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門猿

    一篇舊文。

    公曆十月一日是國慶節,農曆的十月一日也是一個節日,只不過知名度要遜色些,這就是寒衣節。

    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又稱“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在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叫做“送寒衣”。這是中國傳統的祭祀日之一,——這和清明節性質一樣,雖然可以泛稱為節日,但實質是個紀念日。

    在這個日期,給逝者燒送寒衣的傳統,由來很久了。唐代《唐大詔令集》卷七十七載:

    唐玄宗天寶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誠敬之心,薦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 是知先王制禮,蓋緣情而感時。 ……自流火屆期,商風改律,載深追遠,感物增懷,且詩著授衣,令存休浣,在於臣子,猶及恩私,恭事園陵,未標典式。 自今以後,每至九月一日,薦衣於寢陵,貽範千載,庶展孝思。

    這道詔令確定了每年九月一日,向先祖陵寢進獻寒衣。(薦,是進獻,祭獻的意思。《穀梁傳注》:“無牲而祭曰薦。”)

    所謂寒衣,指的是禦寒之衣。如杜甫《秋興八首》詩:“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再如唐代皇甫冉《九日寄鄭豐》詩:“還當採時菊,定未授寒衣。”

    這是朝廷的祭祀禮儀,但官方的做法也在潛移默化影響著民間。給先人燒獻寒衣的行為,在宋代已成習俗,不過推遲到了十月朔日,可能是由於九月時間還早,十月天氣轉寒,才是換衣服的時候。

    《東京夢華錄》記載,東京汴梁九月“下旬即賣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燒戲故也。”可見當時這一習俗已經形成風氣,而且焚燒祭品的需求量不小,以至於出現了專門市場。這同時也反映出宋代商品經濟的繁盛。

    《夢粱錄》記南宋臨安則是:“士庶以十月節出郊掃松,祭祀墳塋。內庭車馬,差宗室南班往攢宮行朝陵禮。”可見十月一日在宋代,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日子。、

    此後歷朝歷代,這一風俗一直延續了下去。成書於元代的《析津志》寫到十月一日,是這樣的:“十月天都掃黃葉,酒漿出城相雜還,爇送寒衣單共祫。愁盈頰,追思淚雨灰飛蝶。”“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後,時令謂之送寒衣節。祭先上墳,為之掃黃葉。”、這個時候,“寒衣節”的名稱已經出現了,在這一天到城外墳墓祭祀,掃除墳上的落葉。

    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場》對寒衣節的記載更加詳細:“每年十月一日,用五色彩紙做成男女衣服,寫好姓名輩分排行,就像寄信一樣,晚上在家門外燒給先人。如果是新近的逝者,要用白紙做衣,因為據說新鬼不敢穿彩色衣服。”

    (十月一日,紙肆裁紙五色,作男女衣,長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緘,識其姓字輩行,如寄書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門,曰送寒衣。新喪,白紙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聲十九,男聲十一。)

    這一燒紙衣的習俗,清代仍然不變。《帝京歲時紀勝·送寒衣》寫:“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掃墓,如中元儀。晚夕緘書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帶衣履,於門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到了近現代,文字資料更加豐富,讓我們能更多地瞭解相關習俗。據說老北京的寒衣節是這樣過的: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襲舊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紙店去買寒衣紙,它是用冥衣鋪糊燒活的彩色蠟花紙,裁成布匹形狀的長條,一般是一張紙破三條或四條。粉紅色的印上白色圖案;白色的則印上青蓮色的圖案;黃色的則印上紅色圖案(一般均為牡丹、菊花、蝴蝶的連續圖案)。也有用素色紙的。總之,只是象徵性的東西。有的把這些寒衣紙剪成衣褲狀,有的不剪,直接裝在包有紙錢、冥鈔的包裹裡焚化。還有的更為講究的富人,則是請冥衣鋪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襖、皮褲等高階冬裝。不論用什麼樣的寒衣,都要以紙錢、紙錠為主,一併裝在包裹內,供罷焚化。

    宅府門第,在祠堂裡設奠;一般人家則將包裹當成主位,在堂上設奠,多以三碗水餃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鮮果品、滿漢糕點、冷葷熱炒,均無定例。焚香秉燭,全家依尊卑長幼次序行四叩首禮(謂“神三鬼四”)。祭罷,或送墳地,或在門口焚之。老喪一律不舉哀。

  • 2 # 使用者106116880478

    算是民俗,周朝就開始的一種行為。

    十月初一,北方地區慢慢變冷了,思念已故的先人而演化出的一種祭祀形式。

    在古代是燒寒衣,紙糊的衣服送過去供先人使用,後來慢慢的房子、車子、手機就都有了。有的圖省勁直接送錢,愛買啥買啥嘍!

    主要是體現天氣變冷的一面,所以在中國南方地區就不太注重寒衣節,北方是比較注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部的日曬斑怎麼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