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如何規劃孩子的素質教育,首先要明確什麼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培養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素質教育,是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要達到讓人正確面對和處理自身所處社會環境的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能力的目的。

    所以素質就是養成良好的個性習慣進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夠良好融入社會並處理各種人生問題(如挫折、困境、生存、適應、成長、人際關係、自我實現等),解決各種複雜社會問題的潛在能力。

    所以素質教育是一種能力層面的教育,用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應該是一種情商的教育。

    現在的學校教育是一種智力層面的教育,因為社會上總是出現各種高智商的人做低情商的事,我們就要讓孩子儘早接受情商層面的教育。

    如何進行,首先要明確什麼是情商?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簡稱EQ,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其中包括導商(領導商數LQ)等。總的來講,人與人之間的情商並無明顯的先天差別,更多與後天的培養息息相關。它是近年來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從最簡單的層次上下定義,提高情商是把不能控制情緒的部分大腦變為可以控制情緒的大腦組織,從而增強理解他人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心理學研究認為,情商是由五種特徵構成的: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

    從情商的定義可以看出,情商主要靠後天培養。而且需要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培養。尤其是兒童時期(發展心理學認為12歲之前,也就是小學畢業之前)。

    那麼如何互動。

    一、各種適合本年齡段的遊戲、合唱、表演、演講、辨論、樂器演奏等。

    孩子在上述活動中會鍛練出各種社會化的能力,為青春期開始的社會化生活打下紮實的基礎。社會化主要開始於青春期,由於青春期絕大多數孩子在中學階段,學業壓力很大,沒有進一步發展情商的機會,所以要到大學才能有時間去發展。但是因為多數孩子沒有在中小學發展好,進入大學會出現社交恐懼症傾向。

    二、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

    每個孩子生來都有好奇心,有探究周圍環境的強烈願望,但興趣愛好因人而異。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非常重要,往往興趣愛好是他在這一方面具有天賦的重要標誌。

    怎麼樣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即所謂的天賦呢?

    嘗試!嘗試各種活動比如樂器:選擇不同的管絃樂器或者打擊樂器以及健盤樂器採用獨奏或者合奏的形式。表演藝術或者舞蹈、合唱(這些需要合作)。

    看上去都是藝術類,不錯!藝術類正是激發個人潛能的重要渠道,也是未來與人交流合作的媒介。

    總之,家長要將素質教育的培養貫穿於整個成長過程。只有這種負責到底的理念,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綜合能力強大的孩子。

  • 2 # 嚴師說字

    素質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1.什麼是人的身心發展規律

    易學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第四卦“蒙”卦是專門講教育的,該卦從“象”、“理”兩個方面對人的“素質”如何生成,如何進行教育,作了抽象的展示和模糊而又深刻的說明。或許是因為它的卦形(象)過於抽象,卦辭過於晦澀,它的光輝思想和深刻洞見被遮蔽,未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它不是以概括論而是以生成論的視野來看待和解說教育的,中心思想是“啟蒙教養以明道”。這種思想理論對於理解“素質教育”問題,對於今天的教育、教學均有很好的啟示作用。下面借“蒙”卦的卦形(象)和卦理對“素質”如何生成,如何進行“素質教育”作簡要解說。

    注:卦爻(yáo):“”表示陰,“六”是偶數的中位,故“六”表示陰爻;“一”表示陽,九是奇數的最高位,故用“九”代表陽爻;“初”“二”“三”“四”“五”“上”表示由下而上組成卦象的六個爻位,六個爻位表示事的發展變化的六個階段。

    2.素質教育的基本內容與學理標高

    (1)天生命——教育是革命,改變個人與國家命運

    天(tián音“透顯切”):從大,人四肢張開立於地面之形;從一在上,表示人頭頂上是天。讀音是“透顯”(tòu xiǎn)二字的切音。表示天上有日、月、星三光,天透明高顯。古人認為: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天創造,地生養,天是萬物之祖,人是天地自然之產物。

    命(mìng音“名”;mìng音“冥”):1.從口,令(lìng音“靈”)。表示口發號施令。借“名”(míng音“鳴”)聲表示以某種名義釋出命令。2.從今省形,人出生時為今;從口,飲食之器;從卩(jié音“禁解切”),節制。表示人出生、成長需要飲食與節慾,否則會喪命。借“冥”(míng音“莫經切”)聲表示生命產生於冥兆中,具有不可知性。古人對生命的認識有三科:一是生命是大自然的產物:足數則生,增數則長,減數則衰,數盡則亡。二是生命產生於幽冥中,其生長、衰亡具有不可知性。三是生命是天時與人事稽合而成。出生不可選擇,貧賤富貴具有先天的偶然性,出生不平等;但後天的作為以及相關的人事關係可以影響或改變人的命運。故人要樂天知命:一是要“安命”,對先天的命運安知若素;二是要“革命”,透過教育與後天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

    “天”是指大自然,人是大自然的產物,大自然是分陰陽的,人也是分男女的,所以事物發展變化的第一階段用陰爻“”和爻位“初六”這種抽象的符號來表示。一個單質細胞是不能產生生命的,必然是陰陽交配才能產生新生命。生命不是透過交配就馬上產生,它有一個積蓄的過程,所以“蒙”卦前面是“屯”卦,“屯”是“積蓄”意思。爸媽兩滴水化合後貯存在哪裡?貯藏在媽媽的子宮裡孕育、成長成新生命——你、我、他。人的出生是不能預告徵求爸媽的意見而作出選擇的,如果能夠選擇,可能每個人都會選擇出生在富貴之家。出生不能選擇,先天的命運是不平等的,但人透過教育可以改變自己後天的命運。所以教育是一種改變人的命運的崇高工作。

    (2)命生性——教育是養性,培養人的優良品性

    性(xìng音“興”):從心,心理;從生,與生俱來。表示人與生俱來的心理特質。借“興”(xìng音“行”)聲表示人的興趣與愛好顯示人的剛柔、輕重、遲速、愚智、雅俗、善惡等不同的性格與氣質。古人認為:性,生而然者,為自然稟賦,為生之質;質,人隱含的價值潛能,質為性之本。諺雲:“性格決定命運”、“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新生命是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所以用陽符“”表示事物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性是與生具來的稟賦,再高明的教師也不能將一個天生的白痴培養成愛因斯坦。但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長性亦長。性是與“欲”連在一起的。人要成長必須有慾望和需求並且得到一定的滿足才行,所以“蒙”卦之後是“需”卦,“需”是“需求”的意思。人的生命衝動不同,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有層次,有善惡的,是矛盾衝突的,所以用陰符“”來表示事物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教育的功能是對人性的成長進行範導,對人的慾望需求進行節制,培養人的優良品性,消除不良的習性,有限度地滿足和節制人們的慾望和需求。否則,人們會惡性膨脹、慾海無邊、人慾橫流,將會導致人與人之間激烈的矛盾衝突,導致倫理道德、社會秩序全面崩潰。“養性”的目的是為保障個人的健康成長和社會的有序發展。養性要培養兒童健康積極的興趣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調動興趣就能激發兒童的潛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3)性生情——教育是陶情,陶冶人的高尚情操

    情(qíng音“青”):從心,心理;青(qīng音“親”)聲。取“青——黑、綠、藍三種親緣之色”作參照,表示有緣則生情。即人感物而生喜怒愛惡之慾。

    情是透過心理調節從性慾中產生的。性是一種生命衝動,情也是一種生命衝動。不同的是,性是生命的本能衝動,是一種原始形態的衝動,多與人的生理需求有關。性如湧泉,足數則生,增數則長,減數則衰,數盡則竭;衝動的關係也很簡單:同性相斥,異性相吸。性與欲只有透過情的醇化、理的範導才能“養”成為高階需求。情是生命衝動的高階形態,是具有選擇特徵的生命衝動,有一個定情、移情、鍾情、迷情、痴情的動態過程。它的指向也不象性那麼簡單,在情的支配下,同性可能相斥,可能相吸;異性可能相吸,可能相斥。它可以指向人,指向自然物、人工物。一個簡單的例項是,任何一個男女,為了滿足強烈的性需求,都有可能越軌與異性發生關係,發生關係不等於有感情。情則不同,它有選擇,與愛有關,同性之間可以傾注,異性、異類之間也可以傾注。每個性成熟的少男少女都要在靈魂深處定情塑造完美的“青春偶像”,然後在現實茫茫人海中移情尋求幻夢中的“這一個”,找到了便是一見鍾情,迷精,痴情,找不到只有犧牲自己的感情,降低標準。所謂“同性戀”,其實並不是性慾的需求,而是感情的需要,借用“蒙”卦的“象”、“理”說是“重陰淫蕩,不能自主”。色迷、財迷、財迷等都屬於這一類。問世間情為何物?情是生命之火,燃爆產生巨大的能量與動力。大凡事業上、學業上、專業上、愛情上有成就的人都是情感豐富的人。只有感情豐富的人才會入迷、入痴,有所發現、有所成就。遊手好閒的人、朝三暮四的人、貪圖安逸的人往往是情感體驗淺薄的人。情又是生命之火衝騰的愁雲慘霧,在心理時空中彌散飄動;它剛柔相接,集散無定,上下無常;它周流不虛,無處不生,無所不往,很難調控。一旦凝成暴風驟雨,傾注一時,任何力量也阻擋不住。為何玩物喪志?為何色膽包天?為何“不愛江山愛美人”?情使之然。

    理智對感情有一定的調控作用,這種調控是壓抑性的,功能是有限的,只能治標,不能治本。過度壓抑人的天性、情感,會造成心理障礙、語言障礙。情愛新,愛美,遵循快樂原則。調控情感的最有效的是文學藝術,文學藝術可以虛構無數完美的形象,虛擬多種新奇的生活空間引導、容納人的生命衝動。“陶情”就是要不斷藉助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引導青少年的思想感情進入完美崇高的藝術境界,受感化、淨化、美化;春風化雨,掃除心靈中的愁雲慘霧,驅除心靈中的陰暗,還心靈一個朗朗晴空;激發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形成熱情開朗、樂觀上進的性格,陶冶高尚的情操!

    (4)情生意——教育是創意,激發人的創新精神與獨創意識

    意(yì音“疑”):從心,與心理有關;從音,語音。表示聽話聽音,察其言即知其心志。心之志為意,意是一種有指向性的心理投射活動。借“疑”(yì音“異”)聲表示意產生於好奇與懷疑,有好奇與懷疑才會產生心理萌動,釋放出心力搜尋、回憶、檢閱相關資訊。進而重組各方面的資訊,合異類之功能為一體而妙用。意是一種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動,持續的時間較短,著眼於某些具體的事情;志也是一種有指向性的心理活動,持續的時間長,著眼於長遠的目標。

    感情是生命場中一種極大的能量,這種能量在外界的影響下或自動耗散、或指向某個目標;這個目標的資訊透過心靈感應轉化為某種意念。意念是一種具有明確指向的靈感投射和位移、頓悟(心理現象)。意念受感情推動如驚鴻,似閃電,具有“瞬時”的二重性。人處於某種特殊情況下,意念受任何細微的因素干擾會產生截然相反的結果:一念之“差”,可能陷入被動,造成失誤;一念之“差”則可柳暗花明,轉危為安。意念受理智的引導,則可以轉向、位移、頓悟。從而閃現出某種新主意、新設想。無數的發明創造都是在有意追求中無意得之,在長期積累中偶然得之,在尋常的思索中反常得之,在卸重之時輕鬆得之。沒有感情的推動,意念難以產生,沒有理智的引導,意念不會轉向、位移,轉化為意志,產生頓悟。由於意念具有二重性,故也用陰爻“”表示。教育是一種應志性的設計和創造,“創意”教育有二層意思:一是“應志”,即與學生志趣相互感應,做學生心靈上的朋友,“知其心,長其善,救其失”;二是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和多維取向,引導學生把豐富的情感投入到各種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事情上去,形成意志,在不斷努力探索中有所頓悟,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有所創造。

    (5)意生智——教育是啟智,啟迪人生智慧,昇華人倫原理

    智(zhì音“至”):從曰(舊從白),審慎之詞;從知(zhī音“至”),知人,知事,知因,知竅。表示謀事審慎,無所不知謂之智。借“至”(zhì音“止”)聲表示智者有極高的慧覺,能知之所及,獨見前聞,不惑於事,察微知著。智的範疇很廣:獨知事理,不惑利害謂之智;能先察於人,通權達變謂之智;一事能變,知行有合謂之智;能處立百事,進止無礙謂之智;正知遠慮,深知禍福謂之智……等等。

    智,知也,無所不知謂之智。智必須以知識、學問、技能為基礎,但知識、學問、技能不能直接產生智慧,智慧要透過不斷的創意、頓悟方能產生。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不是智慧;智慧是知人、知事、知因、知竅。智術是雙鋒劍:可以利人、利己,成事、創業;可以長其私、助其奸,害人、害己,敗事、毀業。故古人提倡做人要“智圓行方”,即內心要圓通,遇事想得開,想得通,想得透;為事要端方正直,不徇私舞弊,方可入“道”。入道之智才是大智,智不入道不能算成功。故用陽爻“”表示。智不在某個大師的頭腦裡,也不在計算機的資料庫裡,只能在人與社會、人與資訊互動博弈中產生。同質封閉,不會生智,只會生愚;合而不同,才有共生、優生、強生。“啟智”一是要把書本、計算機裡的“顯性知識”與師生頭腦中的“隱性知識”互相轉換並在轉換中創新。它是用集體的智慧提高應變、創新能力。要求師生共同參與,相互博弈,共享知識資訊。它是一種設計、一種創造,要求博弈者既注重目標,又重視過程,圍繞目標探討最佳切入點,啟發新思維、新思路,注入新要素,創造新概念,尋求新方法,設計新方案,追求最佳狀態與最優功能。二是要以競爭求生存,以成敗論優劣,以進取圖發展;爭出新智術、新技能,論出新經驗、新教訓,促成全領域的積極進取態勢。三是要以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範導,高揚奉獻精神、團隊精神、愛國精神,完善評價、監督機制,形成有序競爭、良性迴圈。

    (6)智生道——教育是明道,明哲擇機,協和萬物,獨化高遠

    道(dào音“蹈”):從辵(chào音“彳走切”)省形為辶,行路;首,大腦。以“行必有路與思必有理”表示有形的道路與無行的道理。借“蹈”(dǎo音“擣”)聲一是表示世間本無路,道路是人蹈(走)出來的;二是表示道(規律)是人們在實踐中探索出來的。《禮記·王制》“一道德以同俗”,孔穎達疏:“道,循蹈而行也。”《列子·皇帝》“向吾見子道之”張湛注:“道,當作蹈。”道是個非常複雜的概念。古人認為:所行之路,所行之由謂之道;行不失正名謂之道;氣血出入之徑謂之道;言行申說謂之道;事物當然之理、人倫正當之行謂之道;天地自然之理,宇宙萬物之奧謂之道;萬物之始,是非之論謂之道;不見其形,不聞其聲,而序其成謂之道;無德無怨,無好無惡,萬物崇一,陰陽同度謂之道;一陰一陽然後成謂之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虛通之妙理謂之道。總之,“道”包含天道規律、地道法則、人道準則,是包羅永珍的最高概念。聯絡教育實際,可簡單概括為三點:明器用之道,能制裁萬物,合異類之優質功能於一體而妙用;明人事之道,能和諧共處,團結協作,共生共榮;明管理之道,公平競爭,科學考評,以競爭求生存,以進取圖發展,以成敗論優劣(這一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欠缺的);明治國之道,能協和萬邦,明哲擇機,獨化高遠。

    “道”與“導”相互借聲表示道可引導人行路,道可引導人循理通達。道是什麼?是規律,是事物存在變化的規律。規律是事物存在變化的“密碼”,潛在事物的背後,看不見,摸不著,但時時事事處處存在;道是無形的,但智可通道,智可明道。“蒙”卦提出“教化以正道”有兩層意思:一是說教育是有道的,這個道就是人的身心發展規律,遵循這個規律教育、教化就生性,生情,生意,生智,明道,反之會毀於欲,傷於情,失於意,害於智,甚至喪命。二是說萬事萬物都是有道的,人的思想行為也要循道,用“價值之道”去範導“真值之道”,興利除弊。當然易學講的道與我們今天講的道有很大區別,它是一種哲學層面的“形而上之道”,我們傳給學生的大多是“形而下之道”,即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方面的一些基本的原理。“明道”的意思是啟迪和激發學生的智慧去發現事物背後隱蔽的“密碼”,學會預測、控制和創造新事:能先察於人——以犀利的目光識察、判別機遇;先謀於人——以果斷的魄力不失時機抓住機遇;取勝於人——以科學的態度把握、發展機遇,不斷搶佔優勢地位,創福於己,創福於社會,創造民族的輝煌!

    易理認為:事物間不是簡單的成生關係,而是相生相剋的矛盾統一體。命可生性,性可傷命;性可生情,情可亂性;情可生意,意可矯情;意可生智,智可拂意;智可通道,道可匡智。

    總之,“素質”是以人的生命為載體的品性、情感、意志、智慧等有機綜合屬性與功能,是一個動態發展過程,是有階段的、有層面的;素質教育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愛護人,開發人的潛能,革命,養性,陶情,創意,啟智,明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視力有益的食物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