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柚子微影片Yz

    李白並不是公認第一,古代推崇杜甫的詩人和學者也很多。雖說杜甫生前名聲不高,但經過元稹吹捧後,聲名日益顯赫,再由文壇領袖韓愈肯定後,隱然已和李白齊名。先不說元稹和王安石等那種有明確態度,認為李白不如杜甫的文人。大多數大文人都是提倡李杜並尊的,從他們的詩文中並沒有認為杜甫不如李白。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如果非要嚴格說來,白居易和蘇軾作為唐宋權威詩詞大家,從涉及到的詩論來看,這兩人對杜甫似乎更為推崇點。比如白居易,他和基友元稹發起“新樂府運動”,很大程度是追隨杜甫,通俗淺白的詩風也多受益於杜。元稹和張籍是歷史上著名的崇杜詩人,作為白居易的好基友,顯然對白是有影響。再說蘇軾,蘇軾詞和李白詩很像,蘇軾詩詞裡多有仰慕李白的浪漫人格。但蘇軾畢竟是大文豪,有著自身獨立的文學觀,在結合時代審美,以蘇軾為主,以蘇澈秦觀黃庭堅為輔的蘇門又掀起新的“捧杜”潮流。蘇軾雖然也是李杜並尊,但涉及到詩壇地位,蘇軾對杜甫似乎點評更多:似乎很推崇李白詩的完美,可在蘇軾看來李白詩還是有缺點的:原意是指李白作詩過於隨意,以至水平參差不齊,外人模仿的偽作容易混入,而不易辨認。而杜甫詩卻少有。

    杜甫詩在《唐人選唐詩裡》少有選錄,確實挺奇怪的。但杜甫在唐朝中晚期的文人推崇者卻不少,甚至有很多是認可元稹“揚杜抑李”的說法。古今之體勢,其實歷史上“揚杜抑李”,“揚李抑杜”或“李杜並尊”都有很多。李杜作為雙子星,是中國一千多年文化所選擇的結果。藝術成就本來就是玄乎的概念,杜甫能隨心所欲的駕馭多種風格和寫法手法,開闢眾多後世流派,貴為兩千年詩壇的“詩大成者”,這顯然也不是李白能做到的。

    寫這貼的原因,並不是強行討論杜甫比李白更優秀。而是舉例說明,李白杜甫是各有勝負手。並不存在“公認”杜甫不如李白的這種無稽之談。李白比較符合直接審美受眾,杜甫顯得更苦大仇深些。跟四大名著一樣的,肯定是三國更受歡迎,但紅樓夢很多人就不太喜李白類似庫裡,手感來了就是各種神仙球,驚豔絕倫。

    杜甫類似杜蘭特,水平極高而且發揮穩定,紮紮實實。很多人推崇一個人的時候總喜歡貶低同地位的另一人來彰顯這個人某些方面的突出。實際上兩人都很出色,沒必要分個高低。其實讀多了你會發現李白更有意思。浪漫狂放,但卻是更積極。杜甫還是體制內公務員的那套儒家情懷 悲天憫人 但是沒有半毛錢用。士大夫會推崇。杜甫是可以學習的物件,雖然學習以後一定會明白,人家的天賦吊打自己一整個銀河系,李白打眼一看就光芒萬丈輕易不會想著學習,這大概是我覺得兩人唯一的區別了。

  • 2 # 喃譁經

    李白浪漫,

    杜甫現實。

    雙峰並立,

    風格不一。

    詩仙詩聖,

    難分高低。

    不可貶李褒杜,

    不可貶杜褒李。

  • 3 # 愚人1954

    李白和杜甫都是唐代著名詩人,是唐朝詩壇上兩顆最璀璨的明珠。兩人同是唐朝偉大著名詩人,但兩人的詩歌藝術各異。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想象奇特,上天入地,縱橫八荒,與神仙牽手漫遊,飲宴鬥樂,無處不顯示出他的豁達無畏。讀著他的詩,壯懷激烈,逸興大發,似乎可以衝破一切羈絆束縛,而達到自己的理想,義無返顧。而杜甫則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沉鬱頓挫。杜甫出身於奉儒守官計程車大夫家庭,他雖有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但現實卻把他推向戰亂的生活。飽受安史之亂之苦的杜甫則把筆觸更多地伸向底層,關心民眾,描繪安史之亂給當時社會造成的危害,給人民大眾帶來的痛苦。所以,杜甫的詩更接地氣,真實而細膩地描繪了戰亂之中人民妻離子散,國破家亡,夕不保命的悲慘景況。杜甫的詩歌,被後人譽為詩史,而杜甫則被後世尊為詩聖。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同時形成了唐代詩歌的兩大高峰,要論水平,兩人可謂堪稱伯仲,難分高低。至於真要分出個高低,那也要根據各人的對不同詩風的喜好,不同的欣賞角度去評判。

  • 4 # 石潤居

    我認為,李杜兩人的詩,其成就和水平不存在誰高誰低,既然一個稱"詩仙",一個叫"詩聖",那一定代表了詩壇的最高水平和最高成就。如果說一定要說有什麼區別,也只是詩的風格不同罷了。之於後人特別是文人墨客和專家大家對他們的評價,也只能是代表一家之言,就像我們討論大米和麵粉、蘿蔔與青菜哪一種食物更好一樣,也只能說"各有所愛"!

    李白作為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生活於欣欣向榮的盛唐時期,其性格開朗,性情豪放,浸潤於酒綠燈紅、紙醉金迷的生活環境中,仕途不順的矛盾心理,看不慣權貴的骨氣傲氣,為詩人的創作創造了良好外部條件和物質基礎,也許只有以夢、以酒、以詩來寄託感情和情懷,所以其詩作大多嘔歌美好,酒後有詩,入夢成詩,仙氣十足。詩作也是大唐盛世的真實寫照。

    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的集大成者。他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既有短暫的歡歌笑語時期,卻轉瞬即逝,其一生大部分是孤苦伶仃,漂泊不定,他親眼所見底層百姓的生活疾苦和艱難,也是最瞭解下層勞動者狀態的詩人。大半輩子為自己的生活而愁,為老百姓的艱難而憐,為國家的前途命運而憂。按現在說法,真是個窮困潦倒的苦逼詩人。其詩作也大多充滿憂國憂民之情,由此創作了許多現實主義的偉大詩篇。

    總之,李杜之間,一個生前就聲名遠播、舉世聞名,一個是死後才家喻戶曉、名揚天下。從李杜的詩作中,也看出了彼此之間的互相尊重和稱讚,正所謂惺惺相惜,英雄所見略同,就像一個是劍法的一等一高手,一個是刀法的一等一高人。

  • 5 # 武丁仗劍決雲霓

    李白為唐代詩壇浪漫派的盟主,杜甫為現實派之正宗。

    李白歌行縱橫諮肆、天馬行空,斷句尤妙絕古今、別有天地。

    杜甫七律風骨最高,涵渾雄健、復饒遠韻。

    李詩縱橫變化,凌轢百代,謂之詩仙,當是天才,天才原為天神授,世間凡人休步後。

    杜詩學博才大、力充氣盛,汪洋涵渾、無所不包,謂之詩聖,的是地才,地才可學難為苦,只得皮毛難追神。

    李崇道,天性豪放不羈,酣歌縱酒,遊仙好道,得意則壯浪縱恣、飛揚跋扈,失意則飄灑俊逸、寄情山水。

    杜尊儒,性情靜悄寬拓,謹飭沉鬱,悲憫蒼生,慈愛父老,同情底層,君用之則直言敢諫,指陳時弊,君棄之,仍憂國憂民,哀時傷亂。

    李杜二人年輕時都想入仕作官,“學會文武藝,貨於帝王家”。

    李白心雄萬夫,歷抵卿相,夢想著出將入相,象謝安那樣建不世之功業,靑史垂名。

    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希望做亮輔良弼,一如孔明佑後主,為千秋楷模,徳昭日月。

    但命運多舛,造化弄人,兩人都屢仕不第,李白只做了兩年空頭翰林,杜只當了幾載掛名工部。

    但國家不幸詩人幸,李白修成詩仙,杜甫修成詩聖。

    仙是超凡脫俗的;聖是超凡入俗的。

    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飛行。聖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現實的荊棘中跋涉。

    李白是俠,憤世嫉俗,快意恩仇,醉眠酒家,笑傲王侯,飛揚跋扈,揮金如土,一副豪客形象;

    杜甫是儒,書生意氣,匡濟情懷,仁民愛物,悲天憫人,身無半文,心憂天下,一片菩薩心腸。

    李白性豪放,千金散盡還復來;杜甫性謹飭,未有涓埃答聖朝。

    李白近道,故有仙靈氣,得天人之妙相。

    杜甫近佛,故有慈悲心,生般若之智慧。

    李白與杜甫,他們倆人一生都在燃燒,。

    李白是天上的隕石,杜甫是人間的火種。

    李白詩秀在神,杜甫詩美在骨。

    李白詩以氣氛擬虛景;杜甫詩以實景畫氣氛。

    李白說:“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是虛晃一槍。

    杜甫說:“關塞蕭條行路難”,是真實記錄。 

    李白寫幻想;杜甫寫現實。

    李白寫過往未來;杜甫寫當今時事;

    李白寫夢中世界;杜甫寫夢醒時分。

    李白多好夢;杜甫多惡夢。

    李白多開心事;杜甫多失意事。

    李白寫複雜為單純;杜甫寫單純為複雜。

    李白是傳奇劇;杜甫是編年史。

    李白是天之驕子;杜甫是國之至寶。

    李白是喜劇演員,杜甫是悲劇演員。

    李白類莊子,杜甫似馬遷。

    李詩氣象高,杜詩風骨正。

    李詩多名篇,杜詩多名句。

    李詩以高勝,杜詩以大勝。

    李當世稱雄,杜後代領袖。

    李集中“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嘯傲凌滄洲”二語惟他自己足當之,他人莫敢望塵。

    杜集中“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他本人就是泰山之絕頂,餘者諸峰羅列似兒孫。

    故二人的詩歌造詣和成就難分高下、互為伯仲,可謂雙峰並峙,千載標程。

  • 6 # 武老闆

    1.李白是浪漫主義的偉大詩人,杜甫是現實主義的偉大詩人。他們兩個就像長江與黃河,就像兩座並肩屹立的高峰。你說他們兩個誰更好?這個無法回答。但如果真叫起真來,兩人還是有一些區別。我個人更推崇杜甫多一點。

    2.李白的詩是天生的,是天性的揮發,代表著自由、灑脫、傲氣、不俗。一句“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說盡了李白的風流浪漫。所以李白是詩仙。他的確是仙,有閒有錢,家族做著生意,唐朝皇上還給他賜金還山,李白走到哪裡都有無數朋友招待,“金陵子弟來相送,吳姬押酒勸客嘗。”說盡了招待宴的繁華。可以說李白的一輩子是享福的。享盡人間富貴,還留下了詩仙之名,實在讓人羨慕。

    3.相比而言,杜甫就慘的多了,顛沛流離,食不果腹。但正所謂“史家不幸詩家幸”,正因為過上了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才促使杜甫成為了現實主義的偉大事業。他的詩歌都是揭露現實,反映底層人民生活的困苦。所以他的詩最接地氣。讀他的詩能感受到人間疾苦。同時因為他自己也受過太多的苦難,所以他對人類情緒中最複雜的情感都能描述出來。他創作的範圍更寬。如果說人類情感有100分的分值。那麼李白能描述出其中的90分。杜甫則可以描述出95分。在這方面杜甫可以略勝一籌。這個和天賦無關,和努力無關,只和這一輩子的經歷。

    4.所以綜合創作技巧,詩的深沉感情,詩的風格,受眾群體等因素,我個人認為杜甫更高一籌。

  • 7 # 老街味道

    問題:你覺得李白和杜甫,誰的詩作水平最高?

    前言

    一般認為,杜甫的五七律更強一些,李白的古體更好一些。另外李白的七言絕句常被人與王昌齡相比,是唐朝七絕雙璧。

    關於李杜二人的評價,在中唐的時候有過著名的爭論。白居易和元稹都評價過李白和杜甫,韓愈還專門寫詩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一、元稹 尊杜貶李

    李白的名聲與社會地位都遠遠高於杜甫,在元稹以前,一般認為李強於杜, 元稹是第一個高度評價李白的詩人。

    元鎮《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並序》寫到:

    時山東人李白,亦以文奇取稱,時人謂之李、杜。予觀其壯浪縱恣,擺去拘束,模寫物象,及樂府歌詩,誠亦差肩於子美矣。至若鋪陳終始,排比聲韻,大或千言,次猶數百,詞氣豪邁,而風調清深,屬對律切,而脫棄凡近,則李尚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元稹評價李白,他的壯浪縱恣、擺去拘束的風格,以及樂府詩歌與杜甫不相上下,但是“排比聲韻、屬對律切”等等不能“歷其藩翰,況堂奧乎!”

    二、白居易 李杜都有問題

    白居易寫給元稹的《與元九書》也是詩歌史上極重要的一篇文章::

    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風雅比興,十無一焉。杜詩最多,可傳者千餘首。至於貫穿古今,覙縷格律,盡工盡善,又過於李焉。然撮其《新安》、《石壕》、《潼關吏》、《蘆子關》、《花門》之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亦不過十三四。杜尚如此,況不迨杜者乎?僕常痛詩道崩壞,忽忽憤發,或廢食輟寢,不量才力,欲扶起之。

    白居易和元稹不同,似乎對李杜都有點貶低,說李白的“風雅比興,十無一焉”。尋找李白風雅比興的佳作,十篇找不到一片。

    評價杜甫詩, 白居易說,杜甫的格律詩盡工盡善,比李白強。但是,杜甫僅僅《新安》、《石壕》等詩歌,"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句,十篇中也不多三四篇而已。

    白居易最得意自己的諷諭詩,《與元九書》中說過: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僕雖不肖,常師此語。故僕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閒適詩,獨善之義也。故覽僕詩者,知僕之道焉。今僕之詩,人所愛者,悉不過雜律詩與《長恨歌》已下耳。時之所重,僕之所輕。至於諷諭者,意激而言質;閒適者,思澹而辭迂。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

    白居易認為自己最好的詩是諷喻詩,可以別人卻只喜歡《長恨歌》這樣的作品。時人重視的,正是我白居易所輕視的。看到我的諷喻詩的人,才應該理解我的“道”,我的道就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白居易喜歡杜甫的現實主義的作品,而李白這種浪漫主義的詩人,反映現實的作品“十無一焉”。因此白居易對李杜有這種評價。

    三、韓愈 李杜文章在 光焰萬丈長

    元稹認為杜強於李,白居易認為李杜都一般般,一個“十無一焉”,一個“不過十三四”,兩人半斤八兩。元稹處於詩的本身來評價,白居易站在反映社會現實的角度來評價李杜。

    中唐時褒貶李杜的言論應該不少,元白兩人的影響最大,但是還有一個戰鬥力爆表的大詩人:韓愈。他對於褒貶李杜這些人以當頭棒喝: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伊我生其後,舉頸遙相望。.....略刺手拔鯨牙,舉瓢酌天漿。騰身跨汗漫,不著織女襄。顧語地上友,經營無太忙。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頡頏。

    這首詩是寫給自己弟子張籍的《調張籍》,韓愈對於大家評價李杜頗不以為然,但是李杜到底誰強呢?韓愈沒有說。

    宋代詩人周紫芝《竹坡詩話》說:

    元微之作李杜優劣論,謂太白不能窺杜甫之籓蘺,況堂奧乎?唐人未嘗有此論,而稹始為之。至退之雲:“李杜文章在……那用故謗傷”,則不復為優劣矣。

    據說韓愈這篇文章就是看了元稹的文章後後感而發。不過話說的挺重:

    “不知群兒愚,那用故謗傷。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但是韓愈只是批評元稹,自己並沒有評價李杜的高低。

    結束語

    後人把李杜並稱,自然是認為兩人的地位相等。老街感覺這兩位就像c羅與梅西、喬丹與約翰遜一樣,難分伯仲。

    後人學詩多學杜甫,不是李白不能學,是學不好而已。

  • 8 # 古靈精怪的熊

    杜甫詩的意義是普通人不懂的,普通人就知道杜甫愛國憂民,其它都不知道。

    外華人認為杜是中國第一文學家,梁啟超認為杜是情聖,範笑歌認為杜甫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美之虹。其中的理由,老百姓很難懂。

  • 9 # 落羽清歡

    這個問題就好比問金庸和古龍的小說誰寫得更好一樣,根本沒有可比性好嗎?正所謂:文無第一,各有各的精彩,怎能以“水平最高”區分之?!?!

  • 10 # 畫說吧

    個人認為李白較杜甫略勝一籌。因為李白可謂天縱奇才,沒有那份才氣,學不了李白,硬學的話,只能畫虎不成反類犬。杜甫的詩比較規矩,工整,只要願意學,可以寫出不錯的詩。

    先看李白的“樂府·白馬篇”可謂意氣縱橫,誇張爽快,豪邁瀟灑,腦洞大開,狂狷之態,一覽無餘,其詩曰:

    龍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劍,落日明珠袍。鬥雞事萬乘,軒蓋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殺人如剪草,劇孟同遊遨。發憤去函谷,從軍向臨洮。叱吒萬戰場,匈奴盡奔逃。歸來使酒氣,未肯拜蕭曹。羞入原憲室,荒淫隱蓬蒿。

    再看杜甫的“送高三十五書記”,相比李白,遣詞用句平實得多。其詩曰:

    崆峒小麥熟,且願休王師。請公問主將,焉用窮荒為。飢鷹未飽肉,側翅隨人飛。高生跨鞍馬,有似幽並兒。脫身簿尉中,始與捶楚辭。借問今何官,觸熱向武威。答雲一書記,所愧國士知。人實不易知,更須慎其儀。十年出幕府,自可持旌麾。此行既特達,足以慰所思。男兒功名遂,亦在老大時。常恨結歡淺,各在天一涯。又如參與商,慘慘中腸悲。驚風吹鴻鵠,不得相追隨。黃塵翳沙漠,念子何當歸。邊城有餘力,早寄從軍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普遍城裡讀書費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