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奇遇記》講述了老人皮帕諾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木偶,並把得到生命的小木偶當成自己的兒子。
小木偶一心貪玩,為了看戲不惜賣掉老人用上衣換來的課本。
小木偶在木偶戲班獲得好心老闆的五枚金幣,回家路上卻被狐狸和貓騙走金幣還進了監獄......
出獄後,又因貪吃他人的葡萄被捕獸器夾住,被迫成了看家狗。
他後悔極了,想著:“如果他像其他好孩子一樣讀書,現在就能和爸爸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夜裡,他因幫主人抓黃鼠狼而重獲自由。
他一心想成為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卻又經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慫恿下逃學到海邊看鯊魚,瘋狂的玩了五個月之後,變成一頭又懶又蠢的驢。
最後仙女搭救了他,他們父子在鯊魚腹中意外重逢,併成功的逃出來,在海邊住下,小木偶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在自然天性裡往往會有不少不夠盡善盡美的表現,等待著我們的逐步克服。
擴充套件資料:
《木偶奇遇記》創作背景:
該書創作於1881年,那時正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對作者科洛迪的創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科洛迪最初編寫《木偶奇遇記》是為了償還債務,他甚至在給《兒童日報》的社長菲爾迪南多·馬爾提尼的附言中還這樣提到:“我寄給你的這些材料,只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採用,我可繼續寫下去。”
而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從1881年7月7日起在《兒童報》上分期連載,一直到1883年才連載完畢。中間科洛迪一度想停止連載,卻被讀者“不滿”的信件所淹沒。
參考資料:
《木偶奇遇記》講述了老人皮帕諾把一塊能哭會笑的木頭雕成木偶,並把得到生命的小木偶當成自己的兒子。
小木偶一心貪玩,為了看戲不惜賣掉老人用上衣換來的課本。
小木偶在木偶戲班獲得好心老闆的五枚金幣,回家路上卻被狐狸和貓騙走金幣還進了監獄......
出獄後,又因貪吃他人的葡萄被捕獸器夾住,被迫成了看家狗。
他後悔極了,想著:“如果他像其他好孩子一樣讀書,現在就能和爸爸在一起幸福的生活了。”夜裡,他因幫主人抓黃鼠狼而重獲自由。
他一心想成為用功讀書的好孩子,卻又經不起誘惑。在壞同學的慫恿下逃學到海邊看鯊魚,瘋狂的玩了五個月之後,變成一頭又懶又蠢的驢。
最後仙女搭救了他,他們父子在鯊魚腹中意外重逢,併成功的逃出來,在海邊住下,小木偶也變成了一個真正的小孩子。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孩子的自然天性在許多方面都是需要修正的。在自然天性裡往往會有不少不夠盡善盡美的表現,等待著我們的逐步克服。
擴充套件資料:
《木偶奇遇記》創作背景:
該書創作於1881年,那時正是義大利民族復興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這對作者科洛迪的創作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
科洛迪最初編寫《木偶奇遇記》是為了償還債務,他甚至在給《兒童日報》的社長菲爾迪南多·馬爾提尼的附言中還這樣提到:“我寄給你的這些材料,只不過是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罷了。你可隨意處理,如要採用,我可繼續寫下去。”
而沒有料到的是“這幼稚可笑的小玩意兒”引起了讀者極大的興趣,從1881年7月7日起在《兒童報》上分期連載,一直到1883年才連載完畢。中間科洛迪一度想停止連載,卻被讀者“不滿”的信件所淹沒。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