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建軍176101937
-
2 # 楊老帥
對於任何一句【俗語】【名言】,不同的人自然會有不同的看法,並不足奇。
第一次看到七十回本的《水滸》沒有[傳]字,是上初中將書放入課桌的抽屜中偷偷摸摸看完的。見著作者為施耐庵,金聖嘆點評,是一本直排版繁體字的【老書】,直到1974年全國評論水滸,才又知道水滸有多個版本,最長的是一百二回的《水滸傳》,短的有五十回,七十回,八十回,一百回的,可謂是五花八門,其間還有【兒童版】。直到此時方才知道第一看到的是【金大爺腰斬】的《水滸傳》。
後來隨著自己不斷地看了一些與水滸造反相關的如《蕩寇志》《後水滸傳》(講述洞庭湖楊麼造反)之類的雜書,才明白金大爺並非是”維護”而是在”鼓勵””讚揚造反”。
如果將金大爺放在如今的網路論壇,無疑將會是名符其實的大V級人物……
看《水滸傳》,要不要了解一下金聖嘆,或許如同當年我上高中時的語文老師對全班學生說的一句話“讀書不看《紅樓夢》,讀到大學也枉然“。直到40多年後的同學聚會,再次談論起當年軼聞,仍然有老同學不知道”睛雯”是哪本書中的人物。或許這是所謂的【各取所需】吧!
-
3 # 祁門小謝
太有道理了。
就在這個問題下,我看了15個回答,實話說每一個都讓我失望。
看了書的居然說金聖嘆宣揚造反,沒看書的說金聖嘆就是一個宋江。
蒼天啊,金聖嘆泉下有知,當哭死在陰曹地府,魂飛魄散。
有人說他不讀金聖嘆本,難道就是白讀了?
說這句話的,便可知他讀水滸傳,不過是讀了故事而已,還洋洋自得。
還有人說金聖嘆一輩子不咋滴,讀他的東西有什麼用?
按照這邏輯,蒲松齡等人豈不是無用廢柴了?聊齋志異豈不是廁紙一堆了?
有人還說,金聖嘆不過是一家之言,讀金本會影響到自己的閱讀觀點。
說句實話,你沒有先讀過水滸傳原著,你看金本都有些吃力。又是誰讓你只讀金本了?
不讀金本水滸,你將錯過很多東西。而這些錯過的東西,都是最有趣,最細思極恐,最拍案叫絕的。
金聖嘆從來沒有宣揚造反的意思,他是非常反對“忠義水滸傳”這種說法的。他認為施耐庵寫這本書是當做反面教材的,就像上古神獸裡有檮杌一樣,你不能因為人家描寫檮杌,你就說作者喜歡檮杌,還大肆宣揚檮杌。
所以那些口口聲聲說金聖嘆宣傳造反的,都是不讀書的人,但凡好好讀了金批前面的序,還能說出這話來的,我跪求放過。
金聖嘆最討厭的人就是宋江,他認為宋江私放晁天王便是不忠義的開端,所以宋江有通天之罪。
但金聖嘆討厭宋江,卻沒有把自己主觀情緒代入,將宋江批的一文不值。他依舊從細節上分析人物形象,有些地方稱讚他可愛,有些地方覺得他可笑。
也就是說,金聖嘆評人物形象,他的出發點是旁觀者,他是站在書外面看書裡的人,裡面的人殺人了放火了幹壞事了,那是在書裡面,他明明白白知道這都是作者編的,所以他欣賞的是作者在寫作時的思路,從這種思路看人物,令人拍案叫絕。
就好像我們看提線木偶,技藝高超的大師一個人操縱著幾十個木偶,這些木偶打打殺殺,我們不會覺得木偶們很壞,很討厭,也不會覺得大師心術不正,我們是在欣賞大師的技藝,欣賞木偶的表演,我們為木偶表現出來的靈活和生動而拍手喝彩,然後我們看那操縱木偶的大師,佩服的五體投地。
金聖嘆就是帶著我們,像看木偶戲那樣去讀水滸傳。
他一會告訴你大師是怎麼控制線操縱木偶的,一會告訴你他發現大師刻意出錯,一會告訴你木偶哪一個動作很生動,一會告訴你這個木偶殺青了,一會告訴你他最喜歡哪個木偶,一會告訴你他討厭的木偶好好笑,一會告訴你大師手動了,有新的木偶要加進來了,一會又告訴你大師腳動了,一幕新故事要開始了·······
這種體驗,是你把木偶戲當成電視劇看感受不到的。
不讀金聖嘆批評水滸傳,你眼裡就看不到幕後的大師,也看不見那些隱藏在木偶身上的線,你只看諸多的人來來往往,一會燒殺搶掠,一會胡作非為。
於是沉迷在劇情裡,滿腦子都是這個人物好與壞,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合心意的你喜歡的不得了,不合心意的你滿口唾棄。
嗚呼哀哉,一場如此精彩的提線木偶戲,被你選區域觀看,還遮蔽高階彈幕,你覺得你看的部分完整嗎?你覺得你真的看了水滸傳嗎?
世人不讀水滸傳的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不知水滸傳到底是什麼。
世人誤讀水滸傳的更多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將水滸傳當做壞書,劣書。
這些不看書,不會看書的人,滿口說的什麼是書不好,可見把書也辜負了。
如金聖嘆的妙人有幾個?
願意像金聖嘆這樣讀書的人又有幾個呢?
---------丸---------
-
4 # 品點歷史
一金聖嘆何人也?
“天下多奇人,但無人比他高才;天下多才子,卻無人比他更特立獨行。”這句話說得正是金聖嘆。江南蘇州,錦繡之城,風花雪月,臥虎藏龍。江南四大才子之三,唐伯虎,文徵明,祝枝山均生於蘇州,徐禎卿雖不是生於蘇州,但也遷入蘇州,他們舉止放蕩、風流不羈,在蘇州留下了一段段佳話。但是,倘若此四人遇見金聖嘆,恐怕也只得俯首作揖,甘拜下風。
金聖嘆從小便是“神童”式的人物,與生俱來一副讀書的慧根。5歲熟背唐詩宋詞,8歲便通詩經老莊,他在學堂上還篡改過詩經,便“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改成“關關雎鳩,在湖泥鰍,左右遊遊,哧溜哧溜”,直把老先生氣個半死。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金聖嘆天生不拘於禮法的性格。
十五歲時,金聖嘆參加童試,童試就是考秀才。古代的童試是讀書人必須要過的第一關,只有通過了童試,成為秀才,才算是真正成了一個讀書人,可以享受到官府的一些特殊待遇。但是,童試並不是只有童生才參加考試,很多人,考了一輩子,也考不上秀才,所以,在童試考場,往往會發現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年逾古稀的老者和少年一起參加考試。
跟金聖嘆一起考試的,就有一個叫俞緒嘉的老童生,年過半百,卻依然在考試。在考試之前,兩人去算了一卦,算出來是上上籤,這位俞老先生頓時喜出望外,竟然一下昏過去,虧得金聖嘆又是掐人中,又是搖胳膊,才把他弄醒,但是這樣一來,竟然耽誤了時間,考試已經開始了,門衛不讓進去。
為了這位俞老先生,金聖嘆只得求情,最後,門衛動了惻隱之心,但是要他們對出一個對聯,才能放進去。上聯是“開關早,關關遲,放過客過關。",就在俞老先生抓耳撓腮,苦思冥想時,金聖嘆卻馬上有了下聯:“出對易,對對難,請先生先對。”門衛一聽,對仗工整,當即將他們放了進去。
果不其然,當年考試,金聖嘆就在童試中拔得頭籌,成為一名光榮的秀才。但是,你以為接下來金聖嘆會一路高中,金榜題名嗎?那就錯了,秀才,從此以後就是金聖嘆的最高學歷了,不過,這不是因為他考不過了,而是他不想繼續往上考了。接下來的童試,金聖嘆雖然還會參加,但是都是去玩的。
有一年考試的題目是,“如此則心動否乎?”,出題人頗有當今高考作文命題人的風範,一句話能讓人云裡霧裡。但是金聖嘆顯然沒想這麼多,當即一頓飛龍走鳳,不到5分鐘交卷,主考官一看,傻了,只見金聖嘆在卷子上寫道:
“空山窮谷之中,黃金萬兩;露白葭蒼而外,有美一人,試問夫子動心否?曰:動動動動動動動......”
主考官一數,不多不少,39個動,問金聖嘆何意?金聖嘆回答道:“孟子曾說:吾四十而不動心。我寫39個動,不到四十,正是非常動心!”主考官一聽,火冒三丈,調侃聖人,目無尊卑,零蛋,滾。
第二年考試,金聖嘆又來了,這次的題目是:孟子將朝王。依然是金氏作風,這回不到一分鐘就交了卷,主考官已經做好了被雷到的準備,但是一看,卷子上四個角各有一個“籲” 字。真實好奇害死貓,這位考官是在想不通這和題目有啥關係,於是又問金聖嘆,金聖嘆漫不經心的回答道:“孟子將朝王,這五個字裡,孟子已經被文章用爛了,沒啥好寫,至於朝王,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七七八八的王,左右都是王,橫豎沒區別,也沒啥好寫的。那只有在將上面做文章了,戲臺上王將上朝時,總有四個扛小旗的侍衛先出場,站在大堂四角,異口同聲地喊“籲”。我這四個“籲”,就代表四個小兵,中間不就是王嗎?”考官也沒說什麼,還是乾淨利索的一個字,滾。
由於金聖嘆屢次藐視考場,戲弄考官,最後連秀才身份也被剝奪了,但是他絲毫不以為然,自己印了一枚“六等秀才”的印章,到處蓋印。
二金批《水滸》1644年,清軍攻破山海關,第二年,便打到江南,金聖嘆和所有人一樣,一夜之間成了大清子民。如果說之前屢次戲弄考場,只是遊戲科舉,那麼,清軍入關之後,參不參加科舉,則成了讀書人氣節的表現。金聖嘆只是一介書生,力挽狂瀾的事他做不來,能做的,就只有“絕意進仕”,來變達他對亡國的悲憤。
之後的金聖嘆,潛心研讀,讀到心血來潮之際,增補評註,表達觀點。這竟開創了一種新的文學體裁--典籍批註。《莊子》、《離騷》、《史記》等六部經典古籍,均被金聖嘆批註,被合稱為《六子才書》。在這些經典中,金聖嘆最中意的,也是批註的最好的,非《水滸傳》莫屬。他的金批《水滸》一出,頓時造成轟動,民間無不爭相買來觀看,年度暢銷書,非此莫屬。
金聖嘆如此中意《水滸傳》,和他的性格有關係,《水滸傳》中描寫的正是反抗正統,打破陳規,不受傳統禮法和階級束縛,這也是金聖嘆心中嚮往的世界,所以他才會在《水滸》上傾注了大量心血。但是,他對於宋江招安對萬萬不能忍受的,對於宋江此人也是深通惡絕。“李逵忽然有假,宋江到底無真”,罵宋江是假道學,真小人。一怒之下,大筆一揮刪掉了《水滸》後30回,以盧俊義的夢最為結為,表現了他的性情理念。
(金批水滸)
-
5 # 綠豆訝
有道理。十分有道理。
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金聖嘆把寫作的方法給我們概括了15種。
然後我們拿著這15種方法兒,可以推而廣之。
在看其他小說的時候也會韻味無窮。
甚至看其他的文學樣式的時候也是如此。
他用金批水滸給了我們一把文學的鑰匙。
比如我們再來看關漢卿《拜月亭》。
你就會發現這雙線結構實際上是鸞膠續絃法(金批水滸十五法第十五法)
戰爭中間有那麼多的人離散。
一對兒兄妹,一對兒母女。
戰爭中的人戒備心理又那麼強。
如何把這兩條線扭成一條。
那麼這個膠就是名字。
一個女孩子叫瑞蘭,一個女孩子叫瑞蓮。
華人叫自己家的孩子又習慣不帶姓。
就這樣呼喚瑞蘭的,等來了瑞蓮。
成就了一對結義母女。
呼喚瑞蓮的等來了瑞蘭。
後來成就了一對患難夫妻。
《金批水滸》不僅僅可以輔助水滸傳的。
-
6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水滸傳》想必大家早已看過,而《金聖嘆批評本水滸》就未必了。如果你沒看過金批版水滸,就算再把原著看得滾瓜爛熟,能背出一百單八將的名字,這本書的好處,你最多領悟了十分之一。錢穆先生曾撂下一句狠話:不讀金批,《水滸傳》就跟沒讀一樣!
千古大才,大明最後一個狂士金聖嘆,中國古典文學批評的巔峰,才氣縱橫,性情狂傲。金聖嘆是個鬼才。即便放在他的家鄉、人才濟濟的蘇州,他也是永遠特立獨行的那一個。
他出生在萬曆三十六年(1608),一個略顯尷尬的年代。此時,他的蘇州同鄉前輩唐伯虎等“江南四大才子”已經故去數十年,晚明風流,凋零近半。這是一個政治比文化吃香的年代。江南士人抱團結社,不是為了風流耍酷,而是為了權鬥黨爭。
金聖嘆20歲的時候,看到了魏忠賢的垮臺,也看到了東林黨人的雄赳赳氣昂昂。但他似乎對眼前的政治大事件無感。20歲的他,選擇了一條詭異的職業道路——扶乩,開始做降神附體、神鬼溝通的工作。幾年之後,金聖嘆憑藉這項特殊本領,已經打進了當時的主流文化圈。東林黨的一些領袖和成員,比如錢謙益、姚希孟等當時的紅人,都曾請他到家中扶乩降神。
現在,我們普遍認為,金聖嘆的出名是因為評點《水滸傳》等“才子書”,但他在晚明的名氣,更主要是源於他的靈媒身份。
28歲那年,他給當時執文壇牛耳的錢謙益舉行扶乩降神儀式。透過附在他身上的天台泐法師,徹底征服了錢謙益。透過錢謙益的詩文,主流文化圈都知道了金採(金聖嘆原名)這個人。
視科舉如兒戲,因而在科舉路上毫無成就的金聖嘆,卻以這種方式博得大名。最愛君也是服了,他的頭腦構造確實異於常人。
張恨水寫過一篇文章,叫《幾人識得金聖嘆》,開頭就說:“三百年來,稍治文學者,無不知有金聖嘆。然解得金聖嘆者,百世一個也。”胡適說,金聖嘆是十七世紀的一個大怪傑。他的怪,怪在總是不按常理出牌。金聖嘆早年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而每次去,都不好好發揮,都是抱著做“張鐵生”的心態去的。清人筆記說他,“每遇歲試,或以俚辭入時文,或於卷尾作小詩,譏刺試官”。所以,每考一次,就被除名一次。他倒也有耐性,換個名字,再來一次。視人生出路,如同遊戲。
可見,對於時運不濟的怨艾,他是感同身受的。這種“自負”和“沉屈”的感慨,成為他一生的基調。最後一次遊戲科舉考場被除名後,金聖嘆曾笑著對人說:“今日可還我自由身!”他一生孤高傲世,放言無忌,到頭來落落寡歡,成為時人眼中的妖魔鬼怪。
一生追逐名氣,到頭來反為名聲所累。金聖嘆的人生,總是跌落得讓人唏噓。
“哭廟案”的發生背景,正是吳縣諸生在追悼順治帝的儀式上,要求撤換魚肉鄉民的新縣令任維初。多種證據表明,金聖嘆並未參與“哭廟”,他也不在最初被捕的11人名單內。不過,“哭廟案”次日,出於正義感的金聖嘆寫了一篇名為《十弗見》的雜文,聲援諸生的抗議活動。這才被牽連進去。而這一切,他本人或許自始至終都矇在鼓裡。臨刑前,他還大惑不解:“殺頭,至痛也;籍沒,至慘也。聖嘆以無意得之,不亦異乎?”順治十八年(1661)七月,金聖嘆被斬首而死,死於莫須有的“叛逆罪”。這一年,他54歲。
金聖嘆的點評水滸傳,精妙精闢精準看普通版《水滸傳》,我們最多覺得它是精彩的農民起義小說。但看金聖嘆的點評,那真是清風拂面、醍醐灌頂,就像多長了一隻眼睛,多了一副透視鏡,看出這部書裡精妙:字有字法,句有句法,章有章法,部有部法。金聖嘆所謂“《水滸傳》之文精嚴,讀之即得讀一切書之法也。”
水滸108位英雄,有108種相貌、才能、品行、故事。如此複雜的結構卻在書中安排得井井有條,讀起來一氣呵成;而且每個人物的性格都鮮活靈動,絲毫不顯重複、累贅。施耐庵,真真是把古典敘事藝術發揮到極致。而這一切,只有金聖嘆能看得清清楚楚,分析得頭頭是道。
他對《水滸傳》結構佈局作了細緻的研究,精闢歸納出“草蛇灰線法”、“綿針泥刺法”、“弄引法”、“獺尾法”等十幾種巧妙筆法。他說《水滸傳》前三十回,每一章都在用《史記》妙筆:魯達、林沖、楊志、宋江每一人就是一篇列傳。作者用楔子寫法,讓“列傳”之間相互勾連、引帶,逐步帶出108條好漢。王進楔出史進,史進楔出少華山三人。少華山三人又楔出魯達。以此往後。
他精細精闢地說出書中每一句、每一字都揭示著人物心理、社會背景的不同。表面上個個都是粗莽的漢子,但各有各微妙的人性特點:《水滸傳》只是寫人粗鹵處,便有許多寫法。如魯達粗鹵是性急,史進粗鹵是少年任氣,李逵粗鹵是蠻,武松粗鹵是豪傑不受羈靮,阮小七粗鹵是悲憤無說處,焦挺粗鹵是氣質不好……
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一般人看其熱鬧,內行人看門道,《水滸傳》字字珠璣,可如果不懂得品讀,就如守著一座礦山,很多人入寶山而空返,但始終不知金子藏在哪裡。金聖嘆對章法、句法、人物的分析要領,不單適用於《水滸傳》,更適用於《西遊記》《金瓶梅》《紅樓夢》等所有敘事經典。
作為一個讀書人,如果能早一點學到這“讀一切書之法”,就像武俠小說裡得了高手真氣傳送,從此遍讀天下的好書,就有了助力;寫起文章,也能落筆如神。
-
7 # 輪迴的光陰
說的對。不讀點評本,看一些名著可能是囫圇吞棗,也可能是蚊子叮牛不得其門而入。看《西遊記》不看黃周星點評,也是外行看熱鬧。
回覆列表
金聖嘆,脂硯齋,毛倫、毛宗崗父子等人,在《水滸傳》《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典名著的創作與傳播過程中有重要地位與作用。
金聖嘆批註的《水滸傳》久富盛名,閱讀與宣傳研究《水滸傳》,金聖嘆的批註是重要的參考資料。但是,正如金聖嘆是以自己的價值觀念來批註《水滸傳》一樣,我們今天評價金聖嘆的觀點也應是百家爭鳴,各抒己見。《水滸傳》能流傳至今,首先取決於它高度的社會意義與塑造藝術形象的高超水平。而如何評價《水滸傳》,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進步,是會不斷豐富與發展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金聖嘆只不過是因《水滸傳》的巨大成功而在眾多"追捧”的江河中翻起的一朵浪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