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五味0
-
2 # 使用者5801357718
俺自學中醫成才,有發言權,不覺得中醫難學,只要有毅力和恆心就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學習中醫的捷徑是呂炳奎編撰的中醫教材,非常實用。從針灸開始,很容易進入中醫之門。《傷寒論》《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難經》《傷寒臨床醫案》是必修的中醫書籍。琢磨透中醫名家心法,便覺得大道至簡。
-
3 # 寒士有書不慮矣
如果是一個沒有任何基礎的人想學中醫,那麼你應該看的第一本書,是 王力的《古代漢語》。你至少拿起中醫典籍來 不能跟看天書一樣吧……
接下來,要砸實你閱讀古文的能力,個人推薦 《古文觀止》。
有了這些底子,就可以看中醫院校的《醫古文》教材了。
如果你全部挺過來的,就可以看看 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著作了
-
4 # 2442418風清雲淡
學中醫應從最基礎學起,中醫的基礎一、陰陽學,出自《易經》。
二、《中醫經脈論》
這兩本書是讓你有中醫思維,這樣才能在下面的學習中充分理解其它的中醫書集講的是什麼。
-
5 # 自然神力源567
中醫說35
一,古文功底;二,直接讀黃帝內經;不理解,會慢慢理解。好處是:直接與古人對話,省略了現代人的理解方面的差錯。
-
6 # 古性1
條條道路通北京,只有遠近之分,難走的路走過你摔跤的多,你感覺的更多,基礎更紮實。小錯誤不斷大錯誤不亂,做事做人不可能不犯錯,少一點兒,犯大錯誤才是聰明人。
-
7 # 佛系青年shuo
想學中醫,基礎要打牢靠,最起碼早知道中醫的生理基礎,診斷方法,治療方法選方用藥,經典治法。這就要掌握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方劑學,中藥學,中醫內科學,針灸治療學。針灸治療是中醫講的經絡專開一篇講的內容。其中中醫基礎理論和中醫診斷學是關於中醫三大生理基礎臟腑系統,經絡系統,氣血津精液系統正常和異常的論述及其診斷標準和方法要一起看。中藥學和方劑學是關於治療原則,治療方法,及選方用藥的原則的論述要一起看。中醫內科學是講一些經典病及經典證型以供學習借鑑。如果想拔高靠這些遠遠不夠,這些是基礎。想登堂入室那就得廣泛去看各家學說,這時候再去看四大經典,然後是醫案,最重要的是臨床實踐
-
8 # 陳方友213
從禪定,坐悟,內視,體應,再看黃帝內經,熟習本草綱目,深知藥性藥理而用藥!方入門之而得道也!
一一一一東方道人一一一一
-
9 # 廣哥192512496
錯了,學中醫先學中藥,記藥性眼看手摸鼻聞口嘗。待熟悉中藥藥性後學習中藥加工炮製,再學中醫基礎,方劑,最後學習中醫各科,古典著作。怎不知神農嘗百草的故事?
-
10 # 光陰價值投資
我是從《黃帝內經素問》入手,先看了一大半,然後直接切入《傷寒論》,配合郝萬山的影片學,並不覺得中醫難學,但是確實要堅持。當然,這種方法學習,古文基礎和悟性應該要好一點。
-
11 # 矽谷13
如果是零基礎的話,跟著全國醫考培訓網校,像醫學教育網、星恆、樂學等學習,然後參加確有專長考試,再參加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考試。通過後,你就入門了,再學習黃帝內經、傷寒論、神農本草經等經典著作,慢慢實踐,就能成為高手。這是快速成才捷徑。
-
12 # 為自己的荒唐感到羞愧
沒碰到什麼好教材。講不清天就講不清人。就都是瞎子摸象。六氣,五運,三陰三陽,標本中,到現在也沒人交待清楚。劉東軍先生有個模型,可以看看。只公開了傷寒論,黃帝內經還沒開講。
-
13 # 手機使用者3969597509
先透過正常渠道考中醫藥大學本科4年,然後靠醫師資格證,搞到手後,就向民間醫生學習,向古代中醫學習,這樣就可以治病了。
-
14 # 心之恆12
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可以先看曾經一九五四年,南京大學中醫編輯的《中醫學概論》,經過翻版多次,在學《傷寒論》。
-
15 # 承啟中醫文化
我先自問自答一下,關於醫書的話,還是中醫的,那麼《黃帝內經》就是一本不得看的書籍了!
下面簡單的介紹下這本書籍,形成一個初印象!
《黃帝內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黃帝內經》是一部醫書,
是黃帝與岐伯、雷公名臣大醫承前啟後,
共同完成的醫學經典論著。
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
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中醫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根。
是現存成書最早的以人為中心,
研究人的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
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的系統性權威典籍,
迄今為止,其權威性無可動搖和替代。
它講人的生命的差異性、特殊性和統一性,
它強調辨證論治,講人的生命是整體的,
人和自然、社會不可分割,
是人類養生、安康與長壽的巨大瑰寶。
它把人類養生、治未病、疾病預防、
健康長壽、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作為宗旨,
是讓人受益一生的醫學著作。
然後呢,說起《黃帝內經》和成都市的連鎖中醫館【承啟堂中醫館】還有點淵源的。其創始人再次開啟此書籍的時候,才下定決心迴歸中醫!
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的讀書區別作為醫學專業人士,熟讀《黃帝內經》是最基本的,甚至會要求背誦、爛熟於心,可以說,一個不看《黃帝內經》的中醫,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中醫大家。
《黃帝內經》,對於健康的意義例如《黃帝內經》中有:“人之所有者,血與氣”、“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等句,就強調了氣血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健康長壽靠什麼?無非兩字:氣、血。一旦氣血失衡,氣不能推動血液到面板,面板則會缺少營養物質的滋養,就會粗糙,鬆弛,老化。
對於愛美的女性具有指導意義,很大程度上,女性之友氣血充足了,才能真正的維持美麗。不能只補血或者只補氣,因為“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之友同時補足,才能得到滋潤。血才能被氣推動,流動全身,滋潤五臟六腑!
但是這些內容只是冰山一角,可見《黃帝內經》對人們的健康引導多重要!
中醫愛好者如何讀懂黃帝內經我們關注養生,就必然會千方百計地尋求養生知識,期望能夠領悟《黃帝內經》中的養生大智慧,讓自己少生病、更健康、更長壽。
但是《黃帝內經》成書的年代及其久遠,古文深奧難懂,語境變化,如果不是專業人士很一讀就懂、一學就會,而且也不能讓人人都精通古文之後再去研讀《黃帝內經》。
書中還會有許多相關中藥的驗方,以及可操作性的醫藥知識!
-
16 # 華圖卓坤—北京總部
你好,作為一箇中醫鐵桿粉,向你推薦兩本我特別喜歡的中醫書籍,很適合剛入門的中醫愛好者細讀。
一、《思考中醫》
《思考中醫》作者劉力紅 ,廣西名中醫、教授,1992年獲醫學博士學位。於科班之外,尚從多位名師,修習內道及醫學。2007年榮獲世界傑出華人獎。
《思考中醫》影響頗眾。中醫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醫學,但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曾真正的認識它。本書試圖用明白的道理、生動的事例、形象的比喻讓讀者領略中醫真正的一面,使讀者從中洞溪臟腑的奧妙、發現疾病的本質、探究治病的方法。
二、《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此書作者是清末民初的中醫學家彭子益,是“中醫復興之父”,是繼醫聖張仲景之後第二位醫中聖人。這本書以《易經》河圖中氣升降圓運動之理,破解《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溫病學說的千古奧秘,從頭緒紛繁的古醫經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體觀” 、科學實用的中醫系統科學。成為當代繼承發展中醫學的入門嚮導、成功階梯。
本人書櫃中一直珍藏這本書,對於中醫感興趣的人,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這本書,很受啟發。
-
17 # 率真杏林春雨
先學習醫古文,李時珍的脈診,中藥臨床常用400味,湯頭歌訣,藥性賦,中醫四大經典,醫宗金鑑,證治準繩,名醫醫案,臨床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針灸科,五官科跟師臨床,中醫大夫即可學成,獨立開業
-
18 # 健康情報局
【欄目簡介】
【本期嘉賓】北京市鼓樓中醫醫院門診部主任、中醫副主任醫師 潘芳
-
19 # 寂滅為樂
謝謝邀請,關於中醫文化,博大精深。要是說從哪裡入手,那看你準備學習中醫的那方面的專長了。如果對針灸感興趣,那就先去學習《針灸學》,有了這個基礎,再拜師學藝才有根基。如果對中醫藥感興趣,那就先學習《中醫基礎》,裡面有人體五臟六腑的相生相剋,以及各種中草藥的藥理藥性。在這個基礎上再去看看很多病例文獻資料,就會相對入門比較快點。我看的這些都是中醫大學的教材,再結合一些中醫古典專著。我認為如果我們直接去看中醫專著,那些都太深奧,文字也都是文言文,我們剛開始肯定理解不了,等到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再去細細的品讀中國古老的中醫經典名著,我想會理解的容易一些。這是我個人的見解,希望廣大的中醫愛好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一起探討,能讓更多喜歡中醫的朋友們多多受益!
-
20 # 開心時刻生命源泉
先要學習經絡,買一箇中醫用的人體模型,搞清楚十二條經絡走向,最好學一學刮痧,針灸,可幫助熟悉經絡,然後再學習中醫,因為許多中藥都是入經絡的,學習號脈,判斷哪個經絡不通,按照的規矩下藥,最好跟個師傅,抄方子,自己再學習理論,進步快。
回覆列表
以中基為入門,之後的順序應該是 先靈樞之後是素問 難經 然後本經 傷寒雜病論。熟讀四大經典之後就比較枯燥了,背藥性! 其實自學中醫是很難很累的,學習中醫最主要的是領悟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堅定傳統的中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