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期二資訊
-
2 # 無名大心
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金融傳銷、資金盤等最初始的鼻祖就是龐氏騙局,通俗來講就是提取部分後入場的資金當作對先入場資金的利潤,從而吸引更多的資金入場。
關鍵就是早入場的人確確實實是能賺錢的,一旦賺錢成為了事實就會形成傳播,一旦積累到一定數量那麼就會越發展越大,一發不可收拾。有一部分人可能看出是龐氏騙局了,為了自己的資金不受損失他們反而會想辦法引來接盤的人,促使程序加快;還有些人不會找人接自己的盤,但是幻想自己是早入場的。
歸根結底一是心存僥倖、貪婪這些主觀條件,二是專案的模糊不清、不易識別等客觀條件,使得這種手段屢次上演。其實細細想想現在股市裡很多炒概念的大資金不也差不多,自己提前入場,然後不斷放出好訊息引別人入場接自己的盤子。
如果打擊這種行為,一是加強個人的素養,能提前發現問題,許多以創新為噓頭的看似前景遠大的專案,不要頭腦一熱就匆忙入場,記住好事多磨,不要圖一時之利。而是監管方面要有所加強,對於模糊不清的專案嚴打嚴查,發現只以利潤當主要宣傳手段的要及時查清問題。
gala的研究室——在這裡實現自己的財務自由和思想獨立!!!
-
3 # 星岸大白話
金融傳銷、資金盤騙人害已,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鶩?甚至有些人明知是騙局還往裡跳。
答案其實很簡單:貪婪。
人性的貪婪有多恐怖,古語說的好,人心不足蛇吞象。
許諾高額的回報,自然就會有很多人進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為何好多高學歷、明知是騙局的人還往裡跳,因為他們自信的認為自己有能力在這場擊鼓傳花的遊戲崩盤前“功成身退”。
你看中人家的高收益,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答案顯而易見:前期投資人的收益是後期投資人的本金,很多“聰明人”會認為自己是那個前期投機者,或是在發現快要崩盤了使勁拉新人進入來延緩崩盤從而使自己解套,龐氏騙局再怎麼變化形式,我們只用牢牢抓住一點,我的錢去幹什麼了,我的收益是怎麼來的?
-
4 # 小斧子新思維做什麼生意比騙錢還快?做什麼生意有比作無本萬利的生意還好?貪婪是人性,是不可克服的人性!如果恐懼尚能克服貪婪,那僥倖會讓你在暴利的誘惑下,被僥倖誘入彀中!被騙了的人只有去騙別人才能回本,“在什麼地方跌倒,就在什麼地方站起來”一個最現實的實踐,就像賭徒,在這裡輸了,就想在另外一個地方贏回來!據我知道的情況,現在的金融傳銷很多都是以前的小貸公司、破產老闆、傳銷分子在操作,這個方法一旦操作成功,來錢最快了,至於後果,先弄到錢再說吧,反正錢是不可能退回去的,這幾年我們一個地級市就抓了不少,身邊的親戚不少參與,老闆都被抓了,他們還不甘心,還在相信他們的模式是合法的,前途是遠大的,其實不是他們傻,只是不想被人嘲笑,就那麼鴨子死了嘴還硬的死扛,同時心理還有僥倖存在,總希望即便不能拿回血汗錢,也要把借來的錢要回來吧,要不然生活就真的沒有辦法維持!更多的人真的是被洗腦洗傻了,已經對打工,做生意這些事情完全不感興趣,一門心思就是發快財,我知道的人裡面有幾個,在五年的時間裡最少參與了十個這樣的專案,不但自己陷進去,還拖了不少親戚朋友一起,只要一有機會就拼命向你推薦各種專案,好像我們這些人才是落後於時代的老古董,而他們才是掌握了發財秘籍的高人。這些人團聚在一起,自我意淫到高潮迭起,也因為這些人的存在,不斷有人被裹挾進去,讓這個盤子越來越大。這幾年經濟調整,很多生意不好做,很多人都負債累累,急於找到專案擺脫困境,以前可能不信,在這種特殊的心理狀態下,僥倖會戰勝一切,但是這實在是個坑,塔尖上的人發了財,害得是眾多的無知無畏者,國家雖然有動作,但是這個問題取證難、調差難、週期長,很多騙子得手後,逍遙法外,這也助長了很多人的囂張氣焰,讓更多人效仿!
-
5 # 張寶
每個參與其中的人都覺得自已不是最傻的那個人?這是一個博傻遊戲。即使在某一個專案賠了,依然相信下一次會贏。人性的弱點被莊家利用的淋漓盡致。e租寶失敗了,接著出來錢寶,照舊有的是人玩。難道真的是看不懂遊戲規則嗎?我覺得不是看不懂而是都看懂了,而想利用這個遊戲去賺錢。你賺一塊錢就會有一個人賠兩塊錢。希望大家遠離傳銷,害人害己。
-
6 # 大貓財經
其實也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
①隱蔽性:
很多金融傳銷或者詐騙,很多時候都披著合法的外衣,尤其是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如火如荼的時代,科技金融創新成為一股潮流,這同時也給金融傳銷或者詐騙滋生了一個溫床:披著金融創新的外衣,幹著非法集資的勾當。
e租寶開始的時候,一直被認為是P2P來宣傳,等到暴雷的時候,才被發現真面目;而錢寶網這樣的平臺,讓人很難認定其性質,從而讓他存活了五年知道創始人自己投案,才徹底將其面目暴露在Sunny下。
不知情者,騙人害己,可能還是能夠抽身的,但是損失可能就難免了。
②賭性
其實在很多時候,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就知道這是金融傳銷或者詐騙,可是一旦上了車,下車就難了。早入的人,其實是處在這個金字塔的頂端的人,而他們通常是能夠在這場詐騙中賺到錢的,豐厚的獲利盤,讓他們不能自已,豈止是趨之若鶩,恨不能堵上全部家底。
而後上車的人,則處在劣勢,很多後上車的人也意識到了,但是如果自己主動下車,那麼就意味著自己認栽了,但是如果繼續在這車上,還可能找到新的接盤俠。
身處其中的很多人,都在賭自己不是最後接盤的。所以在錢寶網的張小雷自首後,很多人鬧事去保他。其實這些人真的是想保他嗎?並不是,而是想保自己的錢。沒有人接盤,那就意味著自己投入的資金打水漂了。
其實金融傳銷也好,詐騙也罷,利用的都是人性的黑暗面,無論是無知、貪婪還是自私。而我們日常除了要有發現傳銷的眼睛,還要有抵禦他的心理。
-
7 # 雲水禪心
這個問題其實也簡單,現在的人見識的多了,許多人並不是不知道這是傳銷資金盤,但是他們想的就是在崩盤之前能夠撈一把,每個人都有投機心裡,所以都是賭徒心裡,才有許多人心甘情願的去做,但是大家都是這樣的心理,自然還是上當受騙的多,有的人是看到別人做,自己頂不住誘惑,別人描繪的大餅太誘人了,只要不想去投機取巧,就一定不會上當受騙,也不會鼓動親戚朋友,同學家人去做,自然社會大同,現在在這個互害的時代,我們失去的太多了
-
8 # 隔壁老周
這確實是怪現象。但我們要高度警惕,以免上當受騙。
近幾年,社會上的金融傳銷、資金盤多如牛毛,迷惑了好多人,身邊朋友好多被騙。
金融傳銷和資金盤的泛濫,有它的大背景和心理學基礎。
下面我們就詳細解剖一下,讓大家瞭解這些害人蟲是怎麼形成的,為什麼好多人會趨之若鶩。
一、宏觀層面的熱錢沒地方去。經濟進入高點,全行業產能過剩,為防止資產價格下跌,出現大面積壞賬,出現企業倒逼潮,引發大面積失業,就需要採取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增加流動性,製造通貨膨脹,托起資產價格。但多出來的熱錢由於實體不景氣,一部分會進入股市和房市,製造出牛市和房地產泡沫,進行短期套利。還有一部分會在社會上游蕩,借社會熱點炒作概念,編造龐氏騙局。
二、中觀層面的生意不景氣。這幾年,由於生意不好乾,掙不到錢,迫於中短期債務壓力,好多人會鋌而走險,不走尋常路,出面坐莊,編造金融傳銷和資金盤的龐氏騙局。
三、微觀層面的人的貪婪心理。貪婪是人的天性,形勢不好的情況下更是如此。好多人不是不知道金融傳銷和資金盤是騙局,但大多會抱著投機的心理,夢想者去撈一把。殊不知最終害人害己。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金融傳銷和資金盤就是我們身邊的害蟲,值得我們高度警惕。
所以天上不會掉餡餅。勤勞致富才是正道。
-
9 # 幣毒君
因為資金盤的形式千變萬化,讓人難以辨別。就比如,當資金盤變成遊戲的時候,人們沉迷其中,根本無法辨別是非真相。
舉個栗子:資金盤遊戲333ETH成以太坊使用者最多的DApp 火爆的資金盤遊戲DAPP有哪些陷阱?
最近,一條來自美國社交網站推特的訊息,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注意,一個叫“333 ETH”的遊戲,居然是使用者數最多的DApp。在總共不到6000使用者的DApp中,這個遊戲竟擁有2269使用者。
除了333ETH,Fomo3D、Dice2win等資金盤遊戲成爆發之勢,在區塊鏈日漸趨冷的情況下吸引力眾多投資者的目光。
參與者往往以為,區塊鏈上的資金盤遊戲公開透明,去中心化,沒有莊家操控,讓遊戲更加安全有秩序。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看似透明公正背後還深藏哪些陷阱?
區塊鏈“資金盤”遊戲異常火爆開啟區塊鏈Dapp活躍度檢測排行榜,高居榜首的往往是資金盤區塊鏈應用。
以最新資料為例,以太坊公鏈上最活躍的應用是333ETH這款遊戲,目前日活躍人數為3000左右,佔以太坊應用活躍榜前十使用者總數的25%,遊戲資金池沉澱將近4680個以太坊,價值650萬人民幣。
據以往資料顯示,333ETH日玩家人數從個位數增長到3000,只用1個月左右時間。要知道,基於位元股的全球第一大去中心化交易所,經過4年發展,日交易人數也不過2000左右。
333ETH如此快速的發展速度,究竟有什麼吸引力?這就需要對該遊戲的獎勵模式加以說明。
這款遊戲最大特點是:投資日收益率為3.33%。按照複利計算,這款遊戲月收益可達267%。這就意味著,月初你投入10個以太坊,月底就會變成26.7個。
參與遊戲的方式更是“方便快捷”,投資者只需要將以太坊轉入遊戲給出的地址,就可以持續不斷地獲得遊戲分配的收益。
333ETH只不過是眾多這類遊戲中的一個。據最新資料統計,以太坊前二十熱門應用中,與333ETH相類似的資金盤遊戲就多達8個,沉澱以太坊數量多達17900個,價值2500萬人民幣。而EOS公鏈活躍度前十的Dapp中,一半是資金盤遊戲應用,目前活躍使用者7000左右。
為什麼區塊鏈成為“資金盤”遊戲收割工具?
為什麼區塊鏈受到了傳統金融“資金盤”的青睞,迅速成為資金盤的溫床?其實很簡單,就三個原因:發起者匿名性、區塊鏈概念、使用者重疊。
1、匿名性
不用多說,既然是資金盤,就一定違法違規。那麼,發起資金盤的人一定不會用自己實名的銀行卡去接收不義之財。於是,他們盯上了不需要實名的數字資產,它簡直是處於灰色地帶的人最大的福音。
2、區塊鏈概念
2017年到2018年最火的概念是什麼?“區塊鏈”自然當仁不讓。風投圈、金融圈、網際網路圈、高科技圈等等,都對“區塊鏈”這個概念趨之若鶩。於是,這麼火的“區塊鏈”概念自然也被微商、傳銷、各種金融盤給盯上了。
3. 使用者重疊
區塊鏈領域的主要使用者,是風險型投資者、非理性投資者,FOMO(害怕錯過),渴望暴富。而這些特性恰好和金融資金盤的使用者特性高度重疊。
資金盤遊戲背後的陷阱首先,這類資金盤遊戲的智慧合約,存在“不少”問題。9月16日,著名的Dapp排行網站 StateOfTheDApps 就對333ETF貼上了龐氏騙局的標籤,同時還對智慧合約安全性做出提醒。龐氏騙局就意味著,這是一款後來者接盤的資金盤類遊戲,當後入資金不足以支付之前投資者的收益時,將會面臨崩盤威脅。
而 StateOfTheDApps 所提到的“智慧合約”安全性問題,可能是更為嚴重的問題。
“Fomo3D 第一輪大獎實際上就是有人向以太坊發起大量攻擊交易,導致以太坊阻塞時間長達2分鐘,最終贏所有獎勵。”談到Fomo3D智慧合約被利用的過程,一位區塊鏈遊戲開發者說道,“攻擊者其實是利用了遊戲合約自動判斷遊戲進行狀態,透過傳送高額手續費的交易,讓正常投注的玩家無法交易,最終自己贏得大獎。”
因此,資金盤遊戲的智慧合約,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安全。
另外,一款基於EOS開發的資金盤遊戲Dapp MyEosVegas,所採用的的投注方式就是“玩家使用EOS代幣與專案方發行的代幣MEV替換”,然後再進行遊戲。這類資金盤的專案方可以透過發空氣幣,賣給投資者。像1CO一樣,專案方得到現金,投資者得到的是一串虛擬數字。
除了在智慧合約中“埋雷”,發行代幣“血洗”玩家,開發者其實還有個“殺手鐧式”的方法,讓你的錢乖乖進入他的口袋,那就是開發“龐氏騙局”智慧合約。
常見的是一種“龐氏騙局合約”,該合約是這樣設定的:如果你向某合約投資一筆以太坊,它就會以高回報率回贈你更多的以太幣,高回報的背後是從後續投資者那裡源源不斷地吸取資金以反饋給前面的投資者(本文開頭詳細介紹的333ETH就是屬於這類遊戲)。
那麼開發者是如何透過這種合約“賺錢”呢?
我們來介紹一個典型的龐氏合約ETHX。該合約可以看成虛擬幣交易所,但是交易所裡只有交易ETH和ETHX (ERC20 Token),每次交易,都有5%的token分配給整個平臺的已有的token持有者,因此token持有者在持幣期間,將會直接賺取新購買者和舊拋售者的手續費。
但是,眼睛不要只盯著5%利潤。這個合約實際上存在嚴重的“溢位漏洞”問題,該漏洞允許攻擊者使用兩個已知賬戶,對合約進行反覆攻擊,最終憑空製造出大量的代幣。攻擊者再用這些代幣與ETH進行交換,投資者的資金被反覆“蹂躪”。
看了這麼多“坑”,還敢將自己的真金白銀投入這些區塊鏈資金盤遊戲嗎?
-
10 # 蜂巢財經News
首先,大家都知道金融傳銷、資金盤坑人,但是騙子的手法也在不斷地進步,這樣才會有源源不斷的人陷入騙局。下面,為大家盤點一下資金盤騙人都有哪些手段?!
手段一:有理有據,擺出科學依據。
鴻禧鏈是近期區塊鏈傳銷的一個專案,它的騙人模式是一進群就會不斷收到訊息,介紹鴻禧鏈專案的收益模式,宣傳片還很帶科技感。對方還會發來宣傳資料,上面顯示,區塊鏈、智慧量化交易和閃付雲支付系統等,都是鴻禧鏈具有的“技術”特點,並聲稱智慧量化交易策略可讓投資者實現年化收益362.7%,而“閃付雲支付系統比比特幣更加強大,可讓跨境實時交易成為可能”。
發來的宣傳資料,上面顯示,區塊鏈、智慧量化交易和閃付雲支付系統等,都是鴻禧鏈具有的“技術”特點,並聲稱智慧量化交易策略可讓投資者實現年化收益362.7%,而“閃付雲支付系統比比特幣更加強大,可讓跨境實時交易成為可能”。
發來的宣傳資料,上面顯示,區塊鏈、智慧量化交易和閃付雲支付系統等,都是鴻禧鏈具有的“技術”特點,並聲稱智慧量化交易策略可讓投資者實現年化收益362.7%,而“閃付雲支付系統比比特幣更加強大,可讓跨境實時交易成為可能”。
手段二:強調越早入場越能佔到好位置,更快回本賺錢
其實會進入傳銷騙局的人,並不是完全不清楚這不是一個穩贏的事,但還是願意一試。究其根本原因,就是抱有僥倖心理。總是認為只要早早入場,就可以贏過上邊卷錢跑路的速度,能從中打撈一筆。本質上說:傳銷可以掙錢,但要看速度。可那些被騙的人,恰巧就是高估了自己的速度。
手段三:用心包裝團隊,更有可信度
很多傳銷團隊根本沒有技術能力,他們的系統一般都是外包來做的。用心包裝的開盤團隊,可能會讓遊戲持續得久一點。不過哪怕是包裝的再精良的團隊,都有可能做出在第二天就跑路的事情!
.........................................................................
原文標題《兩百天四倍 鴻禧鏈躺賺真相》
回覆列表
因為進去的人都覺得他比別人聰明,都是明知道最後肯定會崩盤,而在想中間賺一點就跑,當你中間賺一點的時候覺得還可以撐一段時間,還想再賺一點,可是沒想到的是你想著人家的利息,人家想的是你的本金,最後本息無歸。
這個和股票市場一樣,十個炒股九個虧,只有一個人能賺錢的,而每個人進去都是衝著能賺錢那個人目標進軍。總覺得自己是能賺錢的那個人,當他意識到自己是那九個人的時候已經不能自拔了。溫水煮青蛙讓你不知不覺中陷入進去。
像市場上金融傳銷,背後都沒有實體經濟支撐,如何能夠付得起那麼高額的利息,一般金融傳銷都是打這高科技產品為營銷噓頭,如果產品那麼神奇早就得到市場認可,而不需要那麼多人去投資了,那肯定產品肯定會賺錢,也輪不到你去分那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