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威爾克斯地

    太陽有大概100億地球年的壽命,已經過了46億年,所以還剩下54年的壽命。那時,太陽已經耗盡了中心的能量,會把水星,金星,地球等近日行星吞噬,然後回會變成白矮星。太陽吞噬地球時,我們所有人都會死亡。不過不用擔心,那時有可能人類已經移居到別的星球上了。

  • 2 # icebing0

    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宇宙中沒有哪個天體能像太陽那樣與我們如此親近。雖然太陽發出的光和熱中只有22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也足以使地球成為現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了。

      太陽連續發光50億年,它這種神奇而又似乎永不枯竭的能源是什麼呢?

      對於太陽能量來源之謎,直到1938年,美國科學家貝特才初步解開。貝特認為,太陽能源來自太陽內部的熱核聚變。太陽中心的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壓力也十分巨大。在這種高溫、高壓條件下,物質的原子結構自然會被破壞,結果發生每4個氫原子核聚合成1個氦原子核的物理過程,與此同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這個過程在物理學上稱為熱核聚變。熱核聚變反應比化學燃燒釋放的能量要大100萬倍以上!

      熱核反應放出的能量究竟有多大呢?簡單點說,1克重的氫變成氦時,放出來的能量等於燃燒15噸汽油的能量!1千克重的氫的能量,抵得上數百列火車的煤!作為核武器之一的氫彈比原子彈的威力還要大得多,氫彈爆炸時發生的就是這種熱核聚變反應。

      太陽輻射就是在氫聚變成氦的過程中產生的。在每一秒鐘裡,就有630000000噸氫聚變成625400000噸氦。從太陽每秒鐘消耗的氫的數量來看,它似乎不會維持很久。但事實並非如此。這是由於太陽有著巨大質量的緣故。太陽的質量為2200億億億噸。這巨大的質量中,大約有53%是氫。這就是說,太陽目前約含有1160億億億噸氫。

      除了氫之外,太陽質量的其餘部分幾乎全都是氦。氦比氫更緻密些。在相同的條件下,氦原子的質量是同量氫原子質量的4倍。有人計算過,如果換算成體積,太陽大約有80%是氫。

      天文學家推算,大約在五六十億年前,太陽在銀河系誕生,一團主要由原始氫構成的星雲不斷旋轉,形成了一個漩渦,由於引力的影響,所有的氣體都向雲的中心聚集,於是產生了高壓和高溫,將太陽原子核“爐火”點燃。從此,這個巨大的核子爐便開始沸騰至今。太陽現在正處於壯年時期,預計現在太陽上的氫,繼續這樣“燃燒”下去,大約至少還能“燃燒”四五十億年的時間。

      到那時候,太陽上幾乎全部的氫都燃燒掉了,變成了氦。那時的太陽將變得“虛胖”,即它的物質密度變低,體積開始膨脹,一直膨脹到地球公轉的軌道外面。我們知道,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第二個是金星,接著就是地球、火星,到那時的太陽會把水星、金星、地球,還有火星,都一個個地吞沒。那時的太陽顏色發紅,雖然其表面的溫度會比現在低,但是它卻可以把地球上的海水蒸發乾淨。

      天文學家給這種又大又紅的恆星起了個名字,叫紅巨星。據天文學家估計,太陽演化成紅巨星之後,再過幾億年即將衰亡,成為一顆體積很小、密度很大、發光微弱的天體,叫做“白矮星”。再往後,太陽可能會演變成一個體積比白矮星還要小許多,而且幾乎不發出任何光線的天體──“黑矮星”,到最後,黑矮星也將消失,變成星雲和輻射。

      當然,我們不必為50億年後地球是否毀滅而驚慌。也許到那時,人類早已到達別的星球上重建家園了。按照現代世界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來看,人類將具備這種能力。但是,人類終究逃避不了滅亡的命運,沒錯,我們確實可以移居到其他行星,其他星系,甚至其他宇宙,但所有的宇宙都會走向滅亡。

  • 3 # 愛吃落花生

    太陽生命是無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什麼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研究探索裡去。有人去關心就讓他去關心好了,在我們農村有句俗語,不活百歲人,瞎操千年心。腦洞的人們該覺醒了。

  • 4 # 長三角扛把子

    幾年前看過一篇文章是一個爭論特別大的偉大的科學家說的,太陽目前應該47億歲左右,按照目前人類這種破壞式生存方式下去太陽還可以活50億年,但照近幾年看人類更加變本加厲,可能太陽只有40億年或者更少,最後說一句大家都活不到下一次的日全食,太陽什麼時候嗝屁跟你丫有半毛關係

  • 5 # 牆壁上的氣球

    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間放射能量。這種能量是由四個氫原子核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聚變成一個氦原子核而釋放出來的。我們知道,一個氫原子核的原子量是1.00728,一個氦原子核的原子量是4.0015,4個氫原子核的質量應為4.0292。當4個氫原子核聚變成1個氦核時,就要虧損0.0276個單位的質量,其中,1克氫核聚變成氦核時要虧損0.0069克的質量。這就是說,太陽能的產生是以消耗質量為代價的,而且這些質量轉化成太陽輻射就不再屬於太陽了。太陽每秒鐘要損失大約400萬噸的質量,對於巨大的太陽質量來說簡直太微不足道了。從太陽誕生到目前的50億年中,太陽僅消耗了0.03%的質量,即使再過50億年也僅消耗太陽質量的0.06%。可問題是,太陽質量再大,總還是有限的,到底太陽的壽命還能維持多長時間呢?對地球又有什麼影響呢?  太陽的一生是從星雲開始的,最後一直到紅巨星、白矮星,成為太陽的死骸,這一過程大約要經過100億年,也就是說再過50億年將是太陽的死期,而我們人類生活的地球將在太陽變成膨脹的紅巨星時被其吞掉。如果我們人類能生存到那個時代的話,就只能飛到其他星球上去生活了。  太陽內部發生的是核聚變。  太陽的原始高溫是由它的內部壓力而來。根據萬有引力定律原理,物體的質量越大,其引力就越大。早年的太陽在滾雪球般發展時,隨著質量的增加,引力也愈強,吸引周圍的物質就越多,就更增加了質量,如此迴圈,太陽的質量越來越大。同時質量越大內部壓力越大,從而溫度不斷的升高。產生熱核聚變的條件是要有足夠的壓力(稱之為臨界壓力)和合適的點火溫度.隨著原始太陽質量的不斷增大,內部壓力和溫度的升高,達到滿足產生熱核反應的條件後,太陽就開始發光發熱,成為一顆恆星.一般來講,氣體星球要成為恆星,必須要有一定的質量,這樣它內部的壓力和溫度才能達到熱核反應的條件,這個質量叫做臨界質量.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太陽系中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同樣也是由氫元素構成的氣態星球,但由於它的質量小於臨界質量,內部的壓力和溫度達不到產生熱核聚變的條件,所以它只能是一顆氣態行星。不過它是一顆潛在的太陽,有科學家推測,將來太陽毀滅後,沒有太陽制約的木星將憑著它太陽系老大的地位吸引周圍的行星自成一個小太陽系,同時也不斷吸收周圍的物質增加質量,達到臨界質量後就會發光發熱,成為另一顆太陽,不過那是50億年以後的事了。  太陽的壽命  太Sunny發出很大的能量已經很久了。地質學家估計,太陽已經發光了50億年。這樣大的能量是從哪裡來的呢?太陽還可以再燃燒多久呢?  古代的人類,曾經認為太陽是正在熊熊燃燒著的一堆煤。雖說太陽的質量很大,但如果太陽真的在燃燒煤或油,根據每天消耗的能量,它只能燒五年就完了,那麼太陽早應該熄火黑暗了。太陽能燃燒這麼久,曾是科學上的一個謎。  20世紀,隨著科學的發展,原子物理學揭示了太陽釋放能量的本質。原來,太陽及天上所有的恆星都是在用聚變原子能。氫元素是宇宙中最普通的物質。太陽現在還有很多氫氣,正在聚變成為氦的過程中,太陽自己的引力將聚合氫原子過程集中起來,在太陽中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氫就可聚合成較重的氦。有一部分氫變成能,成為熱與光照向各方。  估計再過50億年,太陽的大部分氫會聚合成較重的氦,氦需要更高的溫度,才能聚合成碳,因氦較重,其引力會更強,使太陽中心壓力加高,當氣體壓力增高時,按氣體定律,溫度就會自動提高,當太陽大部分是氦時,其中心溫度會增高到現在的10倍,達到一億度時,氦就聚合成更重的碳,然後因引力會產生更高的溫度而將碳聚合成氮。如此重演累進到氧等更重的物質,一直到鐵,在高溫中,所有物質都成為氣體。  當太陽的氦開始聚合時,它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氦原子彈而爆炸,使直徑擴大100多倍。 因膨脹過大,其表面溫度反而會降低,使太陽表面前顏色從現在的高溫白色變成低溫的紅色,成為一顆“紅巨星”。  如一顆恆星有與太陽相同的質量,原子聚合會順序成為較重的物質直到鐵,聚合成鐵所消耗的能與產生的能是相當的,所以並沒有多餘的能發生。一旦太陽沒有熱能來源時,它會開始冷卻縮小,縮到最後會使太陽中心具有很高的壓力。高到將原子外層電子殼壓潰了,使電子不再在核子外旋轉,電子與核子成為沒有規則結構的高密度混合物,這時太陽就成為一顆“白矮星”,以後漸漸冷卻暗淡,成為“黑矮星”。至此,太陽的活動就徹底結束了。  如果一顆恆星有10倍太陽的質量,聚合過程中溫度會升高得很快而引起“超新星爆炸”,大爆炸的中心會形成一個密度極高的中子星。如果一顆恆星有太陽30倍以上的質量,大爆炸的中心則有可能形成一個黑洞。  當太陽成為一顆紅巨星時,外表直徑增加到現在的100多倍。 從地球上看,白天太陽幾乎佔滿了天空。這情形是很嚇人的。雖然太陽表面溫度低了一些,但因太陽面積增大幾萬倍,離地球又近,太陽照到地球上的能量過多使地面太熱了,地面的水變成蒸汽,海洋成為沙漠,我們不可能在此生存了。估計50億年後,太陽會變成可怕的紅巨星,這就是世界的末日。  那時我們如何逃生呢?唯一的生路,就是尋找新的“太陽”,移民到太陽系以外適合我們生存的行星上去。所幸的是我們銀河系就有1000億個發亮的恆星。每一恆星附近常有好幾個行星。太陽是一顆普通大小的恆星,在離銀河系中心四分之三的外圍中。宇宙中至少有1000億個不同的銀河系。有的還沒有被發現呢。宇宙大極了,幾乎是有無限大的空間和資源。宇宙中的行星多得難以計算,我們的機會不少。想必那時人類的宇航科技應該是高度發達的,這項“外星移民”工程必將能夠實現。  太陽的壽命是如何推算出來的  太陽的能量來自內部的核反應。最基本的反應是4個氫原子變成一個氦原子。  這時要損失約0.7%的質量。這部分質量將轉化為能量,轉化由愛因斯坦質量能量方程描述。  根據恆星演化理論,如果有12%的質量損失,恆星將離開主星序。天文學上將恆星在主星序  停留的時間作為他的壽命。  因此將恆星釋放的總能量除以他的光度就是他的壽命。  將太陽的相關資料帶入,得到太陽的壽命為100億年。

  • 6 # 拾星星的孩子

    根據科學家說的,太陽的壽命還有壹佰億年,目前太陽處於的時期是中年時期,也是相對穩定的時期,且現在的太陽很旺盛,很有活力。

    提到時期的話,那就在順帶一提,早期的太陽雖然也在燃燒,但和現在的燃燒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早期的太陽經常產生一些問題,比如過熱活著太陽風暴等等(不止這些)。

    那麼之後的太陽問題也會逐漸出現,太陽的持續衰弱會帶來很多問題,太陽的膨脹更會帶來更多的問題。

    太陽上1克氫轉變成氦時,放出的能量相當於燃燒15噸汽油,而太陽每秒鐘則有5億噸的氫轉變成氦。太陽上的氫佔總重量的42%,太陽上現在還有多少氫呢?還有1000億億億噸,它還可以“燃燒”100多億年。

  • 7 # 萌萌噠與麼麼噠

    太陽是一顆比較典型的黃矮星,當前正處於主序星階段,未來還有將近50億年的壽命,當然這並非是信口開河,完全可以根據當前太陽的輻射能量計算出太陽未來的命運!

    太陽的命運

    基本思路也很簡單,從太陽的輻射能量大概可以算出太陽每秒需要400萬噸的質量虧損才能由E=MC^2轉換成能量以供消耗,那麼差不多就可以確定每秒有5-6億噸的氫元素轉換成氦元素,再根據太陽的質量以及光譜中氫元素的比例計算出太陽的壽命還有數百億年......抱歉,這是算錯了嗎?

    其實完全沒有算錯,因為核聚變並不是在太陽的所有區域發生的,而只發生在太陽核心附近一小塊地方,這個大小大約是0.25個太陽的半徑!

    太陽的核聚變區域

    即使是對流,仍然無法讓全部的氫元素進入反應,未來核心附近的氫元素比例將會越來低,那麼輻射壓也會降低,導致核心收縮更高溫度會繼續氦元素聚變,但氦元素聚變遠比氫元素劇烈,其結果將會使外殼膨脹,就如吹氣球一般.....根據類日恆星的觀測表明,未來紅巨星時代的太陽半徑大約會膨脹到地球附近,不過您放心太陽還無法吞沒地球,因為擴大後的太陽質量丟失嚴重,將會使地球跑到更遠的軌道上,不過很抱歉,太陽增大後的體積補充了其下降的溫度,地球獲得的輻射沒有降低,反而大幅度上升,所以未來的地球是被烤死的!!!

    最終氦元素燒完,核心溫度再也無法支撐碳氧的燃燒,因此太陽核心將坍縮成白矮星,而外殼將逐漸遠離核心,飄散在太陽系中......因此太陽並不會消失,而地球將繼續圍繞這顆白矮星運轉,因為它將保留整個太陽質量的40%-50%,毫無疑問,地球將更遠離太陽!

    但人類的命運在紅巨星時代即告終結,除非移民到木星或者土星的衛星,否則人類是不會有機會的,您一點都不用懷疑,事實就是如此.......當然地球的存在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不過沒有生命的地球,就如金星水星一樣貧瘠,比火星還要寒冷,它的存在也就是銀河系裡一顆在再普通不過的天體而已!

  • 8 # 生活只是一杯水

    科學家根據理論模型推算,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目前,太陽大約46億歲,正處於穩健的中年狀態,餘生還有50幾億年。

    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太陽完整的生命週期。

    我不知道太陽的壽命,但是我知道如果太陽消失了,地球立馬變成一顆流浪星球,後果很嚴重。可能被其他恆星吸引,成為新加入的行星;

    有可能撞向途中的任何一顆星星,粉身碎骨;即使短時間地球得以苟活,地球上的生命體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由於Sunny沒有了,熱量沒有了,地球生命離死亡就不遠了。地球就成為一顆冰涼的沒有任何生命的黑暗的星球。

    地球不會存在,太陽隨著年齡增長會膨脹併吞噬地球,就算不吞噬地球,偌大的太陽年齡到了盡頭可能會和氣球一樣參與,也就是太陽風暴,太陽風暴爆發出熱烈會刮破大氣次層以及重要大氣層,到時候的地球會和火星一樣,幾百萬年面前太陽風暴爆發時火星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導致火星上的生命隨著消失。

    太概還有50億年!如果你能活得到那麼久,那時的全人類將掌控著上千億個星系的能量,你將會是宇宙四級文明的人類,就你一個人都將會常握著至少一個星系(如銀河系或仙女星系等)的全部,有上百億顆的恆星給你管理,一個或幾個太陽的消失對你是無關痛癢的(你要努力喔,努力活到那一刻吧,50億歲,想想都讓人激動)

    這個問題很幼稚說法,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都沒了地球也就玩蛋了。地球在無光照下不了幾天地球就要降溫最後成一個冰球顧記沒有人能活下來。包括動物和有機物。生命也將結束。最後一顆冰冷球體在宇宙中飄泊。

  • 9 # 艾伯史密斯

    答:恆星的演化分為不同的時期,其中主序星時期是恆星發光發熱最長的時期,主要進行著氫元素向氦元素的聚變,我們太陽的主序星壽命大約是110億年,目前已經過去了45億年,未來還有65億年的時間,主序星結束後的紅巨星時期大約10億年。

    太陽每天準時升起,那麼你是否好奇過,太陽會有熄滅的一天嗎?如果有,太陽還有多久的壽命?

    科學經過幾百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可以回答這個問題,在恆星結構演化理論中,可以定量分析恆星一生的演化過程,我們太陽屬於黃矮星,算是小質量恆星,這樣的恆星在宇宙中非常普遍。

    恆星的演化分為主序星階段和紅巨星階段,在恆星死亡後,根據不同的質量又有不同的演化過程:

    主序星階段

    恆星自從發生劇烈的核聚變開始,就正式進入了主序星階段,此階段內主要進行著氫元素向氦元素的聚變,主序星階段一般佔據了恆星生命週期的90%以上,我們太陽目前就處於主序星時期,一共110億年,未來還有65億年的時間。

    在主序星階段,恆星核聚變的速度受溫度和壓力的影響,溫度和壓力又受恆星質量的影響,於是質量越小的恆星壽命越長,模型計算表明,小於0.9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其主序星壽命將比宇宙年齡(138億年)還長。

    紅巨星階段

    當恆星的氫元素快聚變完時,內部溫度和壓力也上升到一定水平,此時氦元素將繼續向更重的元素聚變,釋放能量大大增加,恆星體積膨脹,此時恆星進入紅巨星時期。

    我們太陽在60億年後逐漸進入紅巨星時期,到時候直徑膨脹近200倍,能把地球吞沒掉,而太陽的紅巨星時期會持續數億年的時間。

    死亡恆星階段

    紅巨星繼續演化,恆星就開始進入死亡倒計時,根據質量又有幾種可能。

    (1)演化為白矮星

    對於較小質量的紅巨星,在核聚變燃料消耗殆盡後,恆星會坍縮成一顆白矮星,這也是我們太陽的未來;白矮星經過數百億甚至數千億年的冷卻後,會變為黑矮星,目前宇宙年齡有限,還沒有黑矮星形成。

    (2)演化為中子星

    如果紅巨星的質量過大,就有可能爆發超新星,然後核心留下一顆中子星;中子星經過數百億年的冷卻,最終會形成黑中子星

    (3)演化為黑洞

    如果在超新星爆炸中,留下的核心質量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就會坍縮成一顆黑洞,或者中子星吸收另外一顆恆星的物質,在超過奧本海默極限後,也會坍縮成黑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助聽器能一直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