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無止境不忘初心

    是人都一樣,沒有區別,故事總會不同因為環境不一樣,不要被奴隸、階級丶封建這些詞語欺騙,人都是一樣的,只是環境不同。

  • 2 # 一老沈一

    請恕冒昧,這是個資訊完全不對稱的問題—— 第一,羅馬帝國滿打滿算也到不了一千年;第二,東羅馬帝國從公元395-1453年,倒是夠一千年了,可是,西歐人從來不認為他們和自己是一家;第三,羅馬帝國到瓦解那天,也沒成為封建王朝。總之,羅馬帝國如何與中國的秦漢、唐宋、明清封建王朝做對比呢——實在找不到合適的尺度。

    1,羅馬那塊兒地方,公元前10世紀開始有印歐語系的人長久定居。但真正興起——形成政治上統一的王權城市,是在公元前6世紀。

    2,約公元前510年,羅馬人終於擺脫了伊特魯里亞人,或稱伊特魯斯坎人的統治,建立了自己的城市國家。這個時候,他們的政體是共和形式。之後,羅馬人又敗在凱爾特人的毀滅性攻擊之下。打打停停,戰爭延續了近200年,羅馬人從沒佔過大便宜。同時,羅馬內部的貴族和平民之爭也始終沒消停。公元前297-291年,羅馬人終於在第三次薩莫奈戰爭中取勝,建立了維努西亞殖民地,打開了坎帕尼亞和阿普利亞之間的通道。從前510-前264年,是羅馬的早期共和國時期。

    3,公元前260年,羅馬取得了第一次海上作戰的勝利。幾十年後,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人幾乎把羅馬人徹底滅掉。公元前154年,羅馬人第一次入侵高盧。接著,是從前130年開始的自己內部的“百年危機”。 公元前60年,凱撒與克拉蘇、龐培結盟,成為羅馬的“前三頭”。前49年,凱撒再次開打新內戰——和“前三頭”之一的龐培作戰,克拉蘇已經在另一場戰爭中戰死。前44年,凱撒被刺殺。然後是一個混亂時期。從前263-前27年,是羅馬的晚期共和國時期。 4,公元前27年,元老院授予屋大維“奧古斯都”和“大元帥”尊號,象徵羅馬由共和國轉變為獨裁統治的帝國。公元14年奧古斯都去世。他之後,經歷了提比留、卡里古拉、克勞狄和尼祿四帝,都不太稱職。接著是所謂“五賢帝”——涅爾瓦、圖拉真、哈德良、庇護、奧勒留。此時羅馬帝國的疆土最大,文化最繁榮。公元180年奧勒留去世後,又經歷了一段混亂時期。50年裡,換了24個皇帝,只有一個是自然死亡。從前17-284年,是羅馬的早期帝國時期。

    5,公元284年,戴克裡先登基稱帝。然後是君士坦丁。這50年裡,羅馬帝國有復甦跡象。特別是君士坦丁做出的與基督教合作的決定,換來了暫短的平安。可是,從406年起,西羅馬帝國已無力阻擋法蘭克人、勃艮第人、西哥特人和汪達爾人的大規模入侵。476年,西羅馬皇帝奧古斯圖盧斯,在日耳曼僱傭軍首領奧多亞賽逼迫下,不得不退位。從284-476年,是羅馬的後期帝國時期。

    6,羅馬,分成了兩個階段——前510-前27年的共和國階段;前27-476年的羅馬帝國階段。每個階段裡,都分成了眾多的“王朝”、時期。其實,就是在那塊土地上,政權不斷更迭,強強弱弱,最興盛時期約百餘年。 7,羅馬帝國後期,經濟政治都已經混亂不堪。君士坦丁死後,貴族統治集團內部爭奪帝位的混戰愈演愈烈。狄奧多西一世執政時,對蠻族採取懷柔政策,尊奉基督教為國教,一度恢復了帝國的統一。但他決定,在自己死後把帝國分給兩個兒子——於是395年,羅馬帝國正式分裂為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東羅馬帝國和以羅馬為都城的西羅馬帝國。

    8,君士坦丁堡的舊名叫拜占庭,因此,東羅馬帝國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拜占庭帝國。拜占庭帝國的版圖,包括歐洲的巴爾幹半島、愛琴海諸島,亞洲的小亞細亞、亞美尼亞、敘利亞、巴勒斯坦、美索不達米亞上游地區,以及非洲的埃及、利比亞等地區。民族除涉及到這些地區的當地人、希臘人、羅馬人之外,還有各支斯拉夫人、羅馬尼亞人、匈牙利人,阿爾巴尼亞人等。東羅馬帝國對於傳承古希臘羅馬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可是,因為東羅馬帝國信奉東正教。所以被西方認為是異己。後來,十字軍東征還攻陷了君士坦丁堡。

    9,東羅馬帝國,或者說拜占庭帝國,從395-1453年之間,經歷了一共11個王朝——狄奧多西王朝 、利奧王朝 、查士丁尼王朝、伊拉克略王朝、 伊蘇里亞王朝、馬其頓王朝、杜卡斯王朝、 科穆寧王朝、 安格魯斯王朝、尼西亞流亡政府、帕列奧列格王朝。平均每個也就百餘年。 10,網上有人說,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等等,是馬克思劃分社會發展階段的方法。這種說法是不對的。美國著名社會史學家摩爾根,是最早從社會形態上劃分不同階段的學者。西方學界,在這一點上是基本一致的。關於封建社會,《不列顛百科全書》的定義是:“一種以土地佔有權和人身關係為基礎的關於權利和義務的社會制度。”當然,下面還有若干細分條件。 根據這樣的標準,歐洲的封建主義8世紀起源於早期的法蘭克王國;隨著法蘭克人的征服,封建主義傳入義大利北部、西班牙和德意志,後來又傳入斯拉夫人的地區。諾曼人於1066年把它帶到英格蘭,幾年之後又把它引進義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封建主義從英格蘭傳入蘇格蘭和愛爾蘭。最後,被十字軍征服的近東地區依照封建的方式組織了起來。 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始終是奴隸制。拜占庭帝國7世紀以後逐漸萌發了封建制度。

    因為實在不好比較,也限於篇幅,中國的封建王朝就不在這裡說了。

  • 3 # 經美哲學

    老羅的元老制還是很不錯的。

    古羅馬時期就已經是各大臣輪流執政的時代,輪流管理國家,輪流糾正制度錯誤。雖然內部政治鬥爭也很激烈,但是其糾錯機制還是很不錯的。

    到了後期由於利益集團根深蒂固形成了壟斷,導致腐敗叢生,無論執政者做什麼都會牽涉一大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導致矛盾越來越嚴重。

    最後分裂滅亡。

  • 4 # 康康微課堂

    東羅馬帝國又稱拜占庭帝國(395年—1453年),拜占庭又稱新羅馬,帝國核心位於君士坦丁堡和歐洲東南部的巴爾幹半島,領土也曾包括亞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極盛時領土還包括義大利、敘利亞、巴勒斯坦、埃及、高加索、西班牙南部沿海和北非的地中海沿岸。是歐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國家。

    2、因為西羅馬帝國滅亡時,它維持不墮,渡過難關後,恢復了生機,並繁榮一時,並且有較完整的法律體系。

    拜佔廷從巴西耳二世去世之後就已經走向沒落了,君士坦丁堡也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陷落過。但要注意的是十字軍的征服確實是東羅馬衰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但諾曼人為首的拉丁人只是成功吞併了義大利南部,但並未在希臘站住腳。突厥塞爾柱人則在曼齊刻爾特打敗了拜佔廷,成功將影響力漫延到整個小亞細亞。1261年,三個希臘國家中的尼西亞在不斷削弱了拉丁帝國後,成功進入君士坦丁堡,這可以說是東羅馬人最後一次進入首都。此時,帝國只有君士坦丁堡、塞薩洛尼基和另外兩塊屬地,身邊卻又拉丁人、塞爾維亞人保家利亞人、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等多支力量。

  • 5 # 青澀

    羅馬帝國的主宰文化是希臘文化。希臘語不但是日常用語,而且是教會、文學和商業的共同語言。在這個國家裡有希臘人、弗拉赫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埃及人、敘利亞人、依利里亞人和斯拉夫人,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但希臘文化從帝國的都市如君士坦丁堡、安條克、以弗所、塞薩洛尼基和亞歷山大傳向全國。

    東羅馬帝國基本上避免了西羅馬帝國在3、4世紀所遭遇的困難。5世紀東西羅馬帝國多次被征服,東羅馬帝國頂多交納貢獻就可以免除遭難。狄奧多西斯二世加強了君士坦丁堡的城牆,使得這座城市成為被“野蠻人”攻不破的城市。公元476年,當西羅馬帝國滅亡時,東羅馬帝國的利奧一世與哥特人談判,結束了哥特人對東部帝國的威脅,但他也不再打算重新徵服西部帝國。

    6世紀時,東羅馬帝國的主要敵人是它的傳統的老敵人,即波斯人、斯拉夫人和保加爾人。東部帝國並沒有忘記它在西部的根。在查士丁尼一世和他的傑出的將軍貝利薩留的領導下東帝國甚至奪回了它部分在西部喪失的省份——義大利的大部地區、北非和西班牙。查士丁尼重編了古羅馬的法規,制定了《民法大全》。在查士丁尼的統治下,聖索非亞大教堂開始動工,這座教堂將成為拜占庭宗教生活和東正教的中心。

    查士丁尼給他的繼承人留下了一個空空的國庫,而他的繼承人也無法對付在所有的邊境上突然出現的新敵人。倫巴底人佔領了義大利北部,斯拉夫人佔領了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地區,波斯人入侵和佔領了東部的省份。赫拉克留後來重新奪回了這些東部省份,但當時剛剛在伊斯蘭教下統一起來的阿拉伯人的突然出現是赫拉克留無法意料到的。阿拉伯人佔領了幾乎所有的南部省份。7世紀中,敘利亞、埃及徹底淪為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

    赫拉克留將全國分為幾個軍區來對付外來的侵擾。除了首都以外,其他地方的城市化不斷縮小,君士坦丁堡卻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了。當時東羅馬的海軍勢力非常強大,而且他們擁有一種神秘的火器——希臘火。

    在8世紀,利奧三世下令禁止聖像,這個命令受到了極大的反對,整個國家到處發生暴亂。在艾琳女皇的領導下,在公元787年的第二次尼西亞公會議上決定聖像可以被尊養但不可以被崇拜。艾琳還有與法蘭克國王查理大帝結婚來實現統一東西帝國的計劃,但這些計劃未能成功。9世紀初,聖像破壞運動重現,公元843年再次被制止。

    在馬其頓王朝皇帝的統治下,東羅馬帝國在9、10和11世紀初達到了頂峰。在這段被稱為“黃金時期”的幾個世紀裡,東羅馬帝國抵抗了羅馬教廷撤消佛迪奧斯為教主的要求,獲得亞得里亞海的制海權,佔領了義大利的一部分和保加利亞的大部分。1014年,巴西爾二世打敗了保加利亞人,並於1018年徹底滅亡了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同時東羅馬帝國還獲得了一個新的同盟者——在基輔的俄羅斯國,為拜占庭提供了一支重要的僱傭軍。

    東羅馬帝國很快又陷入困境:諾曼人征服了義大利,突厥進入了小亞細亞。突厥當時最大的敵人是埃及,而小亞細亞則是東羅馬帝國士兵的主要來源地。1071年,在曼齊刻爾特會戰中,羅梅納斯四世被突厥蘇丹阿爾普·阿爾斯蘭戰敗,東羅馬帝國從此失去了小亞細亞省。1054年,東正教與天主教徹底決裂,雙方互相革除對方的教籍。

    東羅馬帝國的最後幾個世紀以篡權者亞歷克修斯一世開始,他引入封建封侯的制度,重新建立起一支軍隊,對突厥進行了有力的抵抗。他向西方求救抵抗突厥,這是第一次十字軍東征的起源。十字軍收復了尼西亞,但很快救兵成了仇兵。東羅馬帝國對源源不斷經過其領土的羅馬天主教十字軍的意圖很持懷疑。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目的是佔領埃及,但威尼斯人獲得了領導權。在他們的慫恿下十字軍於1204年攻克君士坦丁堡,他們建立了一個短期的拉丁帝國,而東羅馬帝國的力量卻徹底被削弱了。

    此時東羅馬帝國已經五裂為尼西亞帝國、伊庇魯斯和特拉比松同立三部分。前者由帕里奧洛加斯王朝統治。1261年,他們收復君士坦丁堡,戰敗了伊庇魯斯,恢復了帝國。當鄂圖曼帝國建立後,除了一些港口城市以外,東羅馬帝國幾乎所有的其他地方都被鄂圖曼帝國佔領了。一些西方的僱傭軍來到拜占庭,但西方大多數人寧可拜占庭滅亡。他們看著鄂圖曼帝國將剩餘的地域蠶食。

    剛開始,鄂圖曼帝國認為攻擊君士坦丁堡代價太大,不值得冒險,君士坦丁堡的城牆非常堅固,除十字軍外,上千年中沒有人能夠攻克它。但隨著炮的出現,這堵牆不能再保護這座城市了。1453年5月29日,經過兩年的包圍,穆罕默德二世攻克君士坦丁堡。1461年,特拉比松也被穆罕默德二世佔領了。到12世紀末,小亞西亞和巴爾幹半島的大部分都已經緊緊地落入鄂圖曼帝國的控制之下了。

  • 6 # 虎臣

    一、緊隨軍事技術革命公元5世紀的亞得里亞堡之戰後東羅馬帝國就開始吸收這些騎馬民族在軍事上的優點,他們引進了騎兵裝備與技術,尤其是馬鐙,而且又開發出了希臘火,不僅如此由於西面、南面、東北面三面環海,又不得不發展海軍,也就是說:未分裂前的羅馬帝國算是陸軍向的帝國,東羅馬帝國則更重視海軍,但是後期因為財力有限買不起當時正在走紅的火藥武器所以失敗了;

    二、君士坦丁堡雖然君士坦丁堡是做為首都而存在的,但是就是因為它是首都,再加上羅馬城的關係(此城號稱永恆之城,自其形成以來千年間從未被任何人拿下,雖然也遭遇過三次威脅),那就更有必要加強它的城防工事,也就是說羅馬城僅僅是個單純的首都,而君士坦丁堡則:既是帝國首都又是帝國最重要的軍事要塞,外敵可以深入帝國腹地,但是隻要它拿不下君士坦丁堡死多少人、打了多少城池都是可以免談的,而這裡有個條件:在冷兵器時代下(正是這一時代下,君士坦丁堡及其背後的帝國屹立於東南歐千年不倒);

    三、靈活的外交策略羅馬人可以說是外交天才般的存在,第二次布匿戰爭時期正是靠著政變與外交使努米底亞王國不再向漢尼拔提供戰馬進而導致了漢尼拔的扎馬之敗,而信仰東正教(1054年基督教分為天主教與東正教)的東羅馬人非但沒有放棄這一看起來屬於商業性質的東西反而發揚光大,歷次十字軍東征中東羅馬人總是積極為十字軍籌辦到東方的船隻,名曰送客出境,而且早在第一次十字軍東征之時東羅馬人就打算藉著十字軍幫自己打擊塞爾柱土耳其人,壓根不管十字軍所謂收復聖城開拓東方,而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尼西亞王國的拜占庭貴族搭上熱那亞人這條線一方想復國,一方想擠兌威尼斯人,於是東羅馬帝國再度復國了;

    四、經濟東羅馬帝國既是農業國家也是航運大國,靠著農作物與船舶以充實國庫,這為復國戰爭、反侵略戰爭與侵略戰爭(早期東羅馬帝國發動過數次侵略戰爭)打下了堅實的經濟基礎,但是無論如何也為窮兵黷武埋下禍根,就拿查士丁尼一世時代來說吧,這位法學皇帝窮盡一生都在為統一羅馬帝國而奮鬥著,可是打了那麼多年到他死後版圖最多隻到小亞細亞、東南歐這兩塊。

  • 7 # 粵旅行攻略

    1.家底厚

    東羅馬帝國建國時疆域遼闊,查士丁尼大帝西征也收復了部分東羅馬帝國疆土,到最後滅亡前只剩下君士坦丁堡。東羅馬帝國在近千年中,與無數蠻族外敵進行作戰,以空間換時間,波斯人,匈奴人,阿瓦爾人,哥特人,阿拉伯人,保加爾人,突厥人等都被東羅馬帝國耗死了。最重要的是,東羅馬帝國長期穩固統治希臘區域,擁有制海權。如626年,阿瓦爾人攻打東羅馬帝國時,帝國海軍擁有制海權,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外界運來糧食,帝國的命運才免於滅亡。和阿拉伯海軍作戰時,帝國海軍擁有秘密武器“希臘火”,678年,阿拉伯艦隊直撲君士坦丁堡城下,結果近三分之二的艦隻毀於“希臘火”。後期海軍衰弱,無力奪取制海權。

    2.軍區制

    希拉剋略一世改革了軍事制度和行政管理,實行軍人領地制,建立一系列由軍人將領統轄的行政單位,州的長官由皇帝直接指派。軍區制的施行,使得帝國抵擋住了蠻族的入侵。軍區制-農兵制體系抑制了七世紀以來帝國的軍事衰退,並引領帝國在十世紀走上黃金時代,但也使得軍事貴族坐大。軍區制和唐朝的藩鎮制有相似之處,唐朝在安史之亂後依靠藩鎮也存續了許多年。和唐朝削弱藩鎮一樣,東羅馬帝國也遏制軍事貴族的發展,解散軍區,造成內部動盪,後期東羅馬帝國只能依靠僱傭兵作戰。

    3.幾次中興

    查士丁尼一世發動征伐亞平寧半島上的東哥特王國的歷時持續二十年的戰爭(535—554年),東羅馬帝國收復了在西部喪失的部分總督區,帝國的疆域得到擴張。馬其頓王朝開創了東羅馬帝國的黃金時期,東羅馬帝國在9世紀末期、10世紀和11世紀初達到了頂峰。在巴西爾二世的統治下,滅亡了保加利亞帝國東羅馬帝國的疆域達到了自查士丁尼一世之後從未有過的規模。幾次中興都拓展了領土,大大延續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

    4.運氣好

    蒙古西征沒打到東羅馬帝國,反倒打敗了東羅馬帝國在東部的對手塞爾柱人,解除了帝國東部的隱患。蒙古的三次西征目的都不在東羅馬帝國,就算蒙哥不死第三次西征估計也打不到東羅。

    5.其他

    君士坦丁堡堅固的城牆,神秘武器“希臘火”,外交手段,等等都延續了東羅馬帝國的統治。只能說,正如題主所說,東羅馬帝國是撐了那麼多年,在這麼多年中,帝國的國勢是呈逐漸下降趨勢,不過憑藉較厚的家底,幾位君主的中心,政治軍事制度的改革,加上好運氣,東羅馬帝國才撐了這麼多年。當火炮出現後,東羅馬帝國的好運氣也就用完了。

  • 8 # 家在淮安

    在我們看來羅馬存在了一千多年,然而,在東羅馬存在的時間內也有“王朝”的更替。狄奧多西王朝(62年),利奧王朝(61年),查士丁尼王朝(92年),希拉剋略王朝(107年)等等等……這情況就有點兒像中國的周朝和漢朝,雖然東周西周,東漢西漢,是同一個國號,但是其實已經是不同的王朝。

    我們都知道,羅馬帝國分裂後緊接著一件歷史大事就是歐洲的民族大遷徙,民族大遷徙的所謂蠻族(日耳曼等)主要遷徙方向是亞平寧半島,這樣一來受到衝擊的是西羅馬帝國,於是乎西羅馬帝國很快就滅亡了,而東羅馬帝國沒受到太大影響。

    再者,當時西羅馬帝國因奴隸制危機而步入衰亡,東羅馬帝國作為原帝國的東半區,新興城市多,手工業和商業相當發達,奴隸比重少,內部矛盾比較緩和。這一切導致拜占庭資金充足,擁有龐大僱傭軍和完備的機構和制度,足以抵抗當時的外來威脅。這同樣是讓它屹立更久的因素。

    查士丁尼時代,由於對內推行強權統治,導致政權出現動盪,對外不斷戰爭,妄圖恢復昔日羅馬帝國,窮兵黷武的結果是極盛一時卻難掩頹勢,他死後不久帝國西部領土紛紛丟失,埃及敘利亞等地的奴隸也不斷起義,7世紀時阿拉伯帝國興起,蠶食了中東及北非大部分領土,到中葉時東羅馬帝國只剩下小亞細亞及巴爾幹半島的小片區域。

    13世紀前後,十字軍瓜分東羅馬帝國部分領土。所謂帝國已經完全名不副實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