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銀河戰艦AI嵌入式
-
2 # 墨天工
美軍的飛機高低搭配是因為高階機基本上都是雙發的,低端機基本上是單發的,一臺發動機至少四五百萬美元,這還是俄發的價格,美髮比俄發壽命長,可靠性好會更貴。
像F16與米格29的輕型戰機一般售價3000萬美元左右,蘇27與F15的價格至少5000萬美元以上乃至更貴,高低搭配可以減少採購戰機的成本。
美國的F15戰機最初設計之時就喊出沒有一磅是用於對地攻擊的,完全為空戰而生,到F16的時間就強調控制成本,要求擁有對地攻擊能力,要求做到多用途。降低成本導致F16最大馬赫只能飛到1.6。這也是有15做主力制空戰機的原因。
美軍的F22也是主力制空戰鬥機,F22的低速低空能力很差。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設計時沒想讓F22對地攻擊。而F35的名稱為攻擊戰鬥機,意思是先考慮對地攻擊,制空能力是次要的。
美國的戰機不能說高低搭配,雖然有一定道理,我感情還是兩種戰機互補。便宜的多用途戰機大量買,主力制空戰機裝備的少一些。
-
3 # 老鷹航空
第一,戰鬥機的“高低搭配”還是由美華人自己提出來的,選擇F-15和F-16兩種戰鬥機作為美國空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主力機種。之所以採用這樣的方案,主要是當時美國國會認為如果全是F-15重型戰鬥機,經費預算太高了,所以,無奈之下,美國空軍選擇了折中方案,一部分是F-15重型戰鬥機,一部分是F-16中型戰鬥機。這種裝備搭配方式從此就普及到其他大國,比如蘇聯採用蘇-27重型戰鬥機搭配米格-29中型戰鬥機。
第二,高低搭配中的高,指的就是高效能戰鬥機,現行的標準通常指的是雙發重型戰鬥機,如第三代的F-15、第四代的F-22。這種產品效能沒得說,但是價格不是貴,而是特別貴,就連美帝自己都扛不住;妥協之下,就會放棄部分高效能產品,轉而旋轉一部分中檔戰鬥機,如第三代的F-16、第四代的F-35,這樣對於美國空中力量而言,既能保持效能優勢,又可以保持一定的數量優勢,此外成本預算還可以接受。
第三,對於絕大部分中等國家或者第三世界國家,空中力量就是防禦為主,財政預算又不寬裕,既不需要效能優勢又不需要保持數量優勢,夠用就行,所以“高低搭配”無法考慮,特別是近幾年各個國家經濟吃緊,現在只能考慮“多用途戰鬥機”。
所以,“高低搭配”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4 # 新銳觀察影片
全球第一軍事大國就是美國軍隊,他們的武器先進,他們的軍費多這都是公認的事情。想要維持世界第一強的規模要依靠強大的經濟支援,這樣才能有最先進的技術。不過想保持這個優勢相當不容易,因為現代的武器裝備研發和裝備及使用的成本越來越高,即使是美國大地主,餘糧也不多。因此我們能看到除非必須,美軍也不輕易重新研發一款全新武器。陸軍為了省錢,全部都在現有裝備上升級,不然不好要錢。空軍則想盡快退役老舊戰機,把節省的費用全用在F-35及六代機專案身上,海軍更是缺艦,急需大量的資金。一定程度上也表明,現代裝備確實相當費錢,因此美軍在裝備主戰武器中會考慮高低搭配的問題。
實際上早在50年代時,美軍的戰機研發與製造成本就已經漲得讓人難受。在控制成本的要求下,許多先進或超前專案都被下馬。但為了不讓空軍戰力受到實質性的損害,在越南戰爭後美軍出臺了高低搭配的裝備思想,主要是高階戰機保持全面的空優,而低端戰機則降低效能要求,但是因為成本降低可以保持足夠的數量。但低端機並不是過時戰機仍然是與高階機同屬一代,主要在設計時就考慮到作為高階機的補充,來有針對的進行效能的制定。雖然屬於低端機由於存在代差,因此仍然要比上一代戰機強悍。
典型的高低搭配模式就是F-15與F-16、F-14與F-18、F-22與F-35則是目前美軍的主力機型,不能因為F-35是低端機就能認為它可以被四代機搞定;同樣,中俄現在也是這樣的戰機搭配方式,蘇-27\米格-29、中國產的殲11與殲10等等。
當然,高階機也不是說就不講究成本控制,只不過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儘可能的提高作戰能力。而低端機也具備高階機的效能,但是因為要具備相對低的成本原因,會降低要求,這樣就會放棄一些高效能。只不過即使放棄了一些效能,低端機仍然要比下代機擁有跨代的優勢。
-
5 # 軍機圖
“高低搭配”概念是美國空軍首創的,現在這種搭配方式已經推廣到其他國家了,比如俄羅斯、中國、日本、南韓等國空軍殲擊航空兵的編成也講究“高低搭配、輕重搭配“,美國空軍的高低搭配組合是F-15配F-16,F-22配F-35,中國空軍是殲-11配殲-10,俄羅斯空軍則是蘇-27配米格-29.需要特別指出的一點是,不管是”高低搭配“還是”輕重搭配“,都是在同一代機型之間而言的,不存在五代機和四代機之間的”高低搭配“一說,米格-29比蘇-27低端多了,但是米格-29和蘇-27是同一代戰機,二者沒有跨代之別,包括髮動機、航電、機載武器,整體技術水平都是在同一代上的,不像現在五代機和四代機子系統之間的差距那麼大。
然而儘管高階機和低端機之間沒有跨代之別,但效能上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發動機效能,高階機/中型機都是雙發配置,但低端機/輕型機一般都是單發,推力差距比較明顯,機動性也因此差了一大截。而由於發動機數量不同導致的體積不同,重型機的內油也要比輕型機多,隨之而來的便是航程、作戰半徑的差距,結果就是技術差距帶來的作戰使用差異,在不同的作戰任務中,重型機和輕型機各有其優勢,輕重搭配能夠實現重型機和輕型機的優勢互補,確保空中力量在質量和數量層面都有佔優,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控制採購成本,重型機數量不用太多,輕型機由於價格低廉可以大量採購,如此一來既有質量又有數量,打起仗來才能做到應用自如。
-
6 # 貞觀防務
這個高低搭配絕對不僅僅是低端+高階那麼簡單的。首先從空軍編制說起。美國空軍在冷戰時期通常習慣將F-16這種中型戰鬥機作為常備戰鬥群/地區的固定駐紮單位使用。而對於作戰半徑較大的F-15戰鬥機聯隊則提出了“跨戰區作戰”的要求。這是因為作戰半徑更大的F-15戰鬥機聯隊將在部署上有更大的靈活性,可以透過較少的駐地調動次數就足以支撐起一個臨時組建的快速戰鬥群在某個方向上的快速進攻。
這個模式中F-16這種中型戰鬥機的定位類似於古代的城鎮衛戍部隊,而F-15這種重型戰鬥機則類似於機動野戰兵團。當然了這只是對於冷戰時期的美國。實際上這種以大規模戰爭為前提的部隊架構早已不復存在。今天的美軍空軍的編制乃至於作戰體系我們無法得知太多,但是絕對和冷戰時期時期有天壤之別。
接下來說說蘇聯和俄羅斯。蘇聯時期的高低搭配很簡單:就是前線航空兵裝備較為低端的前線戰鬥機與敵人爭奪前線制空權,為蘇聯地面的鋼鐵洪流撐起一道保護傘。而國土防空軍則裝備高階的截擊/戰鬥機,一方面負責攔截美國空軍對蘇聯縱深發起的打擊,另一方面也會偶爾客串角色,爭奪敵方縱深地區制空權。
至於俄羅斯?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就退役掉了絕大多數的MIG-29。美國的重型機與中型機的比例是1:2以上。中國是6:5。俄羅斯則是2:1。
並不是說一支空軍一定要建設處像美國那樣的高低搭配。就比如某些人說的J-20必須要有一款低端五代機與之搭配。這種說法非常想當然。
高低搭配的一個前提是較大的部隊規模,而從和平時期的有限國防軍備建設的角度看,大而多不如少而精,特別是對於空軍這種純粹的技術兵種。
-
7 # wangan1
平時稱高低搭配中的高低是如何界定的?實際這表述語中的高低,並非表面上理解的好與差之區分,也非直接指它們間價格高低,更非是二種戰機的歸類歸屬,實質是局外人之分類劃分的表述罷了。以美製F16、F15戰鬥機(不含側重另類任務的F15E戰鬥轟炸機作比較)高低搭配為例,代表低端的F16不及代表高階的F15之最大效能區別是航程、載彈量,其它還有機載裝置等差異。在選擇運用它們時或許以適合不同的戰場環境為區分,但它們在作為戰鬥機使用時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作戰半徑了吧?!假設完全在F16作戰半徑內的戰鬥估計也就不會派F15出擊,因為正面使用二款戰機之戰述效能應該區別不大,而能達到同樣作戰效果前提下,不管是從經濟角度或戰略資源安排邏輯上講,或者說對作戰成本還有戰略資源儲備之考慮,肯定選擇作戰效能能夠充分有效發揮的,價格成本低且物盡其用又具對抗能力的戰機了。另外真還有直接正面對抗環節中,實際上F16機動性等單項作戰指標更強於F15呢,為此說它們之間的選擇使用無外呼以不同戰場環境的適用罷了。另外現實中價格高低往往又是社會一般定義高低貴賤的表徵數值,為此以價格的高低並附以部分效能指標差異,以此在稱謂上有人把它們分別歸類為高等或低端罷了。另外直接空戰對抗之效能上它們間並不存在著代差,況且某些單項效能還有高低反超也是事實。綜上所述所謂高低(搭配)只是局外人為某種分類表述的便利,又是戰場上經濟成本與物盡其用的一種間接隱性體現與比較,更是安排參戰排比評價的一種直觀形象的表述罷了。
-
8 # 兵工科技
圖注:搭檔作戰的F-15和F-16
其實不光美國空軍這麼做,基本上世界各主要國家空軍的戰鬥機搭配都是“高低搭配”,比如俄羅斯就是蘇-27搭檔米格-29,中國是殲-11搭檔殲-10,日本是F-15J搭檔F-2。
之所以要這麼做,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節省費用,這個費用不光是購置費用,還包括前期的研製費用,飛行員的培訓費用,日常的使用時的折舊費用,後期的維護保養費用等。
單純從作戰效能上說,F-15C/D搭檔F-15E肯定比F-15搭檔F-16厲害,蘇-27搭檔蘇-30也肯定比蘇-27搭檔米格-29好使,但如果保持一樣的裝備數量和出動次數,前者比後者的花費要多很多,而各國的軍費都不是無限的,權衡之下,只好選擇“高低搭配”了。
不過,“高低搭配”不代表就是“好壞搭配”,通常“高低搭配”中的“低端”戰鬥機和“高階”戰鬥機並沒有跨代上的差異,機載雷達和裝置基本都在同一水平線,搭配的武器也大多相同,二者最大的差異其實是在航程和載彈量上。而且各國通常為其高低端戰鬥機設定了不同的作戰用途,儘量縮小二者的戰鬥力差別,力求物盡其用,比如F-16就被設定為多用途戰機,多用來執行對地攻擊任務,F-15就負責空優作戰,利用其效能優勢驅趕或殲滅敵方的戰鬥機,奪取制空權,保護己方的其他飛機。
而到了五代機時代,研製費用更是高到了普通國家都難以承受的地步,再加上海軍和空軍在用途上的不同要求,美國也只能繼續F-22和F-35“高低搭配”了。
-
9 # 希弦軍事
說到底還是效能和成本的關係,不用解釋,大前提的,戰鬥機的高效能,隨之而來的成本攀升,這成本既包括說裝備的採購成本,也包括未來整個服役/壽命週期內的使用成本、維護成本。比如說,雙發重型戰鬥機、對比單發輕型戰鬥機來說,僅僅是說兩臺發動機比單臺發動機的耗油,這就是使用成本上的攀升。高成本的必然是會限制了裝備的採購規模。
所以,美國空軍中的F-15“鷹”與F-16“隼”的“高低搭配”組合,這當然效能上的高低組合。F-16,成為了經濟適用型戰鬥機,成為了國際市場上的最暢銷三代機之一。而出口的F-16,於中小國家而言,有的時候又成了本國空軍中的高階機型,F-16作為“高”,與二代機的升級改進型高低搭配。亦或者像,巴基斯坦空軍,以大批次生產裝備的JF-17“梟龍”來搭配組合。
關於戰鬥機的高低搭配,這既是效能賬、成本賬,也是戰術上的“經濟賬”。高效能、高成本也意味著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不論是日常戰備、升空巡邏警戒、緊急空情的應對等等,都有任務上的“高低”之分,有些小人物,於重型戰鬥機來說就是“效能過剩”、“殺雞焉用牛刀”了,這時候就可以由靈活度更高的輕型戰鬥機來完成任務。一定程度上來說,隨著雷達、發動機、火控、導彈技術上的不斷提升迭代,輕型戰鬥機與重型戰鬥機的效能其實也是在不斷縮減的。
-
10 # 戰爭之王
高低搭配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價格了,畢竟現代戰機動輒千萬甚至上億,即使是美國空軍也買不起太多。
進入噴氣機時代後,雖然戰機價格猛漲,但還是能夠承受的,但是到了第三代戰鬥機,由於航電系統電子裝置等的提升,價格飛速上漲,當時即使是美國空軍,想全部換裝F15戰機也是十分不現實的,因此必須有一種更加便宜的戰機,用於填補F15戰機裝備數量不足的空白。
而這款戰機就是F16,F16是經典的第三代輕型戰鬥機,雖然體格很小,但是效能很強,至今沒有在空戰中被擊落的記錄(基本是機械故障或者防空火力造成)。F16經常用於執行一些強度較低的任務,或者用於對地打擊,降低F15的任務負擔。
後來美軍戰機的設計也基本參考了這一理念。比如現役最強四代機F22,就屬於重型機,主要用於制空作戰,奪取戰區上空制空權。但是其價格過於昂貴,因此美國空軍採購不到200架就終止了採購,並於2010年關閉了生產線。
但是F22數量畢竟不夠,而且還有攻擊任務需要完成,於是F35誕生,其初衷就是一款較為低端的五代機,價格較低,而且制空攻擊等能力較強。不過由於種種原因,F35價格已經節節攀升,超過了1億美元大關。
回覆列表
高低搭配指的是重型搭配輕型或者中型,這個重型和輕型的區別主要在於起飛重量,載彈量,最大航程等因素。很多人可能有疑問為什麼不直接都用重型就行了,原因是對輕型的戰鬥機而言,重型戰鬥機的製造成本,飛行成本,維護成本都會高出不少,很多工完全可以輕型戰鬥機完成,自然要選擇成本更低的輕型戰機。重型戰機由於效能優勢,也是必須的,所以就有了高低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