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藝術活動結伴行

    西洋畫簡稱油畫,快乾油調和顏料,畫在木版或厚紙板上.

      中國畫簡稱“國畫”,原來是泛指中國繪畫,是為了區別於明末傳入中國的西畫而出現的概念。解放前稱中國畫為“國畫”、稱中醫為“國醫”、稱中國武術為“國術”、稱京劇為“國劇”、稱廣東音樂為“國樂”,這些冠以“國”字的名稱,解放之後都已改掉,唯有中國畫仍保留“國畫”的名稱(50年代曾一度改稱“彩墨畫”)。

      中國畫所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現方法與西洋畫都有很大的區別,中國畫是用毛筆、墨和礦物、植物顏料在宣紙或絹上作畫,而西洋畫所用的工具材料及畫法與中國畫不同。如油畫是用透明的植物調合顏料,在經過加工的布、紙、板等材料上作畫;版畫不是用手直接畫出來的,而是透過畫稿、刻版、再以版為媒介,經過印刷等三個環節來完成的;水彩畫是利用顏料的透明性,以水色的摻合暈接、滲透、重疊在白紙上作畫;水粉畫則是用水調合膠水、粉質不透明的顏料,在紙上作畫。

      中國畫的山水、花鳥往往含有象徵性,例如梅花、松樹象徵不畏嚴寒,頂風冒雪,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西洋畫風景和靜物畫主要是追求畫面上的美,講究光和色的調和,畫的內容反而居於次要地位。中國畫的景物,不重視、也不描繪物體上的光及色彩變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韻,即不重視形似而重視神似,注重“以形傳神”、“形神兼備”。西洋畫受科學法則的制約,即遵照透視學、解剖學和彩色學的原理進行創作。採用焦點透視法,在平面上創造出一個立體空間。而中國畫採用多點透視法,既用散點透視,也用焦點透視。西洋畫在畫面上塗滿色彩,不留空白,而中國畫講究“計白當黑”,很注意空白的經營,使沒有畫面的部位,像有畫面的部位一樣成為整個畫幅不可缺少的內容。中國畫另外一個主要特點是用線造型。線條的作用遠遠超出了塑造形體的要求,成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西洋畫家也利用線條塑造形象,但他們更側重於表現形象質感、量感、空間感,線則處於次要地位,離開要表現的形體、結構、明暗等具體內容,線條本身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中國畫的題跋印章,是中國畫獨有的,也是區別西洋畫的最大特點。中國畫善於將詩、書、畫、印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並且透過題款用印來提高或補充觀賞者的鑑賞和理解,還可以豐富畫面的變化,起到互相襯映、點綴與平衡構圖的作用。

  • 2 # 小河磨

    欣賞作品,每個人眼光都是不同的,出發點也是不同,國畫與油畫的表現方式,肯定是有區別的,作品創作方式用料種類也是不同,但也有共同點,就是能讓作品表現的意義與故事大致相同,欣賞作品從設計與藝術層面出發,有韻味,有故事,表現的意義和作品構思與搭配,都是需要巧妙運用,一件作品,表現形式多樣化,有的人從作品寓意欣賞,有的從作品藝術欣賞,也有的人從作品手法與技術設計欣賞等,各有各的欣賞方式,作品產生最高價值就是因為一件作品都結合了哪些魅力而決定的,不一定擁有才是有價值,被人欣賞的作品也是有價值的.

    個人意見,說的不好,請多諒解!

  • 3 # 詩夜城主

    同屬於視覺藝術的國畫和油畫,兩者的藝術屬性有很大不同之處,國畫是線條藝術,油畫是色彩藝術,之所以不說是空間造型藝術,那是因為現如今的國畫也在追求空間造型了,這樣討論起來,意義不大,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認為欣賞國畫與欣賞油畫作品的方式一樣嗎,不一樣的地方又在哪?

    欣賞國畫與欣賞油畫作品的方式

    如果單從視覺效果來講,欣賞國畫與欣賞油畫作品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直接從構圖入手就行了,不論是國畫還是油畫,很大程度上,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的作品與平淡的作品之間的區別就在於構圖,對於繪畫藝術來說,構圖就是將畫家想要表達的思想注入到畫面中去,

    任何一件繪畫作品都離不開構圖的,繪畫構圖的宗旨是將畫面中人和物的相互組合、光與影的線條、明暗虛實以及主體的運動方向等元素,被統一協調地安排在畫面中,使畫面形成具有均衡性的效果,簡單點說,構圖就是使畫面主題更明瞭,總之,國畫、油畫都要有主題,這就是欣賞國畫、油畫都直接從構圖入手的原因,

    如果具體的說,欣賞國畫就以“筆墨”為核心,為什麼這麼說呢?道理很簡單,國畫是以筆墨為創作工具,表達的是“筆墨”文化,欣賞時,不看筆墨,那看什麼呢?對吧,這筆墨怎麼欣賞呢?又是一個問題了,其實也不大好形象的解釋,只能說像欣賞書法藝術一樣,去欣賞國油,書畫同源,去感受國畫作品中的“氣韻生動”

    然而,欣賞油畫就以“色彩”為核心,這就更好理解了,因為油畫是以“色彩”為載體,整幅畫作中,除了色彩就是色彩,如果說線條的話,那就太虛幻了,沒人知道線條長什麼樣子,更主要是,油畫是以色彩來代表情緒,色彩又會留下筆觸,不同程度的筆觸代表著畫家創作時的情緒起伏,自然畫作的情感也體現出來了,

  • 4 # 詩畫同源

    對於一件藝術品,看看與欣賞大不相同。看,只是見到;而欣賞卻是一種“懂得”,因此,欣賞國畫與欣賞油畫就有了“天壤之別”。一個產自本土,一個屬於“舶來品”。

    本土文化的天然優勢是,“土生土長”,從小耳濡目染的多多少少的知道一點,即便不是“藝術愛好者”,沒吃過肥豬肉,也一定見過肥豬走。對於筆墨紙硯或多或少的知道點點,至少不陌生。因而“欣賞”起來駕輕就熟,更容易理解,再加上“愛好”的得天獨厚,從用墨、到生、熟宣紙和水色的把握上,領略藝術家所創造的魅力空間,讀懂,一山一水、以及花鳥魚蟲間的生活情趣。

    但是,作為東方人,要“讀懂”油畫,就要“做功課了”,也許你很快就能接受“寫實”,但要看懂內容就沒那麼容易了。要去了解西方的歷史,真正的“明白”東西方的不同特點,油畫的科學性,和它嚴謹的人體比例、景物間的透視關係,都是“聞所未聞”的新課題,從頭學起。

    我們的國畫可以“一揮而就”,還有著特殊的“紙墨效果”,這“意外”,是油畫“望塵莫及”的。國畫還需要裝裱,便於收藏和展示。而油畫則需要裝框,鑲嵌,一幅好的油畫要畫很久,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

    在外華人眼裡,我們的國畫“太不嚴謹”,透視也“不對”,不“科學”!然而,我們的藝術成就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這是我們東方人的驕傲,我們的藝術觀,遠不是“透視”、“素描光影”等等的“西方科學”所能概括得了的。國畫山水中的“散點透視”,正是“詩”一般的“藝術空間”,藝術家筆下的“世界”早已超越了“現實”,昇華到了“無我”的境地,無拘無束。筆墨之間的意趣可以高度的概括,甚至不著一筆的“留白”就是大千世界!留白,可以是天上的雲,空靈深遠。也可以是山間的溪流,浩瀚的江河、大海……

    這些特色,是西方人欣賞中國畫要做的功課。在藝術上,沒有誰比誰更優秀,有的只“不同”的特色。

  • 5 # 聚擊手

    無論欣賞什麼畫,最重要的是要具備基本的鑑賞能力,說白了,就是要懂畫。

    國畫和油畫的欣賞方式沒有區別,只是評判標準有差異。從傳統角度講,國畫更重筆墨章法,油畫更重造型構圖,但是在現代國油畫中,很多標準都被所謂的創新顛覆了!有很多受到好評的國畫作品,其實就是用國畫工具和顏料,在宣紙上表現油畫的效果,有些人畫的油畫,也是同理,有油畫顏料在畫布上畫出了國畫效果。在這些所謂的油畫式國畫作品中,傳統的筆墨技法和透視法則,已經全部被拋棄,你只能拋開國畫的鑑賞標準去欣賞它。

    無論傳承也好,創新也罷,欣賞一幅作品的基礎,都是要具備基本的繪畫知識,這完全取決於我們美術教育的普及水平和國民綜合素質的高低。

    總之,無論國畫還是油畫,欣賞它的最低要求是要懂畫,這是需要一定的美術培訓基礎的硬功夫,與欣賞方式無關。

  • 6 # 鴻鵠迎罡

    國畫與油畫產生的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因此,欣賞它們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國畫從春秋戰國末期產生,到現在已有2200多年,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創作方式和審美標準,這些都是依靠東方文化理念和文化背景生成的,必然帶有東方式的審美要求。

    總體來說,欣賞國畫要比欣賞油畫複雜很多,要求也更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其一,先觀看畫面的整體氣韻是否生動,是否能給觀者帶來一些聯想和震撼。

    國畫的產生跟華夏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一致的,都是把世間萬物當做一個整體來審視,宇宙和自然為最大,世間萬物都是它們的有機組成部分,宏觀物質的執行如果是和諧的,那麼,微觀的執行必定也是和諧的。

    因此,在國畫中,不論是山水畫,還是花鳥畫和人物畫,畫家都會把畫面組合成一個整體,用整體的氣韻來表現特定的情懷與格調,進而感染觀者。

    或者是清新自然,恬淡閒適,或者是華美壯麗,或者是寂靜肅穆,這些就是由整體氣韻所展現出來的意境,是國畫最重要的特質。

    其二,再看筆墨和線條是否有趣味。

    國畫主要以線條來造型,像人物、動物、樹幹、石頭、水流、花花草草等,都是先透過用線條勾勒出造型,之後再用各種皴擦點染手法來營造畫面的體積感。線條造型的方法完全採用書法用筆,在用筆過程中,如果書法功底差強人意,畫出的線條,塑造的形象,都會出現許多硬傷,根本看不到剛柔並濟的趣味。

    其三,最後看畫出的形象是否符合比例關係,以及構圖是否有新意。

    雖然國畫對造型的要求不高,但畫家還是遵循嚴格的比例關係來創作。唐代著名畫家兼詩人王維曾在繪畫理論著作《山水論》中說: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

    從這句話完全能看出,國畫雖然注重的是意境的表達,但是,對物象之間的比例關係卻一點都不馬虎,在刻畫山、樹、馬、人時,要嚴格遵循自然比例關係,這也是促成構圖和諧的基本保證。

    並且,在構圖時,在遵循自然關係的前提下,可以適當誇張一些,以此來尋求突破。

    油畫是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產物,是透過造型、光影、色彩、筆觸來體現審美趣味。到如今,油畫雖然已經發展600餘年,但自始至終,都沒有脫離科學手段的輔助,在造型上,依然遵循“焦點透視法”原理和解剖學原理,非常看重物與物之間空間關係的組成,以及物象的結構比例關係。

    在光影上,則迷戀自然光影的真實感受,光影關係亮暗分明,在色彩上。油畫則儘可能地還原物象的固有色彩,自然色彩是什麼樣子,畫家必須調配出什麼樣的色彩,再覆蓋上去,如同把物象從空間裡搬到了畫布上,達到視覺上的真實感是第一要素。

  • 7 # 黃智637

    國畫和油畫都是空間造型的視覺藝術,具有藝術的相似之處與不同的區別。國畫是東方藝術的瑰寶,油畫是西方藝術的奇葩,它們之間產生的社會背景、民族風俗、文化信仰完全不相同,所以國畫和油畫應採取不同的方式去欣賞,人們才能達到滿意和享受的藝術效果。

    油畫和國畫畢竟是兩個不同的繪畫藝術,在藝術手法和藝術風格有很大區別。油畫注重形象性的“寫實”,國畫講究“寫意”的審美。從繪畫材料到構圖及藝術效果也有很大的差別,這兩種繪畫形式是不同的藝術。作為藝術愛好者,應選擇自己有興趣能看懂的一種繪畫進行欣賞,專心致志地學習、體驗、品味繪畫藝術的魅力,就能夠滿足自己對繪畫藝術的審美需要。

    國畫 以毛筆、墨、國畫原料、宣紙和絹帛為工具材料,是中國特有的傳統畫種。國畫再現客觀物件與表現主觀情感上,講究“寫意”、“意境”、“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以簡潔的構圖與形象調動欣賞者情趣的聯想,獲得詩情畫意的審美理想。欣賞國畫藝術人們應具備掌握歷史、文學、國畫綜合知識的素養,才能有欣賞國畫藝術的能力。

    油畫注重寫實,以透視和明暗的方法表現物象的體積、質感和空間感,並要求表現物體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現的色彩效果。油畫的色彩異常豐富,能充分表現物件的複雜性,有力地展示雄渾闊大的場面和人物形象的藝術性。欣賞油畫人們應瞭解和掌握西方繪畫藝術史,以及各種流派和著名畫家的藝術風格,要以自己的審美情感欣賞油畫藝術的魅力無限性,體驗出油畫藝術感染力的審美理想。

  • 8 # 優畫網藝術資訊
    王時敏 江山雪霽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欣賞國畫和欣賞油畫,當然側重點是有不同之處的,但採取的欣賞方式大體上看完全一樣。欣賞一幅畫通常我們可以分為兩大步驟,第一個步驟是透過直觀去把握它的內容、形式和風格,第二個步驟是透過文化去理解它的思想、主題和背景。不論欣賞國畫還是欣賞油畫,都遵循這個套路。只不過在欣賞國畫的時候,我們往往側重於第二個方面,也就是文化方面的鑑賞。而欣賞油畫的時候,我們往往側重於第一個方面,即直觀方面的鑑賞。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國畫是在中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當中生長出來的結晶,它與詩、書、印等畫以外的其他藝術形式密不可分,它當中包含著華人的心性與思想,華人的境界與追求,甚至映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觀和價值觀。一幅山水國畫,我們欣賞的不僅僅是它的構圖、用筆、用墨,我們欣賞的更多的是它的整體意境,以及作者的人文修養。我們甚至還會欣賞畫中的題詩,品鑑詩情與畫意珠聯璧合之雅。我們的欣賞早已超出了畫面本身,達到了“天人合一”的“暢神”境界。

    阿爾布雷希特,《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谷》30.5x22.2 cm 1510 木板油畫 慕尼黑老繪畫館

    然而,倘若我們欣賞德國多瑙河畫派的山水田園題材油畫《雷根斯堡附近的多瑙河谷》,情況就不同了。這是一幅清新明亮而美麗的畫,我們的目光會被畫中的大自然吸引。巧妙的構圖,畫出了河谷的開闊。鮮明的色彩,讓森林與河流閃閃發亮。若隱若現的小小城堡、遠處起伏連綿的山巒是那樣可愛。天空佈滿了雲彩,看上去好像是有生命的。如此真實美麗的風光呈現在我們面前,它的恬美,它的詩意盎然,如同一部和諧的交響樂沁入我們內在的聽覺世界。我們並不會深究該畫派在藝術史上的地位,也不會深究藝術家有怎樣的理念與思想境界,我們所看到的即美本身。

    透過以上這組比較分析,我們便能發現觀賞國畫與觀賞油畫的不同。然而這種不同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土壤孕育出的不同花朵,但在不同之中又包含著共同的欣賞規律。文藝就是這樣一件奇妙的事情,普天之下,不同而同,同而不同。

  • 9 # 水墨畫家陳莊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一個畫國畫的人,我覺得欣賞國畫和欣賞油畫的方式在藝術層面來講是一樣的,要體會作品生動感人的氣息,品味出獨特的味道。

    國畫與油畫畢竟是兩大完全不同的東西方繪畫,從材料上,從技法上,從審美取向上完全不同,這又構成了兩類繪畫欣賞方式的不同。不同在哪?

    欣賞國畫我們參照南朝謝赫《古畫品錄》裡的“六法論”,第一要氣韻生動;第二要古法用筆;第三要應物象形;第四要隨類賦彩;第五要經營位置;第六要傳移模寫。這是欣賞中國畫的絕對方式,也是創作中國畫的核心內涵。

    欣賞油畫呢?因為材料技法和國畫不同,欣賞的方式除了參照“六法論”,還得加上形態塑造的嚴謹;加上黑白灰的對比;加上光影空間的表達。

    總之,欣賞任何繪畫作品,感知氣韻的好壞是第一選擇,國畫如此,油畫既如此。

  • 10 # 藝術狂人2

    國畫,油畫,其區別不僅僅是作畫的材料大不相同

    更重要的是國畫,油畫代表的是中國,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體系

    油畫的風格有古典油畫,具象寫實油畫,抽象油畫,寫意油畫,表現主義油畫等等

    西方美術史上,油畫流派分為佛羅倫薩,新古典主義畫派,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表現主義,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畫派

    那麼中國畫風格有工筆,寫意,工兼寫風格

    中國畫流派有揚州畫派,清初四王,松江畫派,吳門畫派等等

    就國畫風格而言,分為文人畫,宮廷院體畫,風俗畫等等

    由於國畫,油畫代表的是中西方兩種不同的文化

    西方油畫題材有人物,風景,靜物,還有歷史題材的油畫

    西方油畫家蘇里科夫,擅長畫歷史題材,代表作是《近衛軍臨刑的早晨》《緬希科夫在別廖佐夫》《攻陷雪城》《葉爾馬征服西伯利亞》等等

    我們可以從欣賞蘇里科夫的油畫作品中,瞭解當時俄國社會,沙皇對人們的統治和鎮壓

    中國美術史上也有歷史題材的國畫,比如歷史人物畫,歷史題材的故事畫

    比如宋代畫家李唐的作品《采薇圖》,生動表達了伯夷,叔齊不歸依周武王,不食周慄,隱居首陽山,以采薇充飢活活餓死的歷史故事

    還有畫家陳居中的作品《文姬歸漢圖》,生動描繪了文姬被俘到長安歸來的歷史故事

    中國美術史上,西方美術史上,都有歷史題材的繪畫,所以我們可以從欣賞中西方歷史題材的繪畫中,瞭解中西方的歷史現狀

    對於國畫,油畫,其造型語言,文化內涵,提倡的藝術風格,創作思想不同

    所以對於油畫而言,色彩是油畫的靈魂

    而對於國畫而言,國畫的靈魂是筆墨,氣韻,神似,而不是油畫濃豔繽紛的色彩

    欣賞油畫,國畫,並不是單單從表面上欣賞畫面畫的什麼

    國畫,自古以來提倡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神似重於形似

    所以國畫,有工筆畫,寫意畫,但是沒有抽象國畫

    但是對於油畫而言,自西方二十世紀現代藝術誕生之後,就幾乎沒有寫實傳統古典油畫了

    都是畢加索,馬蒂斯,波洛克,蒙德里安的抽象繪畫,看不懂畫的什麼,又怎麼欣賞

    所以對於國畫而言,主要欣賞其構圖,筆墨韻味,書法式線條的美感,傳遞的精神氣質對於抽象油畫而言,主要欣賞其畫面構成感,點線面構成的畫面氛圍,還有色彩氛圍,畫家獨特的才華和創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0萬公里以上的2.0crv用什麼粘度的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