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路有你
-
2 # 王思露營養師
提到“無糖食品”,屬於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患者的絕佳選擇,各種無糖食品可以讓糖友品鑑世間美食,但是,無糖食品也不可多吃。
雖然無糖食品中不含有會直接影響血糖的葡萄糖、麥芽糖、蔗糖等小分子精製糖;但是,無糖食品也多是用麵粉、穀物、牛奶、雞蛋、油脂製作而成的食物,這類物質在身體中代謝最終還是變成了葡萄糖。
因此,在食用無糖食品的時候,一定要減少總熱量的攝入,注意控制其他食物的攝入量,保持熱量平衡;而且,無糖食品並不是藥物,沒有任何的治療作用,並不能代替藥物治療疾病。
對於糖尿病而言,沒有哪種食物絕對能吃,也沒有哪種食物絕對不能吃,生活當中常常充斥著各種養生秘方,比如苦瓜、木耳等傳說;其實,沒有任何食物是可以降低血糖的,只是某些食物的升糖指數較低,胃腸吸收慢,從而餐後血糖較低。所以,切不可迷信所謂的“神奇食物”。
糖尿病飲食,誤區較多,謠言遍佈,請大家遵循科學,合理飲食,認真挑選食物種類,該吃吃,別過於“矯情”,主食(粗雜糧)、蔬菜、肉類(高品質肉食)、水果缺一不可,健康生活,離不開“均衡飲食”。
對於糖尿病,除了飲食方面要注意之外,還要注意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最重要的是要適當增加戶外運動,加強鍛鍊,改善我們的體質,增強免疫力,為身體健康保駕護航。吃好喝好動的妙,輕鬆預防糖尿病,健不健康,您說了算。
-
3 # 王桂真營養師
無糖食品的國家相關標準是每100克或100毫升食物中單糖和雙糖的含量不超過0.5克,這裡所說的單糖包括:果糖、半乳糖和葡萄糖;雙糖包括蔗糖、麥芽糖、乳糖和海藻糖。但在市場上更多的無糖食品並非真正的無糖,而是無蔗糖食品。
無蔗糖食品並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是企業做出來的概念,讓更多的消費者以為不含有蔗糖就是無糖產品,其實這些無蔗糖食品雖然在製作的過程中不新增蔗糖,但是葡萄糖、麥芽糖的新增量並不少。糖尿病患者如果食用這樣的無蔗糖食品,猶如雪上加霜,在不知不覺中出現較大的血糖波動,更不利於控制血糖。
無糖食品與無蔗糖食品從外包裝上就可以分辨出來,建議消費在購買的時候注意閱讀食品的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出現了葡萄糖、果糖、麥芽糖的字眼要注意,這可能是無蔗糖食品而不是無糖食品。
因為木糖醇的價格較高,很多商家會為降低成本而新增部分蔗糖。尤其是在現場製作無糖月餅的時候,您肯能無法判斷是否是真正的無糖食品。最簡單的鑑別方法是聞味道,如果聞一下剛出爐的月餅,你會聞到一股香味,這是食品化學中的美拉德反應,就是蔗糖和油在高溫的烤制環境中發生美拉德反應。如果是用木糖醇作為麵包的甜味劑使用,是不會產生美拉德反應發生的,也就是說用木糖醇烤出的月餅是沒有香味的,並且這種香味造假是造不出來的。
也許有的消費者認為自己購買的是無糖食品,但不能因為是無糖食品而肆無忌憚的食用。比如無糖月餅,雖然餡料中單糖和雙糖的含量較少,但是其製作的基礎還是來自於麵粉,麵粉中含量最多的是碳水化合物,在進入人體後會轉化為葡萄糖來升高血糖,因此即使是無糖食品在吃的時候也要注意攝入量。
-
4 # 只有營養師知道
所謂的“無糖食品”只是指“不新增蔗糖”,蔗糖是用“甜味劑”來代替的,甜味劑是一種熱量較低,基本不影響血糖的物質,但它們的甜度卻比普通蔗糖、葡萄糖要高出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又被稱為“代糖食物”,即便不新增蔗糖,很多無糖食品由於製作需求可能也會使用小麥粉、糯米粉等富含澱粉的物質,而這些成分最終也會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成為影響血糖的物質,而且一些無糖食品為了提供口感還會新增更多油脂、香精等成分,比如黃油、色拉油,這些油脂攝入過量同樣也可能會造成胰島素抵抗,影響糖友控制血糖,這樣的無糖食品有很多,比如無糖餅乾、無糖蛋糕、無糖麵包、無糖月餅等,雖然它們不新增蔗糖,但它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少,最終對血糖影響也會較大。隨意即使是無糖食品,糖友也應當適當食用。
可能會有糖友還會追問,那我們選擇無糖食品中那些不怎麼用到麵粉製作,碳水化合物含量少的食品總沒什麼問題了吧,比如說無糖飲料、無糖果凍。相對於無糖月餅、餅乾來說的確無糖飲料類的食物澱粉含量幾乎也為0,但“甜味劑”對人體的作用我們還並不能100%的放心,甜味劑雖然很早就成為了食品安全認證能安全新增在食物中的成分,不過很多現代研究發現,雖然甜味劑並不會讓血糖飆升,但代糖食物的攝入對糖尿病患者調整血糖、非糖尿病人預防糖尿病來說並沒有明顯改善效果,也就是說,糖尿病吃代糖食物只是一時不會讓血糖上升,但調理血糖方便並沒有得到更穩定的效果,而普通人不管吃不吃代糖食物糖尿病的發病機率都沒有什麼明顯變化。
而代糖食物能平穩血糖帶來慢性疾病改善的說法也不攻自破了。甚至有更多的研究還發現,甜味劑的過多攝入可能還會莫名地誘發更多慢性疾病,例如腦中風、腦年痴呆症的提前,因為甜味劑的甜度比蔗糖、葡萄糖要高太多,長期攝入代糖食物還可能會造成“糖耐度”的下降,也就是普通的甜味大家一點都不覺得甜,對甜味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反而還可能降低胰島素的敏感度。也有研究發現,人工甜味劑可能會對腸道微生物菌群有所影響(如安賽蜜、阿巴斯甜、甜蜜素等),即便是天然的甜味劑(如甜菊糖、木糖醇)也會引起腸道的不耐受症狀,如腹瀉,所以即便是對血糖影響不大的代糖食物我們也應當適量食用。
可能有很多朋友有次體會:自己喝了一瓶無糖可樂還想喝一瓶,喝了一瓶還想喝一瓶,總是得不到滿足感,其實這很好理解,我們攝入了代糖食物,甜味的進入讓我們大腦以為是攝入了蔗糖,攝入了能量,期待值增高,還會命令胰島素分泌隨時降糖,然而這些甜味劑的熱量極低,大腦感覺就像被欺騙了異樣,為了得到補償會命令我們去吃更多食物,而且胰島素的分泌會增加脂肪、糖原儲存而減少葡萄糖的分解,如此一來我們更餓,更想去攝入額外食物,反倒可能是不利血糖控制,減肥的時候吃代糖食物也並不一定有利減肥。
-
5 # 註冊營養師姜丹
簡單一句話,無糖食品比新增糖的食品更利於血糖平穩,但是僅靠無糖食品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
正確理解無糖食品
所謂無糖食品,是不額外新增糖,或者用甜味劑代替新增糖的食品,這種食物對血糖來說,比加糖能稍微好一點點。但是,即便沒有新增糖,用精麵粉做原料的食物,升糖指數一樣很高。
澱粉能在胃腸道里降解成葡萄糖,這就是白米飯和白麵饅頭升血糖很快的原因,所以只是強調無糖,並不能說明它能很好的控制血糖。
分清無糖和無蔗糖
無糖對糖尿病患者沒多大意義,但是對普通人還是有益的,所以一些商家會在這方面搞噱頭。
就算是無糖食品,有一些也不是真正的無糖,有許多食品會跟你打馬虎眼,在包裝上醒目的標註“無蔗糖”,讓你以為是無糖。
這些無蔗糖,會新增果葡糖漿、澱粉水解物之類的,其實也是新增糖,只不過這個新增的糖不是蔗糖而已,對於減糖一點意義都沒有。
控制血糖靠什麼
僅看單種食物,是不能說明能否很好控制血糖的,那靠什麼來判斷呢,要靠膳食結構,看搭配。
對血糖影響比較大的是主食,如果主食的升糖指數較低,如果大量的吃,也一樣會控不住血糖的。
最好的控血糖手段還是均衡飲食,每一餐主食都跟蔬菜和肉類搭配一起吃,主食至少一半是粗糧,並且主食的量不宜過多。
-
6 # 袁欣營養師
看到“無糖”兩個字,糖友們一定都很欣喜,本來擔驚受怕這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現在清清楚楚寫了“無糖食品”,那我總該可以放手一吃了吧。但很可惜的是,對糖友來說無糖食物也不能敞開了吃,還是應當有所控制。這裡的“無糖”不代表低脂,也不代表就不會讓血糖上升,無糖的意思是“不含蔗糖(或麥芽糖、葡萄糖)”,不含蔗糖也並不代表不含糖分,舉個例子,無糖月餅,製作過程中它並沒有直接新增蔗糖,而是用“甜味劑”來代替蔗糖,甜味劑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新增劑,它們帶有極高的甜味兒,能模擬蔗糖帶來的甜味感覺,但它們熱量極低,對血糖的影響很小,不過製作月餅必須用到麵粉、食用油等成分,麵粉富含碳水化合物,最終也可分解為葡萄糖進入血液,照樣會影響血糖,而月餅油脂較多,攝入過量可能會增加胰島素抵抗,同樣不利血糖控制。
有很多類似的無糖食品也一樣,例如無糖餅乾、無糖蛋糕、無糖麵包等,雖然食物中沒有直接新增精製糖,但製作原料中包含澱粉、碳水化合物、油脂等成分,它們同樣會影響血糖。只是相對於一般新增蔗糖的食物來說,無糖食物對控糖更有利,是糖友嘴饞想吃甜食、糕點又控制不住自己的不錯選擇,但也不能過多食用。另外,甜味劑對身體的作用機理很複雜,還有待更多的科學研究,雖然它早已被列入了安全食品新增劑的行列,但我們並不能完全對它放鬆警惕,因為它還是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
很多研究近年來發現甜味劑代替蔗糖後也並沒有起到改善健康的效果,例如攝入過多糖分讓我們發胖,增加誘發心腦血管疾病機率,但甜味劑食物的攝入好像並沒有減少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機率,甜味劑食物在體重、血脂、血糖的指標上並沒有起到明顯的改善效果,換句話說你吃普通的甜食和吃甜味劑代替蔗糖的“無糖食品”其實沒差,糖友們也只是靠甜味劑的食物一時平穩血糖,但對它們在長久的時間裡,並不會對病情有改善效果。甜味劑雖然可以模擬甜味,但它們的甜度比蔗糖、葡萄糖要高出好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如果長期吃甜味劑食物,很可能會讓我們的胰島素敏感度下降,難以感知血糖的變化,對糖友來說也是很嚴重的威脅。
某些實驗還發現,甜味劑攝入到一定的量,可能還會增加某些疾病的發病機率,例如鬱郁症、厭食症、女性蛋白尿、腦中風等情況,而且可能還反倒讓減肥人群有增肥效果,因為甜味劑雖然有甜度,但它能量極低,不能提供想攝入蔗糖那樣得到能量的滿足感,大腦的獎勵機制無法反饋,所以我們攝入甜味劑食物之後沒有得到能量滿足就會更渴望食物來補償,這樣反而讓我們吃更多,回想一下你喝無糖可樂,是不是喝了一瓶又想喝第二瓶,完全停不下來。總之,甜味劑食物/無糖食品/代糖食品並不以過多食用,對糖友來說適當吃一些就可以了,過多食用也無法保證它們是絕對有益的。
-
7 # 王旭峰營養師
糖尿病患者吃無糖食品也不一定就能控制血糖,即使吃無糖食物還是要注意攝入量不能過多。
無糖食品中的“無糖”指不含蔗糖,不含精緻碳水化合物,用甜味劑(如阿巴斯甜、安賽蜜、甜蜜素等)代替了這些精製糖,但並不包括不含所有的糖類。例如無糖月餅中的確不新增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漿等物質,但畢竟是月餅,屬於一種糕點食物,小麥粉是必須要用上的,不然連個形兒都捏不出,月餅也不可能一點油也沒有,食用油能起到調味、增強粘度的效果,所以月餅中的油脂其實也是不少的,而小麥粉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最終會分解為葡萄糖,所以最終還是沒能逃出了無糖的範圍。
也有很多類似的無糖食品,比如無糖餅乾、無糖麵包、無糖蛋糕等,它們其實都富含澱粉和油脂,吃多了依然會攝入較多糖分、油脂,油脂的過量可能會增加胰島素抵抗,也不利血糖控制。 不過雖然潑了一盆冷水,也並不代表糖友連無糖食品都不能吃了,畢竟無糖食物不新增精製糖類,不會讓血糖飆升,只要注意攝入量的話就沒什麼問題。建議糖友吃無糖類的糕點、澱粉類食物一次性在50g內,大概是半個中等大小月餅的量。一些無糖食品升糖效果更低,因為不含澱粉和其他影響血糖的物質,例如無糖飲料,糖友是可以飲用的,但並不推薦糖友敞開了大喝,最好也不要養成天天都要喝的習慣。
對於無糖食品代替精製糖的成分甜味劑目前也有了一些新的研究,雖然它的攝入對血糖的影響看來較小,不過它的甜度可是蔗糖、葡萄糖的好幾十倍,甚至好幾百倍,如果長期攝入這樣的食物可能會對胰島素敏感度造成一些影響,是不利糖友調節血糖的。另外,甜味劑可能會影響腸道微生物菌群的健康,一些特殊的潛在因素還會增加腦中風、抑鬱症等發病機率。
-
8 # 營養海賊團
那可不一定,無糖食品的“貓膩”很多,糖尿病人千萬要小心啦。
市場上多數的“無糖食品”是指有甜味的、但不含蔗糖、果糖、葡萄糖或糖漿等甜味新增劑的食品, 而是用木糖醇、甜菊糖、甜蜜素、安賽甜等人工甜味劑來代替糖,這些新增劑的確甜又不升高餐後血糖。
當人們把注意力放在甜味上認為可以高枕無憂時,卻忽略了另一個事實,這樣的食品本身就是用大量精製穀物製成的,比如無糖麵包、無糖餅乾、無糖蛋糕等,雖然不含蔗糖、果糖等糖類,但這些精製穀物本身就能快速升高血糖,壓根就不適合糖尿病人食用!除此之外,多數無糖食品還含有另外一種對糖尿病人非常關鍵的成分——澱粉或糊精,雖然與甜味無關,但它升高血糖的作用絲毫不比蔗糖和果糖弱。
另外,“無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口感,為了彌補這一缺憾,可以在“油”上做文章,於是“無糖”食品很可能多油,才能讓你愛吃,多買,雖然糖吃得少了,但油吃得多了,對糖尿病人控制體重、預防併發症絕對不是什麼好事。正規的“無糖食品”應該不含或極少含各種糖類,包括蔗糖、果糖、葡萄糖、麥芽糖和糖漿、糊精、澱粉等,糖類含量小於等於0.5%。糖尿病人選擇“無糖食品”要擦亮眼睛,看清食物配料表再下手。
-
9 # 可欣老師
無糖食品也是有“糖”的,糖指的是葡萄糖、脂類、蛋白質經人體轉換成能量和一部分多餘的轉化成糖原存在肝臟,當有能量需要時,糖原再轉化成能量供應,糖尿病人是這套轉化體系壞掉了,直接點說,就是細胞沒辦法吸收能量,這個吃不吃無糖食品沒有關係,而是跟吃了多少食品有關係,因為無糖食品吃進去也是有能量產生的。
控制血糖首先要知道為啥血糖會高,因為胰島B細胞損傷胰島素分泌的少,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胰島素抵抗,也就是說分泌正常但是沒作用。所以吃進去的糖、蛋白質和脂類沒辦法轉化成能量供應給細胞,表現出來的就是血液裡血糖高,並且多餘的糖會隨著尿液排出,腎小球在過濾時長期泡在高糖分的水中就會功能失常引起腎衰竭,血管因為血糖過高引起血管壁病變出現各種血液疾病,並且細胞在高糖分作用下會引起細胞壁損傷,滲液差失衡,細胞損傷加重引起各種併發症,比如眼疾、糖尿病腎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糖尿病足等等,甚至連神經系統也會慢慢損傷。
所以糖尿病引起的疾病全是因為上述這個原因,所以要分兩種情況來看
1、胰島素分泌不足,人們的想法是,分泌不足我就打胰島素,其實這是錯誤的,胰島素要打,但也要養護胰島器官持續能夠分泌胰島素,此時就要每天吃些線油靈芝孢子粉,養護胰島細胞自然也會養護全身細胞,配合藥物一起增強胰島素的作用降低血糖,還能控制胰島素的量。
2、胰島素分泌正常,但是細胞抵抗胰島素,這類就需要調整細胞壁修復細胞壁的吸收功能,也同時要需要藥物和線油孢子粉。
3、已經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了就不要給個大器官添麻煩,少吃,控制體重,但是不是不吃,每天控制整體熱量在1300千卡,只要不是重體力勞動都是夠用的,當然糖尿病了也就幹不了重體力活了。
4、心情愉悅。這個也重要,多數人是自己把自己嚇死的。
-
10 # 醫聊健康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無糖食品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比普通食品更適合食用的。
不過“無糖食品”也不是絕對的無糖,挑選好的“無糖食品”才能更好的控制血糖。今天就教大家挑選的三個注意事項↓
①看成分表是否含有糊精、蔗糖、白砂糖等成分,這些屬於偷換概念,實際上的含糖量並不低;
②看能量成分表:每100克食物中所含的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脂肪的比例越低越好,這些成分均可以在人體內轉化為糖;
讓你的生活更健康。 -
11 # 面板醫生敬代秀
無糖的食物並不是一定無糖!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規定,無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克,所以包裝上說無糖並非一定無糖。
我們可以擦亮眼睛看配料表,首先要留意有沒新增精製糖成分,另外有些商家也會混入代糖,像我們熟悉的木糖醇、阿斯巴甜等。最重要是千萬別忽略了食物的形態,像湯圓、餅乾、糯米餈,這些都是碳水高的食物,也是“糖”多的食物,即使你裡面不加任何看得見的糖,但其實一口吃下去,也是吃了一堆“糖”。所以千萬別被無糖食物欺騙了!
-
12 # 食品有意思1
“無糖”是這樣要求的
根據中國相關標準的規定,聲稱“無糖”的食品應滿足每100克固體或100毫升液體食品含碳水化合物(糖)量不高於0.5克。無糖即不含蔗糖也不應含有來自澱粉水解物的糖,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
現實卻……
目前市場上的無糖食品大部分只是不新增蔗糖,並非真正的“無糖”。一些無糖食品如無糖餅乾、無糖麥片等,其本身含有大量的澱粉、糊精等碳水化合物,雖然口感並不甜,但經過人體消化分解也會變成葡萄糖。
貼心提示:
“無糖食品”不是糖的絕緣體,透過產品配料表、營養成分表選擇才靠譜!
回覆列表
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1.如果無糖食品食用不當或食用過量,不但不能降低血糖,反應升高血糖。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注意的是,雖然無糖食品沒加蔗糖,但有些食品在製作過程中很可能加了油脂,它產生的能量比糧食還要高。
2.無糖食品不能敞開肚皮吃,大多數糖友覺得無糖食品含糖低可以放心吃,敞開肚皮吃也會導致血糖嚴重升高。
3.並不是說糖尿病患者就不可以吃無糖食品。有些食慾旺盛的糖尿病患者可以將無糖食品適當作為補充食品食用。但吃無糖食品必須減主食。
在這裡我還是強調下,並不是所以糖友控制血糖,單單靠吃就可以控制。飲食固然重要,但絕大部分糖友還需要結合運動、檢測、藥物、健康教育來進行綜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