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杯合效應
-
2 # 風雲世界觀
對大多數國家而言,領土當然是越多越好。但是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卻佔了不該佔的土地,那將會遭到滅頂之災。
梵蒂岡雖然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但也是主權國家,而且他的影響力和美、俄一樣,屬於世界級的影響力。義大利如果想吞併梵蒂岡,其實是得不償失,恐怕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義大利無法忽視梵蒂岡,在西方文化中,梵蒂岡的影響力是極其巨大的
由於文化上的差異,很多人其實不瞭解梵蒂岡在西方文化中的影響力。梵蒂岡也被稱為教皇國,是羅馬教皇的領地,而羅馬教宗已經傳承了上千年曆史;在歐洲乃至世界範圍內都有極其巨大的影響力。
梵蒂岡在西方的影響太過巨大
其實在歐洲歷史上,因為信仰問題,已經爆發過多次大規模戰爭。所以整個歐洲人對待羅馬教廷都是極為謹慎的,有些國家也自譽為教廷的保護國。所以,義大利想吞併梵蒂岡是極為困難的,可能會引發大規模戰爭。
在1870年以前,教廷並不是在梵蒂岡,而是在羅馬。義大利為實現國家統一,想盡辦法收回了羅馬,但總得給教皇一個棲身之所。所以義大利承認了教廷在梵蒂岡的獨立地位。
義大利其實實力很有限,能夠統一羅馬已經是萬幸,如果再覬覦教廷在梵蒂岡的領地,恐怕統一都是一個問題了
義大利在1870年才實現統一,其實就是以前無力解決教廷問題,導致國家無法統一
在1870年以前,教皇一直居住在羅馬,並不居住在梵蒂岡。而義大利政府面對羅馬這個國中之國,一心想要統一卻毫無辦法,就是因為歐洲大國法國一直自詡為羅馬教皇的守護者,不允許任何國家侵犯教廷的利益。
當時的法國到底有多厲害?跟現在的情況不一樣。當時的法國就是歐洲的一號強國,英國是海洋霸主;而德國等國都差點底蘊。所以法國表態的事情,歐洲國家是不敢反對的。
所以義大利在1861年基本統一,但是始終無法收回羅馬,可見教廷的影響力有多大。
義大利時來運轉,法國被德國打敗,歐洲大國無暇保護教廷
但是有時候無心插柳柳成蔭,義大利一直絞盡腦汁向收回羅馬?結果是法國和德國打了一仗成全了義大利。
1870年,德國和法國打了一仗,在戰爭開始前,幾乎所有的國家都認為德國會遭遇慘敗;但是德國鐵血首相俾斯麥太了不得了,第一次摩擦了法華人,從那以後,法國在的華人面前就抬不起頭了。
1871年,德國佔領法國凡爾賽宮,法國的失敗導致教廷失去保護
法國的失敗不要緊,不但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退位,而且法國為了保護本國,從羅馬撤走了自己的軍隊。所以在1870年,義大利軍隊就進入了教皇居住的羅馬。
義大利雖然進入了羅馬,但為解決和教廷的矛盾,選擇互相讓步
前面已經說明白了,義大利能進入羅馬,並不是自己實力有多強。而是法國和德國打架,讓義大利沾了一點小便宜。
那麼義大利自身並沒有力量徹底和教廷翻臉,所以兩方和解才是最好的辦法。義大利不想把事情鬧大,教廷則因為法國失敗——失去了保護者,於是雙方不得不選擇實現和解。
1870年,教廷從羅馬遷出,遷進了梵蒂岡。而義大利歷任政府幾乎都是一個態度,那就是保障教皇的人身自由和安全,承認梵蒂岡的獨立地位。這才有了現在的梵蒂岡。
梵蒂岡的地位是歷史特殊產物,現在梵蒂岡仍然有巨大的影響力
在一個世紀以前,義大利無法解決梵蒂岡的國中之國問題,現在當然也不能了。
首先梵蒂岡的主權國家地位已經被世界各國廣為承認。佔領一個主權國家將有可能把國家拖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梵蒂岡面積不大,但影響力也是世界級別
在1990年伊拉克佔領科威特,結果薩達姆遭到了世界的孤立,被美國聯軍徹底擊潰。
而2014年以來,俄羅斯因為克里米亞問題遭到了整個西方的制裁。這裡拋開克里米亞複雜的歷史歸屬,同樣也證明領土問題的敏感性和脆弱性。
而梵蒂岡依然在全球各個天主教國家擁有巨大的影響力,更是極為特殊的存在。
如果義大利對梵蒂岡有非分之想,恐怕會引來滅頂之災。
-
3 # 中國美6220
義大利包圍國中之國梵蒂岡,不急於吞併,也不敢吞併。因為義大利沒有這個膽量,能力,實力去吞併梵蒂岡。義大利為實現祖國統一,就得統一羅馬。統一羅馬,就得用梵蒂岡交換。義大利善於抓住德國打敗法國戰機,時機,機會,一舉統一羅馬。由於教皇所在地羅馬,失去法國庇佑,庇護,羅馬教皇還得忍氣吞聲,教皇遷都梵蒂岡。過去羅馬,現在梵蒂岡,都成為主權國家,雖小,影響力極大,是世界天主教的發源地。義大利對自已戰力,實力,影響力都很好認識,能自知之明,認識正確,不敢為小小梵蒂岡,而讓義大利處在分裂和危險之中。何況,況且,教皇作了很大犧牲和讓步,從羅馬遷都梵蒂岡了。義大利也不蠢,也不傻,犯不著為一個小小的梵蒂岡,與世界天主教為敵,與世界美國,英國,法國……為敵。義大利見好就收,自足常樂,公開承認梵蒂岡是教皇所在地,也是一個主權國家,才是好人和君子,才不是小人和壞人了呀。義大利和教皇,經過公平對等協商,用梵蒂岡交換羅馬,是君子協議,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很值得人們學習,讚美,歌頌,點贊。
-
4 # 垂垂智庫
為什麼梵蒂岡和聖馬利諾這樣被義大利團團圍住的小國,沒有被義大利吞併呢?梵蒂岡是基於自己獨特的宗教地位,而聖馬利諾則是基於和義大利的良好關係。
梵蒂岡是世界天主教的中心,掌管幾百位紅衣主教,對所有的天主教徒都有莫大的影響力。它在絕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大使館(天主教事務中心),其實實力和國際地位,遠遠超過了自己領土和人力的限制。
如果義大利真的吞併了梵蒂岡,教皇在義大利重建世界天主教中心,那到底是義大利吞併梵蒂岡,還是梵蒂岡精神吞併義大利,真的會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
“梵蒂岡世界天主教大會”
至於聖馬利諾,它雖然只有六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兩三萬,但是它的地理位置非常好。聖馬利諾是建在山上的王國,防守時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因此,它很早就在歐洲建國並守住了自己的領土,慢慢得到了其他國家的承認。
“高山上的聖馬利諾”
在撒丁王國征戰其他國家統一義大利的關鍵時期,聖馬利諾和撒丁王國結成了良好的同盟關係,甚至還出兵幫助撒丁王國。
投桃報李,義大利統一戰爭結束之後,由撒丁王國主導的義大利,自然也保留了聖馬利諾的合法地位。之後義大利和聖馬利諾的關係一直非常不錯,雙方甚至在1971年簽訂了一項永久友好條約,聖馬利諾再也不用擔心被義大利吞併了。
“愜意的聖馬利諾居民”
注:梵蒂岡和聖馬利諾完全位於義大利境內,一切生活物資都要依賴義大利。
注:梵蒂岡(也就是曾經的教皇國)和義大利曾經簽過條約,梵蒂岡只保留一座建築和廣場,而義大利保證永不吞併。
義大利當時差點消滅教皇國,後來因為教皇國的宗教影響力,給它留了最後一點東西。 -
5 # 朝夕聞天下道
梵蒂岡和聖馬利諾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國家之一,確實被義大利所包圍,但是兩國之所以沒有被義大利吞併?又各有各的原因。
梵蒂岡的獨立主要是因為其超強的宗教勢力梵蒂岡雖然面積只有0.44公里,位於羅馬城西北部的高地上,但是其在國際影響力上來說,絲毫不亞於美俄。教皇作為全球基督教的精神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宗教權力,歷史上,義大利在統一的時候,教皇被趕進了梵蒂岡。隨後,1929年,墨索里尼與教皇達成了協議,雙方互承認主權,這才有了今天的梵蒂岡。
如果說義大利想要吞併梵蒂岡,讓教皇無處安身,估計全球基督徒的唾沫都能淹掉亞平寧半島。所以義大利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吞併梵蒂岡。
聖馬利諾則顯得稍加正常,其在1263年就成立了共和法規,是歐洲最古老的共和國,歐洲各國也承認其主權地位,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義大利建國三傑之一的加里波第,曾經在聖馬利諾避過難,其承諾聖馬利諾可以始終保持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聖馬利諾沒有軍隊,平時只有維持秩序的警察,也沒有消防員,發生火災時還需要鄰國義大利的援助。
由於歷史的傳承,兩個小國與義大利也能和平相處,可能在我們看來,義大利吞併它們更為合理,但在歐洲,也許小的就是美的。
-
6 # ruixuezhaofeng
“國中之國”之所以存在,歷史經緯永遠是首要原因,或者說沒有第二理由。歐洲國家大多尊重歷史、恪守契約。古往今來,“圍城”裡的過小日子,城外“大戶”自有新天地。
與人們對義大利的“想當然”不同,它以古羅馬時代彪炳史冊,事件跨度近千年——公元前509年,羅馬參照希臘模式建立共和制,到公元前1世紀,羅馬控制了整個地中海沿岸,凱撒的羅馬成就一段歷史傳奇。公元前27年,屋大維(奧古斯都)開啟羅馬帝國時代,國家祥和富強逾200年,史稱“羅馬和平”。公元4世紀上半葉,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395年,帝國東、西兩分。476年,西羅馬亡於日耳曼部落僱傭的哥特人。
整個中世紀裡義大利四分五裂,諸侯割據,哥特人、倫巴底人、薩克森人和諾曼人相繼入侵,王室與教皇衝突不斷。16世紀起亞平寧地區先後被法、西、奧統治或佔領,以1559—1713年西班牙時期最黑暗。18、19世紀之交,拿破崙的佔領給義大利帶來經濟、制度和思想的新活力,在馬志尼、加里波第、卡沃爾等仁人志士不懈奮鬥下,1861年義大利王國建立,1870年王國軍隊攻克羅馬,完成亞平寧統一大業。
近現代統一的義大利不過150年,而梵蒂岡與聖馬利諾,中世紀至今保持“鐵板一塊”並固若金湯。統一後的義大利不會向他們“挑事”的。
先看梵蒂岡:
476年西羅馬滅亡後,羅馬主教趁機擴大地盤,6世紀獲得羅馬城控制權並自稱“教皇”,宣稱其他教區屬其管轄。公元751年,法蘭克宰相丕平在教皇支援下篡奪王位,在征服倫巴第後,丕平於756年將義大利中部包括羅馬在內送給教皇,史稱“丕平獻土”,使教皇成為有領土的世俗“皇帝”。教皇國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張,最大時直轄地有4萬平方公里。12世紀,教會中央機構羅馬教廷誕生。14世紀後,教皇國日漸衰落。1870年,保護教皇的法軍撤出羅馬,完成統一的義大利趁機收復教皇國土地,羅馬教廷從此失去世俗權力,此後一直蟄居梵蒂岡,被稱作“梵蒂岡囚徒”。
1929年2月11日,時任義大利元首墨索里尼為爭取天主教世界的支援,與教皇簽署《拉特蘭條約》,正式承認梵蒂岡為主權國家,其國際法地位由此確認。從法理上講,延續了11個世紀的教皇國在這一天正式滅亡,由梵蒂岡城國取而代之。梵蒂岡為永久中立國,其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再看聖馬利諾:
袖珍之國曆史悠久,它始於聖徒馬力諾。相傳3世紀末,石匠馬力諾從亞得里亞海東岸跨海來到裡米尼,登上蒂塔諾山開石為生,作為虔誠的基督徒,他時時處處行善,勸人皈依基督。馬力諾大度地寬恕了蒂塔諾山所有者之子對其暗害,以德報怨醫好其疾患,山主將蒂塔諾贈予石匠,馬力諾名震遐邇,眾多教徒移居該地,尊之為聖徒,擁之為國君,公元301年2月3日,聖馬利諾建起城邦國家。
千年飛逝,聖馬利諾成為其居民的命運共同體。1244年起,它建起兩位執政官主持的行政機構,1263年制定共和法律,成為歐洲乃至世界最古老的共和國。13世紀末,它成立由60人組成的大議會,同期,蒂塔諾山三峰上的三城堡歷200多年建成。1448年,國家正式稱作聖馬利諾共和國。
1796年,拿破崙征服義大利後致敬聖馬利諾,要贈予其部分土地使之有出海口,時任執政官婉言拒絕:“國父留有‘不予不受別人一寸土地’的教誨,聖馬利諾對自己小小的版圖十分滿意,否則日後將危及獨立地位。”他還謝絕拿破崙千噸小麥和四門大炮的饋贈……石匠國家磐石意志與英明舉措由此載入史冊。
在地圖上,聖馬利諾酷似碩大皮靴邊緣的一顆小鉚釘。歷史與當下,它和義大利一直保持著千絲萬縷的聯絡。1815年,維也納會議承認聖馬利諾獨立國家的地位,此後半個多世紀的義大利統一程序中,聖馬利諾一直是“局外人”。它於1862年與義大利王國簽訂友好條約,1871年拒絕加入統一的義大利。兩次世界大戰中,它以一貫對意友好的態度和行為保持中立。作為聯合國成員,它外交事務多由義大利決定,能源和市場依賴後者,其貨物可在裡米尼港免稅出境。每年接待的400多萬遊客中,一日遊的義大利人佔3/4。
形同一家也難免摩擦,早期意不准它開設電視臺的規定直至1993年打破,聖馬利諾設立賭場曾讓義大利大光其火,封閉邊境逼其就範。兩國間邊境完全開放,聖馬利諾被視為事實上的申根區,外來者持有申根簽證可以自由通行“石匠之國”。
-
7 # 袁載譽
在義大利半島之中,若攤開地圖不特意找,幾乎會完全忽視的國家,它們叫梵蒂岡、聖馬利諾吞。因被義大利團團圍住,且本身本土極小,在地圖上往往會被人不經意的認為是義大利版圖的“裝飾物”。
梵蒂岡位於義大利首都羅馬西北角高地,面積0.44平方公里。然而別看它小,由於是天主教教皇為首的教廷所在地,是為數千萬地球人的信仰中心。
聖馬利諾位於義大利半島東部,雖然它沒有梵蒂岡那樣來自全世界的“粉絲”,但面積比梵蒂岡大了不少,足足有61.2平方公里。
至於為什麼義大利半島在統一之時,不把這2個礙眼的國家併入?總結起來一個是“報恩”,一個是有點不敢。
“報恩”的是聖馬利諾,1848年由於統治義大利的羅馬教廷,肆無忌憚的壓榨普通老百姓,居住於羅馬的人民在忍無可忍的基礎上大起義,直接掀翻了教皇庇護九世的統治,在義大利半島建立起了一個“共和國”。
然而雖然教廷在大航海之後就沒落,無力直接調遣任何歐洲國家的武裝,但是當它豎立“保衛天主教”牌子之時,出於安撫國內百姓的宗教情緒,法國、奧地利、西班牙等國相繼出兵響應。
1849年8月22日,羅馬共和國最後的據點威尼斯被攻陷,共和國隨之煙消雲散,但是義大利地區脫離教皇控制的步伐並未就此停止。
義大利半島北部的撒丁王國強勢崛起和義大利半島南部由加里波第領導的起義軍,同心協力搞定了教皇以及教皇援軍奧地利軍隊,於1961年初基本完成對義大利半島的統一。
而加里波第在1960年進行獨立戰爭之時,被奧軍追殺到了今天的聖馬利諾,在這裡當地百姓不但冒著殺頭的風險庇護他,還“砸鍋賣鐵”的資助加里波第組建軍隊打退奧地利。
因而此後當由撒丁王國蛻變的義大利王國,兵臨聖馬利諾之時,加里波第拿出領導義大利獨立的榮譽為聖馬利諾擔保下了獨立,使其成為義大利中心的“國中國”。
至於梵蒂岡,1870年9月義大利王國曾趁普法戰爭爆發,負責幫教皇防守羅馬的法軍不得不全部回國參戰,一舉拿下了羅馬,並在不久之後將首都遷往羅馬,建立一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
作為曾經的羅馬主人教皇庇護九世,則被驅趕到了城邊一處叫梵蒂岡的地方。按照“斬草除根”的慣例,像梵蒂岡這樣的存在應該在敗亡之時被消滅。,
但無奈梵蒂岡因教皇加持,頭上背了天主教中心的光環,因而當普法戰爭停止,歐洲沒再爆發大戰之時,為了防止成為全歐洲攻擊目標的考慮。義大利王國猶豫良久之後,同意了梵蒂岡作為國家存在。
-
8 # 北玄武
義大利三十萬平方千米,聖馬利諾六十平方公里,差著五千倍,這還不夠懸殊,梵蒂岡零點四四平方公里,與義大利差著六十萬倍還多。要說義大利要吞併這倆國家,分分鐘的事兒,但是卻沒怎麼做,原因各不相同,聽我一一道來。
聖馬利諾有恩於義大利義大利的民族英雄加里波利戰敗,一路逃到聖馬利諾,聖馬利諾不僅不交出加里波第,還盛情款待,走的時候還給不少東西。
加里波第十分感動,說以後就算統一了,也讓聖馬利諾獨立著。後來義大利統一,真的就履行了這個諾言,儲存了聖馬利諾這個國家。可以說,義大利在聖馬利諾這事上還算有良心。
梵蒂岡在天主教世界影響太大義大利在1870年才把自己的首都羅馬拿下,當然同時滅了建都羅馬的教皇國。但是在面對廣大的天主教徒,對躲在梵蒂岡的教皇並沒有下手,一方面擔心觸犯眾怒,惹惱整個天主教世界,進而給了Continental強國干涉義大利統一的藉口,另一面就連義大利統治層也有大量的天主教信眾,他們覺得把教皇給滅了,自己就升不了天了,也不樂意徹底滅掉教皇。
而教皇呢,也十分不服,躲在梵蒂岡自稱囚徒,希望還能有朝一日奪回羅馬,這一等就是好幾十年。教皇換了好幾個,最終也十分務實,接受了現實。與義大利在1926簽訂拉特蘭條約,互相承認了對方,教皇承認了義大利統一,羅馬是義大利首都,義大利也承認了梵蒂岡是個國家。雙方就是握手言歡。
如今的梵蒂岡,遊人如織,也為義大利帶去了一大筆旅遊收入。
回覆列表
被義大利歷史見證並被特批祝福所劃出土地面積無償奉獻給天上之城的象徵✔並受義大利無償提供保護的國度✔……義大利哪個家族的寵兒愚昧到了要去吞併這個與世俗平行共存的祭祀國度?義大利所奉獻的稅額遠遠不夠✔包括土地面積、各樣的榮譽產品及財富、美妙的香氣並法拉利商人智慧的稅額都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