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組織形式的不同,使2B和2C在決策機制上完全相反
我有個朋友做營銷的,有一陣服務的使用者是商業綜合體,總哀嘆溝通成本太高,流程繁瑣還沒有結果,這個2B生意的問題是可以想見的。零售企業要買營銷服務的決策,並不是一個營銷經理能拍板的,而是由企業流程來決定,顯然流程就是審批的過程,走層級和部門是免不了的。
甚至有些規模更大的企業還有招投標和採購部門,沒有個幾家公開競標都不會有結果,這個決策流程涉及到很多人。2B生意的產品形態如果是服務型或專案型的,在可衡量指標不確定時,決策機制會更加不可控。而2C就簡單的多,流程的事幾乎不存在,簡單溝通就可以確定。
可見,2B服務於組織和2C面對個人,在決策機制上是完全相反的,企業需要走流程並且更加理性。個人買個商品商量一下就能辦了,也沒有什麼管委會監管,往往感性多些差不多就行了。2B決策機制的複雜性,導致這個生意並不好做。
與C端消費者不同,B端企業基本不可能衝動購買產品,產品方要想做成生意,不僅需要產品好還得服務好。越是如此產品方就要更有耐性,理性和情感、甚至關係和人性都得考慮。事實上,這種情況是需要團隊來管理的,一個人想要做好生意基本不可能了。
如果2B的一方是一個小企業,或者面對的是企業老闆,其決策也會變得很快,但這個還要看是什麼型別的產品,或者產品對企業的價值如何。一些價值較低的產品決策流程就會簡單化,因為在預算內或者不經過更多部門。而有些產品是需要替換企業原有產品和服務的,存在轉換成本和風險。
比如一個新零售數字化中臺系統,要替換原來傳統大賣場的前後臺經營系統,不僅需要所有資料的遷移,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不是技術上的資料丟失,而是未來新系統能否創造新價值,或者說對經營的幫助是否可見。轉換成本高和風險的存在導致交付週期拉長,產品方的成本增加利潤被攤薄。
決策機制繁瑣和產品交付週期冗長,註定了2B是一個比較重的業務,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做2B業務的原因,而反過來對2C生意趨之若鶩。比如華為手機是個人消費者業務,只要產品好品牌好,線上線下營銷到位產品就不愁賣。但華為5G的全球業務就難做得多,不僅要一個個國家的電信運營商談合作,還要面對國外國家的所謂審查。
從中也能看出,2B和2C生意其實是有能力差別的。電商平臺可以很容易的將商品賣個C端消費者,因此做2C生意的重點是產品一定要好,而2B生意就沒那麼簡單了,要保證產品和服務的全鏈條每個環節都能安全,從而與企業建立可信賴的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2B其實是一個賣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生意,產品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要想將這個生意做好,一般情況下的2B生意要有運營團隊作為支撐,來管理企業的決策機制並最終達成目標。
因為2B是一個運營重的生意,在網際網路時代選擇2C生意的人更多。運營重導致交付週期長,盈利能力有可能下降,如果產品方的成交轉化甚至復購率不強,生意的壓力就會變大,除非是有超強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歸根到底,要想做好2B生意要認清B和C的不同之處,並要透過建立相應的銷售和服務體系來管理。可以說,2B生意不僅需要對產品和消費者的理解,還要有洞察決策機制的能力,以及超強的服務意識。而這些卻是做2C生意的人不能理解,或者不願去接受的,因此做2C的很難去做2B生意。
一、組織形式的不同,使2B和2C在決策機制上完全相反
我有個朋友做營銷的,有一陣服務的使用者是商業綜合體,總哀嘆溝通成本太高,流程繁瑣還沒有結果,這個2B生意的問題是可以想見的。零售企業要買營銷服務的決策,並不是一個營銷經理能拍板的,而是由企業流程來決定,顯然流程就是審批的過程,走層級和部門是免不了的。
甚至有些規模更大的企業還有招投標和採購部門,沒有個幾家公開競標都不會有結果,這個決策流程涉及到很多人。2B生意的產品形態如果是服務型或專案型的,在可衡量指標不確定時,決策機制會更加不可控。而2C就簡單的多,流程的事幾乎不存在,簡單溝通就可以確定。
可見,2B服務於組織和2C面對個人,在決策機制上是完全相反的,企業需要走流程並且更加理性。個人買個商品商量一下就能辦了,也沒有什麼管委會監管,往往感性多些差不多就行了。2B決策機制的複雜性,導致這個生意並不好做。
二、2B比2C生意轉換成本高,存在風險導致交付週期較長與C端消費者不同,B端企業基本不可能衝動購買產品,產品方要想做成生意,不僅需要產品好還得服務好。越是如此產品方就要更有耐性,理性和情感、甚至關係和人性都得考慮。事實上,這種情況是需要團隊來管理的,一個人想要做好生意基本不可能了。
如果2B的一方是一個小企業,或者面對的是企業老闆,其決策也會變得很快,但這個還要看是什麼型別的產品,或者產品對企業的價值如何。一些價值較低的產品決策流程就會簡單化,因為在預算內或者不經過更多部門。而有些產品是需要替換企業原有產品和服務的,存在轉換成本和風險。
比如一個新零售數字化中臺系統,要替換原來傳統大賣場的前後臺經營系統,不僅需要所有資料的遷移,還要承擔一定的風險。這個風險不是技術上的資料丟失,而是未來新系統能否創造新價值,或者說對經營的幫助是否可見。轉換成本高和風險的存在導致交付週期拉長,產品方的成本增加利潤被攤薄。
三、2B生意需要產品和服務,雙體系共同支撐才能做好決策機制繁瑣和產品交付週期冗長,註定了2B是一個比較重的業務,這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做2B業務的原因,而反過來對2C生意趨之若鶩。比如華為手機是個人消費者業務,只要產品好品牌好,線上線下營銷到位產品就不愁賣。但華為5G的全球業務就難做得多,不僅要一個個國家的電信運營商談合作,還要面對國外國家的所謂審查。
從中也能看出,2B和2C生意其實是有能力差別的。電商平臺可以很容易的將商品賣個C端消費者,因此做2C生意的重點是產品一定要好,而2B生意就沒那麼簡單了,要保證產品和服務的全鏈條每個環節都能安全,從而與企業建立可信賴的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2B其實是一個賣解決方案和服務的生意,產品也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要素。要想將這個生意做好,一般情況下的2B生意要有運營團隊作為支撐,來管理企業的決策機制並最終達成目標。
四、思考與結語因為2B是一個運營重的生意,在網際網路時代選擇2C生意的人更多。運營重導致交付週期長,盈利能力有可能下降,如果產品方的成交轉化甚至復購率不強,生意的壓力就會變大,除非是有超強核心競爭力的品牌。
歸根到底,要想做好2B生意要認清B和C的不同之處,並要透過建立相應的銷售和服務體系來管理。可以說,2B生意不僅需要對產品和消費者的理解,還要有洞察決策機制的能力,以及超強的服務意識。而這些卻是做2C生意的人不能理解,或者不願去接受的,因此做2C的很難去做2B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