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閣下可知司馬懿

    顯而易見的答案是——按照宗法,皇帝需要遵守“立嫡不立長,立長不立賢”,所以大都不能也不會輕易去選所謂最聰明的那個兒子。但為何要遵守這個規則呢?封建時代的文臣武將,不都在勸諫君王“選賢任能”嗎?為什麼在皇位的繼承上,這些大臣們突然變了口風,逼著君主無視繼承人的才能呢?嫡長子的聰明才智不如其他的兒子而後來依然繼承皇位的事情在歷史上屢見不鮮。

    實際上,立嫡立長背後隱藏著深刻的博弈論原理。 我會從歷史和政治角度來解讀來解讀納什均衡、顫抖手完美均衡,也希望大家可以耐心看完,因為了解博弈論,你不光會在朋友面前多些談資顯得更有深度,更會發現,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博弈論來解釋,用博弈論的思維體系來思考事情有趣有格。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立賢不立長”的古羅馬帝國是什麼樣的。

    (屋大維,HBO 出品的《羅馬》劇照,很讚的一部劇)

    羅馬帝國的皇帝雖然也號稱是皇帝,其實際權力遠遠不能比肩東方的帝王。而羅馬帝國的繼承可謂是風雨飄搖,從屋大維建立帝制到君士坦丁堡淪陷,東羅馬帝國滅亡,中間染指過帝位的有羅馬貴族,有奴隸,甚至還有蠻族。

    如果按照中國王朝更替的標準去度量羅馬帝國,會發現羅馬帝國幾乎個個都是五代十國時期那種短命的王朝,究其原因,不能不說與繼承人制度有很大的關係。

    (美麗的屋大維婭)

    自屋大維起到尼祿都屬於朱里亞·克勞迪家族,共經歷四十一年,四個皇帝,滅亡於著名的暴君尼祿;之後軍閥混戰,朱里亞·克勞迪家族被推翻,軍頭韋帕薌上臺,到圖密善皇帝被刺殺,傳了三帝,共二十七年;而所謂羅馬的承平盛世,號稱五賢帝時代的安敦寧王朝,也不過五帝共九十六年。也就是在這九十六年,皇位以相對和平的方式更替,而在這之前和之後,羅馬皇帝幾乎是最高危的職業,動輒被暗殺、廢黜或者推翻。

    (凱撒)

    羅馬的皇帝們在選擇繼承人時沒有特定的規則,可以透過收養有前途的青年人當義子的方式,可以兄終弟及,也可以透過潛在的繼承人在民間及大臣中的支援來選擇。這聽上去很美好,甚至有幾分公平競爭、能者上位的民主色彩,但是實行起來卻造成了很嚴重的後果。

    首先,皇位的更替永遠無法民主,因為其本質是一個“一錘子買賣”。當代的西方國家,兩黨或者多黨是長期存在、長期競爭的,這一次是民主黨上臺,下一次就是共和黨執政,大家也都知道自己不太可能永遠佔據上位,所以執政黨不敢濫用自己的權力,在野黨也不能一味地破壞、擾亂執政黨的政策,否則自己的黨可能會在之後的競選中失去民眾基礎。

    從博弈論上來說,這是一個無限期的重複博弈問題,雙方如果選擇合作,都可以獲得不錯的利益,而一旦有一方選擇了背離,儘管在當期該黨或許能夠獲得一些額外的收益,但是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甚至可能是永遠,他們都可能會得到對方不合作的懲罰以及民眾的反感。在這種情況下,每一期都選擇合作無疑是一個理性的決策。

    而皇位競爭則完全不同,它相當於一個單期的兩黨競選。誰選上了,誰代表的家族理論上就可以永遠執政,直到在將來的某一任以一個機率被推翻。在這種情況下,競爭中的每個人都會無所不用其極,因為只要爭取到了皇帝的位子,就可以盡情地把自己之前損失掉的利益以及受到的委屈彌補回來。在這種情況下,任何的僥倖或者心軟,都可能會導致自己在競爭中處於萬劫不復的地位。

    其次,如果每個潛在的繼承人都有可能繼承皇位,他們就會有動力去爭取,比如會試圖在大臣和軍隊中間培養自己的勢力。而這些大臣也會審時度勢地拉幫結派,希望自己支援的候選人有朝一日能夠潛龍昇天,自己也連帶著加官晉爵。但一旦自己押寶失敗,面臨著前途黯淡甚至被新皇帝清洗的危險,很多人便會鋌而走險,以至於去刺殺新皇帝做最後一搏。

    所以,儘管從事後看,有意識地選一個賢明的繼承人,要比選嫡長子(質量隨機)要來得好,但是因為這會影響潛在繼承人的行為策略,造成事前很大的損害。可見,從王朝長期延續的角度來看,歷代皇帝對於打破嫡長子繼承製都顧慮重重,不能不說是非常明智的。

    對於每一個現任皇帝而言,即便他們知道王朝總有一天會結束,但是由於不知道具體的日期,這就近似於一個無限期的博弈,只不過皇帝們理性地知道,在每一期都有可能以一個機率結束而已。

    在這個皇帝和皇子們的迴圈博弈中,盡最大的努力堅持嫡長子制度無疑是一個均衡。這個均衡在經濟學中,最先由納什提出,所以被稱為納什均衡。

    納什均衡的定義為:處在納什均衡中的每一個博弈參與者,都沒有可能透過單方面的偏離均衡來獲利。在上面所陳述的博弈中,博弈的主體是歷代的皇帝,每個皇帝都選擇用自己的嫡長子來繼承皇位,就是一個納什均衡。任何一任皇帝異想天開式的偏離,都很可能對王朝的穩定性造成巨大傷害。

    並且這個納什均衡還是一個很特別的均衡,它的特點是,在這棵長長的決策樹上從末端任意擷取一段,也依然是納什均衡,也就是說在整個大博弈的每一個子博弈中,選嫡長子繼承王位都是符合現任皇帝的長遠利益的。這種均衡被稱為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

    有些子博弈精煉納什均衡,不能容許參與者犯一點點錯誤,如果在其中的某個參與者不小心走錯了,那麼可能從此以後就再也回不到之前的均衡點了。

    比如在一個合作博弈中,如果雙方都選擇這種“我看到對方這一輪合作,我下一輪就合作,否則我就不合作”的所謂“以牙還牙”的策略,如果雙方一步都沒有走錯,那麼顯然,雙方會永遠地合作下去,但是如果突然某一次,一個人不小心犯了錯誤沒有合作,那麼這種針鋒相對、以牙還牙的策略會導致雙方的合作就此終結。

    與之相反的是“顫抖手完美均衡”(Trembling Hand Perfect Equilibrium)。顫抖手類似於日常生活中手一抖不小心抓錯了東西,即以一個小機率犯錯。在博弈的環境中,就意味著一些博弈者可能也會“手一抖”選擇了偏離均衡的一個策略,這時,其餘的博弈者依然會按照均衡策略行事。

    在我們的這個嫡長子博弈中,是不是存在“顫抖手完美均衡”呢?也就是說,如果某一任的皇帝沒有選擇嫡長子做下一任的皇帝,那麼在這條本來不該出現的博弈路徑上,新皇帝的行為會不會有所改變?

    即使不透過理論,歷史已然告訴了我們答案。即便新皇帝是透過政變、暗殺等各種手段上位的,等到其上位之後,他仍然偏好於採用嫡長子繼承製,所以嫡長子制度一直貫徹了中國的整個王朝始終。

    (被稱為傻子卻依然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及皇后賈南風)

    客官請留步,先贊再關注!

    ————看靠譜的歷史,學有趣的經濟。 拒絕貼上複製,從不百度抄襲。關注經史通義,做有深度的你。

  • 2 # 寶玉知天下

    我想回答這個問題,有一個歷史故事。

    曹操一世英雄,在選擇世子上徘徊不定,向文武百官徵求意見。於是曹操又問賈詡,賈詡沒回答。曹操說我在問你呢,怎麼不說話。賈詡說我在想事情,曹操問想什麼事?賈詡說我在想袁紹與劉表的事情。曹操一聽馬上就明白了。 事實上大道理誰都懂,袁紹、劉表、曹操、孫權都懂,但人都是感情動物,很多時候理智未必能夠敵得過情感。

    賈詡最高明之處在於將袁紹、劉表當做反面教材,告訴曹操只有立嫡以長才能保證政權鞏固及延續。又引出了曹操對政權鞏固遠超於愛子之情的情感。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堅持立嫡立長可以最大程度減少人對皇位的覬覦,也就是從制度最大程度的確保的國家政權的穩定,至於當皇上不一定要最聰明的,他最主要的就是要能駕馭大臣,選賢任能,保持國家平穩。

    其實在聰明有才上,項羽遠遠勝於劉邦,但劉邦最終能在最不被人們所喜愛的情況下戰勝項羽,這就背後最深層次的一個因素。

  • 3 # 堅果旅行

    並不是皇帝怕太聰明的兒子會威脅到自己,畢竟像李世民這樣的人還是不多,而且打下唐朝的江山確實有李世民的功勞。

    主要是千百年來的傳統,就是必須立嫡長子為太子,哪怕其他的皇子有多優秀,皇帝想改變這一制度也是很難。

    中國古代是極其講究規矩和傳統,朱元璋的長子早逝之後,明明朱棣更有能力,但他還是把太子傳給了嫡長子的兒子。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死後朱棣開始造反,最後奪得皇位。而且朱棣確實更有能力,鄭和下西洋就是他在位時期的壯舉。

    在古時那樣一切制度都必須固守的年代,就算是皇帝也很難隨意確立太子,否則就是名不正言不順。

  • 4 # 史學達人

    皇位的接班人,一般都是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庶。當然最好是立嫡出的長子,也就是立皇后生的,又是所有兒子中的老大最好,這是自古定下來的規矩。

    若是不按常規立接班人,很容易發生動亂的,畢竟皇帝的兒子有很多,你若是不讓嫡出的長子當皇帝,其它的所有皇子都會有非分之想,他們都以為自己有當皇帝的可能。這樣的話,就會導致一種後果,皇子之間相互陷害,相互廝殺。

    為了避免骨肉相殘的悲劇發生,皇帝選接班人的時候,都會遵從祖制的,你看劉邦,多麼牛的一個人呀。他一直想換掉接班人,但是,最終他沒有換成,就是怕出事。

    假如皇帝不想按常理出牌,就要立喜歡的皇子做皇帝,就如同漢景帝一樣,就是要把老大劉榮給廢掉,立老十劉徹為皇帝,你就必須用強有力的手段順服大臣,擺平其他皇子。

    必要的時候,還要把之前的皇太子殺掉。就像漢景帝廢掉的劉榮,雖說他被廢了,但是,太子劉榮的餘黨還在,只要他們有勢力,就很容易死灰復燃,威脅到新任太子的地位。所以,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把自己的兒子曾經的太子殺掉。

    可是,又有多少人願意殺自己的親生骨肉呢?恐怕沒有多少人吧。這就是大部分皇帝選接班人時不遠聰明而選擇祖制的原因。

  • 5 # 中原一哥

    看到這個問題,讓我想到了《易經》中的乾卦和坤卦。

    乾卦:天行健以自強不息。

    坤卦:地勢坤乃厚德載物。

    開國皇帝,都是經歷了戰爭的洗禮,見多識廣,歷經多年才坐上皇位,甚至有些坐上皇位多年還在打仗,目的一統天下,他們臉上平靜,內心卻波濤洶湧,伴君如伴虎,你永遠不知道皇帝在想什麼,很像乾卦。

    在選繼承者是歷代皇帝頭疼的事,是把皇位傳給聰明的還是不聰明的?

    老話這樣說,是騾是馬拉出來溜溜,試問敢讓繼承者溜嗎?老百姓就是坤卦,溜不好變成震卦,老百姓一震,動盪、兵荒馬亂,就意味著改朝換代,還不如交給不聰明的繼承者。

    因為聰明的繼承者,都是有能力的,能在文治武功上都有所建樹,漢武帝劉徹把匈奴打到更遠的北方,耗費了國庫,使繼承者們多年不能翻過來勁,而要增加國庫,就得增加賦稅,老百姓就得多出錢,老百姓本來就難,能不起義嗎?

    不聰明的就繼承先輩的理念,來讓國家平穩的發展,從不行中變成行,量變變質變,不知不覺的進行,老百姓安心,國家也強盛。

    綜上所述,皇帝多傳給不聰明的繼承者。

  • 6 # 福垊

    太聰明不安心,太不聰明不放心。然後才是遵循宗法制——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太聰明往往會聰明反被聰明誤,一般高調錶現自己的道德尤其是才能會引起皇帝警惕,兄弟們嫉恨。嫡長子雖然有天然繼承優勢,但歷史上一共422位皇帝,嫡長子即位的只有25位!

    除了一些皇帝立賢、立幼、立寵外,部分皇帝在選立太子上會與大臣商量。即使按宗法制,不少太子太子還是不能即位的原因有三:一、身體原因:生病、殘疾、早亡。二、宮鬥原因:被弟弟或其母們陷害。三、掌握不好一個度,不能讓兄弟和父親妒忌,也不能讓他們鄙視,小心慎微,才能保位。

    太子之難超過皇帝,太子需要把握好度,還要搞好父子、兄弟、姐妹、朝臣等關係。讓父皇安心,兄弟放心真得很難。皇帝最怕太子優秀,威脅到自己的權力。

    因為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而且最不遵守宗法制的恰恰是皇帝,立過之後還有被廢的,甚至廢兩回。有的甚至在兄弟奪嫡中,性命不保,甚至絕後,如太子李建成。有時立才低德高的人為帝,如李治。朝代哪怕不長治久安,他和他的兒孫們的安全一定保證。

  • 7 # 老梁說歷史

    這個問題問得好,還挺有意思的,那麼就聽老梁來為大家抽絲剝縷,一點一點的講個明白:

    首先,第一點:政策不允許

    中國古代向來有個規矩“立長不立幼,立嫡不立閒”,這其實也就是為了防止自己的皇子們為爭奪皇權而自相殘殺的手段,“無規矩不成方圓”,卻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的規矩,解決的多少皇室爭端,所以說管你聰明不聰明,不是嫡長子,除非你能耐無敵大,大到可以得到滿朝文武的歡心與讚賞,大到皇帝可以願意為你廢掉太子,如果不是這樣,那你就還是老老實實的,別太找事,太聰明,往往新皇登基之時,便是你涼涼之際。

    然後,第二點,勢力錯綜複雜

    在古代,皇后往往也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她的背後一般也意味著是政治上最大勢力背後博弈的成功,所以說皇后一般能成為後宮之主也是有原因的,而她背後的孃家,就是她最大的靠山!那麼這樣一來,嫡長子,也就是太子,他的背後就已經是有一股很大的力量在幫助了,而這股他姥姥姥爺家的勢力會全力為他打通通往帝位道路上的一切阻礙,所以說其他皇子聰不聰明,對他而言已經不重要了,最起碼在皇帝面前,有無數大臣給他說好話,那他於皇帝眼中就已經非常優秀了,假亦真時真亦假,誰又說的清呢?

    最後,第三點,皇帝被迷惑

    且不說皇子們敢不敢表現自己的聰明(顧及太子殿下),就單是在皇帝的眼中,誰聰明?他都不一定知曉,我們後世人可以分析史料,說說哪個兒子更好,更聰明之類的,可皇帝呢?他怎麼知曉兒子們做了啥,聰不聰明?無疑三個來源:1.妃子的枕邊風。2.宦官的平時誇讚。3.大臣們的上書和陳奏(百姓呼聲別想了,皇帝是很難真正知曉的)。所以說只要利用權勢收買收買這些人,那誰聰明誰不聰明不就定了嗎?皇帝又怎麼會知道到底誰最聰明呢?哈哈哈,你說是不是?

  • 8 # 我是趙帥鍋

    在古代,當皇帝可以說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願望,因為皇帝掌控著天下最大的權力,在這種背景下,如果沒有足夠的權力制衡,一旦某個人擁有的權力過大,不管這個人是什麼身份,他必然會朝著當皇帝的目標去邁進,因為強者不願意屈居於弱者之下,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事實上,對於皇帝而言,外姓大臣和將領必然不可信,因為一旦他們的權力過大,肯定會萌生改朝換代的念頭;而皇帝的親信太監以及老婆和老婆的孃家人,顯然也是不可全信的,因為他們的權力雖然依附於皇權,但問題是,如果他們的勢力過大,皇帝很容易成為他們手中的傀儡,歷朝歷代的外戚和宦官專權就是最好的例證;至於皇帝的兄弟和兒子,他們和皇帝血脈相連,但問題是,大家覺得他們能夠完全可信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如果皇帝兄弟的實力太過強大,必然會搶班奪權,而兒子的實力太過強大,自然很容易上演提前接班的戲碼。雖然說,每個皇帝內心都是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但前提必須是等到自己死後,相信沒有哪一個皇帝是願意提前退休的。

    在這種背景下,皇帝自然不願意選擇太聰明的兒子來做接班人,因為這無疑就是給自己找了一個潛在的強勁對手,一個處理不好,就會是父子相殘,或者是自己提前退休的悲劇。而對於朝廷大臣們來說,顯然也是不希望一個聰明的皇子來做接班人,因為聰明的皇帝所帶來的後果就是臣子們的權力越來越小,受到的約束越來越多,對於臣子而言,他們顯然更希望一個白痴或者聽話的皇子來當接班人,這樣才更好控制。也正是由於在皇帝和臣子的聯合排擠下,往往越是聰明能幹的皇子,越沒有辦法成為皇帝的接班人;相反,越是性格柔弱、資質平庸的皇子,往往越能成為大家一致認可的接班人。

  • 9 # pku小動物

    前面已經有人提到過了,怎麼樣算是聰明,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再者聰明跟能治理國家,也是兩回事。這裡就用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吧。

    以歷史上出名的笨蛋晉惠帝而論,他在做太子的時候,晉武帝就認為他笨,拿一些疑難問題來讓他剖斷。結果當時的太子妃賈南風請了人來幫忙,回答寫的引經據典。結果賈南風身邊的一個侍者就說,太子沒什麼學問,天子是心裡有數的,你這麼寫一定會被天子逼問是誰代作,不如寫大白話好。於是就讓這個侍者用比較淺白的語言代作了一篇,武帝看了覺得很高興。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來,武帝明知惠帝不夠聰明,但是可能只是他學問不行,但能明事理也可以叫聰明啊。

    再舉一個例子,惠帝之所以位置穩固,還在於他有個據說很聰明的兒子。惠帝的長子叫司馬遹。據說他五歲的時候,宮中失火,武帝站在樓上看熱鬧,司馬遹就拉他爺爺到暗處,說“夜裡要小心,不要讓火光照見天子比較好”。武帝對大臣說,這孩子很像我老爸司馬懿,於是很重視這個孫子。結果等到司馬遹長大點了以後,不愛讀書。他母親謝才人本來就是屠戶家的女兒,所以司馬遹也喜歡在宮裡玩模擬市場遊戲,史書稱其“手揣斤兩,輕重不差”,你說這個孩子聰明嗎?肯定是聰明的,但是這似乎只是小聰明,不見得適合治理國家。

    當然,從制度設計上來說,傳統中國一直鼓勵嫡長子繼承製。因為聰明不聰明是要看如何評價的,但是是不是嫡長子,沒有個人選擇的餘地,這樣比較明確。但也正因為過於明確了,就造成了更加複雜的奪嫡問題。照我看,在皇帝繼承問題上,大概就是清代皇帝解決的比較好,也不一定要貫徹嫡長子繼承,也不提前宣佈誰是太子,一切放到最後解決。這樣維持了皇位在比較長的時間內相對平穩的過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天喝冬瓜薏米湯有什麼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