,神位進入太廟之後確定,術語也叫“稱宗附廟”,所以如果如果你在電視劇中看到有人稱呼活著的皇帝為XX宗,那就說明該劇的編劇導演的歷史常識太不過關了。

    需要說明的是,在隋朝以前,不是每一個皇帝都有廟號。

    廟號最初非常嚴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標準,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太廟奉祀,入了太廟才有廟號,比如劉邦作為開國皇帝就有廟號高祖。到唐朝以後,除了朝代的亡國之君沒有機會入太廟奉祀外,一般每個皇帝都有廟號。

    無論是當朝皇帝稱呼自己的先皇,還是後人稱呼前朝皇帝,都可以使用廟號。

    除非國號廟號相同,如(西漢)高祖劉邦和(後)漢高祖劉知遠,很少出現重複現象,可以實現一對一的代指,我們完全可以用廟號代稱某一位皇帝,而不會發生混淆或誤會,比如宋太祖是趙匡胤,明太祖是朱元璋。

    二、年號

    年號本來是古代官方是對每一年或者數年冠以的特定稱呼,主要是為了方便紀年,一般都使用寓意美好的詞語,寄託對國家強大和生活美好的期待。

    在元代以前,年號的更換頻率是沒有什麼限制的,只要皇帝喜歡,每年都可以更換。

    比如趙匡胤先後使用了建隆、乾德、開寶3個年號,趙光義則先後使用了太平興國、端拱、雍熙、淳化、至道等5個年號,使用期限長短不一。

    從明朝開始情況又不一樣了。明清兩朝的皇帝,不論在位時間長短,如果沒有極為特殊的情況(如明英宗兩次登基,擁有兩個年號,皇太極也有有兩個年號),其皇帝都是一生只使用一個年號,死了之後繼位的皇帝才在次年初改年號(稱為改元),這樣我們就可以用年號來代指某位皇帝了,如洪武皇帝指明太祖朱元璋,因為他在其位期間的年號是洪武;永樂皇帝指明成祖朱棣,康熙帝指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等。

    由於明清兩朝距離最近,影視文學作品又多,大家最熟知這種稱呼皇帝的方式,以致於很多人只知道皇帝的年號,不知道皇帝的廟號和名諱,比如很多人都知道萬曆、嘉靖、康熙、雍正、乾隆,卻很少有人知道他們的廟號和名諱。

    三、諡號

    諡號最早形成於西周,除秦朝外,其後的王朝都在使用,不但文武大臣使用,皇帝也用。諡號也是皇帝死了之後才能有的,可以認為是對一個皇帝的概括性評價,蓋棺定論。

    諡號一開始是1個字,少數也有2個字的。比如西漢提倡以孝治國,皇帝諡號一般都是2字,第一個字都是“孝”,如漢文帝諡號是“”孝文“”帝、漢景帝諡號是“”孝景“、漢武帝諡號是“”孝武“,我們平時稱呼他們實際上把“孝”字給省略了。

    諡號的字數到後來越來越多,簡直成了一大堆褒義詞的堆砌,把原本對皇帝比較客觀的評判變成了完全的溢美之詞,明朝的皇帝諡號多達16字,清朝的皇帝諡號多達22字,像宋徽宗這樣的昏君居然得到了“體神合道駿烈遜功聖文仁德憲慈顯孝皇帝”這樣英明神武的諡號。字數一多,我們就不能用來稱呼皇帝了,只是在特定場合用(比如官修正史中)。

    四、尊號

    尊號是尊崇皇帝、皇太后的稱號,可以生前即有,也可以死後追加,可以一次完成,也可以多次追加,死後追加的尊號也就等同於皇帝的諡號。

    尊號產生於唐朝,宋範祖禹的《唐鑑》說:“尊號之興,蓋本於開元之際。主驕臣諛,遂以為故事。”

    一開始,尊號的字數還不算多,如唐高祖李淵的尊號全稱是“神光大聖大光孝皇帝”,但越到後來,皇帝的虛榮心越大,大臣們的馬屁越拍越響,皇帝的尊號也就是越變越長。所以有的皇帝就拒絕大臣給自己上尊號的申請,康熙就曾說過:“加上尊號乃相沿陋習,不過將字面上下轉換,以欺不學之君耳!”終其一生,都沒有接受群臣為自己上尊號的申請。

    五、陵號

    顧名思義就是“陵墓的稱號”,特指皇帝大人陵墓的稱號。比如宋太祖趙匡胤的陵墓被稱為永昌陵,宋太宗趙光義的陵墓被稱為永熙陵,漢武帝劉徹的陵墓被稱為茂陵等等。

    由於皇帝大人的陵墓與其本人是一一對應關係,所以用陵號代指皇帝本人,也是一種被允許的慣例做法,類似於清末民國用籍貫代指人的做法,只不過這種情形使用的比較少,一般見於古代文獻或文學作品,近現代很少使用。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對前代帝王多不稱姓名或尊號,都稱廟號、諡號或年號。

    六、一般規則

    既然廟號、諡號、尊號、年號、陵號都可以用來稱呼皇帝,那麼我們究竟應該使用哪種方式呢?一般來說,我們習慣於以下規則:

    對隋以前的皇帝多稱諡號,如漢文帝、晉武帝、隋煬帝等。

    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稱廟號,如唐太宗、宋仁宗、元世祖等。

    明、清兩朝的皇帝多稱年號,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傳說中的上古十大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