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說好一起去旅行
-
2 # 大毛說史
拋磚引玉,前幾天足球解說員楊毅寫的《長大了才知道,岳飛的可惡》讓我又一次讀了遍《說岳全傳》,讀完之後腦子裡亂糟糟的一片,趟在床上,再回想起這篇文章,腦子裡滿是“噁心”兩字。
楊毅在文中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如下:
迴歸正題。岳飛之死,死於歷史兩大迷糊詞之一“莫須有”(還有一個是于謙的“欲往之”)而給岳飛定罪的正是被後世之人唾棄的奸臣秦檜。
既然這三個字便給岳飛定罪,那我們來分析一下“莫須有”這個詞的含義:莫作“不”之意,也就是不需要有,也許有等意思。
那麼岳飛到底犯了什麼事,讓秦檜如此欲除之而後快呢?我們來看一下當時的形勢:
秦檜,當朝宰相,最懂領導想法的人。岳飛一開始就打著“迎回二聖”的口號去征戰金國的,可這種思想卻與當朝皇帝的想法背道而馳。試想,如果宋徽宗、宋欽宗兩個大爺回來,趙構還能安心當皇帝嗎?肯定是不能的。明朝時期朱祁鎮在土木堡之後被俘,于謙臨危受命扶持朱祁鈺登上皇位,但皇位這東西和毒品一樣,嘴裡說著不要但心裡卻極為上癮,誰一座上去都不想挪窩,哪管得了父子兄弟情?而朱祁鎮的做法和趙構的做法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一談到迎回之前的皇帝心裡就不舒服,而兩件事的主要推動者于謙和岳飛在最後也是遭遇了相同的結局。
再一個,也是岳飛的致命傷——岳家軍。朝廷的軍隊沒了,岳飛的軍隊卻建立起來了,而且這支軍隊姓岳不姓趙,這對於趙家天下來說簡直是不可饒恕的事情,因為自己的祖先趙匡胤就是黃袍加身才有的大宋,要是岳飛在外面也來這麼一下,自己的江山還坐的穩嗎?這些政治性的錯誤也讓岳飛陷入了必死境地。
-
3 # 中孚鑑
犯了同多數武將功臣一個錯誤。就是功高蓋主,只知打仗,不善政治。
他打仗是主戰派。沒有弄清皇帝的心思,皇帝是偏向主和的。
岳飛嶽鵬舉,憑著精忠報國之心帶兵抗金,收復失地,打出了岳家軍的威風,讓金兵聞風喪膽。
曾經要不是被高宗十二道金牌招回,岳飛不願意背上不忠抗旨不尊的名聲,在將要直搗黃龍的時候,還是退兵了。
岳飛當時成為大金第一勁敵,大宋第一功臣。
所以岳飛的精忠報國之心,帶兵打仗之能那是不用懷疑的。
但是他犯了政治上的錯誤。因為他的功勞大,岳飛在國中百姓心中威望過大,朝中謠言四起,就讓高宗皇帝多少對他有點猜忌。
在有,岳飛一心要直搗黃龍,收復失地,迎回二聖徽宗欽宗。此時雖然在理,但讓高宗皇帝情何以堪!
若二聖歸來,皇帝位是讓給徽宗還是欽宗,還是自己做繼續做!
所以岳飛被一種莫須有的罪名定罪,最後被殺於風波亭內。
不過岳飛後來又被平反,同時追封鄂國公,加封武穆王,諡號忠武,這也算一種欣慰吧。
-
4 # 攀登的岩羊
岳飛犯了三個錯誤導致被害,1擁兵自重號稱岳家軍,2,反對議和,恢復中原迎回二帝。3,干與立儲犯了皇家大忌。
-
5 # 李哥講史
眾所周知,岳飛是宋朝著名的抗金將領,一首《滿江紅》道出了岳飛的滿腔熱血,成為了千古絕唱。就在收復中原即將實現的大好形勢下,宋高宗趙構卻連發十二道金牌,下召回了岳飛。不久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和他的兒子岳雲被害死於“風波亭”。那麼是什麼致命的原因導致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大致三點:
第一個原因是宋代猜忌武將的傳統政策是罪魁禍首。歷史上的岳飛是一個近乎沒有缺點的人,既不好色、貪杯,也不愛財。加上當時岳家軍打仗所向無敵,名聲超過了皇帝,這讓宋高宗很少不舒服。所以即使沒有秦檜,岳飛依然難逃一死。
第二個原因就是岳飛主張迎回徽欽二帝,是想一個是自己的老爸,一個是自的己哥哥,如果他們都回來,那自己的皇帝寶座還能坐得穩嗎?加上後來秦檜跑到宋高宗身邊那去打小報告,再添油加醋說岳飛的不是,這讓宋高宗對岳飛動了殺心。
第三個原因就是他犯了一個致命錯誤,就是干涉到了立儲問題,因為宋高宗身體不好,一直沒有兒子,作為武將,岳飛建議宋高宗儘早立儲君,這樣就可以安定民心,可是他的好心不能被宋高宗理解,反而種下了禍根,武將之所以不被君主信任,就是因為他們手掌兵權,他們最大的忌諱就是干涉朝廷的立儲問題,加上金國對宋廷施加壓力,而宋高宗趙構又想妥協求和,就把岳飛作了犧牲品,實際上害死岳飛的主犯並不是秦檜而,宋高宗趙構!
-
6 # 東方大狂俠
首先,岳飛和趙構的關係很微妙。早年,趙構根基不穩之時,被金兵追著打,就需要岳飛這種武將替他賣命,於是,趙構很欣賞很信任他。可是,隨著宋朝幾路大軍的壯大,金兵被反擊得步步後退。岳飛指揮的岳家軍已追擊到朱仙鎮,這時,趙構不幹了,連下十二道金牌令其退兵。為什麼?從大局戰略圖示上看,岳飛是孤軍深入,其他幾路並沒有配合好他進攻金兵。從私下來說,趙構怕岳飛一旦攻擊成功,其他幾路也學岳飛進攻,金兵如果大敗,果真如岳飛所說,直搗黃龍,迎回舊皇帝,自己皇位必起爭端。於是,嚴令岳飛退兵,給金兵喘息之機。回去後,明升暗降,剝奪了岳飛的兵權。因為連下十二道金牌才回,趙構心裡已是對岳飛相當不滿。須知,換作別人,一道金牌不回,也有斬首的可能。
其次,岳飛和趙構因為戰與和的問題剛好站在對立面。一個要打敗金兵迎回二帝,一個要保住現有狀態,保住自己的帝位。你說他們怎麼可能尿到一壺?
再次,岳飛其人生性耿直又脾氣暴躁,連自己的親舅舅都下得了手殺了,因此岳家軍只是對他心存敬畏,並沒有多少對他死心蹋地的人跟著他,只張憲、岳雲跟他赴死,他的發小王貴最終還出賣了他。這跟他平時治軍苛嚴有很大關係,說實話,他並沒有得到岳家軍的真心擁護,只是部屬很怕他而已。按照岳家軍的軍法,打仗潰逃計程車兵是要斬首的,並且實行小隊連坐之法,你說哪個敢不拼命向前殺敵?
總結:岳飛自身有些毛病,加上要命的是和領導的想法唱對臺戲,還常違抗軍令,也算趙構看得起他,南宋時皇帝總體還算寬宏大量,不然,換作朱元璋那樣的領導,岳飛所違軍令的次數加起來,殺十次都不夠殺!趙構和秦檜還費苦心羅織罪名給岳飛定罪,其實所定的罪都沒什麼實質意義,反倒是岳飛數次違抗軍令趙構提也沒提用來定岳飛的罪,對這條,我倒是很奇怪。還要用什麼“莫須有”的罪名來定岳飛的罪,真的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岳飛對南宋是忠心耿耿的,他的死,是趙構政治上的需要,不然頂多剝其兵權削職為民終老一生就夠了。可他偏要掃盡金兵迎回對他一分好處都沒有的二聖,你說可笑不可笑?人家趙構可是給了他高官厚祿啊!想想岳飛之死,說冤真冤,說不冤一點都不冤,他自己負有大責任!
-
7 # 密探零零發
岳飛之死,說一千道一萬,就是岳飛不懂宋高宗趙構的心思,成為老闆的絆腳石,遭到老闆的嫉恨,最後更是一狠心,將岳飛殺了。
君臣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岳飛與宋高宗趙構矛盾重重。岳飛一心想要這北伐,收復中原,而早就被金人嚇破膽的宋高宗趙構,對金人充滿內心的恐懼,擔心岳飛敗了他的家底,一旦金兵攻打進來,自己又要過上四處逃亡的生活,甚至就此會丟掉自己的性命。岳飛一心想要戰,而趙構一心要和,君臣不在同一個頻道上,岳飛與趙構逐漸產生矛盾。
岳飛對收復中原堅不可摧的決心,導致君臣矛盾不可調節。岳飛堅持北伐,一天導致宋高宗提心吊膽的,從而加深了君臣的矛盾。最後,在秦檜的讒言和金國主動求和的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趙構腦袋一熱,一狠心,就講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給殺害了。
岳飛之死,他並沒有錯,千錯萬錯就是遇到了趙構這個一心求和的皇帝,這就悲劇了。
-
8 # 醉九州
岳飛之所以被後人頌揚是因為其有一顆忠君愛國熾子之心,其有勇有謀,殺金兵如秋風掃落葉,可惜難逃被奸佞小人陷害之禍。
要說岳飛所犯錯誤就是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受的三綱五常教育息息相關,飛將軍其實是皇權鬥爭的犧牲品是被構皇帝害死,秦檜就是一個背黑鍋的主!
在那樣一個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王朝,皇上代表無上的權威,皇上握有生殺大權,無論對錯,死就是忠!
大宋王朝經歷靖康之恥後,國力日漸衰退,國土被金、西夏、遼、女真等少數民族蠶食。
當時多少仁人志士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矢收復河山迎二帝回朝。俗話說天不可一日無主,靖康恥二帝被俘後,為穩定朝廷,趙構臨危受命成為大宋新一代的扛霸子。
在內憂外患風雨飄搖之際,趙構也許是被群臣和百姓裹挾著登上大位,迎二帝迴歸也許是臨時起意的兒話。
做皇上是多少男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你想想:後宮佳麗三千,你再想想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處於權力巔峰的趙構,在嘗試到王權的魅力後,又怎會甘心讓位於二帝?
而此時的岳飛帶著岳家軍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平定叛亂,敵人望風而逃,這個時候最難受的應該除了敵人之外,處於廟堂上的構皇帝如坐針氈大有皇位不保的危機。飛將軍越勇,戰的越快,狗皇帝就越急,所以才有十二道金牌連夜調岳飛進京,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飛將軍處死!
說起來秦檜只不過是皇帝手中的刀,也是皇帝的禍,皇帝不敢明目張膽殺害岳飛,只好借秦檜的手將岳飛害死在風波亭。岳飛死後,狗皇帝根據劇情需要將秦檜殺人滅口。
岳飛之死趙構內心肯定是不捨得的,內心是矛盾的,可是再想想二帝回自己又該何去何從,牙一咬,心一橫,只好讓秦檜背黑鍋!
岳飛你可以忠君愛國,你可以百戰百勝收腹失地,可是你為何要迎二帝回朝?
-
9 # 這些歷史要讀
最根本的原因是岳飛擁兵自重,對趙構的政權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要知道,重文輕武是宋朝的一貫國策。但由於靖康之變,讓武將的權力和成就有了極大的提升。而這正是宋高宗所不能容忍的。
岳飛抗金的功績,除了其個人出眾的軍事才華外,更離不開他手上的岳家軍。在長期的作戰中,岳飛透過不斷的收編官軍和義軍,逐漸將軍隊規模擴充套件達不下十萬人,這估計相當於南宋三分之一的戰力。如此龐大的戰力,對於一貫重文輕武的宋朝來說,既是一個保障,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回顧歷史,過去東晉的北伐名將桓溫、劉裕,都因為手握重兵而給東晉政權造成了極大的打擊。而劉裕乾脆直接結束了東晉的統治。從這方面來看,高宗後來想要收回岳飛、韓世忠、張俊等將的軍權,於己於國,那都是較為穩妥的做法。
然而,就在其他幾位宋軍大將都乖乖的交出兵權,歸養田園之時。岳飛卻還是念念不忘要北伐,要直搗黃龍迎二帝;他遲遲不交出兵權,堅持繼續統兵。這樣一來,誰做皇帝不會對岳飛起疑心呢?
再說,岳家軍可是南宋戰力最強悍的軍團,萬一岳飛真的造反,就沒人能擋得住了。加上岳飛北伐之功實在過於耀眼,百姓無不敬仰,已經犯了功高蓋主的大忌了。
所以,岳飛後來已逐漸成為了宋高宗的一塊心病,宋高宗不惜自毀長城,縱容秦檜等奸佞加害於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殺這位民族英雄。
-
10 # 瑞瑞說歷史
敬仰的是在南宋王朝那個風雨飄搖的時代,岳飛率領岳家軍收復建康,平定內部李成張勇的叛亂。力克金軍,收復襄陽六郡,正式吹響了北進的號角,又平定動聽內亂。後兩次北伐,大破金兀朮的“鐵浮屠,柺子馬”。大金四太子金兀朮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紹興十年,金人再次南下,岳飛在蔡州大破金軍,直逼中原重鎮——朱仙鎮。
惋惜的事,就在岳飛能夠收復中原,直搗黃龍的時候,宋高宗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飛回京,岳飛望著大好形勢而要撤出中原,岳飛大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最終在當地百姓的強力挽留下,還是班師回朝。最終南宋為了和大金議和,以“莫須有”的罪名將岳飛在風波亭冤殺,岳飛臨死前留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字。 岳飛算得上是南宋是的頂梁玉珠了,在抗擊金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宋高宗為什麼還要冤殺岳飛???
那麼我們回到問題仔細分析下。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金人議和除了割地賠款的條件外,就是要南宋自己誅殺岳飛,韓世忠等一批主張抗金作戰勇猛的將領。想著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為了議和,竟然真的誅殺了這些將領。岳飛也被賜死在風波亭。
當然,這只是個表層原因,岳飛被冤殺的根本原因是他觸到了封建社會幾千年裡每個統治者最敏感的神經——皇權問題。這是作為大臣最忌諱的一個問題。至於岳飛為什麼會威脅到趙構的皇權的,這就不得不提下北宋滅亡的悲慘經歷了。 北宋靖康二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開封,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及其中樞大臣,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役,宋徽宗的兒子趙構被南方將領擁立登基,建立南宋。本來皇帝是輪不到趙構的,但是他爹,他大哥被金人抓走,他才成了皇帝。而岳飛當時的口號是“收復失地,迎回二帝”。這下宋高宗就不開心了,你岳飛想著名揚天下,收復失地就算了,你還想著迎回二帝,不管宋徽宗還是宋欽宗哪個回來了,都輪不到他趙構做皇帝。所以岳飛從一開始,就和宋高宗站在了對立面。趙構並不怕,金人打過來,金人發兵,大不了就是割地賠款。他依然是皇帝但是一旦二帝迴歸,他的皇位就不穩了。
而且,值得一提的事岳飛擁有者兩宋時期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私家軍,這隻軍隊完全由岳飛掌控,這是兩宋歷史上從來沒有的,岳飛是在兩宋時期作為武將第一個擁有那麼大權力的。岳飛萬一不去抗擊金兵,反過來造反怎麼辦,或許,岳飛不想,但是他的獎勵他兒子會不會,畢竟宋太祖就是黃袍加身的。趙構不得不擔心啊。
金人的壓力,趙構自己對皇權的渴望,以及宋朝對武將的偏視。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南宋統治者哪怕是一“莫須有”罪名也要殺了岳飛。
回覆列表
事情的起末是這樣的:
公元1140年,金大舉南侵,可是各路軍馬進展不順;岳飛率領岳家軍又取得堰城大捷,打敗了金軍主力,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北伐士氣高漲。
可惜,宋高宗趙構不是中興之主,雖然在軍事戰爭中節節勝利,但趙構卻只是為了掙得與金的求和籌碼;而岳飛洽洽相反,志在驅除胡虜,收回失地,迎回二聖,以雪靖康之恥;岳飛經常為此事冒犯高宗,常表現出迎還二帝想法,所以高宗忍無可忍,動了殺機;另外,在與金的求和中,金提出“釋母必殺岳飛”為條件,且需割讓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及商州、秦州大半等地;
為此,秦檜洞悉高宗的心意,為不影響和談,指使同黨万俟卨誣告岳飛自曰“己與太祖皆三十歲建節”和“受詔不救淮西罪”;又買通張俊、王貴、王俊誣告岳飛之子岳雲寫信給張憲,以共同發動兵變為由,要求解除岳飛樞密使的兵權;公元1441年9月,張憲被捕入獄;趙構連下十二道金牌詔回岳飛,10月岳飛父子被騙入獄;張憲、岳飛經過嚴刑審訊,始終沒有得到確切的證據,然而岳飛還是被定罪;已辭官的老將韓世忠,實在忍不住,去質問秦檜,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韓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最終,公元1442年,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在臨安賜死岳飛、其子岳雲和部將張憲,一代將星就此隕落,半壁江山就此斷送,無不讓人嘆息;
岳飛死後,《紹興協議》立即生效,宋向金納供稱臣,趙構生父靈柩和生母被送回南京,從此南宋再無收復舊山河的機會,公元1279年,南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