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借我三分鐘邱明速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評述】

    樊遲,孔子弟子。

    什麼樣的人,才是有智慧的?

    能抓住事情本質的人。

    如何找到事情的本質?

    王陽明說: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這句話說成白話就是:良知事己是善,贍養父母是孝,事兄弟是悌,對領導是忠,於事是智……

    可見, 要找到事物的本質,就必須根據物件,然後把自己良知轉化成具體的良知(孝、悌、忠、友、信、仁……),才算抓住事物的本質。

    就如“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大家想想看,面對廣大民眾,如何治理?事物的本質是什麼?

    是民生。民生做好了,什麼事情都好了。

    再如“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如何做到仁?

    “務民之義”(先難)。

    再比如要如何做好餐廳服務員招聘?

    要做好服務員招聘,救必須弄清楚服務員(服務員的良知)與點單、掃地、做飯等等工作(具體物件)。

    透過分析,服務員的具體良知就是——勤奮!

    試問人勤奮,哪有做不好衛生、點單、做飯的道理?

    事情都做好了,不是智者是什麼?

    可見,要做好事情,就必須抓住事物的本質。而要抓住事物本質,就必須把良知轉化成具體良知(孝、悌、仁、義、勤奮、愛崗敬業……)。能做到這些,就是智者!成為了智者,就可以成為仁者。

  • 2 # 龍門村夫

    按現在的社會習俗,如果有親戚或者朋友去世了,一般情況下,會去弔唁或者參加葬禮,如果實在去不了,可以委託其他親友或者朋友代勞一下,對於逝世的長輩,還可以請別人代為磕個頭,人們通常是理解或者接受的。或者是在清明、春節等掃墓、上墳的日子,如果不能去,說明一下情況,可也以請家人或者親戚代勞一下。心意到了,大家都能接受。

    孔子對此似乎有不同意見。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 《論語·八佾》3·12)

    孔子的學生記載說,孔老師對於祭祀鬼神問題,心很虔誠,就好像鬼神真的在面前一樣。然後孔子說:“我若是不能親自參加祭祀,也不請別人代理。別人祭祀了,就和沒祭祀一樣。”

    在古代,人死為鬼。《禮記·祭義》說:“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之謂鬼。”《禮記·祭法》又說:“庶人庶士無廟者,死曰鬼。”《說文》說:“鬼,人所歸為鬼。”因此,祭鬼,一般是指祭祀自己的祖先。如《論語·為政》第24章的“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就是這個意思。

    神則泛指神靈,如傳說中的天神或其他神,即天地中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者。《說文》說:“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周禮·大司樂》記載:“以祀天神。”古注說:天神,“謂五帝及日月星辰也”。古代科技不發達,對於超自然的力量,認為是神在主宰,要祭神,祈求保佑。如《論語·八佾》第13章的“奧”神和“灶”神。

    孔子強調要多考慮一下現實生活,特別是教化民眾的事,要近人道,先把生的問題、孝的問題處理好,不要過多的去考慮鬼神的事。有一次,子路請教怎樣去事奉鬼神。孔子說:“沒能事奉好人,怎麼能事奉鬼呢?”季路說:“請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說:“還不知道活著的道理,怎麼能知道死呢?”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11·12)

    還有一次,樊遲請教孔子怎樣才算是智,孔子說:“專心致力於提倡老百姓應該遵從的道德,尊敬鬼神但要遠離它,就可以說是智了。”(《論語·雍也》6.22)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論語·雍也》6·22)

    但是,對於正常的祭祀,孔子是非常重視的,因為這是禮的重要內容。祭祀不能僅是一種形式上的表示,要體現禮的實質,所以要當真的去做,要懷著虔誠的心去做。心不誠,搞形式主義,還有什麼意義呢?他對魯國的禘祭就非常有意見,不想看,懶得回答別人的提問(《論語·八佾》3·10,3·11)。他說祭祖先、祭神,就好像祖先、神真在面前一樣,並非認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強調參加祭祀的人,應當在內心有虔誠的情感。

    現代社會,人們都很忙,忙於生產,忙於掙錢,請別人代為祭祀,鬼神不知,他人可接受,只要心意到了,也算是一種禮吧。

  • 3 # 扶起夫子說清楚

    孔子說:“政府,要致力於解決群眾最追迫切的問題(義是恰當之意),尊重政府合法性(君權神授)的同時不要端架子,要了解群眾、服務群眾。這才是知道政府本質的人,才是聰明的人。“

    上面即是解釋又是啟示。

  • 4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以上便是《論語•雍也》篇第二十二的內容。

    樊遲是孔子七十二賢弟子中的一個,這篇對話中,樊遲向孔子請教了關於“知”和“仁”的問題,於是孔子以君王為例,對這兩個問題進行了解釋。

    這裡主要是要解釋下“知”和“仁”

    “知”,現在很多翻譯為智慧,這個不完全對。知,有智慧的意思,但智慧的解釋太淺,“知”接近於真理,一件事物的本質的意思,類似於老子的“道”。

    “仁”,這個仁其實不是仁義禮智信的仁,因為這樣解釋也太淺。老子說“道以德養之”,“仁”也類似於老子的“德”,懂得了“知,並且”將“知”做好了,便是“仁”。

    孟子說“仁者無敵”,但孟子自己也說“仁義禮智”,如果這個“仁”只是仁義禮智的仁,沒有義禮智,仁又憑什麼無敵呢?

    只有看透事物的本質,並遵循本質行動的人,才是無敵的。這就是世間唯一的真理。

    其實孔子告訴世人:知仁不可分,知即是仁,知仁合一。

    此外,“敬鬼神”:敬表示重視;鬼神代指不確定,暫時還無法清楚知道的事物。

    全文翻譯如下:

    樊遲問孔子:知是什麼?孔子回答說,作為君王,明白人民真正關心的事情並去解決,對待“鬼神”一類的事物須引起重視,但應該疏遠(不能影響你的行動),這就是所謂的知了。樊遲又問:仁是什麼?孔子回答說,君王要做到仁,開始的時候要多為人民付出,對自己是很艱難的,但只要堅持,到後來便會得到人民對你的忠愛。

    引申來說,世界上的事物,有你知道的,也有你不知道的,對於知道的事情,要看透本質,對於還不知道的事情,你不能無視他的存在,但要保持距離,不要讓這些不確定的事物去影響你確定的事物。知道了事物的本質,要把它做好,也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一個過程才能成功。

  • 5 # 黃天才書畫

    問知,知即真理。務民之義,老子講失道而後德,失仁而後義。義是百姓之道,務民,即使人民尊守最基本的仁義之理。敬鬼神而遠之,即知道有無形生命體的存在,而以恭敬之心待之,鬼神自然遠離而不受其害。

  • 6 # 熱帶雨林的午後

    對不知之處,存而不論,不要去做無謂的爭論;

    鬼神信仰是普遍的認識,不能不敬,但鬼神本身不起作用,不要依靠。

    務民的本質,是講求實際,有利的去做,無利的不做,務實才是務民之本。

    這段話的意義,是指明瞭對於“務民”靠什麼,靠鬼神和靠人自己何者明智的問題。相對於鬼神信仰的神本文化,孔子主張人本和民本;相對於務虛談玄,孔子主張務實。

    孔子這句話,“務民之義”,是他曾常常提及的主題,顯示了孔子的民本思想特點。

    “敬鬼神而遠之,”是對當時過於重視鬼神信仰的委婉批評。鬼神信仰,把一切吉凶吝咎都歸結到鬼神身上,到底有沒有鬼神?鬼神在人的生活中到底起什麼作用,是當時的重大問題。

    在孔子時代,普遍都認為鬼神非常重要。魯國是周代禮樂文化、卜筮文化十分濃厚的諸侯之國,魯國是周公的分封之地,周公受封的一大特色,就是他受封了祝、宗、卜、史這些地位很高,專司祭祀、禮樂、占筮等宗教、文化事務的官職。魯國可以使用天子禮樂,可以享用祭天的特權。這在魯國社會形成了濃厚的宗教、禮樂文化傳統,事鬼神的觀念也十分濃厚,這種文化,是有其負面作用的。孔子對此深有體會,他知道,儘管自己對此不滿,但對鬼神如果不敬,批評這種文化,會受到很大的壓力。鬼神之說,不僅惹不起,而且不能怠慢。人謀不如鬼謀,人事不及神事,在當時是佔據主流的觀念。所以主張“敬而遠之”,實際上就是說,惹不起,要躲得起。

    “敬鬼神而遠之,”也是孔子轉而追求人本德義學說的明確表態。孔子主張“不佔”的用《易》思想,實際上就是拋棄了占卜的鬼神信仰成分,否定了鬼神作用。孔子對自己的這種態度也很擔心,曾在《帛書》的《要》篇,曾問自己:“後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與史巫同途而殊歸者也。” 孔子不用《易》去占筮,而是求德,這不合當時的潮流,孔子也很擔心世人會批評他。可見,對鬼神敬而遠之,也是不容易的。《要》篇載,孔子教導弟子:“德行亡者,神靈之趨;智謀遠者,卜筮之繁。”可見,孔子的“知”,是人要憑藉自己的正確德行求得正確的結果,沒德行的人才尋求神靈保佑呢;沒有自己的智謀的人,才反反覆覆去卜筮,讓神靈告訴自己怎麼辦的問題。

    這些孔子思想,對理解孔子之“知”,很有幫助。敬鬼神而遠之的反面,就是求德義於人自身,這就是“知”。

    主宰社會的是人不是神,這是孔子的認識。即便如此,孔子又主張不能犯眾怒,不要去和這樣的社會偏見去爭論,那樣做只能落得個不敬鬼神的惡名,不僅他這個心在朝堂的聖人擔待不起,即使普通人對他的主張,也會失去信任。所以,孔子告誡他的學生,對於影響很大的鬼神影響,敬而遠之,不要爭論。孔子這樣說,不信鬼神的意思,已經內含其中了。這展示了孔子的人本主義精神。這比周代的敬天保民思想更進一步。

    孔子的這種態度,放在今天也是很有益處的政治和文化智慧。

    鬼神到底有沒有?這是得不出結論的問題,爭論這些問題沒有意義,今天也是一樣。有神論和無神論還是沒有得出普遍接受的結論。無神論者很多,有神論者也不少,在朝堂之上,頂著無神論的帽子,內心作著有神論的盤算的還是存在的,這個問題必然是一個歷史懸案。社會治理,為民謀利,重點不在於去和這些持不同見解的人去爭論。如果它涉及到社會利益問題,那就要表明立場,迴歸理性,除此而外,確實不必爭論這一類的“屠龍之術”。

    類似這樣的問題還很多,一般都可以照此辦理,敬而遠之。

    不論是民眾的偏見,還是勢利集團的主張,與民眾根本利益不相干的玄論,一般不輕易陷入爭論,這是明智之舉。

    有時候,我們認為民眾或者勢力集團的偏見,應該得到糾正。但時機不到,力量不夠,組織不夠得法,往往會陷於被動。正確的敗給錯誤的,理性敗給非理性,正義敗給非正義,這樣的事理太多了。進退,時也。但總歸到底,涉及民眾治理和有關民眾利益的問題上,則要該幹啥幹啥,務實誠信才能得到事功。孔子這種務實和有所選擇的見解,是很深刻的。

    當然,孔子的這種對待“知”的看法,擴大化和固化成一種只拘泥於具體實際問題的思維方式,會帶來抽象思維不夠,深度不足,不善“務虛”的缺陷。

    儒家不善於思辨,哲學思維不夠發達,務實思維沒有上升到科學思維,這和孔子這種存而不論的認識是有一定關係的。儘管後來的儒家做了很多天理人道的探討,但是哲學思維不及道家,不能不說是儒家的短板。

    務實要和必要的務虛相結合,才是真正的“知”。孔子在這個地方,提出不和人爭論鬼神問題,那還是很恰當的。但如果把這個問題上升到哲學的高度,孔子對於鬼神的態度、體現的對“知”的認識,就不一定全面了。

  • 7 # 質躍

    處事的折中主義,一個“敬”字,好好先生的形象十足矣。

    這沒有探究,沒有深入解決問題的精神,也從這句話上十足的顯現出來。其實按孔子這話“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的言外之意思,對於“神秘”的事物,就採用“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樣的,處理方式,我不理解孔子這句話,神神叨叨,我不能究竟的理解、認識。“神秘”呀,於是,我也可以這麼說,對於孔子這句話的啟示就是,敬而遠之,可謂知矣。非禮勿視非禮勿言勿問。你又作何感想?你們又會有什麼啟示?這就是兜圈子嘛?始終在表面上處理問題,打圓場。

    把“務民之義”比喻成像對待鬼神一樣,不好解決的不瞭解的不懂的像鬼神神秘難辦的事,四個字“敬而遠之”,鴕鳥政策嘛,這能解決實際問題?當然,這也就是孔子禮儀文化的見長處,禮儀人士一副愁眉苦臉了,貴賓都會嚇跑的吧。人際關係的學問,這是他的優勢長處。

    所以,孔子這句話中所透漏出來的處事原則,敬而遠之,不談不探究不深入認識,遇之十分恭敬,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可是實質,他卻遠遠躲避著。我覺得這是十分圓滑十分會表面處理關係的處事方式,但是真正的實際問題解決了嘛?沒有,孔子還講,天命,講追宗慎遠,講守孝,守孝的守著老墳一守三年五載,這就是他曰的“敬”,可是已去世的先人真的感知到嘛。孔子避而不談,對這問題敬而遠之,不直接面對,繞著圈子處理。真正,至於內在的到底鬼神是啥?他不談不追究不探索,這是他謂之的“敬”。結果“敬”的是興師動眾,恭恭敬敬的把喪禮搞得轟轟烈烈,勞財傷民,聞名遐邇,可謂,“敬而遠之,智乎?”孔子不但“敬”鬼神,他還“事”鬼神,“孝”鬼神。敬、事、孝是一個系統。

    可見,孔丘這樣教人家做領導做官,做學問做教師,恐怕虛偽吧,不接地氣,不能實事求是探究真理。比如,做教師,孔子是教師呀,所謂有教無類是對他的讚美,可是在孔子年代,“鬼神”是未可知的,神秘的,超越當時人的認識能力範圍的,孔子對待這些未知的超越自己認識的東西,是這樣教的,避而遠之,敬而遠之,免得人家刁難,圓活的兜圈子,未知的不論真、假,信或不信,咱們的態度是敬而遠之......這才是“智者”。

    這也就是儒家的短板呀,缺乏探索科研精神,畫個圈子自家在裡面轉著圈的玩仁義禮智信的“敬”。一定時空的人際處世之學,這就難免,表面處事,表面敷衍處理問題,表面一套含著笑,背後悄悄溜之大吉嘍,對於真正解決實際問題解決現實根本矛盾弱的很!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 8 # 文海拾遺客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

    這句話對後人有什麼啟示?

    這段話出自《論語·雍也》。《論語》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這其中體現出的厚德載物、忠恕之禮、為政之道能夠給現代社會迷茫的人們指明方向,點亮生活。

    文段中的樊遲,是孔子的七十二賢弟子之一,他曾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算是有智慧。孔子認為能夠做到服務於民,做對人民有利的事,對鬼神敬而遠之,就算是有智慧。

    在這段話中,孔子提出“敬鬼神而遠之”的主張,敬必先信,否則決不會有敬;敬必先仰,兒女小時候對父母的敬,小學生對老師的敬,猶如仰望天神,可以說是說什麼聽什麼。所以在工作生活中,我們可以虔誠地信鬼神,但不迷信鬼神,也不要主張以卜筮向鬼神問吉凶。對於我們身邊那些崇尚鬼神天道的人,不能嘲笑他們愚昧、無知,因為誰也說不清天道為何,道不明鬼神為何,我們能做的是以“義”導之。

    人日常需兩種食糧營養,一種是物質食糧,一種為精神食糧。百姓不可一日離開物質食糧,也一日不可離開精神食糧。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百姓的物質生活已經基本得到滿足,對精神食糧的追求也越來越多,當下的電視電影、書報網路、文化娛樂活動都極大地豐富了百姓的精神文明需求。但是,受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文化影響,或是由於人類知識所限,自古社會上的“鬼神”學說是很盛行的,百姓對鬼神的崇拜有時也是代代相傳。所以,既然百姓認定鬼神掌人禍福,因而生出迷信之情,加以祭祀崇拜,君子便不能自作聰明,完全否定鬼神,給他們擺一通無神主義的道理,這樣反而會逆人情、增人惑苦。

    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老師教書育人,學生認真讀書,工人好好工作,軍人保家衛國,醫生救死扶傷……大家都在踐行“務民之義”。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我們就要不迷信鬼神,但也不否定排斥鬼神,尊重歷史傳統和科學技術發展,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仁、義、禮、智、信”為行為規範和道德標準,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分內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光和熱,做對國家、對社會、對他人有用的人。

  • 9 # 離相如如

    盡心盡地為人民服務!鬼神之事,虛無縹緲,心中對鬼神等看不見摸不著的事存留一分恭敬(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也不能就此輕易否定其存在!)之心,卻不要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因為我們是生活在活人的世界,我們要儘量把為人該作的事處理好!這樣的人可以稱之為明智之人!

    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否定鬼神之事,只是不迷信鬼神的作用!孔子也禱告,也祭祀!而且夫子前期的職業就與此相關!夫子只是告誡世人不要把命運寄託在鬼神上!要修身齊家,作好自己的本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小型企業有哪些比較好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