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珠海市場監管

    大暑如何養生

    一、大暑重“養心”

    中醫“四季養生”的理論認為夏屬火通心,心陽在夏季最為旺盛,功能最強。人容易煩躁不安、口渴心煩、胸悶氣短,所以暑天養心很重要。

    1. 睡覺“寧心”

    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熱天睡好覺,勝吃西洋參”。睡眠好,心情好,有利於心神的寧靜。晚睡早起,可以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而相對不足的睡眠則可以用午休做補償。

    2. 大笑“開心”

    笑是夏天養生的良藥。“笑一笑,十年少”,不無道理。夏季氣候悶熱,易使血壓升高,心煩意亂,這時若能笑口常開,就能改善情緒,從而協調人體各臟器的功能。

    3. 飲茶“安心”

    夏季天熱容易出汗,而中醫向來視汗為“心之液”,出汗過多易消耗心臟陰液。

    金銀花金蓮花百合花這三種花一起泡茶喝,可以起到清心火、清熱解毒的作用,是非常簡單且實用的養心茶。

    二、注重養生的你一定要注意這4個重點

    1. 暑邪:讓你氣陰兩虛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氣,夏季汗出過多會帶走體內津液,進一步發展會導致氣陰兩虛。氣傷了以後,推動血液執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執行遲緩,很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疾病,尤其是腦梗、心梗。

    祛暑邪清涼綠豆湯。準備綠豆30g,蘆根9g,生甘草3g,先將蘆根、甘草用紗布包好,加水適量與綠豆同煮,去藥包後飲用就可以了,能防暑消暑。

    2. 暑熱:讓你咽痛失眠

    大暑時節,氣候炎熱,人們更容易“上火”,出現咽痛、煩躁、失眠等不適。再加上人們汗出過多,使得體內的水分丟失增加,還會有口渴喜飲、唇乾舌燥、尿赤短少等表現。

    清熱方吃苦味。苦味食物都屬於寒涼性質,具有清熱瀉火、燥溼健胃的功效,特別適合於在炎熱的夏季食用。

    煲水鴨。大暑老鴨勝補藥!鴨肉能夠去熱清火、消暑。

    教你一道冬瓜水鴨湯。準備1只水鴨,連同冬瓜、蔥、料酒、姜等放入鍋里加水,用大火把水燒開後,再改小火煲兩個小時左右,然後加入食鹽即可。

    3. 暑溼:讓你肢體困重

    大暑時節,雨水逐漸增多,溼邪最易乘機而入。

    暑溼侵害人體會出現口中黏膩、頭昏腦漲、肢體困重等症狀,不僅面板感覺黏黏的,連內臟也黏滯起來,這就導致有些人出現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口中黏膩等不適,甚至舊病復發。

    祛溼招運動微出汗。適當出汗有助驅除體內多餘的溼氣。年輕人步行、慢跑,老年人打太極拳,都是出微汗適合的運動。

    睡前泡泡腳。睡前用熱水泡腳,能促進下肢血液迴圈,加速溼氣排出,緩解下肢水腫,還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

    4. 脾胃差:讓你胃腸難受

    大暑前後溼氣重,脾胃運化能力差,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如果經常穿梭於空調與悶熱環境中,冷熱不調,如果大量喝冰鎮啤酒、吃冰激凌,更容易發生胃腸道疾病,沒有胃口吃飯等。

    養胃方玉米糊。玉米屬於平補的食物,能調中健胃,無論是哪種體質的人,都可以適當吃一些。

    推薦一款山藥玉米糊,買點玉米粉和山藥粉,然後按3:1的比例煮成糊狀,對胃很好。

    橘皮茶。橘皮10克(鮮皮加倍),冰糖適量,用開水浸泡後代茶飲。能理氣開胃、燥溼化痰。

    三、化氣生津

    大暑節氣,天氣炎熱,容易消耗人體的氣津,因此有“暑天無病三分虛“的說法。老人兒童和體虛氣弱者更難以抵禦酷暑,容易出現頭暈、心悸、胸悶、大量出汗等症狀。此時十分需要化氣生津,補充身體氣津的虧耗。

    建議:日常飲食應注意多食用清淡滋陰的食物,如生薑、枸杞等。此外,可適當多喝紫菜湯、菊花茶等飲品,不僅能夠益氣生津,還可清熱消暑。

    四、冬病夏治

    大暑是一年裡最熱的節氣,它至盛的陽熱之氣可以用來溫通我們身體的每一條經絡,一到冬天就容易手腳冰涼的朋友趕緊加入過大暑的行列,把握“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

    建議大家多去戶外走走,可以選擇行走、慢跑等,這些有氧運動都很適合在暑天進行。但運動時要把握好量和度,要避免大汗淋漓,否則反而容易耗氣傷陰。出汗後要及時擦乾,避免溼氣侵襲人體。

    除了運動,洗熱水澡也有助陽氣生髮。洗浴時可用熱水反覆衝淋頸背部,因為後背的督脈總督全身陽氣,熱水衝淋有助於振奮體內鬱閉的陽氣,此為通督法

    大暑吃什麼

    1、清熱提神吃點“苦”

    適當吃些苦味食物,既能健脾開胃,還能預防中暑。另外,苦味食物還具有醒腦提神解除疲勞的作用,利於人們在炎熱的夏天回覆精力和體力,減輕乏力感。

    推薦食

    苦瓜、苦菜、苦蕎麥等。

    2、解暑健脾多吃豆

    大暑天氣酷熱,出汗多,脾胃活動相對較差,人容易疲勞和食慾不振。因此,應注意健脾養胃的食物攝入。

    推薦食物

    綠豆湯、蓮子等,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暑作用。

    扁豆、薏仁則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

    3、益氣養陰多喝粥

    桑拿天,天氣溼悶,容易耗氣傷陰,出現虛弱無力等症狀。因此,除了及時補水,還應常吃一些益氣養陰且清淡的食物增強體質。

    推薦食物

    建議多喝荷葉綠豆粥、薏米百合粥、菊花粥。此外,山藥、大棗、雞蛋、蜂蜜、蓮藕、木耳等也有滋陰功效。

    4、能量補充食蛋白

    大暑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增快能量消耗大,因此蛋白質的供應必須酌量增加

    推薦食物

    植物蛋白可以從豆製品中獲得,動物蛋白除了奶製品外,還應適當吃點肉,如雞肉、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

  • 2 # 社群居家養老創新運營

    著名醫家李時珍推崇藥粥養生,他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藥粥對老年人、兒童、脾胃功能虛弱者都是適宜的。所以,古人稱“世間第一補人之物乃粥也”,“日食二合米,勝似參芪一大包”。

    《醫藥六書》贊:“粳米粥為資生化育坤丹,糯米粥為溫養胃氣妙品”。可見粥養對人之重要。藥粥雖說對人體有益,也不可通用,要根據每人的不同體質、疾病,選用適當的藥物,配製成粥方可達到滿意的效果。

    夏季養生,水也是人體內不可缺少的物質。由於天氣炎熱,人體的水分蒸發消耗過快,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平時喝開水最好,也可以飲用綠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藥茶,出汗的較多的飲用糖鹽水、茶水等,適當補充鹽分和礦物質,以維持身體的電解質平衡,避免脫水。

    食材上我們可以選擇綠豆,中醫上說:“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消暑、利尿、祛痘的作用。據《本草綱目》記載綠豆:”厚腸胃、作枕、明目、治頭風頭痛、除吐逆、治痘毒、利腫脹“。

    冬瓜,中醫認為,冬瓜味甘、微寒、無毒,有清熱毒、利小便、止渴除煩、祛溼解暑的功效,是一種解熱利尿比較理想的日常食物。連皮一起煮湯,效果更明顯。

    苦瓜,苦瓜性平、味苦甘,能清熱、消暑、生津、清心、明目。傳統醫學認為,苦瓜生則性寒,熟則性溫。生食清暑瀉火、解熱除煩;熟食養血滋肝、潤脾補腎,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益氣壯陽,還能緩解熱病煩渴、中暑發熱、痢疾、痱子等。

  • 3 # 故事和酒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

    7月22日,是大暑節氣,也是夏季的最後一個節氣。

    “大暑”表示炎熱至極,大暑過後,就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大暑時節,陽氣最盛,是養生的最佳時期,可以為秋冬健康打好基礎。

    在民間,大暑時節,有飲伏茶,曬伏姜,燒伏香,吃仙草等習俗。

    大暑時節,是趁暑化溼“解冬病””的好時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冬病夏治”。

    大暑陽氣盛,體內陰溼亦外洩,極大利於祛除寒邪,減少秋冬易發病的發生。

    大暑過後,吃“度暑粥”,飲三伏茶,闖三關,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大暑過後,吃“度暑粥”

    大暑過後,天氣越來越炎熱,此時,可用“粥”來滋補身體。

    李時珍認為,“粥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

    在大暑節氣,吃“度暑粥”,可補氣清暑、健脾養胃,幫助安度盛夏。

    用綠豆、百合煮粥,是大暑時節不錯的選擇。

    綠豆,清熱解暑,潤喉止渴。百合,清心潤肺,安神去躁。

    大暑過後,飲三伏茶

    伏茶,顧名思義,是三伏天喝的茶,清涼祛暑。

    大暑過後,是飲伏茶的好時節,尤其是下面這幾種。

    1、下火茶

    大暑過後,人易上火,出現口乾苦、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等。

    此時,用清熱下火小植物,泡杯茶水,可幫助下火、消炎,是不錯的選擇。

    蒲谷丁根茶,泡水代茶飲,可清熱解毒,下火消炎,預防改善暑天上火。

    蒲谷丁,俗稱婆婆丁,在三伏天,十分常見,採挖一些,將其做成茶即可。經常用其泡水,不僅可降肝火,改善口乾口苦,咽喉腫痛,還可清胃熱,改善消化不良,是三伏天下火不錯的茶飲選擇。

    2、祛溼茶

    大暑時節,解暑降溫,健脾祛溼,此時,喝點草藥熱茶,最為合適。

    紅蘇子葉茶,泡水代茶飲,解暑降溫,發汗解表,健脾開胃,祛溼解乏。

    紅蘇子葉,也是三伏天裡,比較常見的植物,其辛溫,入肺、脾經,是三伏天裡,防暑降溫,祛溼解乏,不錯的選擇。

    3、疏肝茶

    天氣炎熱,人們易動“肝火”,導致心煩意亂、無精打采、急躁焦慮等。

    此時,喝點疏肝理氣的茶水,有助於改善這些不適的情況,十分有必要。

    刺玫菊茶,泡水代茶飲,疏肝解鬱,理氣化瘀,改善不良情緒,舒肝膽之鬱氣,健脾降火。

    因此,在三伏天,多用刺玫菊泡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大暑過後,闖三關,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關:“暑溼熱”關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大暑陽氣最盛,氣候炎熱,酷暑多雨,此時,暑溼熱最重。

    一旦不注意,暑溼之氣就會乘虛而入,且暑氣逼人,損害健康。

    因此,大暑過後,要注意解暑祛溼,對抗暑邪之氣,以免侵入身體。

    對策:

    1、喝三豆湯

    用綠豆、赤小豆、黑豆,一起煮湯。

    綠豆、赤小豆清熱解暑、利溼,黑豆健脾補腎。

    三豆一同煮湯食用,解暑、清熱、祛溼,對人體健康大有裨益。

    2、熱水泡腳

    堅持熱水泡腳,有助於祛溼,對健康好處多。

    雙腳有許多穴位,泡腳能夠疏通經絡、促迴圈,幫助排出體內溼寒。

    所以,堅持每天用熱水泡腳,水溫以38~43度為宜,水量摸過腳踝。

    每次泡腳,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不要泡太長時間。

    3、按揉穴位

    陰陵泉穴,是脾經的合穴,是人體的排溼大穴。

    經常按揉,可排滲脾溼,健脾利水,通利三焦,快速驅除體內的脾溼。

    稍微用些力點按此穴,再開始揉按,按摩5-10分鐘左右。

    第二關:睡眠關

    大暑過後,夜間溫度也較高,很多人容易失眠,影響睡眠。

    中醫認為,如此“陰陽失衡”,會加大心血管疾病的發作風險。

    因此,大暑時節,每天睡好覺,是健康養生的首要。

    對策:

    1、增加午睡

    午休的時候,小睡15-20分鐘的午覺,不但可補足睡眠,還有助於心臟健康。

    研究表明,睡一份午覺,能夠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還可以大大減少心臟的發病機會。

    2、睡前少玩手機很多人,睡不著覺,會選擇玩手機。

    然而,睡前玩手機,也容易導致失眠,影響睡眠質量。

    所以,睡前不要玩手機,可以泡泡腳、揉揉腹,有助於促進睡眠。

    3、做個柔軟操

    睡前做伸展、柔軟操,放鬆一整天的緊張情緒 ,也能讓副交感神經發揮作用,幫助入睡喔。

    不要要注意,千萬別做過於激烈的運動,反而會促使脈搏跳動次數增加,讓交感神經過度旺盛,就更沒辦法好睡了。

    第三關:養陽關

    大暑陽氣最盛,此時,養護好陽氣,十分重要。

    一旦,體內陽氣不足,生有陰寒性疾病,在冬季容易發病或加重。

    並且,體內陽氣不足,不能將陰溼祛除,若感陰寒之邪,會造成慢性疾病。

    因此,大暑時節,一定要守護好身體的陽氣。

    對策:

    1、不貪涼

    炎熱的天氣裡,一定不要貪涼。

    貪涼是最損害陽氣的行為,如喝冷飲,洗冷水澡等。

    要謹記,夏天要適當順應天時“熱著過”,不可一味的貪涼。

    2、曬太陽

    適當的曬太陽,是補陽氣的方法。

    曬太陽,最合適的位置是督脈,督脈是陽經匯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陽氣。

    所以,在太陽不是十分強烈的時候,曬曬後背,有助於身體養護陽氣。

    3、按揉神闕

    神闕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經常按揉神闕,益氣補陽,使人體真氣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

    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

    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

    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冒發燒時,捂汗的方式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