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楊朱學派
-
2 # 質躍
如果,此問題回答肯定的話,言外之意就意味著,中庸之道的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是最懂為人處世的民族。那麼,顯然這與自古中原大漢民族,貴中華,而賤夷狄是一脈相承的。其實,尊重對手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別的民族就是尊重自己的民族。求同存異嘛。為何非要貴己賤人呢?
中庸之道是儒家的為人處世方式,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後來,仲尼成了高高在上的聖人,聖人之言可畏也,也是仲尼說,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言。這樣就打了一個圓滿的圈,圈了一個圈,圈到裡面,就是中庸,有一定道理有一定好處的。但是就像一個旋轉的陀螺,缺陷毛病就是容易原地踏步走原地打轉。
然而世界歷史的發展更多程度上是反中庸的小人造就的,這個不得不承認,當年,是攜著奇技淫巧的夷狄,哄哄哄,幾大炮轟開了君子中庸的天朝上國,君子國是沒有抵得住走極端的開槍放炮的小人夷狄國的進攻。
所以,與其換成高境界中庸之人的一說一大套如此深奧似的理解不了,因此,反而看看淺顯的歷史事件,於是吾就大老粗的總結呀如果中庸的民族容易造就落後捱打。那麼,追求中庸高境界的話那反中庸是不是也得要?有君子的話小人也就存在了?有點搞不明白?希高手解答,
好了,僅供參考。
-
3 # 觀彩雲
我認為,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是平衡之道,就是秉持平衡理念去追求平衡,從而接近和達到平衡。中庸之道是一種調和\、適中的處世態度,雖然是中華文華的精髓。但平衡之道,是世界文華和科學精神相結合的哲學精華。平衡之道包含中庸之道,但中庸之道包含不了平衡之道。中庸之道具有靜止和片面性;平衡之道則具有全面、聯絡和發展的觀點,是辯證的。
宇宙是不平衡的,但平衡始終是宇宙的迴歸趨勢或狀態。沒有物質平衡的先天性,就沒有物質後天的規則性。不平衡是常態,而平衡則是無形的迴歸引力。筷子是一雙,不是一根。人手、腳、眼、耳是成雙成對,舌頭雖是一隻但兩邊比較對稱。兩隻手、腳、耳、眼的重量、形狀,可以是不完全一樣,但畢竟是一對一雙,長在人體兩邊,達到基本平衡。就是說事物是沒有絕對平衡的,但相對平衡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或基礎條件。人只有邁開腳步,把手擺起來,才能往前走。就是打破靜態平衡而向動態平衡轉化。沒有舊平衡的打破,就沒有新平衡的建立。有這麼一個故事:
一天,一位老人在家的曬坪上,幫三個兒子、兒媳曬稻穀,分三攤。把稻穀平攤薄以後,充分接受烈日的Sunny照曬,蒸發水分,老人只是間隔一段時間去翻一翻稻穀,趕一趕飛鳥、雞什麼的。突然,烏雲密佈,憑老人的經驗,大雨即將來臨。老人趕忙去收集攤開曬的穀子。盡最大的努力收集了大兒子家的半籮筐的稻穀,連大兒子家的都沒收完,雨就下起來了。除了那收起半籮筐的稻穀,別的都給雨水給沱了。老人呆了一陣子,又重新把已經收起的半籮筐稻穀給倒回去,讓雨水淋。事後傍人問老人為啥這樣子做?老人說:我要是不把穀子倒回去,其他二個兒子、兒媳會怎麼想、怎麼說呢,會把我罵死的,說我偏心眼,只幫大兒,不幫他們,我以後還能得到他們的善待嗎?
這個故事說明什麼,說明老人是追求平衡。在無法做到客觀平衡後,而達成主觀平衡,亦即精神平衡。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談到國際關係時,經常說到“平衡”二字。美國前總統奧巴馬不是搞個什麼“亞太再平衡”嘛。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
4 # 何處是家鄉
說中庸之道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說錯了,說反了,反過來說,中庸之道,或者叫辯證邏輯是人類非常深的底層思維方式,這也許才是對的。
我們有一個誤區,把越是常用的,越是有用的,就認為成最好的,甚至認為成最高階的。其實恰恰說反了,最常用和最有用的,一定是最低階的,最底層的。
中庸之道正是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思維方式,所以才是底層的。就連我們開車、走路,都要儘量走直線,誰也不會認為在路上“畫龍”是好的,都認為直行才好,偏左偏右都會有問題,弄不好就會出事。我們常說做事不要過分,適可而止就行了。這些都是所謂中庸之道而已。
用中庸之道可以做高階思考嗎?比如做數學題行嗎?當然不行了!數學必須精確,不論假設與推論,包括每一步的計算,都必須精確,絕不能差不多就行。這叫精密邏輯。
精密邏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嗎?當然不行了。你就是用尺子量,也不能保證走路是直線。真要是用高階邏輯做日常工作,那就什麼也別幹了。
順便說一句吧,我們常說的“方法論”其實是不成立的。方法不是我們選擇的,是解決問題的單一對應,問題的難度要求我們採取的方法。不是對應的問題與方法,我們不會用。科學研究當然要採用精密邏輯法,日常生活當然不能用高階邏輯。
為人處世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辯證邏輯就夠用了,所以就只能用它。比如愛情吧。一個人愛一個人,我們稱之為愛情。這東西的討論,就一定要用模糊邏輯,能用中庸之道討論嗎?我能說,我愛她,但我不能多愛她,又不能少愛她,最好愛她既不多也不少的,那就好了。這好像不是人話吧。我會說,我愛她,我很愛她,我特別愛她,我愛她到發狂的地步,沒有她我活不下去了,等等,這大家都能理解。可能用精密邏輯嗎?我要說,我愛她到了,離開她一毫米就會心跳每分鐘少跳20次。這不是愛情,這是精神病。所以,問題的難度,決定使用的方法,方法並不是我們選擇的。
-
5 # 樂活Thirza
成熟的中庸之道,應該是既身處過雲端,又跌落過谷底之後的理性選擇。
沒有人生下來就中庸的,我們都曾經是愛哭鼻子的孩子。
或許每個人理解的中庸之道都不太相同。
個人理解的中庸之道是換位思考後的共情…
別人遇到困難時,能採取自己接受的最大限度去幫助他人,只因出於人性的良善與共情,而不是道德捆綁或者作秀。
既讓別人舒服,也不讓自己難受。處事圓融而不圓滑,周到而不虛偽。
樂活 寫在10月20日凌晨。
-
6 # 老黃0071
6490
文化問答達人
26665
文化問答達人
關於中庸。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首先取決於人們對中庸的理解。若果認為中庸就是無原則的折衷主義好好先生,那當然有害;認為它指的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有益也無大害;可是如果認為中庸指的是心之用、心之原則,那麼中庸之道講的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那中庸之道當然百益而無一害。
還得從中庸二字說起。“中庸”之“中”到底是指什麼?鄭玄指中和,中間。朱熹和他的老師程頤也都認為不偏之謂中。他們心中的“中”基本上是指空間上和事理上的中間。“庸”鄭玄指的是用,所以,他的中庸意思是用中,去兩端取中間。程朱認為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庸或為平常也。那麼他們倆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變不易無過無不及之道。他們三儘管說法各有不同,但都是從認識論方法論來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我們客觀全面地仔細閱讀《中庸》原文,會發現中庸之道不只是方法論認識論,更是道德倫,本體論。
子思無疑是《中庸》這部經書作者的最正確的人選,他當然是《中庸》的作者。他繼承祖父偉大的事業,闡述了、挖掘了、揭示了乃至可以說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給孔子一些未明未竟的理論一種精細地解說,為祖父的學說從本體論角度尋找哲學依據。
眾所周知,孔子罕言性與命等。子貢曾有怨言:夫子的文章可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也。子路也曾問孔子鬼神和死,孔子也沒有正面回答。罕言不等於不言,不正面回答不等於不回答。孔子為何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坦誠務實精神,一方面應該是他的為學治政的理念:天道遠人道邇,經世致用。對於自己不懂的就說不懂,對於一時搞不清的就闕疑待查,對於那些純理論的東西,暫時可放一邊,不語怪力亂神。
《中庸》說什麼?說性,說天道,說天人合一。修身之道,齊家治國之道,天地之道,君子之道,聖賢之道……首句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天所賦予人的自然稟賦叫性,遵從本性自身發展叫道,按照道的規律而修養叫教!什麼叫天道什麼叫人道?誠者,天知道;誠之者,人之道!這是《中庸》最重要的句子,最核心的思想,最鮮明的主題。《中庸》的文眼不是“中”而是“誠”!“中”是什麼? “喜怒哀樂之未發叫中。”這是《中庸》第一章對“中”的解釋,應該說是對“中庸”中的“中”最貼切的解釋。後面的執中、折衷、時中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它的解說和闡釋。第一章的“中”是什麼意思?顯然它不是指空間和事理上的“中間”,而是指“心中”,相對於身外而言。具體到這一句,它指的是內心的情感,和“性”是相對的。那麼中庸是什麼意思?那隻能是“心之用”“心之準則”。中庸就是修心養性之功用,修心養性之準則。或者說中庸就是“用中”,重視修心養性,重視道德修養,重視修身。
那什麼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這個道是什麼?誠,真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乃真誠之道。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切,“誠”字當頭,又貫徹始終。誠者,物之終始! 天性是至誠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而人的內心情感是變化萬千好惡不均的,“性”和“情”是不一樣的,化情為性就得修心養性,就得加強道德修養,就得誠意正心修身,這是“成己”,還得“成物”,成就別人,教化別人,一切貴在“誠”。故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天性本真誠,按真誠做人才是修身之道,讓所有人都真誠,才是教化之道。
很多人都很看重“慎獨”的作用。其實第一章三段,第一段明確提出修身,第二段強調的是時時修身處處修身,哪怕獨處。第三段,為什麼修身以及修身的功用。我們的內心情感不真誠,我們的言行舉止不合真誠的道德規範,所以要“致中和”,使自己的內心情感符合社會通行的道德規範,也就是克己復禮。一旦我們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內心真誠,言行一致,那麼“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第二章到十九章,是從多角度說明修身的重要性普遍性困難性,艱鉅性長期性。從第二十節後,才大談特談為什麼修身為什麼貴誠。“故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則道立”。修道貴誠,“誠則明,明則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謂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如神”,“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天地之道,可一語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總之,中庸即用中,就是規範情感修心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中庸之道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原則:真誠!
創建於2018.3
創建於2018.7.11編輯
創建於2018.7.18編輯
-
7 # 七月流火140400643
受邀回答此問題好長時間了。也很感興趣,很想談談自己對此問題的看法。可是將要回答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很難。以自己的水平,不太能把握的住。故遷延至此。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說他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是沒有錯的。許多人說,儒家思想就是一些鬆散的倫理道德和行為教條。在理論上沒有嚴密的理論架構。這大概是對儒家理論瞭解不多造成的。儒家體系的學術架構基本上體現在《大學》與《中庸》兩部著作中。
《大學》講的是個人修身的目的和途徑。就是所謂的三綱八目。三綱是目的:一是明德,二是親民,三是止於至善。明德就是懂道理;親民就是“為人民服務”;止於至善是透過修養達到人格完善之境。八目就是人格修養的途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講的是處世的原則和標準。《大學》的內容,重在知,知中有行。《中庸》的內容重在行,行中有知。因此,大學和中庸是相互關聯共同構成儒家的學術體系。
儒家的學術與道家不同。道家是從道德入手,講道論德,歸於現實政治。儒家是從人性入手。《中庸》開篇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在儒家看來,一物有一物之性,一人有一人之性。性也可以理解為性格,不同性格的人,行為方式必然不同。按事物的天賦之性行事,就是符合天道的。從“性”著眼來審視人的行為方式和處事原則,體現出的是人的主體性,也就是自我。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社會地位的人在處理同一事物時,行為方式是不同的。自我所處的位置,就是“中”,這是中的社會屬性。除了社會位置的“中”之外,《中庸》的中還指個體的心理和意識。《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合。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程子(頤)對中庸的解釋是: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是對中庸最簡單的解釋。中庸就是處理問題時的不偏不倚。因為這個解釋太簡單了,許多人把它庸俗的解釋,就變成了折中調合主義。但中庸絕對不是調和主義。
中庸是處理問題應該堅持的原則。按現在的觀點來看,處理某一事情,應該有一個固定不變的客觀標準。任何人來處理,都要遵循這一標準。但中庸的複雜之處在於,不同的人在處理同一問題時,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遵循的原則也應不同。比如兩小孩打架。老師來處理,有老師的原則;家長來處理,有家長的原則。假如兩個小孩子一個欺負人,一個被欺負。兩個家長處理起來,原則又有不同。只有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採取了最正確的方法,就叫中庸。所以,在處理同一事情上,老師、家長一,和家長二之間的“中庸”是不同的。老師的中庸是為評判是非。欺負人的家長的中庸是幫自己的孩子改正錯誤,不能恃強凌弱;被欺負的家長的中庸是幫孩子糾正缺點,學會堅強,不要懦弱。
這樣一來,似乎中庸就沒有一個評判的標準了。事實是有的,標準是什麼呢?《中庸》也說了: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是說,中庸的標準是看結果的,行為的結果達到了“和”的標準,行為就是“中”的,也就是中庸之道。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思維方式,朔造了華人的性格,不太關注過程,更加關注結果。過程是千變萬化的,條條大路通北京,只要結果是正確的,過程一定不會錯。這也是中庸的複雜之處,和難以把握的地方。
中庸之得,是以結果論英雄。但我們不可以因此把認為儒家思想是功利的,重結果就是重功利。儒家的結果所重的不是利,而是“善”。孔子說:“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中庸的結果,不是求利,而是求善。所以,中庸實際上是個人修身和社會行為相統一,中庸的結果就是內聖外王。孔子說,人很難做到中庸。人或許可以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中庸,也可以在一段時間裡做到中庸,但是能長時間在任何事情上都做到中庸,那就達到聖人的境界,也就是可以王天下的水平了。這當然是千難萬難的。所以,孔子又說:“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既然這麼難,一般人也做不到,是不是就不用管了?答案是否定的。《中庸》說: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行焉。及其至也,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如果才能做到中庸呢?儒家認為透過不斷的修身學習,就可以向中庸的目標前進。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能學不斷的學習實踐,人格修養不斷提高,行為處事的水平也會越來越高明。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行中庸之道,與人格修為的高低,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就算是達到聖人之境,可以王天下了,也未必能完全達到中庸。你說中庸這個標準高不高?
限於個人水平。這個問題。就聊這麼多。理解的也未必準確。歡迎傳統文化愛好者一起討論。最後說一點。某一種行為標準,都是在一種思想體系之內的。是這種思想所體現的價值觀,世界觀,方法論的組成部分。中庸之道,大約可以看成是儒家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如果離開儒家思想,按現代觀念為中庸下個定義。比如說中庸之道,就是折中調和主義。這些觀點,不是本文討論的內容。
-
8 # 謝海東信陽茶
我認為如果一個人喪失了立場、原則最根夲性的東西、一味的去和稀泥搞拉攏團結,那會施得起反、豈不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對壞人的縱容就是對好人的打擊!誰還去維持公道正義!和平年代和諧社會敵我矛盾基本不存在。
人民內部矛盾也必須用最好的策略,最有效的方法去化解!中庸之道豈能稱得上是為人處事的最高境界。天地無私路寬個,內心善良講立場;一身正氣貫長虹,牛鬼蛇神不敢傍!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核心中的核心。說他是為人處世的最高標準,是沒有錯的。許多人說,儒家思想就是一些鬆散的倫理道德和行為教條。在理論上沒有嚴密的理論架構。這大概是對儒家理論瞭解不多造成的。儒家體系的學術架構基本上體現在《大學》與《中庸》兩部著作中。
《大學》講的是個人修身的目的和途徑。就是所謂的三綱八目。三綱是目的:一是明德,二是親民,三是止於至善。明德就是懂道理;親民就是“為人民服務”;止於至善是透過修養達到人格完善之境。八目就是人格修養的途徑: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覆列表
說中庸之道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大體意思不差。但措辭稍有不妥。確切的說,中庸之道,是為人處世的最佳方法。
中庸者,以中為用也。處理事情恰到好處,不走極端。
一、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二、剛柔並濟。
三、一陰一陽之謂道。
四、既認識到慾望是萬惡之源。又認識到慾望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既不滅欲,又不縱慾。而是提倡適欲、節慾。
五、教育子女,也不能走極端。要疏與堵並用。
六、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中庸之道說起來十分簡單。若完全做到,卻很難。