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袋鼠說經濟

    銀行存款利率1.75%,理財產品利率4.25%,基金收益浮動有虧有賺,分紅性質的保險4%以上。通貨膨脹率5%。因此錢存銀行搞不過通貨膨脹,買的東西越來越少了,錢越不值錢。

  • 2 # 老闆書房

    存錢會存成窮光蛋,錢可以不升值,但一定要保值,為什麼大家熱衷買房,因為買房可以抵禦通貨膨脹,普通老百姓比較靠譜的投資手段。

  • 3 # 面面俱到666

    不要光聽別人說,要結合自身的情況再做判斷,每個人的需求以及每個人的決策能力,面對的機會都有很多差別。

    現在的理財投資渠道確實是多了,基金,股票,p2p,債券,房地產……等等,不勝列舉,但是每一項面對的風險都是不同的。

    在做出決策之前,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有多大的風險承擔能力!

    其次,還要看自己是否具備了相應的決策能力,像股票,債券這類的理財方式都需要具備極強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才能應付的來。

    把錢存在銀行或者購買銀行的理財,利率確實與其他投資渠道相比,低很多,但是銀行的渠道是目前最安全的!

    對於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的普通老百姓來說,把錢存在銀行無疑是最為穩健的。

    當然了,隨著中國基金市場的發展,基金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的理財方式,如果你每個月都有穩定的現金流的,而又想找一個利率高於銀行存款,同時風險相對可控的理財方式,我推薦做基金定投。

  • 4 # 一個平凡的跑者

    個人覺得有錢不放銀行也不全對!

    這裡的有錢肯定是閒錢!很多沒有錢的人很想自己有更多的錢放到銀行裡,可是真當你有了錢的時候你還不知道怎麼來利用他!所以很多人都放銀行了!

    個人覺得在沒有透過學習之前,錢暫時放銀行還是比較安全的!但大家都知道長期房銀行也不對!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提高!人均收入的不斷積累!錢應該放到哪裡呢?個人有如下建議:

    第一、請勿不學習就亂投錢。對於不學習的人最安全的就是銀行!這裡至少還有本金。

    第二、不懂的不要投,天上絕不會掉餡餅!克服人性的貪婪!

    第三、學習、學習、再學習!

    具體如何學習可以參考我的回答(如果現在有100萬,做什麼投資比較好)。

  • 5 # 首席投資官

    首先,為什麼我們要把錢放在銀行?無非是為了資金的保值和增值,但是,現在的銀行存款已經完全無法滿足這個要求。

    現在,銀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只有0.35%,而一年期定存只有1.5%,且流動性上受限嚴重。而餘額寶類產品,即使經歷了收益率的下調,現在仍然在接近3%的水平,且使用非常靈活。以滿足流動性需求,同時保證收益的角度而言,餘額寶類產品完勝銀行存款。

    其次,從另一個角度看,單純把錢放在銀行或者買餘額寶這種貨幣基金類產品也是錯誤的。貨幣基金類的產品,其收益率完全沒有辦法跑贏通貨膨脹。如果單純買這類產品,資產實質性縮水是必然的。因此,對於投資者,尤其是年輕投資者,想要實現資產保值增值的話,股票基金債券P2P等是一定要選擇配置一些的,但是具體如何配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6 # 財富公元

    這種說法太絕對,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銀行收益率不高,讓很多投資者放棄了銀行這一傳統的理財模式。實話說,每個人即使錢再多也不可能一分錢也不放在銀行裡面,更不可能全部投資一些高風險理財產品。

    銀行產品收益情況

    銀行活期利率最低0.3%,定期五年利率最高5.45%,也就是說10000元存銀行一年利息30元到545元之間;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也不是很高,預期收益率在3%——5%,平均年化收益率4.38%,隨著理財門檻從5萬元降至1萬元,預期收益率更低了。現在通貨膨脹率平均每年都是6%以上的,所以現在不論銀行存款還是理財產品都跑不贏通貨膨脹。

    理財方式多元化

    理財當下成為一種時尚,無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都在拼命打探何種理財投資收益最高而且最安全。如今有錢人多了,理財市場可供選擇的產品琳琅滿目,貨幣基金、國債、期貨、期權、P2P、股票,哪怕是房地產都是一種投資理財,而且還很熱門,理財講求個收益,收益最高的幾乎都是銀行存款的十倍二十倍的。選擇範圍廣泛了,銀行收益不及這些,自然而然就是比較受冷漠了。

    投資同樣需要多樣化

    對投資理財者來說,安全穩定是第一位的,但是過於安全又沒有收益,畢竟低風險就是伴隨低收益,高收益又缺乏安全性,只能是走中和路線,多數資金一旦閒置應該投資銀行理財和存款,少量的可以拿出來炒股、投資p2p,即使賠了也不至於損失慘重。

    錢放銀行是必須的,講安全、講信譽的話銀行都有資格在理財投資中排在首位,明智的理財者至少要放上一筆錢在銀行用作保底的,不可能蜂擁而上全部扔在一些不著邊際地高收益理財產品上。

  • 7 # 龍門山財經

    說這句話的人至少是這三類人,一類是有一定理財專業知識或經驗的人,第二類是實體創業走上正軌的人,第三類是瞎起鬨,蠱惑他人入坑的人,不知有沒有說錯?

    毋庸置疑,要把理財做到精緻,基礎性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經驗是必須的,而不是靠運氣去蒙。有一定專業知識和經驗的投資者,首先他們可以對產品的風險與收益能夠做出較為科學的評估,從而科學的劃出應該投資理財的區域範圍,即哪些需要觀望,哪些需要規避,哪些需要及時介入;其次,他們也能較好的把握投資理財熱點,掌握節奏。牛市來臨他會炒股,熊市降臨他會轉做國債逆回購,或購買貨幣基金,或者定投,再不行就將資金撤回銀行賬戶,而不是一味的去死纏爛打,一條路走到天黑。因此,是否將錢存入銀行,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更應該根據市場投資熱點而論,銀行既是我們積累和保管財富的工具,也是熊市情況下財富的避風港。

    要實現財富的增值,不是僅僅侷限於理財行為,有眼光有實力,懂經營善管理的人一定會選擇實體創業,這不僅可以達到挑戰自我實現人生價值的目的,還可以加速財富的快速增長。當實體創業走上正軌後,如果企業的前景明朗,訂單火爆時,擴大再生產也就成了必然,肯定也不會把資金放在銀行,而是再投資。一個好的行業,一個好的專案,其經濟回報率當然遠遠高於銀行存款。這時能夠存入銀行的資金,只會是週轉結算,以及生產生活零星開支,而不是將大額資金傻傻的放在銀行裡。

    瞎起鬨的人,一天到晚只會拿銀行利率跑不贏通脹率說事,動不動以某寶寶為標杆。如果你問他,除了銀行還有哪些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和產品,他可以一口氣說出幾十種,但問他究竟賺了多少?他卻欲言還羞。有句歌詞說的好,由來只有新人笑,哪會聽到舊人哭。自從金融改革開放以來,投資理財的平臺和產品確實猶如雨後春筍,遍地開花,琳琅滿目,給投資者的選擇空間和餘地確實更大了,但是隨著有些平臺和產品的風險逐漸暴露,有人也開始品味苦澀和痛苦,這是野蠻生長帶來的必然後果。面對P2P的頻繁爆雷跑路,網貸的坑蒙拐騙,股市跌跌不休,基金負收益(2018只有貨基倖免),樓市前景不明,經濟下行壓力明顯等等,投資者的選擇空間被迅速壓縮,連曾經熱鬧喧囂的某寶也變得異常沉寂,這還不足以引起警惕麼?立足當下,我們應該把資金撤回銀行這一避風港作為理性穩健投資呢?還是不負責任的去冒險投機?話不多說,聰明人都已經有了答案!

  • 8 # 財智成功

    在寶寶類貨幣基金年化收益率4%以上時,把錢存在銀行確實不太合適。但是到了當下,理財收益越來越多,保本理財逐步退出市場,理財風險越來越大,銀行依然是最重要的選擇。

    有人說不要把錢放銀行,無非有幾種情況。一種是熟悉各種理財產品的人,並且為了博取高收益願意冒險,選擇P2P理財或者投資股指基金、股票以及期貨等等。一種則是騙子,忽悠人投資期貨、貴金屬、外匯等等;放高利貸的也會持這種觀點,民間借貸年利率10%以上很普遍,而高利貸們往往30%以上甚至更多;當然還有一種,就是賣保險的了,說的天花亂墜,年收益超5%,結果五年十年下來,真實收益率可能只有2.5%。

    由於真實通貨膨脹率在8%上下,而普通人的理財收益往往連5%都難以達到,銀行一年期存款更是隻有2%左右,如此低的利率也是很多人不建議選擇存銀行的重要原因。

    錢存在銀行,很難保值,更做不到增值。但是隨著貨幣發行速度一直維持超過經濟增長的速度,物價會持續上漲,或者日常物價漲幅不大,但是房價猛漲,存款以驚人的速度實質貶值。

    普通人要跑贏通脹,只有兩種途徑:

    1、提升個人能力,增加工資或收入,不管是工作還是創業;

    2、投資,去獲得能夠跑贏通脹的收益;

    就第一項來說,精英畢竟是少數,而多數人都難以成為行業精英,這既有環境制約,又有個人努力因素。至於創業,九死一生,甚至十死無生,絕大多數創業最終都成了敗家。

    投資是很多人重視的,最為熟悉的莫過於股市和樓市。在過去的二十年,投資股市的大多虧本,而炒房的多數已經發家。

    但是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房產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未來下降空間很大。而股市雖然多數股票沒有投資價值,但是一兩年後會有一部分股票具有投機價值,可惜多數人買不對,也抓不準。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高收益對應著高風險,與其冒險虧本,不如穩妥點存銀行。三年期國債年利率4%,這也是不錯的選擇。保本的結構性存款年收益也能在4%左右,也可以。如果資金多,選擇三年期大額存單也行,年利率4.2%左右。

    跑不贏通脹已是必然,但是錢放在手裡沒有利息,投入到不靠譜的地方也許不再屬於自己,所以還是存銀行吧。

  • 9 # 毒舌財經

    為什麼有錢不放銀行?因為錢多了你可以投資的渠道更多,可以獲得比銀行存款利息更高的收益。

    富人可以選擇收益更高,門檻更高的理財渠道

    目前去銀行存款基本是普通老百姓或者一些風險偏保守的老年人,真正那些身價上百萬數千萬的人,基本上不會把大量現金存在銀行裡面,除非他跟銀行有一些特殊的業務往來。

    比如根據《2018胡潤財富報告》相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千萬資產高淨值家庭大概有200萬個左右,而在這些家庭的資產當中銀行存款其實佔比比較小。

    比如千萬資產家庭當中企業主佔比60%,但是他們擁有的現金存款以及部分有價證券只有150萬左右,其他資產形式則主要表現在企業資產以及房產上。

    就算千萬級別的金領(包括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管),他們財富當中現金以及有價證券部分也只佔比20%(而且以有價證券為主),其他財富也是主要表現為房產以及持有的企業股份。

    那為什麼越有錢的人越不喜歡把錢存在銀行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們有其他更好的渠道保持財富的增值。

    我們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信託,目前一些低風險的信託專案,年化收益大概是在8%左右,這個收益要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很多,但是這個信託的門檻卻要求很高,最低認購額度是100萬起步,而且你必須是一個合格投資者,而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投資者,你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或者最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所以對於一些收入高的人來說,他們可以投資一些高階的理財產品,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而普通人就不具備這種資格,因為門檻達不到。

    富人可以承受更大的風險

    更重要的一點,目前銀行存款保本保息,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這個是保值增值的最佳方法,儘管銀行存款利率跑不贏通貨膨脹,但對於風險承受能力比較低的人來說,存款卻是最好的選擇。

    而對於一些有錢人來說,他們承受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很多,所以他們可以投資一些收益比銀行更高的理財產品,哪怕出現本金上的損失,對他們來說也影響不大。

    比如有兩個人,一個人只有10萬塊錢可支配收入,另外一個人有1000萬的可支配收入,假如同樣是損失50%,那第一個人就要損失5萬塊錢,這個可能是他一個家庭半年的各項開支;而對於身家1000萬的人來說完全就不一樣,哪怕損失50%也就是500萬,但是他還有500萬的資產,這對於他生活來說根本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只是財富縮水了而已。

    所以到底是把錢存進銀行還是拿去投資收益更高的理財產品都是因人而異的,每個人實際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選擇的餘地和空間都不一樣。但不管怎樣去理財,一定要選擇合適自己的渠道。

  • 10 # 老金財經

    其實這種說法有些誤導人的觀點,我個人覺得錢最終都是歸屬銀行才是最好的歸屬。

    至於提主提出的有錢也不放銀行,相信真正不把錢放銀行的只有極少數人!也就是理財知識過硬,把自己的錢利用投資其他渠道了。另外就是有做實業的能人,只要一有錢就投入實業,讓實業越做越大,做實業的人也沒有錢放銀行,反而還會從銀行貸款出來資金週轉。但是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各種理財產品很不熟悉,又沒有什麼好的投資專案,只能把錢存入銀行做定期或者大額存單生利息,實現保值。

    為什麼有錢也不存入銀行?原因就是這些人有其他熟悉的投資理財方式,投資其他理財利息要遠比存入銀行利息高,所以覺得存入銀行不保值反而貶值。

    其次就是銀行的利息確實太低了,存款利率已經處於歷史新低階段,比如活期利率為0.35%,存1萬元只有30元利息;就拿定期一年利率也只有1.50%,存一萬一年才150元;銀行利息太低,完全走不過CPI2.5%的漲幅,所謂的錢越存也不值錢,所以很多人認為錢不值得存銀行。

    再有就是隨著各種理財產品的面世,尤其是從2013年餘額寶誕生之後帶來了各種寶之類的閒錢幾百產品;即使把錢存入餘額寶利息按照現在一年也有200多元比存銀行定期一年利息高。導致更多的人不願意把錢存進銀行了。

    最後就是當前各大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繁多,已經供很多人可以選擇投資品種了,讓大家有更多的選擇存錢的地方,如餘額寶,零錢通,京東小金庫等之類的貨幣基金,把錢放這些貨幣基金都是比存銀行高,讓很多人直接拒絕把錢存銀行。

    總之不管任何理財產品,銀行是錢的最好歸屬,即使你個人把錢去購買理財產品,但你購買理財產品的錢還是透過金融機構把錢託管到了銀行內。所以錢轉來轉去最終還是存入在銀行,並不會像提出說的有錢也不放入銀行的觀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慾望太多,是應該控制還是應該盡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