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nBeta
-
2 # 軒轅劍36380061
關於恐龍滅絕,各國科學家都做過許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得出的結論將近有30種。列舉如下:酸雨說、地撞變化說、隕石撞擊說、植物中毒說、大陸漂移說、物種鬥爭說、氣候變遷說、火山爆發說、物種老化說、太陽系震動說等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對此進行了長期的探討,但都沒有權威性的實證和充足的證據加以驗證。只能說還是重量級的世界之謎,有待於更先進的科技手段等待解開。
-
3 # 流芒流
好像找到撞地球時(白堊紀?)地層中有粉塵降下的薄痕(層)?北極冰下有五百多米的小天體存在。碳14測定大多恐龍死亡時間與小行星撞地球時間基本一致。知識有限。就答這些。
-
4 # 我們都如羊走迷
恐龍化石並不古老
1.地質年代表:進化的時間框架
“地質年代表”是按照億萬年的地球年齡和進化理論構想各種動植物進化產生的時代和生存的時期。其在百度百科中的定義如下:按時代早晚順序表示地球歷史時期的相對地質年代和同位素年齡值的表格。
按照地質年代表和進化論的時間框架,恐龍遠在距今6500萬年的白堊紀時代(即下表中的“65”百萬年的位置)已經滅絕了。
2.意外帶來的驚人發現
然而1993年北卡羅萊納州大學古生物學家瑪麗·史懷哲博士(Dr. Mary Schweitzer)的非凡發現震驚了科學界,她為了使用直升飛機運送巨型的恐龍骨頭化石就將其鋸開,竟意外地發現恐龍骨頭內還存在有彈性的血管分支和紅細胞等軟組織。
在發現恐龍的軟組織時,史懷哲說:“這太驚人了,直到我做了17次(重複實驗),我才敢相信。”
在之後的20年中,在恐龍化石內還陸續發現多種容易降解蛋白質的存在,如膠原蛋白、血紅蛋白、骨鈣素、肌動蛋白和微管蛋白。不僅如此,在顯微鏡下還可以觀察到完整骨細胞的很多細節。
經過最嚴格的測試和資料複核之後,現在許多進化論者都承認,在恐龍化石中發現軟組織和有機物的現象不僅存在於一兩個樣本中,而是有超過三十個樣本。
而且史懷哲博士甚至已經從所謂的“8000-8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恐龍骨骼中成功地擴增出174個鹼基的恐龍DNA片段。
3.軟組織和生物大分子怎能儲存下來?
生物死亡後,生物體內的細菌就開始會分解屍體,如果這些恐龍屍體觸到水,則分解得更快。在野外,雨水的滲透和地下水的影響幾乎是無處不在的,所以被掩埋的骨頭中的生物組織和大分子,理論上會按照一定的速率分解。
根據一篇發表在《生物化學家》科學期刊中的實驗報告,即使儲存在實驗室的0℃冰箱中,膠原蛋白也會在300萬年內完全降解。而對於DNA,即使在條件最好的實驗室儲存在-5℃冰箱中,經過680萬年後,DNA鏈將會完全分解成單個核苷酸。
而恐龍的化石一般只被掩埋在溫帶或熱帶的岩層中,如果恐龍骨化石如進化論學者所宣稱的那樣有“6500萬年以上”歷史的話,就絕對不可能在其中還含有任何容易降解的蛋白質或DNA,更加不可能有細胞或血管等軟組織。
4.進化論的時間框架受到挑戰
現代生物化學的規律均表明,這些軟組織和生物大分子都不可能儲存幾千萬年。正如史懷哲說,"透過傳統的觀點和化石的例子我非常清楚地知道,這種結果本不應該是那樣的,但它們卻是,我真的很震驚。"
史懷哲博士(進化論者)試圖構建各種模型,來解釋為何在“6500萬年”時間內,這些脆弱的軟組織、細胞和生物大分子還未完全分解,提出含鐵的血紅蛋白儲存假說、沙土儲存假說,但是實驗結果卻與“6500萬年”的儲存時間差距甚遠,均無法對事實進行合理的解釋。實際上,他們的研究反而有助於解釋這些脆弱的軟組織為什麼能夠儲存數千年。
顯而易見的結論就是,這些恐龍化石跟本沒有那麼古老,進化的時間框架是錯誤的,結合考慮其它地質學的事實證據,幾乎可以肯定,這些都是在挪亞大洪水中被掩埋的生物,它們的歷史大約只有4400-5000年。化石證據正在不斷印證創世記是真實的歷史記錄!
-
5 # 簡如空來
也許是地球核心心能量爆發期再遭受外來多星體撞擊,引發地球整體運動能量爆發,地殼劇烈變動,地表多種自然災害和移動變形,能量風暴加上暴風雨雷電.高階數地震.火山爆發等,導致地表生植物的毀滅和沉淪。
-
6 # 風行
美國伯克利大學地質年代學中心為恐龍滅絕是小行星撞擊導致的給出了新證據:一顆6英里(約合9656米)長的小行星的撞擊。
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2月9日報道,那次撞擊的地點就在墨西哥的希克蘇魯伯鎮,當時留下了一個直徑近180公里的隕石坑,即希克蘇魯伯隕石坑。而撞擊釋放出的能量相當於100萬億噸的TNT,是在日本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原子彈的能量之和10多億倍。伯克利大學地質年代學中心利用高精密的放射性定年法對因撞擊產生的碎片進行了分析,發現這顆行星撞擊地球與史前動物滅絕大約在同一時期,且恐龍滅絕消失是在小行星碰撞之後1.1萬年內發生的。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說,雖然小行星的撞擊可能不是恐龍滅絕的唯一原因,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對恐龍家族們來說是一次致命的打擊。伯克利大學地質年代學中心主任保羅·雷恩說:“我們已證實生物滅絕和撞擊幾乎同時發生,所以撞擊很明顯對前者影響很大,當然推波助瀾的不僅僅是小行星的撞擊,但是它相當於‘壓垮駱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據悉,在撞擊發生前很長一段時間,很多生物已因極端氣候瀕臨滅絕,比如持續不斷的寒流,地球生態系統非常敏感,地球物種的大毀可能一觸即發。
伯克利大學研究地球和行星科學的退休教授沃爾特之前一直堅持認為,恐龍滅絕的首要原因是彗星或者行星的撞擊。他獲悉後接受採訪時說:“對於我們長期堅持撞擊是首因的人來說,該研究結果是令人興奮的。”
-
7 # 科學史話
科學家主要發現了兩點主要證據:
1、透過鑽探墨西哥隕石坑內的岩層,科學家發現了木炭和土壤,它們是最初24個小時內被海嘯迴流並帶入隕石坑內的,這表明撞擊點燃了撞擊區域內數千公里內的植物和植被。
2、科學家在岩石樣本中沒有發現硫元素,這說明撞擊的當天約有3250億的硫釋放到大氣層中,阻擋了太Sunny,引發全球降溫,導致恐龍大規模滅絕。
綜上所述,恐龍是先被大火燒死了絕大多數,剩下的恐龍是在寒冷的天氣中被凍滅絕的,所以最終滅絕恐龍只有大氣層。
-
8 # 林秋池
一、現狀
恐龍滅絕假說很多,但目前還沒有一種理論可以替代小行星撞擊假說,能夠像小行星撞擊假說那樣全面地解釋大部分問題。
二、時間與沉積
地質學家把時間和岩石區分開來。一方面,無論我們做什麼或發生什麼,時間都會流逝。另一方面,沉積岩,成為地球上過去時間的關鍵記錄。但是沉積岩是不完善的記錄:它們只儲存沉積的時間。沒有沉積,幾乎沒有時間流逝的記錄。世界上幾乎每個地方的岩石露頭都是透過岩石地層、生物地層和年代地層方法的複雜相互作用而整合成時間尺度的。
三、小行星撞擊說
由美國著名科學家路易斯·阿爾瓦雷茨與其兒子一同提出。小行星撞擊證據有銥異常,衝擊石英,富含二氧化矽的小水滴狀玻璃。 證據是“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科學家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北部於1991年發現了一個直徑約180公里,深500多米的巨型隕石坑。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爆炸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70億倍。 然而,科學家並沒有在隕石坑裡發現小行星的痕跡。但是在隕石坑裡發現了一種特別的元素,銥,銥這種元素在地球的含量較低。巧合的是,尤卡坦半島銥元素的含量大大超出了地球的平均含量。 衝擊石英:其晶格(原子的重複序列)被壓縮變形,晶格通常以90“的平面相互排列。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普遍認識到,這種晶格變形壓力只能透過撞擊在地球表面產生。 富含二氧化矽的小水滴狀玻璃:它們被認為是來自流星的物質,由於流星撞擊地球時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這些物質以熔融狀態被拋入大氣層。它們還在空氣中就快速冷卻,然後作為固體降落在地球上。 但是到目前為止有超過100個銥異常區,而且數量還會增加。還有學者研究表明衝擊石英、富含二氧化矽的小水滴狀玻璃也可以透過火山作用形成。
四、導致環境變化
一顆直徑為10-15公里的小行星,從東南方向以大約30度的低角度進入,當小行星撞上地球時,噴出巨大的塵埃,核冬天。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小行星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會是其中一個,地質有其複雜性,綜合性,進化越複雜高階的,往往受制因素也越多。
-
9 # 科普大世界
恐龍家族曾經統治地球1.6億年,卻於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這種曾經雄霸地球海陸空很長時間的動物在地層中所遺留下來的化石,最晚基本只能考證到存在於6500萬年前左右,再後來這種動物化石就看不到了,因此古生武學家們認為恐龍家族是在6500萬年前左右突然被滅絕的。這種地層中恐龍化石突然斷代的現象,被認為是恐龍突然滅絕的證據。
那麼它們為什麼會在6500萬年前突然滅絕呢?是什麼事件導致了他們的滅絕呢?又有證據證明嗎?關於導致恐龍滅絕事件的原因,目前有各種假說,不過現在都認為是一顆巨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的,因為這種說法證據最為確鑿,可信度最高,基本已經成了學界共識。
在如今的北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島上,有一個直徑可達180公里的隕石坑——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它被認為是一顆直徑約10公里的小行星撞擊的,透過其地層年代測量發現,這次撞擊發生的時間正是6500萬年前,當地地層中的銥元素含量(比其他地區高几十倍)、以及地表之下1公里多處的衝擊石英(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融化了地層形成的石英石,有著特有的擠壓和橫向延伸結構)地層,都能證明這是一次巨型小行星撞擊造成的。
如此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必將會出現巨大的災難性事件,計算機模擬發現撞擊後釋放出高達5.0×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九十多萬億噸TNT炸藥,堪比200萬個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彈——蘇聯的大伊萬氫彈同時爆炸,或者相當於50億顆廣島原子彈爆炸的能量。
小行星在極高熱量之下幾乎完全蒸發掉,在地球地殼中引起的震動相當於12級地震,也有說是13級地震,有人驗算顯示在撞擊點的地球另一面的對稱點上的地震烈度,都超過了汶川地震的震中烈度,這也是地球上至少1億年來最大的一次地震。
小行星的撞擊和引起的震動也引發了全球性的海嘯。
撞擊的力量對地殼的壓力激盪了地球內部的熔岩,於是又激發出了全球性的火山爆發,以至於撞擊產生的灰塵和火山產生的灰塵瀰漫於地球大氣層中。
此次事件導致地球絕大部分地方都經歷了數百年的冬天,而地球上的氣候恢復正常至少經歷了1萬年。
如此巨大的災難,消滅了地球上接近80%的生命物種,還是冷血動物的恐龍家族無法適應這種巨大的環境變化,於是全部被滅絕。
不過恐龍的滅絕也並非是在這一瞬間就全部死亡的,雖然撞擊的直接打擊,以及引起的全球性地震和海嘯威力十分巨大,但是因此死掉的恐龍還只是少數,大部分的恐龍都是在撞擊濺起的煙塵和全球性火山爆發,產生的火山灰瀰漫於大氣層中,使得地球溫度急速下降並長時間處於類似冬天氣溫的情況下滅絕的,甚至有極少數的恐龍在漫長的地球冬季過去之後仍然存活在地球上,後來才因為其他原因滅絕掉了,古生物學家認為恐龍在小行星撞擊之後到完全滅絕的時間在100萬年左右。
-
10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科學家們發現的有關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更多證據包括哪些?
六千五百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滅絕事件是大家津津樂道的,主流科學界都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此次滅絕,不過大部分朋友在提到這個滅絕原因都會加上一句,迄今為止仍然還在猜測中,事實上確實是沒有直接證據,但並不表示我們取得的間接證據不能證明此次事件。
地質史上的生物滅絕事件從地球誕生到現在,總共發生過5次全球規模的超大生物滅絕事件,分別是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滅絕事件、3.65億年前的泥盆紀生物滅絕事件、2.5億年前的二疊紀的生物滅絕事件,1.85億年前的侏羅紀滅絕事件和6500萬年前的生物滅絕時間,除了這些外地質史上還有很多小規模的滅絕事件,後文繼續瞭解。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與證據
2.5億年前的二疊紀生物滅絕事件最大的可能是由規模達到千萬平方公里的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噴發導致,另外也就是白堊紀晚期的恐龍滅絕由小行星撞擊導致,其他原因不明或者需要更多的證據。
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噴發的熔岩規模,面積大到覆蓋一大半俄羅斯國土,大家都知道即使分裂後的俄羅斯也是全球面積最大的國家,可想而知此次火山的規模,而從地質年代上分析也比較吻合,因此二疊紀的生物滅絕可算是有肇事者了。
白堊紀恐龍滅絕與證據
一顆撞擊位置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小行星被認為是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
當然這並不是隨意製作的GIF動圖,在這個位置發現了一個直徑達到了180千米的隕石坑,發現這個隕石坑還有一個故事:
早在1951年,墨西哥石油公司在尤卡坦半島上的鑽井中,在1.3千米的深度提取到安山岩層,這種在只能地球內部高溫或者小行星撞擊事件中形成,當時認為可能是火山活動所致,但該地區幾乎沒有火山。到了1978年,地質學家格倫·彭菲爾德利用地磁異常對該地區進行地球物理調查,發現有一個直徑達到了70千米規模的半環狀地形結構,與60年代取得的地磁異常資料結合,發現這是一個180千米規模級別的原型結構。最終彭菲爾德於1981年公開了這個發現。
在公佈之前的1980年,美國部分地質學家就提出這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擊,1981年時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生艾倫·希爾德布蘭與指導教師威廉·波昂頓在海地進行K-T界線研究中發現,在棕綠色黏土沉積物中找到了高含量的銥、衝擊石英,以及類似玻璃隕石的風化物質。希爾德布蘭認為這種物質難以在火山噴發中形成,只有強大的小行星撞擊和核爆中才有可能形成。
結合從1951年的巖芯樣本以及1996年使用衛星成像研究,以及對相關地質年代的考證,科學界認為在白堊紀與第三紀的交接時期,一顆規模不小的小行星撞擊了此地。直徑達到180千米的撞擊坑揭示是了小行星直徑可能達到了10千米級別,釋放的能量高達4.2×10^23焦耳的能量(相當於10^14噸TNT)
撞擊只是一系列效應的開始,隨後全球性火山噴發與地震等,將白堊紀晚期的生物推向了死亡的邊緣,在這種惡劣條件下,對自然條件依賴性更強的大型動物滅絕殆盡,小型動物得以留存,開啟了地球物種更替的新紀元。
對地外原因引起的生物滅絕事件考證其實小行星撞擊也來自於地外,但對於這種直接作用與地球本身的因素而言,很多朋友對地外比如超新星爆發等對地球的影響可能更感興趣。
上表是地球自生命誕生以來比較大的生命滅絕事件,至少有一次被認為是超新星爆發所致,這是發生在200萬年前的上新世-更新世滅絕事件,導致的原因是天蠍-半人馬星協(OB星協)的超新星爆發。另外4.4億年前的奧陶紀生物滅絕也被認為是伽瑪射線暴所致。
超新星爆發中釋放的高能伽馬射線會解離臭氧,和大氣層中的氮形成氮氧化物,這有幾個結果,首先臭氧層消失了,然後氮氧化物有毒,比如二氧化氮可與水反應生成硝酸。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而2009年在南極冰層中發現硝酸鹽沉積的時代與超新星爆發年代基本對應(1006年和1054年超新星爆發)。最後強大的伽瑪射線暴甚至會破壞生物DNA,植物大量死亡,多項因素結合造成生物大規模滅絕。
生命是很脆弱的,小行星撞擊即使到現在我們仍然沒有有效手段防禦,而伽馬射線的速度就是光速,也沒有任何預警時間,簡單的說,人類就像矇眼走在懸崖邊上,腳下有石頭絆腳,而前方是不是陡崖根本不知道,假如還混吃等死在地球上,估計下一次大過濾器濾除的就輪到人類啦。
回覆列表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們發現了有關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的“確鑿證據”。這項研究於週一發表並在早些時候由《華爾街日報》報道,該研究顯示,該次小行星撞擊後引發了野火和海嘯,其威力相當於二戰期間投擲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爆炸威力的100億倍。
研究表明,在墨西哥灣附近的一個撞擊坑裡面是木炭和土壤,它們在最初24小時內被海嘯的迴流掃入內部。這表明爆炸如何點燃距離撞擊區數千英里的樹木和植物,並在美洲引發了深遠的“內陸海嘯”(inland tsunami)。
但科學家表示,在撞擊坑的核心部分沒有發現硫磺 - 這意味著當天大約有3250億公噸的硫被釋放到大氣中。這破壞了地球的氣候,阻擋了太陽並造成全球降溫,導致恐龍“大規模滅絕”。
德克薩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UTIG)研究教授Sean Gulick表示,恐龍先被燒死然後被凍住。
“真正的殺手必須是大氣,” Gulick說。“像這樣全球滅絕的唯一途徑就是大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