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豬爸爸育兒經
-
2 # 因孤寂而冷靜
會的,但車聯網應該不會搞到無人駕駛相當普及這種程度,我們有這麼多的司機,如果搞個無人駕駛普及,那狀況可真是不太妙,不論對哪方面
-
3 # IT人劉俊明
隨著5G標準的逐漸落地,車聯網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所以未來車聯網的發展趨勢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車聯網在未來的發展將為使用者構建一個全新的駕乘體驗,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車聯網首先要解決端系統的問題。端系統是車聯網系統的基礎,主要包括各種感測器以及通訊裝置、語音處理裝置(自然語言處理),端系統能夠實時獲取車輛的各種執行狀態資訊,這些資訊能夠及時反饋給駕駛者,以便於駕駛者做出合理的決策。目前,有的車聯網產品也對端系統進行了擴充套件,比如動態獲取駕駛者狀態,這對安全駕駛具有積極的意義。
第二:解決互動問題。車聯網要解決的互動問題包括車與車、車與人、車與網以及車與路之間的互動,互動問題不僅關乎使用者的使用體驗,也關係到安全問題。透過車與不同角色之間的互聯互通能夠完成資訊的傳遞和互動,完成更加智慧化的駕乘體驗,自動駕駛就是一個典型的互動案例。
第三:車聯網與雲計算和大資料的結合。5G標準的逐漸落地解決了資訊傳遞對實時性的要求,構建一個基於雲平臺的車聯網系統有了重要的基礎,透過雲計算平臺,車聯網能做更多的事情,包括常規的客運任務和貨運任務,同時也會對整個車輛的行駛過程做到全程追蹤、記錄和管控,能夠從最大程度上保障汽車的安全性。
第四:車聯網與網際網路無縫對接。隨著車聯網的發展,車聯網與網際網路之間可以進行無縫對接,這樣車聯網就能夠為使用者打造一個全新的網際網路使用體驗,也許隨著車聯網的發展,會出現全新的娛樂方式和辦公方式。
-
4 # 天行健視覺工作室
車聯網是汽車走向,網際網路+車連網,的必然趨勢,是網際網路汽車向智慧汽車在到無人駕駛汽車發展必然技術之一,車聯網需要5G技術的支援,也需汽車各感測器精密控制技術,還需衛星定位導航系統的支援,還需網路安全與法律法規的支援等,車聯網是未來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
-
5 # 中商情報網
日前,工信部印發了《車聯網(智慧網聯汽車)直連通訊使用5905-5925MHz頻段管理規定(暫行)》,其中規劃了5905-5925MHz頻段作為基於LTE-V2X技術的車聯網(智慧網聯汽車)直連通訊的工作頻段。此檔案的釋出,進一步促進智慧網聯汽車在中國的應用和發展,滿足車聯網等智慧交通系統使用無線電頻率的需要。
近年來,中國積極發展智慧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技術進一步推動。目前,無人駕駛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的《2018-2023年中國無人駕駛汽車行業市場前景調查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規模約達40億美元,市場發展空間還很大。到2021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70.3億美元;到2035年,預計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2100萬輛。目前,國內無人駕駛汽車目前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構建的未來藍圖中已佈局到多個適用領域,中國有望成為最大的無人駕駛市場。
此前,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就有提到,至2020年,汽車產業規模將達3000萬輛,駕駛輔助/部分自動駕駛車輛的市場佔有率將達50%;力求高度或完全自動駕駛汽車在2021年到2025年能夠上市;2026年到2030年,每輛車都應採用無人駕駛或輔助駕駛系統,無人駕駛汽車熱潮襲來。
車聯網無線通訊市場前景
目前,中國C-V2X產業發展尚處於起步階段,在現有C-V2X技術標準基本完成、產品日趨成熟的基礎上,為加快促進C-V2X實現商業化部署應用,仍需要資訊通訊、汽車、交通等行業能夠加強協同,政府、行業組織和企業加強聯絡,共同解決大規模測試驗證、安全認證等眾多技術問題,以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資訊開放、運營管理、商業模式創新等產業化推進問題。
汽車市場持續增長利好產業發展
中國為全球汽車產銷量排名第一的國家,汽車行業整體經濟執行態勢良好,呈現平穩增長態勢。汽車產銷量行情向好,為中國C-V2X產業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利於C-V2X技術的推廣及應用。
政府出臺政策扶持產業發展
目前,中國C-V2X技術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在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方面具有優勢,同時也可借力LTE產業及網路部署規模加速發展。此前,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技術標準支援產業發展。未來,政府、相關機構以及產業各方應加強跨部委跨行業合作,共同出臺支援C-V2X技術應用推廣的產業發展政策,為C-V2X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
行業技術加快升級
目前,全球多個發達國家(歐、美、韓等)已經分配5.9GHz專用頻譜資源。中國處於LTE-V2X產業化的關鍵期,業內加強行業技術升級,政府、機構及企業應加快C-V2X頻率需求分析、規劃和分配方案研究,儘早分配5.9GHz頻段的專用頻譜資源用於LTE-V2X直連通訊技術(R14/R15),同時面向未來自動駕駛等更高階的車聯網應用,積極推動5G-V2X相關的頻率需求研究工作。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體系
V2X技術在實現汽車聯網獲得更多服務的同時,也將汽車的控制系統暴露在網路虛擬環境當中,容易遭受外界的惡意攻擊,帶來了新的安全問題。中國應探索建立汽車聯網的安全管理平臺,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汽車聯網後的安全防護水平。與此同時,為確保道路通行安全和事故責任認定,V2X資訊互動時,應當進行完備的訊息合法性/完整性驗證,建立國家級的V2X通訊認證鑑權體系。此外,儘快開展汽車聯網的敏感資料、重要資料界定和劃分的依據,加快汽車聯網相關的個人資訊保護和資料流動管理等方面研究。
更多內容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釋出的《2018-2023年中國5G網路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6 # 雲霄電子科技
我們經歷了網際網路時代,正在經歷網際網路+時代,未來及趨勢必然走向物聯網時代,萬物皆可聯雖說是概念但也是必然趨勢,萬物都聯了,你說車不會聯嗎?
-
7 # 車聯帝
隨著傳統汽車產業與現代科技與資訊的100年發展,車聯網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下圖來源於2017年底中國工業與資訊化部發布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慧網聯汽車)》白皮書。這些技術不斷成熟和發展無形中就賦予了汽車智慧化和網聯化的特徵。汽車上的功能與應用方面,自動輔助駕駛已經成為豪車的標準配置,二客一危車輛已經開始普及ADAS車載終端;豪車上安裝的駕駛輔助系統有車道保持輔助系統、自動泊車輔助系統、剎車輔助系統、倒車輔助系統和行車輔助系統,現在普通私家車上安裝有少量駕駛輔助系統已經不足為奇了。百度阿波羅平臺以及阿里、騰訊、華為和聯想等知名企業軟體技術的成熟,網際網路技術已經爐火純青,大資料成為必然趨勢;使用者希望在汽車上能夠看到更豐富的媒體資訊,前不久坐車,甚至看到有人邊開車邊刷抖音,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是用車聯網技術來解放開車的雙手和整 個人,這樣就可以實現車內娛樂基至是打遊戲了。5G開始試點近2年將會慢慢普及,標誌著網路傳輸已經進入新時代,為自動駕駛、智慧網聯汽車的資料傳輸提供了溫床;華為目前和66個國家的154家運營商在開展5G測試工作,自動駕駛車輛每小時上傳的資料檔案是按GB算的,5G是車聯網現代化的基礎。車載終端裝置日趨成熟,車載企業紛紛轉型進入車聯網領域,開啟網際網路+車載的車聯網模式。銳明公司主要業務是車載影片監控這塊,目前已經上市了,說明車載終端裝置廠商的技術已經成熟。電動汽車開始普及,深圳電動公交車的覆蓋率約為90%,而計程車基本已經實現了電動汽車化,電動汽車是自動駕駛汽車的載體,電動汽車相當於自動駕駛的“導火索”。會有人問自動駕駛和車聯網有什麼關係,答案就是車聯網的最高形態就是汽車實現自動駕駛。而我們現在在做的主要是實現汽車的智慧化和網聯化。從以上5個維度:功能應用、軟體平臺、終端裝置、網路傳輸以及電氣通用來看,車聯網是必然趨勢。
-
8 # 小維汽車
自1885年,卡爾·本茨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輛以汽油為動力源的汽車之後,汽車引發地時至今日的交通革命,仍然在不斷地推進著人類社會的進步。
今天,資訊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帶來了車聯網生態的建立,而“車聯網”時代的到來,給我們的出行方式再次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圖片來自於網路)
根據美國攻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統計資料,車聯網技術將為消費者提供安全、效率、便捷三大方面優質服務。安全方面,中輕型車輛能避免80%的交通故事,重型車能避免71%的事故;效率方面,交通堵塞將減少60%,短途運輸效率提高70%,現有道路通行能力提高2-3倍;便捷方面,停車次數可減少30%,行車時間降低13%至45%,實現降低油耗15%。
看看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智慧化的生活感受車載資訊娛樂系統是目前車聯網發展最為迅猛的一個版塊。透過車載顯示屏,車主可以很好的與汽車進行互動,螢幕可以顯示GPS導航路線,進行影音播放,顯示車輛安全監測資料等。網路的應用使車輛連線到網路後可以獲取實時新聞、實時交通、天氣報告。將駕駛員從緊張、疲勞、乏味中解救出來,使駕駛過程變得充實有意義。
(圖片來自於網路)
此外,將手機與車輛相連,透過App可以遠端控制車鎖,調節車內空調。當我們忘記上鎖時會進行智慧提示,再也不會因忘記鎖門而煩惱。當汽車裝上了移動支付,我們將汽車的位置傳送給店鋪後,就可以提前付款,然後到達商鋪後直接拿貨走人,這樣做不僅免除了排隊的困擾,節省大量的時間,同時還可以不用到處尋找停車位。此時,汽車已經不單單只是一個代步工具,逐漸會成為人們的另一生活空間,承載著更多的資訊處理任務。
行車安全有保障關於行車安全網路上流行著各種招數,但是有了車聯網,一切都不是問題了!車聯網可以透過緊急制動、事故現場預警、十字路口預警、逆行警告、禁止疲勞駕駛等等技術有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使行車更安全。
(圖片來自於網路)
比如,當車輛與車輛相連,兩車相遇時,互相就能及時判斷出對方所處的位置,位於輔路或次要道路,並且車速慢的車輛會主動剎車,這樣就杜絕了駕駛員視線受阻,看不到兩側來車的情況。
同時,與傳統在汽車上安裝攝像頭和感測器等方式相比,車聯網在保證行駛安全的時候範圍更廣,可以提前300至500米就能預判,而這要比攝像頭能偵測的範圍更廣。除了側向來車的自動剎車之外,如果前車開啟了雙閃警報,或者出現了急剎車等危險情況,在車道後方的所有車輛都會收到通知,距離過近甚至也會自動剎車。此外,當相鄰車道有車高速駛來時,駕駛員也會收到車內提示。
開車出行不怕堵有了車聯網,再也不用擔心堵在路上了,中國十大“堵城”排行榜也將可能榜上無名。車聯網可以透過智慧交通管理,實現路況監控,提前預警,不停車收費系統等有效緩解交通堵塞的壓力。
(圖片來自於網路)
每輛汽車都具備GPS定位和一顆“眼睛”,汽車就可以將路況上傳給交通管理部門,由雲端控制車流,進行路線規劃,避免交通擁堵。比如,在通行率很低的交叉路口,可以透過智慧調節紅綠燈來緩和,提高車輛的吞吐量並減少通行時間。除此之外,還可以根據當前的路況、天氣狀況與以往採集到的道路車流量情況來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的道路擁堵情況,選擇一條最便捷、省時的行走道路,最佳化司機的行駛路線,避免所有車輛聚集在一處造成擁堵。
降低油耗巧省錢還在學省油的小技巧?車聯網會直接幫你計算最省油的路線。透過車聯網,利用車輛與路邊基礎設施之間採集到的資訊來建議車主及時響應,同時對車輛進行一系列輔助控制,比如,智慧導航、精準判斷行車路線等等,減少不必要的操作。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對當前交通缺乏預期和低效的減速導致的燃油浪費佔22%,而合理的駕駛將使汽車的油耗降低15%。
(圖片來自於網路)
車聯網時代的到來,讓汽車不再僅僅是出行工具,更是我們智慧出行的夥伴,它可以日行千里,也可以幫我們打點一切。
車聯網當然不只是為我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作為城市智慧交通建設的重要板塊,在智慧化交通管理、智慧動態資訊服務、車輛智慧化控制,以及智慧停車管理等等都將有所建設,而未來隨著5G技術的日益成熟,車聯網還將賦能自動駕駛, 為共享出行提供新思路,給城市智慧交通帶來前所未有的新變化。
-
9 # 行行查
車聯網發展可以分為三大階段,當前正處於第二階段——智慧網聯汽車階段。車聯網的發展從最早期的車載資訊開始,車輛具備基本的聯網能力;在當前的智慧網聯階段,透過V2X技術,車路開始協同;到了未來的智慧出行階段,車路協同在智慧交通和高階自動駕駛中廣泛應用,不可或缺。
廣泛而言,車聯網涵蓋車自身全部生命週期的資訊以及車輛與外界互動的資訊。這就意味著,從車輛研發、生產、銷售、使用、回收過程中的所有資訊交換都被包括在車聯網中,因此,車聯網除支援車輛與交通三要素———人、車、路互聯,實現在智慧交通領域的應用以外,還將與移動網際網路、通訊網、智慧工廠、智慧電網、智慧家居等外部網路互聯,形成自車與人、車、路、網相互連線及資訊互動的有效平臺。
理想狀態下,車聯網透過連線車、路等交通關鍵要素,能夠提供面向個人、企業、政府等不同使用者提供各種不同型別的服務,構建高效、安全、綠色的交通環境。車聯網目標是減少80%的交通事故、減少20%的碳排放和增加30%交通效率。
車聯網依託車內網、車際網和車載移動網際網路,能夠實現智慧化交通管理、智慧動態資訊服務和車輛智慧化控制的一體化。車聯網集無線通訊、智慧導航、自動泊車、智慧安全、節能減排、娛樂影音、自動駕駛等功能於一體,車載系統也逐漸從單一功能向綜合智慧業務系統發展。
近年來,車聯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資料顯示,截止至2017年,全球車聯網市場規模約為525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增加至1629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5.4%;中國車聯網市場規模將從2017年的114億美元增長到2022年的530億美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36.0%,高於全球平均增長速度,中國市場規模在全球的佔比也將從2017年的21.7%增長到2022年的32.5%。
從車聯網產業鏈來看:上游主要是各類元器件和晶片生產商,其中通訊晶片和通訊模組技術難度相對較高;中游主要是裝置製造商,負責提供相關軟體、硬體終端等;下游是系統整合商(Tire 1)、服務供應商和通訊運營商,系統整合商主要提供相關產品的整合,之後交給整車廠,服務供應商提供相關服務,通訊運營商提供通訊能力的支援(包括具體的通訊網路搭建等)。
車聯網技術的基礎和關鍵技術是智慧網聯汽車技術(V2X),主要包括汽車與汽車(V2V)、汽車與路側裝置(V2R)、汽車與基礎設施(V2I)以及汽車與行人(V2P)等多種應用場景。目前V2X技術在國際上由兩大技術陣營構成,一種是由IEEE主導的比較成熟的DSRC方案,具備低時延、高可靠性等特性,主要為傳統車企和晶片企業所支援;另一種是由3GPP主導的LTE-V方案,其主推者為華為、愛立信等電信企業。
在傳統的資料之外,車聯網帶來資料的極大豐富,為利用資料變現打開了新的方向。以UBI資料服務為例,透過採集使用者的行車駕駛資料,可以實現更精準的保險定價,從而幫助保險公司精準衡量風險,也幫助行車規範度高的使用者買到更合適的保險。隨著資料的積累,二手車交易、汽車貸款等角度也可成為資料變現的潛在模式。
2016年9月,工信部發布《智慧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將智慧網聯汽車發展的總體思路分為三個階段:1)近期推進以自主環境感知為主,網聯資訊服務為輔的部分自動駕駛應用;2)中期重點形成網聯式環境感知能力,實現可在複雜工況下的半自動駕駛;3)遠期推動可實現V2X協同控制、具備高度/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智慧化技術。從政策層面看,國家已經將發展車聯網作為“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在實體經濟中應用的重要方面,並將智慧網聯汽車作為汽車產業重點轉型方向之一。
請至網站www.hanghangcha.com
檢視更多行業研究資料
回覆列表
車聯網相對已經發展的較為成熟了,至少基礎的水平都已經有了
接下來,應該要把車聯網和大眾的日常生活聯絡在一起,並且不斷最佳化軟體及硬體裝置。
畢竟手機有一代代的系統,汽車也要定期的更新其軟體和硬體,否則跟不上時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