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質高無上

    大家好!我是阿虎。

    2018年我認為螞蟻財富APP是比較理想的理財產品,手機隨身攜帶檢視投資內容。

    分析

    舉例:現在我有10萬元資金,在螞蟻財富中投資。

    第一種:餘額寶的特點是風險低,收益穩定,使用靈活,目前七日年化是4.1260%,一個月可以盈利339.12元,而且手機可以隨時支付。

    第二種:定期的特點是風險低,收益比餘額寶高(目前高出0.8430%),使用不靈活,目前七日年化是4.9690%(60天定期),預計收益816.82元,到期後自動取出。

    第三種:基金的特點風險高,型別多,收益高,買賣靈活。我推薦投資股票型基金和指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年化50%偏上,指數型基金年化50%左右,投資基金是我熱愛的投資型別。

    總結

    以上3種是我投資的選擇,針對不同的人選擇不同的投資方式,螞蟻財富中還有投資黃金,我個人不建議投資黃金,因為風險太高,經常虧損。

  • 2 # A彭派

    投資理財的專案主要是看適合自己的情況,好不好喝自身的能力與資源相關的,在外人看來賺錢的行業未必就適合你,360行,每行都有年賺百萬的人,但你進入,極有可能就是炮灰。

    在投資理財,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是否適合自己。第一,理財本金不能失去,第二,風險承受能力,第三,自己條件。包括能力,資金週轉的要求。

    理財都是靠本金再產生收益,如果沒有了本金,談不上收益了。投資上,都是計算複利的方式。一般有個72法則。如果年收益1%,72年翻一倍,如果是年化10%,大概在7年翻一倍。在債券,銀行理財等風險較低的產品上,一般年化收益在4%,大概要18年,資金才翻倍,看看這個是否符合自己預期。自己本身承受風險的能力比較高,可以選擇基金定投方式,股票基金有可能損失本金,自己能接受損失多少,做到及時至損,這個獲得收益的可能就要高於債券基金了。自己能力不錯,對股票、黃金等比較瞭解,自己也善於學習,為人冷靜,自己操作股票。工作條件不錯,收入比較穩當,可以拿到銀行的貸款,這樣可以考慮投資房產。對摸個行業比較瞭解,又有合適的資源,投資他人創業,或者自己創業。這樣的風險就非常高,如果沒有一定資源,能力還是做理財產品比較保險。

  • 3 # 開偉觀察

    朋友,我首先想說的是,投資理財什麼專案好、專案什麼不好,沒有絕對的,只有相對的。因為每一個專案都有賺錢的,也有虧本的。而且,對不同的人,投資理財專案能否賺錢,結果也會是不一樣的。

    所以關鍵要看你個人的投資理財經驗和理財投資風險的把控能力。

    至於2018年有哪些好的投資理財專案,我也只能大致說一說產業專案或投資方向。

    第一,如果有足夠的資金,除了留足生活必需的資金之外,依然還是投資資本市場,比如購買一些金融業藍籌股、還有白馬股,但不能盲目跟風。保持理性,在有止損能力。

    第二,購買一些中央政府發行的國債,比如今年中央政府批准發行的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還有地方政府發行的一些債券。

    第三,央行等四部委正式釋出了資管新規,金融業資管業務將走上規範發展軌道,若有資金實力、符合准入資質要求,可參與購買金融業發行的各類理財產品,但要注意不能全部投資理財業務。因為打破了剛性兌付,資管新規確定了“賣者提示風險、買者自擔風險”的規則,一定要記住。

    第四,可根據自身的資金實力投資一些健康養老服務產業比如老年公寓、養老健身及農業休閒專案、觀光農業等。

    第五,如果你缺乏投資理財知識和投資理財風險把控能力,還是購買一些貨幣基金、或者就到銀行存款,因為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浮限制放寬之後,存款利率可能有所升高。

  • 4 # 厚金說

    拍電影的投資熱潮已經減弱了,並且現在的電影市場並不是都能夠掙錢,很多大投資的電影專案連本都回收不回來。電影投資的近年來的熱潮應該在2011-2015年間,那幾年黑馬電影頻出,市場對於電影市場市場投資的認可度很高,但凡在這段時間上映稍有知名度的電影可以說都掙的盆滿缽滿。當時電影相關概念的上市公司也是被投資者熱捧,部分上市企業的估值更是上漲了5倍多,甚是耀眼。

    2018年並不是投資電影專案的最佳年份,原因一:虧損專案居多。放眼望去前幾年,電影上市分分鐘就是過億票房,而如今要是沒有質量支撐很難上億。原來講過的5億起步之言論,在當下時間段已經不復存在。

    原因二:難出高質量黑馬電影!可能投資者認為電影拍攝就是幾個人物幾個場景揹著幾句臺詞就能夠演,但實際上不是的。要想拍出高質量電影,可以說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要有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好的導演、好的製作以及貼合觀眾的口味,這很難。千千萬萬的觀眾,要引起一次共鳴這很難。所以,段子被不斷的被搬上熒幕,內容變得奇缺!

    所以,就目前的情況而言,2018年投資電影專案並不是最好的理財專案。

  • 5 # Chinasir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首先,文娛產業已經是不多的輕資產產業之一,金融業一片亂象,騙子公司更瘋狂,國家已經在大力整治……但是,並不代表影視業就肯定投資能賺錢,和投資的電影內容,主題,演員,播放時機,宣傳,運作等等都有關係。大趨勢是重服務業,文化產業。還有要看您的資金量有多大,如果幾個億還可以在這個產業鏈條中有所控制,否則,真的是難說,這錢投放在哪裡?能不能控制成本?您是沒有話語權的。再有,如果是理財,投在某基金公司,然後對方告訴您是投資在電影上,若干理由……基本上是騙子公司。根本不用考慮。

    賺錢的事情一定要做,必須做。但是,如果從投資的角度來看,2018年不適合投資,國內經濟在轉型中,還沒有成形,很多行業政策在不停調整。就像國家也面臨,是不是網路經濟就一定完美?那麼那麼多人下崗,失業,這也是不利於國家的,而且網路經濟的稅收無法完全掌控,使很大一部分稅收喪失了。現在,房地產透過實行全國不動產統一制度,為將來的房產稅落地做準備。CRS的實施把錢出國的口子堵上了,且同美國肥卡法案几乎一樣,全球徵稅。富人的避稅天堂法屬蓋亞那群島等避稅天堂也加入了CRS。現在很少聽說,公司註冊在香港,註冊在維爾京群島的一些不知名小島上了吧?

    現在機會遍地,但不好說是陷阱還是真正的機會。所以賺錢不容易,而一不留神,不說自己辛辛苦苦轉來的錢,被騙或打水漂,自己的錢也會貶值,或者被國家收稅了。當然這是一個國家正當合法,合理的國家行為。所以,守住自己的錢,在現在看來比賺錢更重要!你的前半生也許很美,但後半生一定要靠智慧……

    建議您把錢做個規劃,從理財的角度來分作幾部份,1. 存在銀行10%,用作日常開支,可以靈活支取。2. 20%用來規劃未來生活,防止風險來臨,動用自己全部財產,可以配置商業意外,重疾,醫療險。3. 30%生錢的錢,用於投資,賺了當然好,賠了也不會打亂家庭正常經濟秩序,自己的生活質量不會下降。4. 40%用來規劃自己的未來養老生活,投資分紅養老險,讓自己在老的時候,未來的不確定的日子裡,每天有筆確定的錢,基本上保險公司的分紅養老險是透過大機構的投資理財,象太平洋保險公司有專屬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不動產,大額銀行協議存款,基金債權投資,還有中國鐵路發展基金原始股,杭州銀行,螞蟻金服,順豐快遞……這些債權投資讓收益確定,還透過不同金融市場,不同期限的投資錯配,平滑金融風險。這裡第一,個人無法投資大型金融產品,連機會都沒有,第二,無法判別可行性,以及制約投資渠道及過程,第三,個人投資無法避免人性的弱點,貪心。而太保是一支專業的金融專家團隊,全部碩士以上,很多華爾街投資從業者,會本著穩健,為客戶負責的態度來為客戶考慮。這就讓太平洋保險公司一直是業內低調做事,專注於保險,讓客戶滿意,收益多年始終穩居5%以上。這就讓我們自己前半生很美好,後半生更美好!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但的確購買保險,利用保險準備規避遺產稅的人大有人在。因為遺產稅是前推5年依舊納入徵稅範圍的。透過保險可以讓自己的錢合理合法傳給自己的下一代,與下一代的另一半沒有關係。把錢寫上了名字。……

    還是那句話,賺錢不容易,守住錢更不容易。而且這已經越來越緊迫了。法律,稅務的號角已經吹響,如果我們還無動於衷,後知後覺,沒有商業敏感度,那麼,投資也不要做了。

  • 6 # 理財迦

    朋友們好!2018可謂是理財市場風起雲湧的一年!銀行上浮利息攬儲,P2P暴風跑路,餘額寶為代表的貨基收益巨降,各種新型理財產品層出不窮…

    一起來回顧一下2018的好產品:

    首推商業銀行的大額存單!這些地方性商業銀行將大額存單的門檻降到了3萬到5萬!收益達到了5.1%,上浮50%,甚至55。一舉打破了大銀行百分之三十四十的上限。而且許多可以存本付息,靠檔計息等好!

    二推結構性存款。像廈門,青島,山東,四川,邯鄲等地的銀行信用社,在取消保本理財的情況下及時退出結構存款承諾保本!且期限與理財一樣,基本在三個月到一年!收益高達3.9%-5.12%!朋友們蜂擁搶購!及時!三,銀行創新定期短期滾動理財產品!例如郵政等銀行推出的30天滾動產品。中途可取。到期本息自動進入下一期(小驢打滾本息雙賺錢)!又如一些銀行推出的AI智慧投,會自動匹配投資產品。又如以大型銀行創新的集合存款!小資金集合共享高息,領頭的又有什麼額外收入!可謂是風起雲湧!

    2018是理財市場不平凡的一年!是創新和大發展的一年。是讓老百姓得實惠的一年!雙節年底就要到了,祝朋友們購買到好產品,投資理財,安全好收益!

  • 7 # 工行廊坊分行蔡麗麗

    掛鉤指數型理財產品,這類產品透過固定資產投資獲得的收益去購買期權,如果方向看對收益非常好,如果看反損失的也是期權費,不會損失本金。

  • 8 # 洛邑財經

    理財產品的種類很多,我自己的看法,對於一般的投資者而言,好的理財產品最好是同時擁有低風險和合適的收益。在2018年之前,還允許發行保本理財時,保本理財就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資管新規以後保本理財不允許再發行。在新規以後,性比價比較高的就是幾種接近於保本理財的產品,下面列舉幾種收益不錯的低風險產品。

    1.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指的時將普通的外匯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品工具,與利率、匯率、指數掛鉤,配置高比例的外匯存款和少部分的金融衍生品,存款的低風險決定了本金的安全性,而金融衍生品的嵌入可以有機會博取到較高的收益。但是在現在的結構性存款產品中有一些是“假結構”,透過某些方法和渠道設定了一個100%會收益觸發條件,實際上結構性存款變成了剛兌產品,觸犯了監管套利的紅線。所以,現在選擇結構性存款儘量選擇大型商業銀行的產品。

    2.現金管理類產品(類貨基)

    在9月份《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正式頒佈以後,允許銀行的“類貨基”產品在過渡期內使用攤餘成本法進行估值,可以讓這類產品實現T+0的模式,同時因為銀行產品不受證監會的管理辦法約束,“類貨基”投資品種的久期和投資範圍更多,可以投資一些短期非標資產,所以銀行的“類貨基”要比公募類的貨幣基金收益率高出一些,目前銀行的一些現金管理類產品甚至可以達到4.4%-4.8%的收益。在一些金融平臺上都有銷售,比如最近比較熱賣的“富民寶”、“振興存”等等。如果你對資金的流動性要求很高,在貨幣基金整體收益率持續下跌的情況下,銀行的“類貨基”可以一試。

    3.純債基金

    今年的債券基金表現非常亮眼,尤其是純債基金,收益率非常不錯,這類產品不投資股票市場,所以不受股市的影響。今年表現居前的純債基金,有些近一年收益率一度達到7%左右,遠遠超過其他同風險的產品。

    純債基金的投資方向主要是利率債和信用債,收益主要來自於債券利息和債券買賣差價,今年表現比較好的就是利率債。債券之所以債券基金收益率持續上漲,和央行的貨幣政策有直接關係。今年央行連續幾次降準,市場流動性增強,寬鬆的流動性導致市場利率下降,債券價格就會上漲,隨之而來的債券基金的收益就會上升。今年如果資金可以長期不用,投資一些純債基金是非常好的選擇。比如在某平臺銷售的“季存寶”,收益率一度高達7.22%,同類產品少有。債券基金雖然比貨幣基金的風險稍高,但是配置債券資產仍是低風險投資,相比一些股票投資和一些偏股類投資風險要小非常多,安全性上稍高於前兩種,本金基本安全。

    2018年是特殊的一年,隨著淨值化理財的上市,保本理財的退出,銀行的理財產品正在進行一輪新老交替,以上幾種價效比都非常高,對比同類型其他產品有很大優勢。

  • 9 # 會計俠

    浙商銀行理財,目前一年期5個點左右,非城商行裡基本最高了,關鍵是能轉讓,需要用錢時理財轉讓立馬到賬,十分方便,不過購買得搶,銷售賣火爆

    活期理財推薦買中信銀行天天煲,按天計息,類似餘額寶,目前利息3點多,關鍵是每天實時贖回最高50萬,atm取款自動贖回,秒殺餘額寶

  • 10 # 互金直通車

    不過,2018年即將過去,應該展望2019年有哪些好的理財產品才更有指導意義。

    現在看,2019年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主要是看美聯儲是否還會繼續加息,中美貿易戰是否緩和,實體經濟能否恢復活力,房地產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

    一般說來,如果大環境變化不大,2018-2019年值得投資的理財產品如下:

    1、指數基金定投

    滬深300指數、創業板指數、上證50指數、中證800指數等大盤指數基金非常具備投資價值了,只要大環境不惡化,該類產品可能成為最具潛力的投資品,預期收益能超過15%。

    2、債券基金

    經過2018年的非理性下跌,企業債券估值明顯偏低,近期短債基金受到追捧,其實很多債券基金的投資價值已經非常高,僅看穩定預期收益就遠遠超過貨幣基金,有些甚至達到8%以上,遠超國債,價值迴歸是必然的,這在往年很難找到。

    3、P2P產品

    儘管大家對P2P爭議很大,但是,不得不說,大浪淘沙後留下的大多是珍珠。因此,已經具備較大規模、業務執行穩健並持續盈利的平臺,投資價值非常明確,只要認真甄別,年化8%的收益率是可以確保的。

    4、資管產品

    如果想追求收益穩定風險又低的的產品,最好的是各類資管機構推出的理財產品,雖然不承諾保本保息了,但是本息保障性目前來說是最高的。如果不想動腦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選擇大金融機構低於5%的理財產品。

    上述產品我認為比較有投資價值,但是投資有風險,您必須對產品的風險收益有正確的認識,誰也不會對您的投資負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價的上漲,我們都給誰打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