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煙火燎

    顯然是可以的,美國的F-18E/F不就是在大黃蜂基礎上進行了機體的擴大和區域性重新設計,基本擴大了25%而變成了一架全新戰鬥機,發動機、雷達效能全面提升,還採用隔了加萊特進氣道等等,一下子解決了短腿了毛病,戰鬥力也大大增加,正是華麗的變身為“超級大黃蜂”,因此才有了底氣將F-14趕下了甲板,成為美國航母的甲板霸主!

    既然美國可以這麼幹,殲10為什麼不行呢?但是首先得解決幾個問題,第一就是老毛病發動機了,美國的F-18換裝了F414發動機,推理一下子增大了25%,於是相應的機體、機翼也是增大25%左右,美華人要解決這種三代機的發動機問題根本就是輕而易舉,但是目前我們的殲10採用的WS-10A,我們用什麼發動機讓殲10推力一下子增加25%?好像並沒有這樣的存在!

    解決了發動機問題,其他的感覺都不是問題,相控陣雷達我們有還遍地都是,至於其他的四代機我們都研製出來了,大量的技術也可以轉嫁到殲10上,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有這個必要嗎?

    未來的天空是屬於四代機時代,我們有能力發展四代機,殲20已經服役,我們還有一款正在研發的殲31,現在的時代並不是我們在2000年以前,世界遍地都是三代機,而我們自己沒有辦法發展三代機,於是把殲7進行各種魔化,殲7改、殲7魔改、殲7改改改等等,甚至在殲7基礎上發展出了梟龍三代機。

    現在有了四代機,而且顯然我們走在世界的前列,就沒有必要再去折騰三代機的殲10了,殲10走到殲10C,已經完成了從三代到三代半的華麗轉身,至於殲10短腿的問題,法國陣風不也短腿嗎?依靠加油機解決這個問題比花大價錢搞個“超級殲10”划算得多!

  • 2 # 老鷹航空

    這個問題就是屬於那種一開口就要累死成千上萬名工程師的風格。還記得在大學裡飛機總體設計課程裡面,當時點評到殲5/6/7/8戰鬥機時,就有同學站起來提出設想,把殲-8再放大一圈,機翼也拉長,發動機採用兩側進氣,成為一款像米格25那樣的高空高速截擊機,保衛祖國藍天。建議提出來就遭到老師的批評,脫離工程實際的來用簡單的放大和縮小來設計飛機,那是行不通的。最為簡單也是最直接的原因,體積放大之後,戰鬥機的氣動特性就完全變了,不會還像主觀想象那樣保持和原有機型一樣。

    對於殲十而言,作為中國產第三代單發中型超音速戰鬥機而言已經是一款滿足使用者需求,符合設計指標要求的優異戰鬥機,從2004年正式服役之後,就開始大批次裝備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部隊,透過不斷的更換原有的殲-7/8系列,讓中國空海軍戰機裝備完成了從第二代向第三代的轉變。

    殲-10雖然優秀,但是也有其自身的不足,畢竟是一款中型戰鬥機,體積、重量方面都有約束限制,況且又是單臺發動機,常規佈局設計,全面性綜合作戰指標與重型戰鬥機有一定的差異,距離第四代隱身戰鬥機更是有著代差。

    要想提高殲-10的戰術效能,最好的也是最可行的方式就是利用最新的且可靠的技術進行小幅度的升級,可以進行如下方面的改進:

    第一、換裝更好的發動機,這是各國戰鬥機升級中最常見的形式,不過需要注意發動機尺寸,一般以不改變飛機機身尺寸為原則。發動機動力變得更為強勁、燃油更節約,必然就會提升戰鬥機效能。

    第二、更新航電系統,這個如同是家用電腦升級換代一樣,可以航電系統的硬體,也可以升級軟體,從而讓戰鬥機航電系統的戰術效能大幅提升。

    第三、小範圍改動戰鬥機機身,這種改動一定要確保小範圍,否則就會本質上改動了飛機的氣動特性,最經典的兩個案例就是

    ——DSI進氣道,這個殲-10改進型上已經應用了;

    ——機背附加油箱,這個在F-16I上已經有成功案例。

    大範圍的改動外形,技術難度如同是重新設計一種型號的飛機,背後工作量極大,不是軍迷朋友想象中那樣把所有圖紙全部乘以一個係數就可以了。

    所以,總的來說,一款戰鬥機一旦定型之後,後續該機型就只能小改小修,絕對不能進行大的改動,這種要求也是從技術上保證這款定型戰鬥機戰技效能的穩定。

    這個問題呢就回答到這裡吧。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殲10當然可以進行重新設計,擴大機體,可以像F18一樣,由CD擴大到EF。但問題來了,作用是什麼?可以頂替誰呢?在體系中自己的位置在哪裡?需要數量是多少?有動力嗎?那是一個需要幾千人幾年的工作量,不是遇事拍腦袋,出事拍屁股的。

    世界戰鬥機市場那麼大,飛機越貴,市場越小,買不起啊。按照市場規律,武器不是買來賺錢的,是保衛賺了錢的。武器買賣是在體系的,西方發達國家,只買自己的,中國再便宜也不買。如果質量特別好,有獨一無二的技術,可能又要禁售了。武器的原則是,既賺錢,又不能洩密,這是很難的。

    最近聽說伊朗要買殲10,對伊朗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希望伊朗透過權衡,早日達成協議,中國永遠是和平的捍衛者。

  • 4 # 浴火

    如果不考慮成本,時間進步,以及需求的話,這個想法完全可以實現,如果考慮這些類似的話,這個方案無法執行。

    戰機進行重新設計,那意味著整個開發工作從零開始,可以參照研發一款全新戰機的進度,大約需要15年左右的時間,不說研發成本非常的高,時間進度也成問題,目前五代機已經開始服役的時代,還有必要去設計一款三代機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軍方也不可能再接受一款全新研製的三代機,沒有需求再造新款。沒有人會在15年後,繼續採購成本極高,效能又落伍一代產品。這完成不同於在現有型號基礎進行改進與升級,這完全是兩個概念。

    更不要說還存在著技術上的難題,那就是重新設計放大之後,那麼它的相關裝置怎麼辦?尤其是發動機,目前採用的已經屬於大推力發動機了,如果要採用一款更大推力的,那麼到底需要多大呢?這就成了一個幾乎無法完成的任務,沒有現成的,研發新款更沒不可能了,那麼造成它的成本與時間會進一步提高,這種情況之下這個型號還有什麼發展的必要呢?

    這個方案實際上沒有任何可行性而言,不是技術上辦不到,而是代價太過於高了。

  • 5 # 一坑四彈

    這要看你想幹什麼,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進一步設計也是一條熟路,並不顯見。

    俄羅斯蘇34“鴨嘴獸”就是在蘇27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的,原稱為蘇27IB,對蘇27的氣動佈局和結構也沒有做大的改動,突出了對地攻擊能力,改進後也是一款相當優秀的前線支援轟炸機。

    美國EA18/G“咆哮者”電子戰飛機,在F18的基礎上升級改進,突出電子戰功能,是世界最強電子戰飛機。

    需求是牽引,針對特定的需求,對飛行平臺進行改進和重新設計,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對於殲10,純空優戰鬥機,任務相對單一,制空為主,兼顧對地。從A到C已經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想再提升,潛力已經沒多少可以挖了。

    殲10C相比殲10A增加和改進了不少航電裝置,本來就緊張的機體空間被塞的滿滿當當,全是各類裝置,重量肯定增加了不少。

    如果為了容納更多的裝置,攜帶更多的掛載而擴大機體,導致飛機的重量飆升,原來就不富裕的推力必然拙荊見肘,航程、機動性也會受到影響。為了多幹點雜活影響了主業,有點得不償失。

    擴大機體再搞成雙發,這就是不是小打小鬧,等同於完全重新設計一架戰鬥機。在已有殲16、殲20的今天,沒有它的存在空間。

    殲10作為一款輕型多功能戰鬥機,已經相當優秀。尤其是殲10C,放到世界上也是能拿得出手的高檔貨,沒有特定的需求而改成“四不像”沒這個必要,勞民傷財。

    對於殲10,升級航電和發動機才是提升戰鬥力最好的途徑。美國從F16A/B到升級到現如今的F16E/F,對外形和設計基本沒做變更,發動機換了好幾代,從最初裝機的F100-PW-200,升級成F100-PW-220,再升級到F100-PW-229,最新的發動機型號是F110-GE-132,推力提升了40%。戰鬥機的掛載能力、機動性、最大速度都有大幅提升,F16能永葆青春,成為一代名機,發動機和航電系統的持續改進升級才是秘訣。

    網上的隱身版殲10,其實沒多大多用,隱身效果也不行

    對戰鬥機來說,整那些多如牛毛的型號繁瑣無比,拖累後勤,弊病不少。美國原來靠F15+F16,現在是F22+F35包打天下。

    好鋼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更應該升級的地方才是正經事。

  • 6 # 晨曦談兵

    其實,從殲10B開始,殲10已經算“重新設計”,並且已經擴大機體了。

    我們先看殲10的展板資料:

    由上圖可知,殲10機長16.43米,機高5.43米,翼展9.75米。下面我們看殲10CE的資料:

    由上圖可知,殲10C/CE機長16.9米,比殲10長了0.47米;機高5.7米,比殲10高了0.27米;翼展9.8米,比殲10寬了0.05米。顯然,即使是從公開的官方資料,我們也可以得知,殲10C比殲10大了一些。由於殲10B跟殲10C在外觀上很接近,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這個比較大的改動,是從殲10B就開始的。

    殲10B與殲10S(雙座型)的對比圖

    如果說翼展那一點區別可能只是資料誤差的話,那麼機高的差別是可以很明顯看到的——那就是從殲10B開始,垂尾加高了一截,這裡面增加了電子告警/對抗裝置。在座艙前面的機頭那裡,殲10B也顯得更長一些。

    相對於機身尺寸的變化,殲10B/C在進氣道型別(二元三波系可調進氣道變成了DSI)、機頭形狀方面的變化更大(圓形變成了卵圓形)。但是,最大的還是其航電系統,比如航電架構、雷達、飛控系統、電子戰系統等等;整體升級了半代。在掛架方面,殲10B/C也進行了加強,比如在殲10C上已經可以經常見到多款中國產的精確制導武器了。

    一圖流展示殲10C掛載反輻射導彈和鐳射制導炸彈

    當然,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改動還不夠大,比如從F/A-18C/D“大黃蜂”戰機到F/A-18E/F“超級大黃蜂”那樣的變化才叫真正的大。不過,其實,有一個問題是,殲10的機體本來就比較比較大的。殲10長16.43米,空重8.8噸多,這個資料,是比F-16C/D、Phantom2000等要大不少的。比如F-16長只有15.1米,法國的“陣風”戰機長15.3米,歐洲的“颱風”戰機長15.96米——對比下殲10C的16.7米……當然,殲10沒那麼肥,也不是很寬就是了。

    但即使是這樣,殲10目前主要的問題也不是能不能更大,而是動力夠不夠的問題。即使是殲10,其裝備的AL-31FN的推力,也只能說夠用,但不夠好;比如殲10的空戰推比是弱於F-16、蘇-27,更弱於颱風、陣風戰機的。殲10C換裝了推力更大的Sep3階段的AL-31FN,推力增加到13.5噸,但大家也看到了,殲10C更大了一些,航電也更復雜了一些。

  • 7 # 印象頻道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歷史上也不乏先例,美國的超級大黃蜂F18就是在原基礎上進行等比例擴大後的改進版。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J10擴大的可能性幾乎是零。奉送兩項美圖

  • 8 # 海事先鋒

    可以,但是這樣做什麼也得不到啊,飛機會因此變得更笨更慢,而且氣動效能會發生改變,飛機需要進行重新試飛,確定各種效能資料,因此一般都不會在原有的飛機基礎上進行大的改動。比如,美國海軍的FA18EF戰鬥機,除非是在爭取美國海軍大額訂單的時候,否則也不會輕易改變。

    飛機重新設計需要冒很大的風險,涉及到飛機機動過載抵抗能力的變化,機體特性的變化,零部件效能和標準的變化,技戰術指標的變化等等,看似簡單的放大機體,實際上是系統性的改變,因此除非能夠獲得足夠大的價值,否則還是不要改了。殲10擴大機體就是基本沒有太大價值的事情,畢竟他的短板不是依靠機體擴大能彌補的。

    殲10主要的弱點是航程短,但是擴大機體後雖然載油量增加了,但是飛機的重量和阻力也會增加,相應的燃油消耗率會上升,而且導致了飛機機動能力的下降,所以即便是能夠取得微弱的航程增加,也不會產生能替代其為了增大機體而付出的代價。相反,殲10擴大機體,還會對其最大的優勢,也就是機動能力產生不好的影響。

    殲10已經改進到極致,殲10C戰鬥機擁有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的電傳飛控,殲10B戰鬥機也正在改進其尾噴口,增加三維向量動力,作為一款立足於國土防空作戰的飛機,殲10其實並沒有必要取得太大的航程,畢竟他的對地打擊能力也不是很強,並不屬於攻勢作戰飛機,而作為立足於本土防禦作戰的戰鬥機,他的效能已經足夠了。

  • 9 # 河東三叔

    這是殲-10戰鬥機001批次01架次原型機。

    正式服役的殲-10A戰鬥機,造型基本一致。

    現代戰鬥機的改型主要集中在航電、發動機、機載彈藥方面,至於機體結構很少涉及。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放大機體,破壞原有氣動佈局、所有效能引數都變化、連發動機估計都得換裝,相當於重新設計。

    在中國航空史上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殲-8戰鬥機,這是一款以殲-7為基礎放大的雙發高空高速截擊機。1969年首飛成功、1979年設計定型,一個放大加長版改型,一晃就是十年。

    從殲-7戰鬥機的一臺渦噴-7加力發動機,換裝兩臺渦噴-7甲(WP-7A)發動機,從原始機動性超強的戰鬥機改為高空高速截擊機。發動機不給力,為了追求高空高速把飛機造的跟煙囪一樣。效能一般,雖然有時代特色,但是對於現在的殲-10放大改型還是有借鑑意義,不能盲目進行。

    回到現實中殲-10的正常改型,主要包括三型:殲-10A、殲-10B、殲-10C,整體氣動外型沒有非常大的調整,主要集中在航電系統。未來殲-10的改型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構成。

    換裝先進發動機,不論是增加航程、提高機動性,還是增加掛彈量,主要還得靠一臺有力的發動機。

    更新升級航電系統,一架戰鬥機可以用幾十年,飛機航電系統在這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時不時就得更新。除了強勁的發動機,航電系統也是現代戰機先進效能的一個重要體現。

    對戰鬥機外型進行微調,如保型油箱、DSI進氣道,在不從根本上影響飛機氣動佈局的情況下,使飛機效能得到一定質的變化。

    DSI進氣道在殲-10C上就已經得到應用,後期基本不會再有變動。

    接下來最有可能的就是加裝保形油箱,提高航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前提是發動機夠強勁。

    殲-10定位是一款輕型戰鬥機,在空中加油手段完善、雙發重型殲-20也已入役的前天,未沒有現實的要求一定要大改。之前網路上曾出現過了款殲-10雙發版,雖然看起來很酷,但實際改動太大,並不符合我軍整體需求。
  • 10 # 資訊所長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不就等於重新研製一款新式戰鬥機嘛?這裡提到的擴大殲10戰鬥機的機體,應該還是要保持殲10戰鬥機的外型特徵,但是實際上想要實現這樣想法的工作量,幾乎等同於重新設計一款戰鬥機了!

    為什麼想要擴大殲10戰鬥機的機體呢?無非就是殲10戰鬥機的體型較小,這就導致了殲10戰鬥機的航程和載彈量比較小,使得殲10戰鬥機不能進行遠距離和長時間的作戰,所以很多人都在想怎麼提高殲10戰鬥機的航程和載彈量!

    這裡面比較實際的做法應該就是換裝更大推力的發動機,否則發動機的推力就在那,再怎麼改結構什麼的,也無法大幅度的提高殲10戰鬥機最大起飛重量!就算是外掛副油箱,航程是提高了,那麼載彈量就減少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很多人都覺得在一款現有的戰鬥機基礎上,只要等比例的擴大戰鬥機的尺寸,這樣就可以讓戰鬥機提高航程和戰鬥力,非常簡單!但是實際證明這樣的想法是很難或者說不可行的,我們國家之前就想在殲7戰鬥機的基礎上,想擴大機體,但是想法簡單,實際做起來非常難,工作量就是等同於研製一架新的戰鬥機,於是殲8戰鬥機就誕生了。簡單的放大,並沒有獲得想要的效能,甚至有種說法是殲8的效能反而相比殲7還減少了,所以早期型號沒有大規模裝備。

    即使是等比例的放大機體模型,也並不代表氣動性就完全一樣!在戰鬥機設計的時候,通常都會製作等比例的縮小模型,然後進行氣動佈局的驗證,比如在風洞裡面進行測試。但是即使是等比例模型試驗做的再好,實際製造出來的實物飛機,還是需要測試和改進最佳化,實際的機體測試結果和等比例的模型,也有差距!

    其實這樣的想法如果可以實現的話,那麼世界上早就已經進行類似的設計,但是按照我目前瞭解的,還沒有一款外形差不多,然後體型一大一小差別比較大的兩款戰鬥機!

    殲10戰鬥機屬於一款單發戰鬥機,簡單的體型擴大,就需要推力更大的發動機,這樣還不如改成雙方的發動機配置,就和殲7升級成殲8一樣,不過此時擴大的殲10戰鬥機,也就不可能再叫殲10戰鬥機了,所以擴大殲10戰鬥機的機體,這樣的想法是不切實際的!

    最簡單證明這個想法是不切實際的方式就是我們國家並沒有這麼做,只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稍微修改,這就是最直接的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螃蟹怎麼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