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泥腿看客
-
2 # 縱橫觀智庫
首先,來看看沙特與伊朗的民族矛盾
沙特主要是阿拉伯民族,是中東第一大民族;伊朗主要是波斯人,是中東第二大民族。波斯人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曾經建立地跨亞歐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國,著名的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裡面形象的刻畫出了波斯帝國的強大。所以,伊朗人相當有民族自好高。而阿拉伯人直到公元6世家,才在伊斯蘭教創始人默罕默德的帶領下,建立阿拉伯帝國,在波斯人眼裡自然是暴發戶一樣,阿拉伯人也未必瞧得起衰落下去的波斯人,兩個民族的關係可想而知。
其次,兩國分屬不同的伊斯蘭教派,宗教矛盾也是兩國關係差的重要原因沙特信奉伊斯蘭教的多數派—遜尼派,伊朗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派—什葉派。在歷史上兩個教派打打殺殺的往事不必提,甚至現代社會兩大教派都曾發生軍事上的衝突。上個世紀80年代,伊拉克軍事強人薩達姆上臺以後,伊拉克國內遜尼派掌權。伊拉克與伊朗爆發的十年“兩伊戰爭”,原因之一就是伊朗支援佔伊拉克人口多數的什葉派反對薩達姆政權。雖然沙特與伊朗沒有達到軍事衝突的地步,雙方因為宗教問題在外交上的口水戰也不少。
兩伊戰爭持續10年
最後,爭奪中東地區霸主的現實利益,是兩國交惡的最大原因沙特是中東面積第一大國,伊朗是中東面積第二、人口第三大國,並且雙方都是石油重要出產國,歐佩克創始國。中東的石油是世界經濟的血液,誰控制了中東的石油,誰就掐住了世界經濟的要害。所以,伊朗與沙特積極展示自己的實力,以中東霸主自居,解下很大仇怨。更直接的現實原因是,1979年,伊朗霍梅尼宗教政權建立以後一直與美國關係不睦,而近年來沙特與美國卻越走越近,雙方怎麼能不對著幹?
霍梅尼建立宗教政權以後與美國交惡
-
3 # 銘蘇先生
沙特和伊朗這兩個伊斯蘭兄弟之國卻不是那麼和諧,整天互懟,使他們形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點:
第一、伊斯蘭教派紛爭。
沙特是伊斯蘭教遜尼派國家,而伊朗卻是什葉派當權的政教合一的國家,兩個教派的紛爭由來已久。因為遜尼派在阿拉伯世界佔多數,什葉派佔少數,為了能夠跟沙特對抗,伊朗聯合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建立什葉派國家聯盟,形成新月地帶。
第二、阿拉伯領導權之爭。
二戰後,埃及在納賽爾的帶領下壯大成為阿拉伯的盟主,埃及衰落後伊拉克在薩達姆時代成為中東地區強國。薩達姆為了稱霸中東跟伊朗幹了一仗,結果兩敗俱傷,其後入侵科威特,被美國收拾了。伊拉克戰爭後,沙特憑著石油資源暴富,隨著實力的增長,企圖抗起領導阿拉伯世界的大旗。但是,伊朗是中東地緣大國,面對沙特咄咄逼人的氣勢,讓沙特主導了中東,伊朗更沒有好日子過。況且伊朗祖上也曾建立強大的波斯帝國,怎麼會心甘情願地讓沙特領導自己呢?
第三、歷史上的民族矛盾。
沙特是阿拉伯人國家,伊朗是波斯民族為主的國家,歷史上阿拉伯在擴張的時候,征服了波斯民族,將波斯人納入到阿拉伯帝國的統治之下,由此兩個民族結下了矛盾。
第四、美國對伊政策的影響。
美國主導中東格局由來已久,並把伊朗列入邪惡國家名單,進行制裁。由於沙特依靠美國在中東地區做大,跟美國建立同盟,為了維護美沙同盟關係,沙特不得不反對伊朗。並且,沙特大有藉助美國和以色列的力量聯合對付伊朗,以達到削弱伊朗,自己稱霸中東的目的。
綜上,沙特和伊朗對著幹,既有教派之爭,也有民族矛盾,更重要的是為了中東地區的領導權。
-
4 # 大東北的小豆包
沙特和伊朗作為中東地區大國,在很多問題上都是針鋒相對,最鮮明的例子就是敘利亞內戰,伊朗為了支援巴沙爾·阿薩德政府不遺餘力,可是沙特卻支援反對派,要拼死將阿薩德政府推翻。此外在葉門問題、與美國問題上等等,沙特和伊朗都是一直在唱反調。
為什麼同為伊斯蘭教信仰的穆斯林國家,二者的差距如此之大?
這裡有著深刻的歷史與現實原因。
一、深刻的宗教矛盾。沙特作為目前阿拉伯世界中實力最強的國家,是傳統遜尼派伊斯蘭教信仰。而伊朗則為什葉派國家。伊斯蘭教的創立者穆罕穆德是阿拉伯人,他建立了伊斯蘭教和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但是他並沒有處理好身後事,結果他死後,伊斯蘭教的教權和阿拉伯帝國的政權引起巨大的紛爭,由於穆罕穆德本人沒有兒子,所以經過博弈,教權和政權的共同元首哈里發被他曾經的戰友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等先後繼承,奧斯曼死後由穆罕穆德的女婿阿里即位哈里發。但是由於奧斯曼擔任哈里發時大力扶植本家族倭馬亞家族的勢力,結果奧斯曼死後阿里即位哈里發時,遭到手握大權的敘利亞總督倭馬亞家族的穆阿維葉的質疑,兩派相爭之下,阿里被殺,倭馬亞家族奪取政權,從此阿拉伯帝國進入倭馬亞王朝時代。但是因此也形成了伊斯蘭教歷史上最大分裂。承認穆罕穆德之後的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阿里的四大哈里發為正統的形成為遜尼派、而只承認阿里為唯一的穆罕穆德繼承人的形成什葉派。兩派之間彼此仇視、屠殺、你死我活的鬥爭一直持續到今天,形成伊斯蘭教兩大敵對派別。而歷史上形成的現實就是阿拉伯人長期以來以遜尼派為主導,長期佔據統治地位,而且遜尼派也成為伊斯蘭世界的大多數,比如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庫爾德人、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和東南亞的穆斯林大多數為遜尼派,而作為阿拉伯人的被征服者,伊朗人卻成為堅定的什葉派,從歷史上看伊朗一直是什葉派的大本營。一直自認為是阿拉伯世界的老大,沙特當然要維護遜尼派的權威,而伊朗現政權又是依靠什葉派穆斯林革命取得政權的。所以宗教原因是兩國在中東爭雄的重要原因。
中東什葉派和遜尼派的分佈圖
二、嚴重的民族矛盾伊朗人是波斯民族的傳人,原在公元前5世紀,當阿拉伯人還不知道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裡吃沙子的時候,波斯人已經建立自己的燦爛的文明,他們建立地跨亞歐非的波斯大帝國,他們有著自己的宗教和強大軍隊,他們還曾遠征希臘。雖然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攻滅,但是波斯文明仍舊延續,後來又出現了自己王朝,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古老的強大帝國,在一手拿著古蘭經、一手拿著大馬士革鋼刀的阿拉伯人崛起後,不僅被阿拉伯人滅國,還幾乎全部皈依了伊斯蘭教。雖然伊朗人在後來幾度建立自己的國家,但是直到蒙古人西征徹底摧毀阿拉伯帝國,伊朗人才算是擺脫了阿拉伯人近500年的統治和影響。擁有的深厚文化底蘊的波斯人,加上什葉派伊斯蘭教信仰的加持,與阿拉伯人爭雄的野心從未放棄,而且在伊朗的什葉派伊斯蘭革命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曾一直支援伊拉克的薩達姆對伊朗開戰的兩伊戰爭,由此而產生的矛盾頗深。
兩伊戰爭中沙特堅定支援伊拉克
三、地緣政治的特殊性和外部勢力的影響沙特和伊朗同為西亞的石油大國,分別位於霍爾木茲海峽的兩岸,當石油在世界上重要性越來越強後,石油都成為兩國的支柱產業,因此在對外的石油出口商,兩國之間有著巨大的競爭。而且本來在中東,沙特、伊朗都與美國交好,但在伊朗的伊斯蘭革命之後,伊朗成為堅定的反美國家,並且在兩伊戰爭期間,伊朗和美國曾發生過小規模衝突,而沙特作為阿拉伯國家中美國的最大盟友,自然受到伊朗的敵視。此外在複雜的中東地區,沙特和伊朗都想獲得地區霸權,成為伊斯蘭世界的領導者,因此兩者之間的瞪眼睛、掰手腕舉動不斷。
伊朗和沙特掰手腕
需要指出的是,本來在伊斯蘭教的歷史上,遜尼派一直是佔據主導地位,什葉派一直處於被打壓的地位,尤其是阿拉伯人中什葉派分子,一直是被壓制的。但是經過伊朗不斷的向外滲透勢力,葉門逐漸被什葉派掌握,而敘利亞掌權的阿薩德政府本來是什葉派,特別是經過沙特豬隊友美國的神助攻,將伊拉克的遜尼派薩達姆推翻後,伊拉克變成為什葉派政權,因此而形成了什葉派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從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一直到印度洋邊上的葉門形成為一條什葉派新月帶,什葉派從未向今天這樣在中東地區影響如此之大。
敘利亞、伊拉克、伊朗、葉門構成什葉派新月
-
5 # 木春山談天下
古代和近代的事情大家瞭解很多了,木叔就不多談了。比如什麼兩國一個是遜尼派領袖,一個是什葉派大國的宗教矛盾大家耳熟能詳了。再比如什麼一個是阿拉伯人代表,一個是波斯文明,雙方是文明衝突等;還有說是兩個都是中東最大面積的國家,都有爭奪主導權的戰略需求等。這些談的太多,也確實是雙方關係不好,你爭我多的原因之一。
但木叔想說的是最近幾年關係為什麼突然差了起來,其中的原因還是值得思考的。
談幾個具體的例子,先說說雙方並不是一定要你死我活的,而是之前彼此都存在改善關係願望的。這要有契機,比如魯哈尼上臺以及幾年前簽署的伊核協議可以算是一個契機。因為圍繞此事,當時伊朗和各方面都改善了關係,包括與沙特。魯哈尼被視作是伊朗政壇的溫和勢力。他不同於內賈德等強硬保守派的咄咄逼人,甚至還在2013年猶太人新年裡,用twitter祝全世界1500萬猶太人新年快樂。當年9月魯哈尼首次到紐約出席聯合國大會,大方地接受CNN採訪。訪談中魯哈尼承認猶太人在二戰中遭遇大屠殺,並譴責了納粹罪行。這與其前任內賈德的表態大相徑庭。
魯哈尼其實早年留學英國,早在當選總統前就開設了facebook和twitter賬號。他甚至還鼓勵其內閣成員們都要善用西方社交媒體。
他剛上臺不久美國國務卿克里和伊朗外長扎裡夫就實現了首次會晤。他弟弟法萊多是協調人。法萊多之前是伊朗駐聯合國大使,和美華人多有接觸,後來的伊核協議談成了,就有他的功勞。
除了和美國改善關係,伊朗和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也改善了關係。2013年外長扎裡夫曼和卡達這些傳統上與伊朗“勢不兩立”的遜尼派阿拉伯君主國。2014年這些君主國的主導力量沙特外長費薩爾親王向扎裡夫發出了訪問邀請。科威特埃米爾還在當年歷史性地訪問了伊朗。魯哈尼又到訪土耳其,簽署300億美元的鉅額合同。
這一系列事情都發生在魯哈尼上任的頭兩年,也是伊核協議簽署的前幾年。可見當時中東國家和美國以及世界,對伊朗的開放還是抱有希望的。這也是沙特能主動和伊朗接觸的原因。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天生願意和別人對著幹,能有一個友好的睦鄰環境,誰都願意。
(沙特與伊朗勢力對峙圖)
後來為什麼關係不好。這確實要怪伊朗——伊核協議以及與西方改善關係,讓伊朗的國際環境變好,同時也讓與西方國家做生意名正言順,畢竟制裁取消了一部分。用俗話說就是伊朗手裡的錢多了。這時候正好敘利亞內戰爆發導致巴沙爾政權一度岌岌可危。伊朗有錢了,心態也變了,終於在敘利亞問題上出手了。2014年以志願軍的形式先後派出了10萬隸屬伊朗革命衛隊的basji武裝分子參戰,特別是建立自己的基地,試圖打通從敘利亞到黎巴嫩真主黨的武器運輸通道,以此為基地來懟以色列。
這不只讓以色列警惕,敘利亞局勢惡化也是個伊朗和沙特關係的轉折點。畢竟沙特一直希望巴沙爾下臺,而伊朗這時候這麼明顯的支援巴沙爾,顯然讓沙特感到了伊朗擴張主義的威脅。此前本來以為可以在伊核協議框架下伊朗會全力發展經濟而不會插手太多地區事務的想法落空,沙特轉而懟伊朗,直到如今。
另外沙特新王儲薩勒曼去年上臺後,主導該國很大一部分外交方針,沙特與以色列逐漸走近,讓伊朗也受不了。認為沙特是伊斯蘭國家的叛徒。反而因此加強了對敘利亞的支援。這是雙方關係越來越差的又一個現實因素。
-
6 # 聽聞知事
這倆國家從上到下都那麼“不合拍”。
一個是祖上曾經闊過的波斯民族,一個是曾經擊敗和統治波斯人的阿拉伯人。
雖然從外面看起來都是“政教合一”的國家體制,但一邊是教權高於政權的伊斯蘭共和國,而另一邊則是皇權與教權相互勾結下的君主王朝。
而且,一頭兒是什葉派的領袖,而另一頭則是遜尼派的核心國家。
在整個伊斯蘭世界中,遜尼派佔絕大多數,而且一直則是處於領導和統治地位,而什葉派則常以挑戰者的姿態存在。
兩國就像坐在蹺蹺板的兩頭,一邊“起勢”則另外一邊一定陷入低潮,從理論上講,兩邊根本尿不到一個壺裡。
1979年,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成立,1981年,沙特糾集海灣六國成立海合會,孤立伊朗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而現在這輪雙方對立,實際上源於伊朗在這十多年來的迅速擴張,但不得不說,伊朗的這輪擴張簡直就是美國的戰略錯誤一手打造的。
除了勢力範圍的擴張,威脅到沙特的安全外,實際上還有一點也比較重要。就是伊朗的工業化能力。
受制於長期的制裁,伊朗也形成了一套相對獨立自主的工業體系,隨著《伊核協議》的簽訂,伊朗的國際環境極大改善,這個在制裁下封閉已久的國家終於可以吸收外部的先進技術甚至引入外部資金來對本國的工業體系進行升級、換代。這對伊朗簡直可以用久旱逢甘霖來形容。
但這些對於沙特絕對不是什麼好訊息,作為世界上出了名的富而不強的國家,如果身邊突然出現一個工業品類相對齊全的製造業大國,並且還是一個宿敵,這絕對就是一個噩耗。
如果放任伊朗按照現在的軌跡發展,相信過不了很多年,沙特在海灣地區的主導權將徹底喪失,所以沙特不得不攛掇美國退出“伊核協議”,讓伊朗重新陷入孤立狀態,遏制伊朗工業能力的崛起。
-
7 # 87年入伍
首先要說明的是兩國高層代表兩個教派:
1、從人種來看沙特是阿拉伯人,伊朗是波斯人!
2、從總教來說,沙特是遜尼派,伊朗是什葉派。
3、從野心上來說,兩國都想當中東地區的老 大。
4、從後臺來說,沙特後臺是美國;伊朗後臺是俄羅斯
兩國的後臺目標不一,且處於相反需求,因此沙特和伊朗又都有私心利益所驅使,加上背後支援國目的需求,導致代理戰爭的出現和發生,符合當前相關利益國各自所需。
回覆列表
伊朗和沙特作為中東地區兩個大國,從歷史上看就誰也不服誰,一個是以中東老大自居,一個自稱古波斯的繼承人。兩國有時爭吵不斷,但兩國並沒有直接發生戰爭,不過葉門內戰,背後卻有兩國的影子,可以說也是兩國的代理人戰爭。
那麼伊朗與沙特都信仰伊斯蘭教,為什麼仇恨這樣大呢?
主要有四個方面原因:
一是歷史經歷不同。
伊朗歷史很久遠,古代波斯帝國就在伊朗這裡發源。這個強大的波斯帝國,曾經在西亞、中亞和中東地區無人能敵。而沙特在古代是阿拉伯帝國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國也曾經強盛一時,還打敗過唐朝軍隊。所到地區都會變成信奉伊斯蘭教國家。伊朗人大部分是古代波斯人的後代,因為波斯曾經被阿拉伯帝國統治過,所以波斯人對阿拉伯人有一種天生仇恨。而沙特又自稱是古代阿拉伯帝國傳承,所以這種仇恨歷史久遠,並不會一時消融。
近代伊朗建國後,建立了一個巴列維王朝,不過這個王朝並不是伊斯蘭的世俗國家,一定程度上也與沙特世俗國家相牴觸。後來霍梅尼發動“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建立了一個政教一體的國家,而沙特是由伊本沙特建立的世俗制君主國家。他們自從建國後就不認可伊朗伊斯蘭革命那一套,始終帶著一種仇視對待。而近現代以來,伊朗與蘇聯關係很好,而倒向西方沙特更增加了對伊朗的仇恨。
二是人種民族不同。
從歷史上看,波斯人與阿拉伯人同屬不同人種。伊朗人更接近西方人的特點。國內大都是印歐系的雅立安人,與歐洲是同一人種,逐漸形成現在波斯人佔多數的國家。而沙特主要是阿拉伯族人。所以民族不同,認同感也不同,波斯人認為阿拉伯人統治過他們,所以有仇恨。這種仇恨一直帶到現在。
三是分屬不同教派。
雖然伊朗和沙特都信奉伊斯蘭教,看上去是同一種信仰。但伊斯蘭教與別的宗教不同,這個宗教裡面分很多教派,只有同一教派的人才會有認同感。在中東地區,伊斯蘭教主要分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教派,還夾雜著其他小教派。什葉派在古代就一直受遜尼派領導,而且地位低。這兩種教派從歷史上就一直矛盾很深,衝突不斷。所以在中東地區,無論是王室國家還是總統制國家,大都由遜尼派掌權。但在伊朗卻是什葉派掌權。但沙特是遜尼派的人當國王。所以教派之間的歷史矛盾與仇恨,也延伸到兩國。在沙特王室中,他們最反感9個字:什葉派、共和國、世俗化。只要什葉派一鬧事,沙特必然是強行壓制。2016年1月,沙特處死了一個什葉派頭領,伊朗就不願意了,這種事情累積多了,可以叫作“舊恨添新仇”。
四是都想當老大。
沙特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伊斯蘭教的發源地,而且國內還有有伊斯蘭教兩大聖地:一個是麥加,一個是麥地那。所以沙特一直認為他們才是伊斯蘭教的正統,特別是沙特國王當年還自己封了個“聖地僕人”稱號。由於沙特受歐美國家支援,國內資源多,富的流油,所以沙特就喜歡在中東地區對一些國家指手畫腳。但伊朗也是中東地區大國,對沙特這種做法很反感,經常與沙特對著幹。在地區衝突中,伊朗也時常資助那些友好國家,這就與沙特發生了衝突與矛盾,於是仇恨加深。
五是國家體制不同
沙特是君主國家,在整個國家建設中起主導作用,沙特國王至高無上。而且沙特國內禁忌很多,特別是對女性。雖然近兩年有所放鬆,但世俗國家本質並沒變。在沙特王室中,“共和國”一詞最敏感。而伊朗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宗教領袖權力很大,不過總統也有權力。總體來看,伊朗有先進國家制度,比如選舉、國會等都很健全。兩國也經常圍繞國家體制互相指責,伊朗指責沙特太專制,沙特指責伊朗輸出革命。但誰也同化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